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這一章節(jié)主要是描繪一下我想象中末世環(huán)境下的一支處于旅行狀態(tài)下的隊伍的宿營情況,寫完看了一眼頗有種小學生寫春游的感覺,但也懶得再改。。。本人沒胖之前還有點喜歡戶外,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不喜歡看的朋友可以跳著看或者不看。
不論是末世前存留的衛(wèi)星地圖還是手持s地圖大多都以城市地圖為主,哪怕是軍用地圖,也不會記載過于詳細的水利工程信息,因此除了名字以外,眾人對于這座眼前的大壩一無所知。
水壩一般按照庫容、防洪、治澇、灌溉、供水和發(fā)電這幾種用途來區(qū)分,又按水工分為大1大2中型小1小2五種規(guī)模,寧川大壩到的具體信息卻不可能上查到。
數(shù)年前余念曾經(jīng)去過三峽旅游,遠遠的看過一眼那座規(guī)模世界第一的水利工程,哪怕是隔著數(shù)百米的距離依然被她的宏偉與壯觀所感染,感嘆于基建狂魔的恐怖能力。
與之相比,這座名為寧川大壩的水庫大壩就顯得如同玩具一般,更何況此時這座水庫的壩體除了兩端殘缺的混凝土澆筑段之外,中間的大部分壩體都已被深深淹沒在決堤后洶涌的河濤底部了。
水壩修建的地方荒蕪人煙,并不是什么適宜居住的地方。
又一輪末世落日降下,黃昏撒在每個角落,也斜照在斷壩上,光線不好,這樣的距離只能看到斷面扭曲的鋼筋上掛著串串混凝土石塊,頗有種殘破凋零的末世工業(yè)美感。
難得不用清理喪尸,眾人都輕松了許多,一群人確認安全后下了車,個別有興致的拿起手機對著大壩拍照或是合影留念。
“余總,你說這算不算工程?”黑子摔上車門問道。
“明天才知道。”余念嘴角微翹道。
“你說啥?”黑子撓撓頭以為聽錯。
“余念!龔霆!”梁歡喊道。
除了他手下那5個兵,三支小隊中大部分人都喊龔團長全名。
“就在這里扎營吧,還是分成4隊,先探查下附近情況,回來的時候每個小隊撿些柴火,今天不用露營,可以生火。”
龔霆說著,指了指大壩不遠處的一棟一層平房,看外觀似乎是原來的職工宿舍。
沒有接龔霆的話,余念提起了另一件事。
“早上遇見尸群的時候,田濛從望遠鏡里似乎看到了點有趣的東西。”說完招來田濛,讓她復(fù)述了一遍早上的情況。
“結(jié)合我們今天的經(jīng)歷,我有些懷疑是不是有人在阻止我們北上。”
龔霆皺眉思索的目光從田濛身上轉(zhuǎn)到余念,“你堅持要到這里來就是為了確認潰壩是不是人為的?”
“要殺我們這些人,何必搞得這么麻煩?需要炸塌大壩嗎?”梁歡道,作為和平幸存營的三隊長,老周的故事他們都有所耳聞。
“別猜了,明天水位降低或許就能查看到了。”余念說道。
除了三名隊長,和烏有關(guān)的事情只有余念隊內(nèi)的艾黎等人知道,一方面是擔心隊伍中還混有其他的“烏”,另一方面是不愿意把這些事情被太多人知曉,畢竟他們沒有實質(zhì)性的證據(jù),知道得或許并不是好事。
關(guān)于烏和量子病毒的猜想幾人雖然偶爾會討論,但龔團長知道的也只有這些,得不到太多有用的結(jié)論。
三支小隊分別活動時,由三名小隊隊長指揮,需要合作時,則由龔霆統(tǒng)一指揮,方便調(diào)度。
“各小隊偵查時候不需落單,晚上加兩個哨,雖然這邊應(yīng)該沒有大規(guī)模尸群,但還是要以防萬一。”龔霆高聲強調(diào)道,“尤其要注意是否有人類活動痕跡。”
注意事項交代完,這名前軍官下意識吼道:“都明白”
出口半截,龔霆想起面前這群假貨雖然都同意他的半軍事化管理,但那只是認同他的方法有用,只好強行咽下這聲吼,胡亂揮揮手示意解散,一群人看著好笑,烏拉拉散開各自干活去也。
晚上放哨是個辛苦活兒,余念把新的排哨人員通知到位就去找顧君,逃跑中他的裝備幾乎都丟失了,連個水壺飯碗都沒有,都要從公共裝備中找出備用的給他。
“再來兩個人!宿舍樓里有好幾只喪尸!”梁歡小隊中一個伙計招呼道。
顧君一方面剛來到這個團體想表現(xiàn)一下獲取他人承認,一方面終究只有十幾歲,偷懶的意識還不是很強,干起活來非常賣力,自告奮勇跟了過去幫忙。
再加上白天看到眾人擊殺喪尸用到的一些摔法與技巧非常有效,那時候眾人忙于擊殺喪尸,怕生手配合有問題并不讓他接近喪尸,現(xiàn)在喪尸數(shù)量較少且環(huán)境寬敞無干擾,磨合之余還能學習下技巧。
顧君剛走開,田濛就靠了過來詢問晚上想吃什么。
為了照顧了解新人,顧君一直與余念幾人同車,田濛就坐了另外一輛龔團長的車。
由于女性的天然體能劣勢,死亡比例相比男性要高許多,至少像影視作品中那樣強悍的女性終究是少數(shù),末世后女人比較少見,漂亮的女人就更少見了。
再加上某些同類的威脅,幾乎多數(shù)女性都會刻意淡化自身的女性特征,有的會選擇穿著中性甚至男性化的衣服以減少身體的性別特征,頭發(fā)為了不顯眼也都剪短了,重啟50多天后,多數(shù)人災(zāi)變前染的頭發(fā)也被黑色所替代,進一步加速了淡化,如果把她們丟到過去的一線城市大街上,這種裝扮多半會引發(fā)圍觀。
更有甚者會在外出時化一些丑化自己的妝,在臉上涂抹煙灰之類的。
田濛當然也不敢再在平時穿成初次見面的小短裙模樣,但從她那雙大大杏眼和末世后越發(fā)消瘦的臉型,還是不難分辨長相。
加上她擅長聊天,不管哪個車上多了她總會多出許多歡聲笑語,令余念不得不感慨這是一種能力。
雖然這女人膽子在喪尸面前奇眾人也不至于在這方面難為她,要知道即使是在路為證或者和平幸存營中,多數(shù)幸存者也是沒那個膽量的,畢竟多數(shù)人末世前雞都不敢殺一只,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幾乎沒人會選擇和喪尸剛正面。
探索小隊反而是個例外,屬于藝高人膽大,否則也不敢十來個人縱穿大半個。
但不管田濛多會聊天多會逗人開心,隊內(nèi)依然是不養(yǎng)閑人的,在幸存營,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任務(wù),但探索小隊的工作幾乎都是戰(zhàn)斗偵查等任務(wù),顯然她是做不了的,強行讓她做恐怕會讓其他隊員陷入危險。
于是田濛在這支隊伍出發(fā)后,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做飯。
剛認識田濛的那段時間,余念是沒發(fā)現(xiàn)這女人有這本事的,只能說環(huán)境對人的改造真是了不起。
收集松針泡水,金銀花、菊花、涼參泡茶,有時間的話偶爾還會煮上一大鍋綠豆水,天氣炎熱,這幾款飲料非常受歡迎。
用罐頭蔬菜和紫菜苔做壽司,學習辨識各類野菜,梁歡小隊全是北方人,于是又找她們學著做面食。
田濛這樣的性格,余念等人一段時間接觸下來,雖然還是不喜歡她身上保留的某些不適合末世的成分,但反過來看,這種嬌氣、略有些別扭的性格在文明世界反而是種優(yōu)勢。至少在同性競爭中如此。
余念倒是不介意吃什么,幾句打發(fā)走她。
由于水壩決堤,水壩里側(cè)的水面下降了許多,河床都露了出來,靠近水面的位置水流太急,坡度也比較大,好在留下了不少水洼,經(jīng)過一段時間已經(jīng)澄清可以使用,龔團長的小隊人數(shù)最多,分成了2隊,在河床上找到不少魚,活的死的都有,隨手撿了兩桶在河邊就開膛破肚處理了,只是可惜只呆一晚上,否則這些魚都可以曬成魚干帶走。
在對講機里一說,一群在和平時期吃過各種山珍海味的幸存者這時候眼睛都發(fā)了光,紛紛攛掇著準備各種花里胡哨的調(diào)料,打算晚上生火后烤魚吃。
另外兩支散出去巡查周圍環(huán)境的小隊很快就回來了,順便帶夠了一晚上燒的干柴摟著抱進了宿舍,其中幾人提著裝了水的桶。
這些水不止用來做飯,由于喪尸的存在,過于復(fù)雜的地形晚上不允許單人進入,但又不想太早洗澡的,就干脆提著水回來,車隊途徑的地方并不是每天都恰好有水源,雖然多數(shù)時間在開車,但參與戰(zhàn)斗的隊員幾乎每天人均都要砍那么幾只喪尸,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層面,能洗澡絕對是件幸福的事情,等天氣變冷后再往北方去一些,哪怕有水也很難這么舒適了。
余念跟進去了掃了眼平房,發(fā)現(xiàn)能用的有五六間,雖然當做寢室的只有一間,但位置是盡夠了。
完成巡視任務(wù)的都把睡覺用的寢具拖了進來,今晚的宿營地靠近水壩,溫度宜人,累了一天的隊員多數(shù)都四仰叉躺下了,講究一些的還會搭個蚊帳戶外用帳篷一般是分內(nèi)外兩層,外層防雨防風,內(nèi)層防蚊蟲防飛砂,不講究的干脆就是一卷涼席了事,反正這地方蚊蟲很少,平時不用就丟在車后備箱里,唯一的兩張床被讓給了隊內(nèi)兩位女性,這點風度還是有的。
原本這套平房的最左側(cè)是配了廚房的,但用的是液化氣小灶,自來水更是免談,而且面積太遂被眾人無情拋棄,換在了一間較為寬敞的辦公室生火做飯。
為了騰出位置,幾張辦公桌都被拖到靠墻,幾份燒了一半的文件被搶救了出來,先前引火缺火絨,如果不是艾黎及時發(fā)現(xiàn),恐怕這些文件都要被燒光。
盡管本專業(yè)離水利有十萬千里,但艾黎終究是高級知識分子,大致看了一下文件就知道這些文件很可能都是一些專業(yè)性的水文資料,一把火燒光容易,再要獲取恐怕就難了,假設(shè)未來重建工作推進到這附近,這些資料說不定都還有用,干脆好人做到底給找了幾個塑料袋封存起來。
艾黎的真實身份同樣沒有曝光給所有人,幾個兵引火不成,見他弄得認真也都不笑了,反而幫著整理了起來。
在水泥地面上生了堆火袈灶上鍋煮著米飯,由于不是電飯鍋,一大鍋米飯需要一個專人負責攪拌,一直到水有些沸騰冒熱氣的時候才能停下,否則只會收獲一大鍋焦黑的鍋巴。
并非沒有其他的方法,但奈何吃飯的嘴太多,只有這個費力的法子速度跟得上。
另外一個鍋里是一鍋快要燒開的水,這是準備下面的,飯鍋容量有限,煮出來的米飯不夠十七人加一條狗的份,多煮些面條方便調(diào)劑。
兩個裝了水的臉盆里分別泡著干筍、腐竹、木耳,這類干貨如今都算是相對少見的食材,本身儲量就不算太多,本地大約是不怎么產(chǎn)這類東西,余念估摸著這些玩意兒是越吃越少。
兩張大塑料菜板墊在桌上,上面是切好的臘肉臘腸和野菜。
做飯用的容器不太夠,又從原來的廚房里找了兩只盆,腌著桶小魚,原來的廚房里還有兩坨蒜,雖然干癟,但聊勝于無,都被切碎丟進去算是入味,這些小魚只有兩條路可以選,被烤熟或者炸熟。
還有存的一些粉絲之類的食物也都被拿出來孝敬了“黃軍”。
大一些的魚處理方法則沒有那么粗糙,都去了大骨頭片成片,用大鋁盆裝著混合酸菜亂燉。
余念小時候一直不太理解為什么老一輩人對待酸菜、臘貨、豬油、豆豉、干貨之類的食物那么感興趣,不僅愛吃還愛做,大約是兒童時期吃過太多,長大后覺得不健康就越發(fā)不愛吃了,現(xiàn)在才理解其中智慧所在,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容易儲存,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是最貼合實際的食物,當然,若是有新鮮菜肉,余念還是更愿意吃后者。
辦公室內(nèi)座位不夠,不過也沒人在意,在背包旁席地而坐,借著光保養(yǎng)n或是聊天,還有五六個則是對隔壁房間發(fā)現(xiàn)的一副麻將牌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一切活動都在亂糟糟的表象下井然有序進行著。
烏與量子病毒的劇情在94章有介紹,但由于94章當時急著太監(jiān),并沒有展開交代得特別詳細考慮到很多讀者看得云里霧里,加上本書似乎沒有什么簽約希望,就直接在這里解釋下: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叫做烏的組織發(fā)現(xiàn)了一塊琥珀,從里面發(fā)現(xiàn)了一種可以讓生物擁有很高活性的叫做病毒的東西,而后有人將病毒量子態(tài)化,失去物質(zhì)形態(tài)的病毒不再受到空間n,在瞬間擴散到全球范圍,完成了70多億的連殺。喪尸之所以能夠以這種無視能量守恒,無視身體是尸體的事實的超常形態(tài)存在,正因為體內(nèi)的量子病毒。災(zāi)變后,有些烏組織控制的成員還幫他們干活兒,前文中老周就是其中之一。大致就是如此,。。。如果有心情的話,大概。。。也許。。。差不多會重新寫一下94章吧。。。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