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一行師徒四人,唐僧坐于白龍馬上,悟空手持金箍棒前方引路,沙僧單手扛著降妖寶杖,一手牽著白龍馬的韁繩走在白龍馬的旁邊,戒用九齒釘耙兩頭擔著行禮走在最后。
師徒四人降妖除魔,一路到此已經歷經七十九難,再有兩難便可取得真經。
當然,師徒四人一路走來,也沒有細數劫難,更不知道已經到了靈山腳下,還會有兩個劫難在等待著他們。
他們更加不知道,特別是唐僧自己更加不知道,第十難才是他真正的劫難。
悟空在前面領著他們,徐徐緩步,登上了靈山,不過五六里路,就看到了一道天塹,中有流水,滾浪飛流,寬莫七里,四處更無生靈。
唐僧心驚道:“悟空,這路恐怕走錯了吧?這水如此寬闊,流水這般洶涌,四下又無人煙,看不見舟筏,我們該怎么過去?”
悟空笑道:“沒錯,沒錯,你看那邊不是有一座橋?要從那座橋上過去,方能得證正果呢!”
唐僧順著悟空手指方向看去,便看見一個牌匾,上書:“凌云渡”。
牌匾后卻是一根比正常人大腿粗不了多少的獨木橋直插兩岸。
唐僧心驚道:“悟空,這橋不是人走的,我們去找找看看有沒有別的路吧!”
這樣一根獨木橋,別說唐僧了,即便是戒和沙僧也連稱不敢走,悟空展開身法,走過獨木橋演示了一遍,接著便拉著戒要過橋。
戒便駕云要走,被悟空攔了下來,“這是什么去處?十萬千里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了過來,走了十幾年,到了靈山了,怎能許你駕云而過?必須要從此橋上走過,方能成佛!
戒哭喊道:“哥啊,這佛不做也罷,實在走不得啊!”
兩人拉拉扯扯,沙僧走上去勸解,而唐僧回頭便看見河中有一人撐著一只船來。
那人望著唐僧,喊道:“上船,上船,我渡你們過去!
唐僧大喜,“徒弟,不要吵鬧,那里有只船來了。”
悟空他們三人停了下來,望著船而緩緩來到近前,可是仔細一看,卻是一只無底船。
悟空自然認得撐船者是接引佛主所化,率先上了船,唐僧卻猶豫不定:“你這無底的船兒,如何能渡我?”
“我這船:鴻蒙初判有聲名,幸我撐來不變更。有浪有風還自穩,無終無始樂升平。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行,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群生。”接引佛主打著禪謁。
悟空雙掌合十稱謝道:“承蒙盛意接引我師,師父,上船去吧,他這船而,雖然無底,卻穩,縱有風浪,也不會翻。”
唐僧還自驚疑不定,悟空卻從身后用力一推,唐僧一腳不穩,從岸上跌進了河中。
接引佛主將撐桿往河中一搗,桿子按在唐僧的身體上,將他按進了河中,接著再一拉,唐僧抓住桿子爬上了船。
唐僧抖著身上的水,不住的埋怨悟空,悟空卻扶著沙僧和戒,牽著白龍馬上了船。
眾人上了船,便看見河中流淌著一個死尸。
唐僧大驚,悟空眼中卻露出一抹異樣的目光安慰道:“師父莫怕,那個是從前的你!
戒也是驚訝:“師父,是你,是你!
沙僧拍手道:“是你,是你!
接引佛主也笑著說:“那是你,可賀,可賀!”只是這笑容蘊含深意。
除開這個假悟空、接引佛主和現在的唐僧,戒和沙僧哪里又知道,現在船上的唐僧才是真正的金蟬子,那河中那尸體才是跟他們一路逢災罹難的唐僧江流兒。
船過了凌云渡,誰也沒有注意到,河水中漂流的尸體上一道流光從尸體上飛了出去。
不多時,幾個沙彌撐著船將尸體打撈了起來,在岸邊引火焚燒了。
唐僧下了船,回頭望著河流,雙手合十道:“如今當真脫卻胎胞骨肉身,洗凈當年六六塵,行滿方正大菩提,南無阿彌陀佛!”
......
那一道流光直飛直后山之顛,如鬼火一般搖搖閃爍,發出悲嘆的聲音:“如來當真好算計,屬于我的,終究該還回來的!
......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沒有人知道,這并不是地名,也不是府號,而是一個人獸都不愿涉足的骯臟去處。
靈臺方寸山是心,斜月三星洞也是心。
人心險惡。
險惡之心,又豈能容得下他物?
那一年,他伴隨唐僧西行,被唐僧和師弟排擠,人世是是非非,在佛家又有新的詮釋,佛說你是正,縱然你邪惡無邊,你也是正,佛說你是邪,縱然你救了三界眾生你也是邪。
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些殺人如麻者,放下屠刀能成佛,那么平凡的蕓蕓眾生怎么辦?
佛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難道不看救的是什么人嗎?那些罪大惡極之人也當救?
佛說......
佛還說......
總之,什么話都讓佛一個人說了,人間正邪善惡,都讓佛一個人說了。
地藏化作他的模樣,鬧出一個真假美猴王的喜劇,當然這個喜劇是佛門的喜劇,卻是他的悲劇。
佛說天生四大神猴而欲蓋彌彰,眾生信了。
佛說那六耳獼猴其實是他的二心,眾生也信了。如此自相矛盾的言談,眾生也愿意相信。
他能有什么辦法,誰讓那個人是佛呢?
好吧,你解釋那是六耳獼猴也好,是他的二心也罷,總之,該死的應該是那個冒充者吧?可是如來卻要滅殺的是他。
也幸虧,那個只見過數面的魂魄,是他教會他長生訣之煉體神訣,是他告訴他西游本身就是一場陰謀,否則在那一年,在如來的缽盂之下,自己還有生還的可能嗎?
世人都在問靈臺方寸山和斜月三星洞究竟在哪?菩提老祖究竟是誰?
呵呵,世人多愚昧,靈臺方寸山是心,斜月三星洞也是心,他們在哪?用右手指向左邊的胸膛,那便是所在。
菩提老祖究竟是誰,他是你的初心,蕓蕓眾生,有誰歷經苦難、歷經生死富貴還能記得自己的初心?
是初心教會了我們與命運抗爭的本領,可是當我們在遭逢人生悲歡離合、酸甜苦辣后,初心就會被套上一層又一層的枷鎖,初心會被歲月不斷的磨平棱角,剩下的只是一個奉承而卑微的自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