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率領大軍沒出襄陽多久,便南方就傳來戰報,言和親率八萬聯軍渡過漢江支流,已經將江陵圍住。
嘭嗵!
火盤被蔡瑁一腳踹到,他用近乎癲狂的語氣怒斥道:“言和和劉備加起來的軍馬不過是我軍一半!他們哪里來的這些膽子,竟是主動尋戰!”
“鎮南將軍,現在我們究竟是返,還是繼續攻?”蔡瑁的一名將領看著蔡瑁發怒,但還是壯起膽子地問。
蔡瑁猶豫不決的時候,蒯越卻說道:“江陵城城防堅固,兵精糧足,文聘將軍內有五萬守軍,將軍只需令黃祖將軍率領江夏軍隊前去支援,言和絕不敢攻江陵。”
蔡瑁仔細一想,道:“嗯,文聘將軍可我荊州上將,文韜武略,豈是荊南那些莽夫可勝之。”
“報……報。”一名士兵連跪帶爬的跑過來:“襄……襄陽急報!”
“江陵的圍困我們已經主動了。”蒯良看蔡瑁心正煩,便解釋道:“你且去休息吧。”
“不……不是!”
士兵大口喘氣著,顯露出他的疲累,蔡瑁疑惑,讓一侍衛拿過水給士兵喝,待士兵喝下,再喘氣道:“江……江陵投降,今言和與文聘率領大軍正在準備渡過漢水!直奔襄陽。”
“什么?!“蔡瑁和眾多將領紛紛震驚,蔡瑁道:”文聘有五萬兵馬,言和不過八萬,為何要降?!“
”不……不知。“士兵道:”不僅是文聘將軍,還有黃祖,也率軍投降了,現在荊南軍十六萬,正在逐漸渡河,主公(劉琮)命令我等迅速返回洛陽!“
”不……不可能!!!“
蔡瑁道:”怎么可能會這樣,怎么可能會這樣。“
”將軍,為今之計,我們迅速返回襄陽吧,倘若襄陽淪陷,我等……“
”準備撤軍!“
蔡瑁仿佛腦子回路,直接下令撤軍了,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無論他是進還是退,留給他的,都是一條死路……
……
”快,快上船。“
言和冷淡地站在岸邊,雖然目前是雨天,空中灰蒙蒙的,望著對岸的情況,文聘/黃祖二人站在他的身后,言和轉過身,帶著笑意道:”二位想的果然周到,竟然連我軍渡江的船只都準備好了。“
文聘點頭:”蔡瑁挾持劉琮,又廢長立幼。我等忍無可忍,早就想著劉靈主公北上討賊了!“
黃祖點點頭,解釋說:”蔡瑁勇無多謀,近利忘義,蔡氏一族也是對我們這些武人鄙陋之至,早就不想忍他們了。“
”昂。“言和贊同地說道:”讓我們攜手輔助主公,重新創造一個荊州吧。“
二人聞言,大喜,便離開。
……
數日前。
言和騎著戰馬,手持著一桿白旗抵達江陵城下,守城的士兵很疑惑地看著這個容貌漂亮的人,喊道:”休得再靠近一步,否則我軍就放箭了!“
言和輕笑道:”壯士,請為在下請文聘將軍來,有要事相見。“
”不用請。“文聘從城垛探出,道:”言先生,沒想到襄陽一別,如今是刀兵相見。“
”文將軍,好久不見,不知可好?“言和笑著說道。
”不好啊,想到城外有八萬大軍駐守看著我們,我可不敢好好睡覺了。“文聘不客氣道:”言先生,現在返回長沙,你還有活著的機會。“
言和無奈笑道:”我本來就活著,不需要擔心死。“
”……“
文聘看著言和,好聲勸道:”先生,你這又何苦?“
”能否開門讓在下進去嗎?“言和問道:”這樣對話,在下有點累,文將軍應該不會怕我這一個書生吧。“
文聘大笑,然后一揮手指示開城門,說:”好啊,就怕你不敢來。“
城下的吊橋緩緩放下,同時城門也打開。
言和眼神的看了看后面,便策馬進入江陵城中。
剛進入城門,言和便被幾名軍士攔截,下馬被解下了佩劍后,言和被帶上城垛上,文聘背對他望著遠處的江水,道:“我并不想殺人。”
“嗯,我也不想死。”言和點頭,突然間,文聘拔劍對著言和,道:“言和,你以為你單身入江陵,能上演當初先主公的劇本嗎?”
“原來文將軍還記得先主啊?”言和目光注視劍鋒上的寒光,隨后正色道:“世子劉靈并無犯錯!蔡瑁廢長立幼,在襄陽城大肆殺戮,你不思報效主公,竟還與賊為伍,上不報先主知遇之恩,下不安襄陽百姓安寧之福,所以……”
言和踏進一步,那修長白凈的脖子抵過劍鋒,銳利的劍鋒邊上,還落出血滴,言和厲聲道:“你也配我用先主的方式來對付你嗎?!”
當初,劉表被朝廷敕封荊州刺史,單槍匹馬進入荊州,爭取了四大士族的支撐,剿滅、降服了周圍的賊寇而威震九州,但是畢竟是士族支持,這些年來,劉表不斷的提拔寒門武將,授予兵權,為的就是壓制士族在荊州的獨霸地位,這也是言和和諸葛亮為什么一直不愿意出山輔助劉表的原因之一。
文聘被言和的動作嚇到了,連退好幾步,但是鎮定過來,明白自己被言和嚇退了,怒聲道:“你究竟是想如何。”
“現在最好的機會就在你面前,一劍刺死我,結束荊南的叛亂,我在九泉之下等著閣下的到來。”
“先生何意?”
當言和聽到,文聘喊他先生的時候,嘴唇勾勒笑意,道:“請閣下望那邊望去。”隨后指向了
隨后,他抬眼向言和指的方向,但見遠處,鮮艷的戰甲,火紅的戰旗,大大的寫著孫,還有吳……
“東吳……”文聘怒道:“言和,你竟敢引東吳軍干涉荊州!”
“我引東吳軍?”言和怒道:“別忘了,劉靈是孫權的未婚妻,我死,這八萬軍死,東吳才會真正的借口入侵荊州,奪下主公的基業,這個荊州才是真正的易主!你以為,孫堅與劉表交好,就不會謀取荊州了嗎?!”
“混賬,我殺了你!”文聘憤怒的將劍舉起,但,他終究沒有揮下來。
因為他知道,荊南軍的統帥目前就是這位男子在整合,倘若他死,荊南徹底作鳥獸散,而因為得罪荊州士族的荊南四郡,也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加入東吳。
那個時候,才是荊州百姓的災難。
言和,絕不能死……
想到這,文聘放下劍:“戍衛家國,文聘愿意效勞。”
言和當即上前數步,握住文聘的手,道:“我與主公,早就盼望著將軍說此話了。”
“受降之將,有何顏面去見主公。”文聘道。
“不對。”言和道:“當初若非將軍故意視而不見,我不相信甘寧將軍,魏延將軍,能在江陵邊界安全生存,和渡江于我等在長沙會合。”
“都是荊州人,又有什么好廝殺的。”文聘望著那些鮮紅戰旗,道:“東吳派了多少援軍給先生?”
“四千。”言和淡然回答。
“這么少?”文聘道:“東吳兵精糧足,人馬卻這么少……”
“他巴不得我們失敗,而且雙方廝殺嚴重。”言和道:“只有荊州損耗嚴重,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
“那……蔡家?”文聘疑惑地問。
“開門先吧。”言和默默的走下城里,陽光映照著戰甲,仿佛重燃起的那絲薄弱的希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