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的話:以前就說過,作者本人是菜雞戶外愛好者并且有末日生存狂情節,這一章有大量生存知識,不喜歡的請跳過,雖說也跳不了哪兒去。。。
其中不少是寫書過程中積累的,原本是想用更不容易被察覺的方式散到后續故事中,但既然快要結束,干脆一并寫進來。
生存狂是個相當龐大的話題,展開來說,能寫好多本書,真的沒夸張,但多數是技術性的問題。
真的寫成那樣子,就是臨高啟明了,再加上其中的技術本人并未實踐過,只挑選一些大家不太知道又可能感興趣的部分寫下來。
年6月21日,那一天過后的第23天。
今天遇到了一個幸存者部落,暫且稱之為部落吧,已經有段時間沒有碰到這么多人了。
問了一些幸存者的經歷,個個都很慘,很多人不得不靠兩條腿走了兩百多公里,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很痛苦的旅行。
這越發說明災變那天走水路的思路是正確的,也說明平日里做的準備是有意義的,如果我和蕾蕾走陸路交通,很可能會非常危險,每條路都是人。
只是城里的河局限很大,但充氣皮劃艇必須保留,必要時可以轉移到內陸湖的島上。
年6月22日
有了穩定一些的住所,決定開始廣泛實驗過去積累的一些技術,有些曾經嘗試過,有些沒有。
需要優先解決的是水的獲得、食物的保存收集、燃料的儲存制造
此三方面問題有大量資料保存,照著做,總有能起作用的,目前來看壓力還不大,不過多贅述浪費時間。
年6月28日
主要工作是教導幸存者生存知識,感覺比逃難還要累。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方法還是不錯的。
樹枝集水法相比挖坑集水的方法來說要好用許多,對體能的消耗也遠小于后者,雖然效率不高,選擇闊葉植物,一天下來大約能收集小半杯,一次要多準備幾個塑料袋才行。
河里的預處理比較麻煩,我們暫時能做的只有煮沸,過濾還需要再研究一下,水里總是有股鐵銹味。
柳樹皮富含水楊酸,據說能夠一定程度上替代阿司匹林,我對此表示懷疑,但實踐效果還是有的。
鉆木取火也有很不錯的成長,現在可以在15分鐘之內緊靠小刀生火,關鍵技術在于選取火絨與被摩擦的底料,鉆桿頭也要盡量干燥、粗糙一些。
年7月1日
嘗試用幾個廢棄的植物油制作柴油,按照書上的指導,用電熱水器將廢油加熱到130,注入乙醇和堿液,甘油和植物油分離后變成干凈的柴油,但或許是溫度控制得不好,轉換率很低,獲取的成品燃燒情況不是很好,咨詢了一名化學老師,思路是對的,我決定明天叫上他幫忙,如果能成功,會是很好的燃料來源。
年7月2日
新來了一個女幸存者,他們收留了他,我看不出原因,或許是因為她長得還算過得去吧。
年7月4日
他是男的
那幾名與他交易過的家伙都沒提醒其他人,或許追求刺激是人類的本能吧?
年7月7日
主食在很長時間內都還不算缺乏,但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的來源是個問題。
考慮到喪尸的破壞性和特殊情況,我認為不能把菜地放在同一處地方,但樓頂沒有土和水,尤其是水的問題很難解決,我想這套方案只能放棄了。
選擇了土豆,紅薯,胡蘿卜,白菜,豆類,小南瓜之類好種的菜,這幾種條件得當都能夠保存很長時間。
土豆產量很高,但對土壤肥度要求高,也容易感染,實際上作為主食而言略微有些不夠格,新鮮的土豆碳水只有12。
土豆含水量比較高,必須保證它活著才能長時間保存,所以需要一定濕度和空氣流通才能保存,方法是在排水良好的地面挖一個50厘米深的洞,鋪上干草和樹葉,放入土豆后,再在表面鋪一層干草,然后堆上10厘米左右的土。這樣土豆可以在洞里保存比較長的時間,和胡蘿卜保存方法類似,只是更嚴格一些。
好處是普通人不容易辨認出土豆,并且生長快速,并且比較容易種植。
胡蘿卜的產量不錯,長得快,存放也比較容易。冬天把它留在土里,覆蓋一些落葉、干草,吃之前挖出來即可。
缺點是胡蘿卜種子很而且現在已經7月份,如果控制不好深度或者種在水土不適合的地方很容易失敗,需要催芽后播種,第一批我用的成品商業種子,但以后就不知道了。
以前只想過種田,沒想過制種的問題,不得不說末世會逼著人學會各種技能。
豆類是比較適合城市內種植的植物,它們不需要及時采摘,成熟了以后可以任由它們在植株上面曬干,當然干掉的味道還是要差一些,產量也很可觀。
豆類植物能夠自己產生氮肥,而且也不用專門去尋找肥料,對土質要求相對低很多,可以作為固氮的手段,我以前沒用過,但我想今年正好能嘗試下。
盡管過去我嘗試種過好多種菜,但那時候的尋找種子或者查找資料都容易得多,只要是沒人管的地方翻幾片菜地出來也很容易,不像現在每時每刻都要考慮種菜的時候會不會被咬上一口。
這里我只能獨自嘗試,我決定向魯濱遜學習,先小規模試種,效果好再擴大規模,暫時食物還不缺乏。
老實說最讓我擔心的部分是未來。
城市化之后,絕大多數人都不需要再為食物花費心思,發達的農業還有高度的社會分工幫我們完成了這一點,但現在一切都得自己動手。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樣,但如果后我半輩子每天都需要為了生存忙碌的種田除草,這樣的轉變我覺得對任何沒有類似經歷的幸存者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過去我從沒真實地想象過這樣的生活,我無法形容內心的感激之情,不為任何人,而為了命運,沒有感染病毒,能活下來讓我很開心,尤其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后,但要說非常喜歡種地又確實過于違心。
或許不要10年假設我能活那么久,我就會變成我二叔的翻版,他種了一輩子的地,和每個中國農民看上去沒什么區別。
即使只是種地,也有不少幸存者抱怨,我看得出來他們之中多數并不是真的想種地,只是作為一個預防性的技術在學習。
時間太快了,人們還沒來得及接受這一切當然也包括我,我們認為有機會翻盤,一旦情況轉變,這些人都可能會轉變思路,我能理解我的朋友們,但出于顯而易見的原因我不能在日記中說得過于明白,這有很大的危險性。
年7月9日
南方不用太憂慮冬天,但也應當做些準備,距離廣東入冬雖然還有小半年,但應當整理個思路出來,一切都沒有定數,學習一下如何度過北方的冬天是很有必要的。
年7月11日
和譚蕾吵架,沒心情記錄
竟然和死人較勁,真是愚蠢
年7月13日
8公里外有一處荷田,荷葉長得很高,里面非常熱。
我們下去挖了一些蓮藕,都埋在很深的泥巴里,水還沒干,挖了一部分之后就停手了,打算等過一段時間再去挖。
不幸的是田里有具不知道埋了多久的活尸,靠近它的人本來完全有機會逃跑,尸體在泥巴里同樣沒法兒移動身體,但他太緊張,我們拉起他的時候他已經窒息了,最后也沒能搶救回來。
值得一提的是蓮藕味道非常鮮美,8月份蓮蓬成熟的時候或許能吃到。
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思路,各地都有不少土特產,如果能充分利用,青蛙、魚、黃鱔、鳥類、野楊梅等都是很不錯的食物來源。
實際上我覺得必要的時候數量眾多的野狗和野貓也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但考慮到它們之中不少都吃過真正的尸體,不到必要的時候還是不要吃為妙,老鼠也是同一個道理,但它們太多了,即使不吃也必須殺掉一些,我開始考慮養幾只貓,否則菜地和食物都很容易被糟蹋。
年7月15日
前幾天提到的思路很不錯,我抓過黃鱔,但這次工具是自制的,沒想到效果不錯,青蛙不多,但也有一點收獲,但我們不敢走太遠,在夜晚打著電筒四處晃悠,簡直就像是告訴喪尸們開飯了,有點人類捕蛙、喪尸在后的意思,我把這個冷笑話講給她聽了,但沒得到反應,哈哈。
鳥還是很難捉到,這個季節它們不缺乏食物,而且都是小鳥,烏鴉倒是很多,但肉幾乎沒法吃。
年7月16日
有人抓到一只黃鼠狼,我過去只在見過一兩次,肉被人吃了,比較騷,皮被剝掉丟了,我看過硝皮的法子,手機上也存了一份,嘗試了一次,效果不大好,貼肉的那面有些臭,估計是脫水不夠,或者脂肪沒有完全處理干凈。
其實我不知道這東西有什么用,南方用不上,但有總比沒有好,最不濟也學了個手藝。
據說銀馬鎮那邊兩個大幫派又火并了一場,死了幾個人,但不清楚具體情況。
年7月17日
今天捕魚收獲不錯,制網的技術大約是學不會了,但用竹篾編幾個籠子是很不錯的,有個老頭會這技術,花了兩條煙的代價才從他手上換來,還需要大量練習。
值得注意的是前幾天籠子的位置改變過,懷疑是有人偷了魚,但沒有證據。
年7月18日
處理獵物,主要是魚
食鹽的消耗量陡然提升,盡量改為曬干,但大的魚還是需要適當腌制才更安全,或許煙熏更好,但沒那么多時間,也沒有那么多柴火,至少目前在單元樓里不行,如果在更開闊的地方生火也不行,太容易吸引喪尸了。
也有一些蔬菜,吃不完的我都曬干了,脫水后變得很非常有意思,這個方法很實用,關鍵是簡單,我喜歡脫水蔬菜。
年7月20日
聽說小銀馬市他們有時候也叫它新銀馬市來了一伙外地人,那邊來的
領頭人叫宮廷,聽上去是這樣,正好去市場上換點東西,看到了他們,裝備很精良。
年7月25日
蕾蕾病了,我不能再置身事外了。
當一個生存狂有了需要保護的東西,他就有了弱點
但有弱點也不全是壞事,至少蕾蕾讓我感到自己還活著,這里也不是地獄,這就很足夠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