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石之上,于吉與楊殊二人,各自坐臥一方,擺好了論道之姿。
“敢問道長,何為道?”
楊殊一出口,便是一句亙古難解的話題。
于吉凝神片刻,嘆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楊殊聞此,啞然失笑道:“道長此言,不若拿一本《道德經》來觀之,何故于再度言之?”
于吉神色不變,只是道:“道之一字,本就玄之又玄,吾等追尋仙道,不也是縹緲難尋,吾自入世出世以來,所歷數十載,無一可契合仙道,以至半生蹉跎,無一所成!”
楊殊聽到此處,方才有所體會,看著于吉頗為落寞的神情,他也知曉求道不得者的傷感之處。
不過天下修道者不知凡幾,若是各個都能羽化登仙,仙人豈不是太掉價了?
其中艱辛,所歷劫難,所悟世事,絕不是輕而易舉能夠達成的。
靜立片刻,楊殊忽道:“道長昔年入世之始,是否尋遍山河五岳,遍會人間疾苦,以此出世?”
于吉本已頹然不語,忽聽得楊殊之言,搖頭道:“非也!”
“吾入世之始,常依仗道術之利,便宜行事,直至泰山之行,方為吾領悟出世之道,埋下根基!”
楊殊聞此,來了興趣,索性靜靜聽聞于吉敘述。
“吾自順帝年間得神書后,精讀數載,始終不得要義,便游歷天下,以期領悟大道!”
“泰山之地,常有賊寇盤踞,吾依仗道術之利,行經泰山,尋常賊寇難以近身,四周百姓皆以為吾為仙人,吾索性立于泰山,廣收弟子,以助其對抗泰山賊!”
“誰知道自我傳授道術后,許多弟子不僅不除賊,反而加入泰山賊寇之中,官府中人,更以為我乃妖道,廣發海捕文書,通緝于我,吾心灰意冷之下,索性遁去,直至數年后,方才悟清此間道理!”
楊殊聞此,心中一動,也不說出,靜候于吉下文。
于吉見楊殊眼神閃爍,也是一頓,旋即道:“這天下大事,單憑道術一行,實難成就,朝廷若興仁政,何至于有那么多泰山賊,人心若定,何至于那么多心懷不軌之人?”
“自此之后,吾行遍天下,西至西蜀,南至百越,北至大漠,東往海濱,皆不以道術之利,方明悟出世之道!”
聽到這里,楊殊也算是明白樂概要。
這于吉的入世出世之道,無非就是一個人生罷了。
不過對他而言,還是助力不小的,畢竟他行經諸天,不也是漸漸領悟的一個過程?
“道長,你不妨將目光,看至天外!”
楊殊忽然說了句話,身形一動,已然躍出幾丈開外,行到先前仙山之外的一處門戶。
“道友何往?”
楊殊還未離開半步,便聽到于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再回首時,于吉已然站在身后。
“道長可看到這仙山門戶?”
楊殊也不解釋,只是結合遁甲天書里的方位陣型,不住推算起來,良久,方才若有所思。
“道友可有所得?”
于吉臉上出現一股期待之色,很明顯,剛才楊殊推算之法,他并不知曉,若能以此參透仙山門戶,能夠得以進入,對于仙道一路,可是大有助力。
“這幾座仙山,其門戶已為道術封印,非有仙人之力,難以破開,也談不上進入了!”
楊殊又指了指另一處礁石,道:“那里便是仙山陣眼,可是以我等凡人身軀,根本施展不出破陣的道術,更談不上進入了,除非羽化登仙,否則此路難通!”
聽聞楊殊言語,于吉既在意料之內,又頗為失望,良久,方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耽誤道友了,吾蹉跎半生,始終不得仙道,此后,我當閉關參透仙道,直至羽化登仙!”
“道長珍重!”楊殊點了點頭,率先離開海島,往著陸地而去。
于吉此言,就相當于閉死關了,不過對于此等求道之人,這也是最終的歸路。
畢竟他們不像楊殊,有著強大的金手指穿梭諸天萬界,憑借更高的世界來強化己身,探尋天道。
他們只能窮盡此生之力,在自己的這方世界,參透造化。
像他們這樣的人,除了有絕世之姿的英才,以著難以比擬的才智勘破大道外,大多數人都只能壽終而死,不得悟道。
正午時分,楊殊已然踏入陸地,看著遠處海浪起落,于吉的身影早已不見,他心中就是一陣失落。
“但愿你悟道成功吧!”
楊殊呢喃兩句,便西行而去。
既然得到了三卷天書,此方世界他的任務已經達成,也沒有再多留的必要了。
不過一日之景,他便縱身回了峨眉山,再度見到了張寧和蔡琰。
“夫君,你此行一年,定有大機遇!”
張寧到底是修習過遁甲天書和太平要術的,自身的敏銳程度已經不亞于當世任何人。
“嗯!”楊殊點了點頭,索性將《太平清領書》的要義也傳授給了張寧,然后便開始游歷天下,踐行于吉入世出世之道。
江東之地,楊殊親眼看到孫策被刺重傷,以至身亡,整個江東陷入混亂。
官渡之戰,他坐臥一隅,見證曹操夜襲烏巢,大敗袁紹,成就中原霸主。
赤壁之戰,他泛舟江上,笑看周瑜大破曹操,成就天下三分格局。
五丈原上,他看到了將星隕落,那位鞠躬盡瘁的蜀漢丞相,徹底隨風而去。
......
“天下三分,終究歸晉!”
楊殊嘆息一聲,腦中集郵冊金光一閃,整個人徹底消逝不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