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壽瓶,顧名思義,跟百壽圖類似,就是在瓶子表面雕上一百個“壽”字。這種題材的手工藝作品和文藝作品早就有了,最典型的就是百壽圖,就是用一百個“壽”字組合成的圖案,圖案的樣式多種多樣各不相同,像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和珅用一百零八顆珍珠串成一個大大的“壽字”給太厚祝壽的那玩意兒就是這類題材的變種。
只是電視里那道具實在太次了,用的珍珠根本不夠108顆不說,整體也毫無藝術感可言,串起來的壽字扭扭歪歪的實在不成樣子,現實中的和珅可不會干那么沒品的事兒,人家和珅的藝術審美能力很高的。
不過電視劇么,可以理解,那些道具都是道具師傅們做的,不是看不起道具師傅,而是他們在藝術創作領域根本是個外行,做出來的道具自然談不上什么藝術不藝術的,完成了就完事兒了。這一缺點在國內尤其是近些年的電視劇電影方面展現的淋漓盡致,像老版紅樓夢則完全不同,人家里面那道具一件頂一件的精美,就算是仿品也仿的很有美感,何況其中還使用了大量實物。
現在的電視劇電影那基本上都是糊弄,尤其是道具方面,真不能細看,細看傷眼睛。
你說普通電視劇電影方面不在意這些細節也就罷了,偏偏連一些以藝術品、古董為題材的影視劇也不重視這些,那還有什么好說的。
當然,這些思緒在徐景行腦子里也就是這么一閃而過,只是在構思時想到了那部電視劇中有這么一個類似的情節并由此聯想的多了一些而已,實際上他才懶得批判這些呢,各有各的活法,誰也不招惹誰,正好。
有了構思,就該正式定型了。
百壽瓶,要在一只十二三厘米高的小瓶子上雕一百個“壽”字。
難么?
不難,一點都不難,人家真正的微雕高手能在一顆大米上雕上百個“字”甚至創作簡單的美術畫作,每個字的直徑能縮小到零點一毫米左右。
而他要刻的字可比那大多了,每個“壽”字的直徑平均下來應該在一厘米左右,比正常人在紙上書寫還要大,可以說是一點難度都沒有。
但問題的關鍵在于這一百個“壽”字字體、結構、大小、位置等細節,也就是這一百個字的組合方式。
這可不是說把一百個字隨便刻上去就可以的,要考慮觀賞性和趣味性還有藝術性的。
別的不說,光是一百個“壽”字的字體就能難住一大批人。
自古以來,以“百壽”為題材的書畫作品、雕刻作品多不勝數,但大多數作品使用的字體都是常見的字體,因為復雜的他們掌握不了,只有少部分人能使用大小篆甚至于甲骨文,但不管用什么字體,都很難湊夠一百種,尤其是正規字體,總不能用近些年網絡上開發的花式字體充數吧?還不夠丟人的。
所以字體的選擇是個難度。
另外一百個字的排列方式也是個難題,排列好了看著順眼,排列不好只會給人一種亂糟糟的感覺。
字體大小和位置同樣要考慮到,因為這些細節同樣直接決定著成品的美觀程度。
說得再直白點,所謂的百壽瓶,與其說是文字作品,不如說是美術作品,只是這幅美術作品不適用常規的線條、色團組合而成的,而是由文字組合成的,這些文字的字體、結構、大小、位置等細節,就等于是美術作品中需要考慮的皴法、布局、空間、色彩對比等等技術綱領。
而且比起單純的繪畫,用文字繪畫的難度更高。
所以他在紙上勾勾畫畫了好一陣才找到些許感覺,畫好草圖之后,這才正式動手。
因為是以瓶子為整體背景,所以依然需要用到掏膛工藝,只是這一次,就算是他也只能老老實實的采用常規的掏膛技法,一點點將瓶子內部的玉料直接打磨成一對玉粉,這可把他心疼壞了,這要是能整塊掏出來,完全可以做好幾個平安扣呢。
可惜,材料和工具限制了他的發揮。
半個小時后,瓶體初步成型。
他設計的瓶體跟玉料的原本形態是一致的,是比較典型的鳳尾瓶。
什么是鳳尾瓶,這是一種瓶口為喇叭狀,頸部很長,占了瓶子的幾乎二分之一,是直筒狀,腹部微鼓直徑跟瓶口齊平,腹部與底部銜接部位稍稍內斂,到底足位置再次展開,整體形態有點類似于鳳尾,所以被命名為鳳尾瓶。
鳳尾瓶的造型古樸,結構簡單,帶著濃濃的商周風,跟商周時期的一些青銅瓶的造型比較相似。不過實際上這個款式出現的時間比較晚,是康熙年間景德鎮瓷窯首創,隨后才風靡全國。
因為造型相對交單,結構也比較穩固,整體看起來大氣古樸端莊穩重,所以這類瓷器多有大件并且經常成對成對的陳列在客廳門口兩側或者正堂比較顯眼的地方。
徐景行之所以采用這樣的樣式,除了因為這種瓶子的直徑上下比較一致以外,更因為這瓶子的造型相對古樸,也因為這瓶子的瓶體結構分段比較明顯,廣口,直頸,鼓腹,細腿,大足,從上到下足足展開了五條曲線,而且五條曲線的幅度各不相同,其中還有長長的直筒裝頸部。
這樣的瓶身結構不用他可以調整就能將一百個“壽”字分列開來,是天然的段落劃分體系。
做好瓶身之后,他開始在瓶體外側勾勒草圖,一邊勾畫一邊調整,時不時的還會擦掉全部重來,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才定下最終的設計方案。
跟著直接下刀。
這次,他采用的是陽刻技法。
刻字,其實還是陽刻技法比較常用,因為陽刻技法刻出來的文字更有立體感,筆畫尤其有力,看著就有一種遒勁的感覺。
再加上他要刻的文字都是篆字,而且文字密度較高,如此一來陽刻技法比陰刻技法更好用,成品效果更好。
一個半小時后,他放下了刻刀,拿著小巧的玉瓶上下端詳了幾秒鐘,然后拿到鏡頭前笑著問:“好看不?”
“好看不好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主播這手藝真熟練!
“真&p;;手藝人。”
“這么復雜的工藝全程沒有調整,從頭至尾一氣呵成,仿佛在演戲!
“徐神求求你做個人吧,雕了這么多字我一個都不認識,根本就是在為難我們這些大文盲!
“我認識,其中一個是壽字!
“拿著書法字典挨個兒查,我也只查到三個,剩下的……”
“這是在為難我胖虎!
“徐神的直播看得我很自卑!
“有點懷疑人生,娜娜哥你確定你雕的全都是壽字?”
“不信不信不信不信,一萬個不信,大舅哥肯定在我糊弄我們。”
“這明明是一個壽字加九十九幅畫!
“我一進來就看到徐神在欺負小朋友!
“娜娜哥快講講這些字有什么講究!
“這小瓶子真漂亮。”
“徐神威武!
“只有我在對著那一堆玉粉流口水么?”
“徐神小課堂開講啦,小朋友們乖乖坐好。”
徐景行掃了一眼彈幕,笑道:“真沒有欺負你們,我說了要做個百壽瓶,那就一定是百壽瓶,上邊這些字全部讀s,四聲,不過是篆字,當然有很多變種字體,或者說幾乎全部都是變種體。
“當然,這個變種的方向比較復雜,大部分字體都是我自個兒獨創的,而且變種方向正如為徐神賽高的網友說的那樣更像畫,嗯,確實是借鑒了漢代石畫像以及甲骨文的壁畫風格和字體結構,有點類似于花鳥篆,但跟花鳥篆相比卻要嚴肅一些。
“說的直白一些,這些字是融合了花鳥篆、甲骨文、石畫像等元素的變種體篆字。”
這可不是他吹噓,而是實打實的。
變種體篆字聽起來很牛,其實也就那么回事兒,就跟現在的簡體字在網絡上擁有上百種字體一樣,網絡上那些字體也不全是書法大家創作的,很多都是藝術系學生的手筆。
普通藝術系學生能做到的事兒,他當然也能做到,如果他原因,他也能創造一種新的字體叫“徐景行體”。
說穿了,那些網絡字體就是變種體,有的是以楷書為基礎進行變化,有的是以行書為基礎,也有的是以宋體或者魏碑等傳統字體為基礎,本質上大同小異,字體結構其實都那么一回事兒。
而篆字屬于先秦古字,是介于現代字體和甲骨文之間的一種字體,整體結構已經相對比較規范,打下了方塊字的基礎,但筆畫卻還沒那么多講究,全是純粹的單線條,而且線條多而復雜,很難辨認。
但如此一來,卻也使得篆字具備了更多的變種可能,很多時候只要把筆畫的曲線稍微調整一下就能成為一個新的字體,比如說最簡單的一橫,在兩端分出兩個葉片一樣的小杈,這就是最簡單的變種。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