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奔跑到玉真觀的門口,這時從門內走出一位老神仙,只見他身披錦衣,寶閣瑤池常赴宴;手搖玉麈,丹臺紫府每揮塵。肘懸仙箓,足踏履鞋。飄然真羽士,秀麗實奇哉。
這位老神仙正是金頂大仙。
金頂大仙早在萬年前就證的金仙,成就不朽之力,永生不死。
練的是三花聚頂,吞吐的是紫氣,肉身已不垢,元神遨三界,是一位道家高人。在這西方佛家之地,竟然有這么一座道觀,有這么一位厲害的道家金仙。
玄奘一見出來相迎的是一位道家之人,他甚是疑惑,為何在這佛家的門口,會有這么一位道家之人。
玄奘也知道佛道有別,如果道家和佛家相親相愛,那為什么佛家一直無法進入中土神州,還不是因為有道家的阻礙。
雖然道家的阻礙不是唯一的原因,但一定是最大的原因。
道家阻礙佛家進入中土神州,為何佛家會讓一位道家之人在佛家境地建一座道觀呢?還正好堵在佛家極樂世界的門口。
孫行者在第一次見到金頂大仙之時,他也甚是疑惑,暗地里詢問了觀內的一些小道士,從那些小道士得知,是因為千多年前,佛家輸了道家一局,讓出了這塊地方。
在千多年前,太上老君西出陽關,化胡為佛,以此分化佛家之氣運。
經歷封神之戰,截教團滅,闡教損失慘重。還不是佛家的空門為了爭奪氣運,化空門為佛家,一時間氣運如虹,甚至開始波及到中土神州。
太上老君見佛家之崛起,立馬力挽狂瀾,聯合闡教、截教殘余勢力和玄門各方小勢力組成道家。
太上老君為太清道德天尊、元始為玉清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為上清靈寶天尊,他們三位為道家的三位教主,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玉清元始天尊為混元大羅金仙,要參悟混元大羅金仙之上的境界,并且封神之后,天地發生了變化,混元大羅金仙不宜露面,所以元始天尊隱居天外天。
上清靈寶天尊自從封神之戰后,就不見蹤跡了。
現在道家的主事之人就是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乃是太上道祖的遺脫,雖有混元大羅金仙之實力,但并不是真正的混元大羅金仙。
所以道家之事就一直是太上老君在管。
封神結束之后,佛家氣運鼎沸,佛家也準備進入中土神州傳法。太上老君得知后,他先下手為強,親自進入佛家地盤,化胡為佛。
太上老君創立新佛教,這新佛教傳播的理念與佛家的理念差不多,但其實是披著道家思想的佛家理念。
高明的人和精通佛理之人自然分辨得出來,但世間絕大部分的人并不高明,也不精通佛理,所以許許多多的人加入新佛教。
佛家的氣運一分為二,接引佛祖下靈山,與太上老君論道,兩人難分勝負。最后兩人達成協議,太上老君交出新佛教的教主之位,但佛家也讓出了方寸之地。
佛家接手新佛教之后,與之相融,佛家的氣運變得更加旺盛。而太上老君將那方寸之地選在了極樂世界的入口處。
還在那入口處建了一座道觀,派了一位金仙高人做觀主。
這座道觀的名字就是玉真觀,觀主則是金頂大仙。由于玉真觀和金頂大仙,使得佛家勢力受到了制衡,這才拖住了佛家的擴張。
在阻止佛家發展擴張這件事上,金頂大仙起了很大的作用。
玄奘這位取經之人前來,金頂大仙極為熱情的出門相迎,一把握住玄奘的手,激動的說到:“圣僧,你終于來了。”
“大仙有禮了。”玄奘收回自己的手說到。
金頂大仙極為熱情,說到:“圣僧可知,在你啟程之時,我就時時刻刻關注你,希望你能夠早日到來。這天地間多妖魔,還需要佛法去感化。”
金頂大仙邊說邊將玄奘引入玉真觀內,一進玉真觀,又是另外一片天地。
玄奘見了些琪花、瑤草、古柏、蒼松,所過地方,皆是玉石雕刻覆蓋,又見林間有道人誦經。
穿過林間,忽見一帶高樓,幾層杰閣。真個是——沖天百尺,聳漢凌空。
低頭觀落日,引手摘飛星。豁達窗軒吞宇宙,嵯峨棟宇接云屏。黃鶴信來秋樹老,彩鸞書到晚風清。
此乃是靈宮寶闕,琳館珠庭。真堂談道,宇宙傳經。花向春來美,松臨雨過青。紫芝仙果年年秀,丹鳳儀翔萬感靈。
從外面看只是一座小道觀,進入里面卻是富麗堂皇,每一棟建筑都是那樣華麗。
金頂大仙說到:“圣僧一路行來是風塵仆仆,我這有一靈池,池中之水可以洗滌污垢,凈化心靈。圣僧還是先洗漱一番,緩解疲勞,再去往西方極樂凈土。”
金頂大仙說完之后,指向一方池塘,隨著金頂大仙所指的地方看出。
只見那池塘里的水是清澈透明,水面上陣陣漣漪,陽光撒在水面上,反射出陣陣金光。池塘之中有白蓮飄動,仙鶴站在水邊舞動身姿。
金頂大仙讓玄奘去池塘之中洗澡,這一行為甚是奇怪,一時間弄得玄奘不好意思。
孫行者也看向那池塘,雖然孫行者并不知道那水是什么水,但他見那水中靈氣充沛,定不是一般之水。
孫行者說到:“師傅,極樂世界為凈土,你這一身的灰塵與汗水,就這樣進入極樂世界恐怕不好吧!還是洗一洗,然后換上錦斕袈裟,這樣去面見我佛,這才不會失了禮數。”
在孫行者的勸說之下,玄奘走進池塘之中。當玄奘進入池塘之時,池塘之上生出一陣云霧。
那云霧乃是靈氣霧化,玄奘之時一個普通人,靈氣霧化進入他的身體內,他肯定是難以承受的。
不過在云霧之中藏了一道神通法則。
有那道神通法則保護玄奘,就算再多的靈氣灌入玄奘的身軀,也不會讓玄奘的身體受到一點損傷,只會洗滌玄奘的身軀,使得玄奘的身軀達到一種無垢狀態。
玄奘此刻很舒服,很輕松,從他踏上取經之路,他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
這種舒服輕松的感覺不止來自于身體,也來自于心靈上。玄奘就想一直待在這池塘之中,仿佛這池塘之中就是他的極樂世界。
難道金頂大仙是要借助這個池塘托住玄奘取經的步伐?
玄奘在洗滌之時,金頂大仙對著孫行者說到:“大圣保護圣僧取經,現在圣僧已經到了極樂世界的門口,馬上就可以取得真經了。圣僧取得真經之后,大圣你有什么打算?”
“我能有什么打算,師傅取得真經之后,陪著師傅將真經帶回大唐,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再回到花果山做自己的猴王,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
經歷了許許多多,所孫行者才知道五百多年前的自己是多么的狂妄自大,真以為天大地大老孫最大。
孫行者也想清楚了,等到完成任務之后,自己就回到花果山去,從此以后就安安穩穩的生活在花果山中,老老實實的做自己的猴王,再也不去惹事生非。
金頂大仙說到:“當年大圣何等威風,大鬧天宮,使得諸神聞風喪膽。”
“大仙又來取笑我了,當年是我不知天高地厚,鬧出了天大的笑話而不自知。”孫行者說到。
不惹事的孫行者還是孫行者嗎?只要孫行者還是那個惹事的孫行者,入了佛家,對佛家來說也是一個危害。
金頂大仙說到:“取笑大圣的人才是不自知者,大圣出身非凡,總有一天是要問鼎大羅金仙之位的。
大圣可知你的來歷?”
“石猴一個。”孫行者笑著說到。
孫行者的笑聲之中有些許落寞與無奈,被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又在取經路上經歷了那么多磨難,孫行者心中的銳氣早就被打磨掉了。
菩提祖師收孫行者為徒,傳他大神通,卻不告訴他天地之間的深淺,讓孫行者不知天高地厚,從而闖下大禍。
孫行者被壓在五行山下,后又經歷了那么多磨難,一時間孫行者的認識能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得孫行者的認知觀崩塌,心中出現了不自信。
孫行者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子,都是因為佛家的算計。
佛家不這樣做,孫行者怎么可能會老老實實的入佛家呢?佛家讓孫行者入佛家,并不是認為孫行者是一個人才,而是看中了孫行者的背景。
其實孫行者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何背景。
他無父無母,從石頭里蹦出來的,能有什么背景呢?石頭里蹦出來的,也要看是從什么石頭里蹦出來的。
金頂大仙說到:“當年通天教主擺下萬仙大陣,與闡教元始天尊、人教太上道尊、空門須菩提打得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將天都打出了一個破洞。
整個天地都差點重歸混沌,后來女媧煉石補天,才將那個破洞復原,天地這才免于重歸混沌。”
除了女媧的名號之外,孫行者從來沒有聽過通天教主、原始天尊、太上道尊、須菩提等人的名號,但他聽到金頂大仙講他們將天地打破,差點使得整個天地重歸混沌,這是何等強大的力量。
孫行者雖然可以將空間打破,但絕對撼動不了天地。
天地是何等的偉岸,眾生都生活在天地之中,是天地養育的。眾生與天地比起來,那就是螻蟻,甚至連螻蟻都不如。
知道的越多,才清楚天地之間的水有多深,做人還是要低調點好。
金頂大仙接著說到:“女媧用五彩石補天,其中有一塊五彩石落在了東勝神洲花果山上,那塊石頭中孕育出了一生靈。想必大圣知道了那個生靈是誰了吧!”
“是我?”孫行者說到:“我竟然是人族圣母煉出來的。”
金頂大仙說到:“其中有很多事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說清楚的,本來你是女媧用來振興妖族的,卻因為一些原因,使得你脫離了女媧的計劃。”
孫行者雖然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知道自己的命運原來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己只不過是一顆棋子罷了。
沙僧想阻止金頂大仙講下去,他知道金頂大仙的目的。但想了一下,他還是沒有阻止。
金頂大仙乃是道家高人,孫行者注定是要入佛家,成為佛家護法的人。金頂大仙說這么多,還不是為了消磨孫行者的意志。
那時孫行者就算入了佛家,也成為不了一位合格的護法。
沙僧是天帝親信,他知道自己這一趟的任務是什么。自己的任務是為了讓取經之事順利完成,讓佛家進入中土神州。
至于孫行者能不能夠成為一位合格的佛家護法,這就不在他的任務范圍內。
既然不在任務范圍之內,那又何必因此得罪了金頂大仙呢?金頂大仙是道家高人,同樣代表了道家。
沙僧沒有開口阻止金頂大仙,豬八戒更加不會開口阻止金頂大仙了。
聽了金頂大仙的話之后,孫行者陷入迷茫之中。過了許久,孫行者才回神。回神之后,他對金頂大仙說到:“多謝大仙指點,不然我不會知道這么多。”
“我只不過將一些事情告訴大圣而已,就算我不說,總有一日,有另外一個人會告訴大圣你。”金頂大仙說到:“好了,圣僧也洗完了,等圣僧穿好衣服之后,我就送你們去凌云渡。”
玄奘穿好衣服,走到金頂大仙的身旁,說到:“洗完之后,果然清爽了許多。”
說了幾句客套話,金頂大仙帶著玄奘等人來到凌云渡。
凌云渡,兩邊是懸崖,兩邊相距兩三百米,懸崖之下是一條河流。河水流的很急,如一條條神龍在地下飛奔。如果誰掉了下去,立馬會被卷走。
玄奘說到:“沒有船,也沒有橋,這要怎樣才能過去呀。”
“我只能將你們送到這里了,接下來的路還需你們自己去走。”金頂大仙說完之后,便化作一片青煙飛走了。
玄奘望著懸崖河流,不知如何是好。難道已經到了門口,都進不去嗎?
他又看了看孫行者,孫行者立馬說到:“師傅,這是佛祖給你的考驗。”
孫行者不是沒有去過極樂世界,但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因為他每次都是在云端之上飛入極樂世界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