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閻正飛交談,雖然只是很短的時間,但隋安受益非淺,心里感嘆,大佬果然是大佬!
雖然從閻正飛學到了不少,但沒達成合作,這讓隋安心有不甘。
于是一計不成的隋安,又動起了挖華威人才的心思。
這次他的目標是黎一男。
黎一男,湘省人,1970年出生,15歲考入當時的華中理工大學少年班1993年畢業后即加入了華威。
他兩天時間升任華威工程師、半個月升任主任工程師、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總經理、兩年被提拔為華威公司中央研究部總裁、27歲坐上了華威公司的副總裁寶座。
2000年,黎一男帶著從華威拿到的價值1000萬元的設備北上創建港灣網絡。公司迅速發展后,成為華威的競爭對手。
2006年6月,華威收購港灣網絡,黎一男回到華威任首席電信科學家、副總裁。
外人看起來,少年得志的黎一男是事業成功的典范,但在李清源給的調查報告當中,黎一男與閻正飛的恩恩怨怨卻足以寫上一本厚厚的書。
黎一男是個大才,在25歲時已是10個億產值的華威公司副總裁,30歲時他已協助把華威帶過了200億產值的大關。
曾經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華威的發展方向:程控交換機、幾十個的波分傳輸、代表未來的數據通信、通信技術的皇冠、千名人才招聘計劃、全球性的市場擴張戰略的拍板,他都是核心決策層中的一員,甚至很多時候就是直接來自于他的決策。
但技術出身的他說話總是直來直往,書生意氣十足,沒有什么為人處世的概念。
在同事眼中,他就是為人張狂的代表,像什么“給面子”,“留余地”等詞在他的字典里是不存在的,他對其他副總也是態度粗暴,和閻正飛很相像。
閻正飛把黎一男當作接班人看待,但華威越做越大之后,公司需要更加圓滑老到的管理者,而不是三句話不投機就莽的技術型領導。
整個公司的環境,不利于黎一男的時候,他就選擇了離開。
他創業的本錢,來源于華威公司的股權分紅結算,而且選擇了去北方,而不是留在創新土壤更寬松的南方,就是閻正飛說過,不要與華威正面硬剛。
他在燕京創業后,很清楚華威的優勢,也更清楚華威的劣勢。
港灣公司由最初代理華威的產品到生產類似的產品,由代理商發展為華威的直接競爭對手。
在2004年,在寬帶產品領域,港灣網絡的市場占有率在78,而華為也不過1015。二者已形成全面競爭。
2005年,閻正飛發現港灣網絡對華威形成了實質威脅之后,開始采用價格戰對港灣網絡實施圍剿,凡是有港灣網絡投標的項目,華威寧可虧本也要奪標,以壓縮港灣網絡的生存空間。
同時,華威還舉起了專利大棒,起訴港灣網絡的產品侵害了華威的專利權,并要求港灣網絡給予巨額賠償。
港灣網絡的經營出現困難,黎一男不得已把港灣網絡賣給了閻正飛,重投入華威的懷抱。
按李清源的調查,雖然黎一男還是擔任華威的副總裁,但已經不掌實權,就分管了一個研究院,在華威當中也沒有了當年一言九鼎的威風。
就是因為黎一男不復當年風光,隋安才敢于揮動鋤頭猛撬閻正飛的墻腳。
在華為總部附近,有一家名叫湘粵小廚的飯店,隋安在這里要了一間包房,設宴款待黎一男。
36歲的黎一男又黑又瘦,帶著一幅高度近視眼鏡,他剛進包房時,就審視地看著陌生的隋安,“你就是隋安?”
“是的!”,隋安站了起來,說道:“黎總,您好,我跟徐直均徐總是校友,是聽徐總說過你的威名,這才冒昧求見!”
徐直均與黎一男同是湘省人,而且徐直均是博士,在學歷上也壓了碩士畢業的黎一男一頭,在技術上,徐直均跟黎一男是相差無幾的。
因此那怕是暴脾氣的黎一男,除了公事上跟徐直均拍過桌子外,兩人同為湘省人,私底下的交情還是不錯。
隋安也是借了徐直均的名頭,才順利地約到黎一男見面的。
“嗯”,黎一男看了一眼洪琪,拉開椅子,坐了下來,“有事你就說吧!”
“”,隋安一楞,這個黎一男說話還真是直沖沖的,他把菜單放在黎一男面前,“黎總,你喜歡吃什么菜呢?”
“隨便,辣的都能吃!”,黎一男無所謂地道。
隋安朝洪琪打了個眼色,示意她出去點菜。
待室內只剩下隋安和黎一男兩人時,隋安決定開門見山,“黎總,這次請你來,是想邀請您跳槽的!”
“你膽子挺大的!”,黎一男神情微怔,“在華威附近,跟我說這事!”
“正常的工作邀請,又不是見不得人的事!”,隋安笑道:“我在金寧開了一間華訊科技公司,想研發智能手機,這方面的工作想請黎總來主持!”
黎一男面色古怪地看著隋安,過了一會后,說道:“你知道在華威里面,我是一直不贊同開發移動通信系統的嗎?”
“聽徐總說過!”,隋安又把徐直均拉出來當擋箭牌,“不過,黎總的意思是想華威專注在通信技術領域,而不是把寶押在3上。”
隋安得到的真正消息是,黎一男在移動通信技術開發上閻正飛早就存在深刻分歧。
第一個分歧點是在2000年黎一男離職以前,閻正飛想投入巨資研發基于技術的小靈通無線市話,而黎一男對此持反對意見。
第二個分歧點則是3這個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閻正飛也是投入了巨資開發技術,但國家遲遲未頒發3牌照。
這華威意圖為華夏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華夏移通提供的技術一直未能正式商用以檢驗技術的可行性,但閻正飛并不后悔,始終咬牙等待3牌照的發放。
而黎一男則認為,可先采用國際電信聯盟的、2000標準進行研發,然后再帶動技術的進步。
雖然華威在東南亞某國接下了3網絡建設的一個大單,但運用的卻是相對成熟的技術,但目前正處于建設階段,因此還未對國內的技術研發產生積極的幫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