在阮氏三兄弟中,阮小七年齡最小,也最調皮,同時也最直率,最天不怕地不怕,富有反抗精神,號稱“活閻羅”。
長這么大,還沒有人能夠在水下功夫上讓他吃大虧。甚至他的兩個哥哥,在水下功夫方面其實也不如他。
而現在,武松卻讓他徹底被制服。待吳用說明情況,阮小七更是又驚又喜,對武松更加是心服口服了。
他帶著武松一行在蘆葦蕩中穿行,先后找到“立地太歲”阮小二和“短命二郎阮小五。這兩人,都在家中。實際上,阮氏三兄弟都是身懷本事而不安分的角色,平時也喜歡賭博、喝酒,但這回劫取了生辰綱,三兄弟都分得不少財帛,為了防止泄露,卻反而變得安分起來,老老實實呆在家中,阮小七都裝出安心打漁的樣子不去賭博了,可見這三兄弟不僅有本事,而且能克制。
這讓武松感到很喜歡,暗中又點了點頭。他本來就對阮氏三兄弟印象不錯,現在更加覺得,這三兄弟將來也可以在新禁軍中擔當大任。
武松是晁蓋和吳用、公孫勝、劉唐等陪同而來,連阮小七都已經心服口服,阮小二、阮小五自然沒有不服之理。三兄弟就此也都決定投靠武松。
阮小五和阮小七還舍不得把之前分得的財物都交出來,但晁蓋說明情況,吳用更是道:“各位兄弟,我們承蒙宋江哥哥舉薦、武松將軍這么看得起,今后跟隨武將軍,還怕不能當官發財、光宗耀祖么?這點錢,值得什么!”這樣一說,三兄弟也就把之前分到的財物都拿出來,交還給楊志,楊志按照武松定下的規矩,仍然分給他們一筆不小的安家費,剩下的,便集中起來,將來作為新禁軍的軍費。
阮氏三兄弟投靠后,武松本來想就近冒一次險。
那就是,去梁山泊看看。
這里離梁山泊已經很近。武松身邊現在有扈三娘和晁蓋、吳用、公孫勝、楊志、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人,可以說個個都本事不凡,要智謀有智謀,要武藝有武藝,更何況現在的武松也今非昔比,已經是一流高手。
真要去梁山泊看看,雖說是冒險,但也不會是太危險,哪怕那梁山王倫再厲害,現在的兵馬再多,武松他們要全身而退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看看梁山泊,一來是前世就久仰此地大名,二來也是就近刺探一下情況。畢竟,武松是遲早要率新禁軍回來,剿滅梁山土匪,占領這方寶地的。
不過,武松最終還是放棄了這次小冒險。
因為,此時的他,其實特別想念潘金蓮。終于有了潘金蓮的消息,而且知道潘金蓮就在到處找自己,他當然也想早點見到潘金蓮。
除了掛念潘金蓮,武松當然也想著新禁軍現在的情況,畢竟,那是他的軍隊,軍隊中還有梁紅玉、張真娘等人。他不想節外生枝,還是打算早點奪回新禁軍,然后利用新禁軍眾多的斥候兵丁,順利找到潘金蓮。
。。。。。。。
從石碣村出來,那白勝也已經被找回來了。白勝本事低微,雖然很舍不得那些到手的財物,不過,晁蓋等人既然已經投奔了武松,他自然沒有再抵制的余地,也只有把財務交出來,投靠了武松。
晁蓋一伙,原本未來都會是梁山土匪的重要骨干力量。但現在,武松提前把他們都招攬到麾下,避免他們被逼上梁山為匪,既壯大了新禁軍,也削弱了梁山。這樣,剿滅梁山土匪自然就更加有把握。
交待晁蓋莊上留守的莊丁和石碣村的一些信得過的鄰居,若是“天仙女俠”、也就是潘金蓮找來,就告訴她武松一行已經去找新禁軍。潘金蓮自然可以循著線索,一路找來。
武松一行,便往芒碭山方向出發,去奪回被陸謙竊據霸占的新禁軍。
出發之前,武松做了兩個部署。
首先,他對“入云龍”公孫勝道:“公孫先生,你可聽說過李師師的大名?”問出口,武松就覺得可能有些不妥當。畢竟,公孫勝算是個出家人,怎么可能知道李師師?
不料,公孫勝點頭道:“那女子號稱大宋第一名妓,也有人說是大宋的妖孽,把當今的天子迷得不理朝政。將軍問這等女子作甚?”
晁蓋等人也都很好奇地看著武松,有些人眼中的神情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種揶揄的意味,顯然是認為武松原來很好色。
武松也不跟他們詳盡解釋,只是平淡如常地道:“這師師姑娘,其實是我的好朋友。我能不能順利奪回新禁軍,還得她從旁協助。我想麻煩公孫先生去汴京一趟,拜訪一下李師師姑娘,我這里寫一封信給她!”
然后,武松就在晁蓋家中,寫下一封信,交給公孫勝。公孫勝見武松說得嚴肅,暗道自己不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誤會了武松。同時又暗暗感動,覺得武松招攬自己等人進入新禁軍,卻就如此信任,自己投靠對了人。
不再多說,公孫勝收好信,立即出發了。
然后,武松又叫過阮小二和白勝,道:“另有一件要緊的事,需要兩位兄弟也跑一趟。請你們先走一步,提前去芒碭山山寨,找到我那結義的好兄弟魯智深,要他這段日子,盡量不和陸謙那廝派去的人硬拼,而是要作出丟棄山寨逃走的樣子。待我們找到新禁軍時,他就率領芒碭山的人準備突圍而走!”
這件事,之所以派阮小二去傳遞信息,是因為阮小七熟悉這一帶山路水路,水陸兩道都能去,而且相對而言,阮小二為人比較精心沉穩。至于派白勝一道,則是因為白勝雖然沒有別的本事,但還算能說會道,手腳伶俐,可以給阮小二打個下手。
阮小二和白勝也感受到了武松這人的豪爽,可以說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一旦決定招攬他們,就信任他們委以重任。他們當即去了。
武松在作出這兩個部署的時候,并沒有征求吳用的意見,和吳用商量。但吳用卻暗暗點頭,心道:這武將軍果然是文武雙全,這等好智謀好韜略,看來,我吳用也只有甘拜下風了。
吳用自然不知道,武松已經學過司徒遺書,不再是前世書中所寫的那個雖然有打虎神勇、但性格過于剛直缺乏韜略智謀的武松了。
吳用卻還是那個吳用,雖然為人自私狠心了點,但還是不乏智謀,是“有用”的。武松暫時沒有征求他的意見,卻并不意味著會放棄這個高級參謀人才。畢竟,武松不是那種得意忘形的人,自己雖然已經練習司徒遺書,卻并不會因此就忽視高級參謀人才的重要作用,不會真的什么都不向別人問計。
只不過,從陸謙手中奪回新禁軍,武松還是很有把握的,就暫時用不著吳用獻計獻策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