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還不行,剛被賜婚三皇子就死了,宋國國君百分之百會遷怒到她身上。
忍,還是要忍。
蘇瑾歌忍了一年,這一年過的不錯。姜國王女和宋國三皇子的爭端已經放到明面上來了,宋國三皇子百般忍讓不與姜國王女計較,姜國王女則是仗著宋王寵信,幾次三番折辱三皇子。
宋國百姓都看不下去了,說我們三皇子雖然以前荒唐好色又不太精明。可現在被國君手把手教著已經改了許多,浪子回頭金不換嘛,姜國王女實在不該咄咄逼人,多次讓三皇子下不來臺,現在這么對待三皇子,等嫁過去有你受的!
可是宋國百姓遠遠沒等到蘇瑾歌嫁過去,三皇子就死了。
宋國國君悲痛欲絕,一手調教出來的兒子,看他逐漸收心懂事,辦差也辦的好了,名聲也好了。那種自豪感滿足感簡直難以言喻,而且這一年多以來,三皇子事事都以宋國國君身體為先,和宋國國君的關系前所未有的親近。如今突然就死了,國君傷心的罷朝三天。
大皇子一派倒是高興了,他們看著三皇子逐漸得國君寵信,提拔三皇子一派的官員,親手給他扶植勢力。大皇子又嫉妒又憤恨,同樣是兒子,他還是嫡長子,國君憑什么那么偏心。
三皇子賊精,不知用了什么方法讓國君看他什么都是好的。以前三皇子跳進大皇子挖的坑里,國君會罵三皇子蠢貨,如今則是滿含憐愛的鼓勵三皇子,并罵大皇子毫無手足之情。
大皇子的危機感前所未有的嚴重,幸好三皇子死了。
死的真及時。
老天都看不慣他!
大皇子一派的人歡呼雀躍額手稱慶,但是不敢表現出來,怕惹了宋國國君遷怒。只在心里偷偷感謝上天弄死了三皇子。
三皇子死因成謎,全身無傷痕,睡著睡著就死了。還是侍從們發現已經到上朝時間三皇子房里還沒動靜,大著膽子往房里看,發現了沒了呼吸的三皇子和床上昏迷的兩個侍妾。
侍從們懷疑三皇子玩的太猛,馬上風而死,要不然怎么身上沒有一處傷痕呢?
但宋王不接受這個事實,他覺得自己兒子孝順又聰明,不可能做這么荒唐的事,一定是有人害他。
除了老大那個心狠手辣冷漠無情的人,還有誰有動機害老三?
不就是想著老三死了他就能繼承王位了嗎?
老三被老大害死了,他還沒死呢!
只要他還有一口氣,老大就別想繼承王位!
宋王一心認為三皇子是被老大殺的,其實三皇子還真不是大皇子殺的。
三皇子是蘇瑾歌……的蚯蚓殺的。
那一天正趕上蘇瑾歌心情不好,三皇子假惺惺的給她送禮物,蘇瑾歌照例一通大罵。罵完了突然想我干嘛整天看這個糟心玩意兒讓眼睛心靈受到毒害?
一年過去了,三皇子可以死了。
于是派蚯蚓去殺了三皇子,怎么殺的她不知道,只要死了就好。
三皇子死亡的消息一傳出去,蘇瑾歌就渾身縞素進宮要求以三皇子妃的名義給三皇子守貞,最好過繼一個孩子讓三皇子一脈不至于絕后。
宋王大受震動,關鍵時刻才知道誰好誰不好啊。
宋國民風開放,沒有守望門寡這種說法,二嫁三嫁十分普遍。姜國王女明明百般看不上三皇子還愿意為他守身,這孩子真好。
宋王一感動,直接封了蘇瑾歌王妃的身份和封地。
三皇子停靈的時候蘇瑾歌一天不落的守了七天,宋國國君想著自己中年喪子,又想著蘇瑾歌青年喪夫,一樣的可憐,又看蘇瑾歌哭的那樣慘。想到兒子生前說姜國王女態度已經松動了,姜國王女對兒子也是有情的,頓時覺得兩人同病相憐。
一個中年喪子,一個少年喪夫。
既然姜國王女說要替兒子守著,那就是宋國人了。
蘇瑾歌覺得三皇子還是死了好,皇子遺孀和別國王女誰更得宋王信任,這顯而易見。
正好軍隊也訓練一年了,走隊列初見成效。宋王要求用軍禮給三皇子下葬。
百人抬棺的場面真的很震撼,蘇瑾歌跟在宋王身后掉眼淚,把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的哀痛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因為年紀小有些滑稽。
因為是三皇子下葬的日子,宋王看大皇子極其不順眼,當眾呵斥,還讓他跪著給三皇子上香。大皇子氣的青筋暴起,可是形勢不如人,還是跪了。
三皇子下葬之后,宋王一想起三皇子想的都是他的好,想著他孝順善良,憐貧惜弱等等,看大皇子就更不順眼了。
蘇瑾歌沾光成為和宋王共同回憶三皇子的人,成了眾臣眼中第一紅人。
源源不斷的財寶送到新建的三皇子府庫,蘇瑾歌上交的時候宋王不收了,說老三生前最放不下你,該給你點銀錢傍身。以后收的禮你自己拿著吧。
想到三皇子又覺得悲哀,賞賜蘇瑾歌一大堆財產。
蘇瑾歌忙于軍隊事物,現在的科技水平極其落后,她只是提了一嘴煮紗布,傷口消毒,把受傷的士兵放在干凈的環境中,軍隊的死亡率就大幅度下降。
宋國在北疆一直有小規模的邊境戰爭,送回來的傷員經過精心護理,大部分都好了。
她在軍隊的威望又上一層樓,將軍把傷兵情況匯報給宋王的時候,宋王叫來蘇瑾歌準備嘉獎她。
蘇瑾歌說不必,說她能想到這些都是拖三皇子的福。三皇子以前是個多么風雅的人,沾過泥土的衣服不穿,不是規定形狀的肉不吃。她只是想到三皇子喜歡干凈才留下這些建議,效果會這么好都是軍醫的功勞。
宋王覺得她重情義,給她若干賞賜。
又五年,蘇瑾歌十三歲。
宋王極其信任她,讓她掌管軍隊大權。大皇子因為沒了三皇子這個競爭對手,平時十分安分。知道蘇瑾歌是宋王身邊的紅人,平時也不敢得罪她。
蘇瑾歌借著宋王五十大壽的時機獻上一個瓷瓶。
瓷瓶花紋絢麗,莊重大氣,但也是個簡單的瓷瓶,沒有鑲金帶玉,也沒有畫上壽桃,只在瓶身繪制一個壽字。
眾大臣贊美一番,心里卻在疑惑,三皇子妃這是想干什么?
宋王也疑惑,請蘇瑾歌上前回話。
蘇瑾歌行個禮說:“啟稟大王,這尊青瓷瓶瓶身所繪字符,乃是三皇子墨寶,臣女找到三皇子十歲所書賀壽詞拓印在瓶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