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聲聲動紫皇的輕吟響起,在楚辭的哼唱間,仿佛此時已經不再是這艷陽高照的晌午,而已經是皓月當空,圓月如盤,燦燦其華。
在這歌聲中聽者仿佛已入了這詩詞,登高助力,舉杯邀月,濁酒問天。
這一刻仿佛無論曲子怎么唱已經不重要了,在這月華之下乘風與九重天闕之上,在這雕鏤玉徹中就算受這九重天的寒冷那也是在乘風中冷的純粹,冷的徹骨,又冷的獨自盛放。
一切既以入詞,詞又入了畫,畫又畫了景,那就在這聲樂的景中沉淪吧!
傳說有一只鳥一生只歌唱一次。
它的歌聲委婉動聽,萬物之中無可比擬。
自離巢的那一刻,它就在尋找著,不眠不休,只為尋找那棵屬于它的荊棘樹。
荊棘樹上,它在旁逸橫出的荊棘中放聲歌唱,至長至銳的尖刺穿透了他的身軀。
生命將盡,它超脫了痛苦,盡情歡唱,那甜美的歌聲連云雀夜鶯都難以企及。
歌聲至美,卻是以身殉曲。
然而萬物都在聆聽這美妙的歌聲,就連上帝也在蒼穹之中露出了微笑。
因為唯有歷經磨難苦楚,方能得到最美好的事物。
楚辭的歌聲雖比不得荊棘鳥那一生一次,只為一首歌的盛放,但楚辭所用的曲子卻是“梅花三弄“,雖然沒有一生一世的決絕,但卻滿含梅花之雅致,孤清之情懷。
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審音者在聽之,其恍然身游水部之東閣,處士之孤山也哉。
從容和順,為天地之正音而仙風和暢,萬卉敷榮,隱隱現于指下。但新聲奇變,稍近時俗,然恬靜幽清亦古曲也。
楚辭雖然沒有彈奏,卻是以這“梅花三弄”的舊曲唱著“水調歌頭”的心音,也算是別出心裁,但比之楚辭前世所聽到的“水調歌頭”楚辭覺得現在的曲調倒是更能符合這首詞曲中的意境。
楚辭在吟唱中,宗老白老和韓老不知何時已經微微閉起了眼睛,好像沉浸在了這曲調里,可這梅花三弄曲子最奇的并不是這梅花之姿,而在“三弄”。
一弄叫月,聲入太霞。
舉杯望月,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只是這一弄聲音平緩,如鏟鏟月光入水,在不動聲色間已在耳中引入霞光。
可是這不動聲色的聲音中卻已然已經把指月唱吟的豪邁,展露的淋淋盡致,可是這一口就這月光的酒,卻是太冷難以入喉。
二弄穿云,聲入云中。
從何似在人間之后聲音突然凄厲,句句催人心肝,不帶一絲轉折,如果說一弄弄的是梅香,而二弄弄的就是梅枝,梅枝堅硬,不過一掰就脆斷了。
可是這梅枝就算脆斷,決絕同時又何嘗不是裹挾著滿枝梅香。
這二弄一起,穿云之聲已然把這歌聲襯的不像是在凡俗中的音樂了。
三弄橫江,隔江長嘆。
花弄影。
流水萍。
花非花。
清水鈴。
月太清。
思太長。
人太短。
嬋娟太涼。
這一生嘆息嘆的突然又輕微,這歌聲最后有寥寥幾句的散,也不知這結局算不算完。
梅花有三,請君三弄,如果說一弄弄的是梅香,而二弄弄的就是梅枝,那三弄就像那梅花落地,隨即碾作塵土,但卻應有一縷梅香淡淡,如故。
這三弄一完,最后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出,就如同那一聲隔江的長嘆,把心底的無限事在這一聲嘆聲中盡數翻了出來。
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
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驀然斂袂,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
最后一嘆的收音結束,這首詞也終于終了了,于此同時,宗老韓老和白老也就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睜開了眼睛,也就在這時門外突然起了風。
這一陣風有些急促,急促的也有些凌亂,再凌亂的風也注定會拂過帝都的每一個角落,帶著涼涼秋意,秋風似從相識,又不忍離去,但就算再不忍離去,也無法停住在這里,因為下一陣風也在向這里擁擠,所以前一秒惆悵的思緒或許就融在這秋風里,散落天地。
但風很,去過的地方越多越知道自己想回到哪里去。
韓老的眼角不知被楚辭的歌聲中曲折柔長,千里嬋娟觸動了情嘗,還是被這縷突然而至的急促秋風刺痛了眼角,眼中那一閃而過的晶瑩隨即也像那前一秒不肯離去的秋風一樣,被揉進了眼底。
楚辭看在眼里,沒想到這韓老豪邁爽闊,可內心卻也是別有洞天,也有著自己珍視的情感,只是平時隱藏在這豪放之下了。
有些人聽歌是聽歌詞,詞中的玄機藏于詩文,而詩文卻也以普通的文字構成,淺薄的文字經過奇妙的組合就會發生質變,這文字里常常會勾起聽歌者相似的境遇,或哭,或笑,或感懷,可能韓老是因為那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愛上了這首歌,愛上了這副詞,但真正動人的卻并不是這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而是在韓老生命中關于這句所代表的故事。
“女娃子,你這副詞唱出來的確是唱的比說的好聽!”
宗老臉上的笑意也收了起來,面色嚴肅莊重輕喃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老頭子我長久了,可是當年那些一起浴血奮戰的兄弟如今還能否接住老頭子我送的嬋娟?”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楚辭聽到宗老的話心頭也是一沉,本來怡然的心態也莊重肅穆起來。
家國將士,宗老偶感于懷,可是僅這一聲輕喃所倒盡的心思和胸懷楚辭覺得自己僅能感悟幾分,這種胸懷和情操是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都不能感同心受的,這一聲喟嘆就是宗老的那種偉大而深沉的愛。
再者,從的角度上來講,這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明是對親人的祝愿,卻被宗老以另一種方式進行了解讀,把祝愿變成了思念。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