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5日,清明節(jié)。
才早上5點多,還躺在床上的老祁就聽廚房里有響動聲,想起來了,肯定是昨天從妹妹家回來的母親在廚房準備上山掃墓祭祀品。老祁不敢再貪睡,趕緊起床洗漱,從三樓來到一樓的廚房。
“媽,起那么早干嘛?”
母親正用餐盒裝豬肉、荷包蛋、蒸糕等祭品,聽到聲音轉(zhuǎn)身看著兒子笑瞇瞇的說:“小燾,今年只有你一個人上山,墳頭上的雜草都要清除、還要掛紙,要花很長時間。去早點,趁天涼快拜祭,早點回來!你先吃早點,吃完就上山去。”
老祁鼻子酸酸的,趕緊坐下吃母親為他煮好的豆腐米線,吃完早點來到客廳,母親已經(jīng)將需要帶上山的物品收拾好,統(tǒng)一裝在一個大登山包里。
“小燾,東西都收好了,早去早回。鋤頭鐮刀山上正坤那兒就有,用得上就去借,記得給人家?guī)捉锾恰!蹦赣H叮囑著上山的細節(jié),生怕老祁忘了什么。
“知道啦,媽。我年年都去,山上熟得很。您一個人在家,手機記得帶在身上。”老祁說著,背上登山包試試,還行,感覺比去年那個輕多了。
來到花園,天光已經(jīng)大亮,太陽還沒升起。老哈屁顛屁顛的跑過來蹭蹭老祁,還以為準備出去遛彎了。老祁拍拍老哈的腦袋,“在家好好呆著,陪好奶奶,記住嘍!”
老哈機靈的跑到母親身邊坐著,伸著舌頭看著老祁。
把登山包扔車后座上,老祁啟動他那倆老神龍富康出了小區(qū)大門,向今天的目的地祁家大山駛?cè)ァ倪@兒到祁家大山有五十多公里路,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山路,還有最后3公里多不能通車的山間小路需要步行。
從滇中壩子穿行到隔著一座山的五區(qū)壩子,夏日已經(jīng)冒出山頂,揮灑著不大的熱情,天空云層紛飛,看的出今天不會是個晴朗的日子。田間地頭已經(jīng)布滿忙碌的農(nóng)民,蠶豆和油菜已經(jīng)進入收割季節(jié)。種植草莓的農(nóng)戶也趕在清晨收集最后幾茬可以上市銷售的尾槽草莓。公路邊上,零零落落有趕早在路邊等待收購商上門的種植戶,一藍藍、一框框的草莓、櫻桃水靈靈的擺放在那里待價而沽。
當(dāng)然了,和老祁一樣趕去自家祖墳拜祭先人的也不少,或走路,或乘坐各種交通工具奔向各自的目的地。
越接近祖山,孤身開車的老祁越覺得孤苦伶仃。今生唯一一次獨自上祖山上墳,老祁有一種被這個世界拋棄的悲涼。今天,也許是老祁45年人生中感覺最孤單的日子了。
往年清明節(jié)都是一家人同時上祖墳掃墓,祭祀逝去的親人,同時也是在世親人的一次聚會。有些年,出嫁的三個姑姑家也會回來參加祭祀活動。人多了,大家聚在一起共同緬懷先人,展望未來,氣氛嚴肅而不悲傷!
今年,上大學(xué)的兒子外出實習(xí)回不了老家,來不了;老婆外出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脫產(chǎn)學(xué)習(xí),出差在外也來不了;老母親年紀大了,祖墳位置山高路遠,不能再親自上山主持祭拜;妹妹已嫁做人婦,今年婆家也在4月5曰祭祀,時間沖突無法參加;帶老哈上祖墳吧,顯的不尊重,會被同宗同族老人批評,只能將它留在家里陪伴母親。
結(jié)果,老祁只能孤零零一個人開車上山。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行駛。老祁來到山腰密蘿村停車,背上老母親準備好的祭品,孤獨地爬山到祖墳拜祭己逝的先人,個中滋味無法敘述。
沉浸在自己孤苦意境中登山的老祁被一陣涼風(fēng)吹醒,看了眼順應(yīng)時節(jié),隨風(fēng)飄落的雨絲,拿出一把雨傘撐起,輕聲感嘆:“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不對不對,大爺爺?shù)脑娔铄e了!”一個清脆的童聲從身后大聲的指正。
老祁停下腳步回頭一看,樂了,認識那孫子。毫無顧忌地幫他糾正錯誤的小孩和他還是一大家子,是他一個遠房堂兄家的小孫子。他們一大家子人還在他后面不遠山間小道奮力攀登,這小屁孩爬山跑得快,超過他家的大部隊跟上老祁了。
老祁笑呵呵地看著他這個侄孫子,“吆喝,東娃子都會念唐詩啦?下雨啦,快來爺爺傘底下躲躲。”
“早就會了,我都大班了!”幾步蹭到老祁身畔的東娃子跑的小臉通紅,頭發(fā)上還粘著雨水,不大的眼睛鬼精鬼精的仰頭望著笑呵呵的老祁。
來了這么個機靈鬼,老祁心情大好,把傘移到東娃子頭頂,看著東娃子說:“都大班啦?不得了,不得了。那你告訴大爺爺,剛才大爺爺念的這首詩是誰寫的,該怎么念才對?”
東娃子自豪的大聲背誦:“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大詩人杜牧寫的《清明》。”
“了不起,這些都知道啦,連普通話都說的這么好,嗯嗯,大爺爺還真記錯了。謝謝你幫大爺爺指正,來,這個獎給你。”
老祁笑呵呵地說著伸手遞給東子一瓶營養(yǎng)快線。嘿,現(xiàn)在的小孩子不得了,幼兒園大班就這么厲害,看來即使生長在農(nóng)村,他爸媽也沒輸在起跑線上。想當(dāng)年,……,還想個屁,記得七歲那年,老媽領(lǐng)著他去村里的小學(xué)校報名上小學(xué)時,負責(zé)當(dāng)年招生的梁老師和藹地詢問過他的姓名年齡,家里有些什么人,看他能流暢的回答,確認不是傻子后,只要求他數(shù)數(shù)。老祁能不打咯噔從1數(shù)到69,梁老師就滿意的夸獎他聰明,是塊讀書的料,把七歲的祁景燾樂的不要不要嘀。再看看今天這些小屁孩,人比人氣死人,想想都是淚啊!
“謝謝大爺爺!”東娃子也渴了,不需要老祁幫忙,自己擰開瓶蓋仰頭就喝。
看看雨絲不大,抬頭看天色,雨也下不長久,老祁不想在山坡上多作停留,拉著東娃子的小手笑嘻嘻地說:“和大爺爺一起上山,不等你爺爺他們了。”
老祁沖離他們不遠的堂哥一家子揮揮傘打個招呼,領(lǐng)著東娃子繼續(xù)漫步登山。
今天是法定清明假期,即使是農(nóng)忙季節(jié)上山祭祀的人還是很多嘀,山頭上和路上還有其他人家前來掃墓的,并不冷清,反而還很熱鬧。有東娃子陪在身邊逗樂,老祁的腳步也越來越輕快。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