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146

作者/海水真藍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相比起與荷蘭人的貿易來往,耽羅府和西班牙人之間打的交道很少,除了費爾南多曾在澳門幫著招聘了幾個西班牙學者外,方凱壓根就不會想起西班牙人會在已經被荷蘭人占據的臺灣島上建造了據點,雖然士兵很少,實力也很弱,但也依舊出乎意料。

    讓已經登島的徐太拙寫了封信給西班牙人遞過去,徐太拙洋洋灑灑了寫了幾百個大字,云里霧里的一堆,看的方凱頭昏腦脹,干脆什么都不管,就讓人給在臺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據點送了過去。

    相比較方凱的不太熱心,反而是徐太拙興致盎然,在他看來,打下了臺灣島那就是開疆擴土!不世之功!比起之前徐太拙對耽羅府的事不太熱心,這次就顯得熱心的多,連連催促方凱向朝廷請功。

    總歸現在耽羅府也歸附了大明,方凱又是東江鎮總兵,這個總兵,怎么看都比當初那個山東總兵邱磊來的可靠,所以徐太拙如今也是盡心給耽羅府辦事,遠不是方凱猜忌的那樣有二心。

    這是因為大明對于人那就是正統,當初耽羅府雖然一般無二,可沒了大明的冊封,即使打的是遼東女真,跟大明是有非敵,那也是亂臣賊子,沒幾個有良心的人會真心投靠,當然,諸如范文程之內云云另算。

    方凱沒上奏朝廷,徐太拙不干了,到了耽羅府就催促方凱給朝廷報捷。

    在方凱看來只是收復失地,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大明沒有冊封只是因為懸居海外,但卻都是由漢人居住,福建就曾有計劃的移民臺灣島,自然就是大明領土,可大明未派官員,徐太拙認為此舉乃就是開疆擴土,臺灣島在徐太拙的印象中本就是個海上小島,如今這才知道竟然如此之大,不比數府州縣加起來來的哪里會是個小島?

    那自然就是開疆擴土!

    方凱給徐太拙講解了一堆,結果徐太拙一臉的不屑,指著方凱的鼻子跳腳:“鄙人熟讀史書,閱覽百篇,大明從未在這島上派駐官員,何來不是開疆擴土?”

    方凱被徐太拙罵的沒了脾氣,這險些就想讓人把這廝拉出去打上一百軍棍再說,怪不得后人都說大明的人脾氣差,就這點形象,大明的人到底把七藝里的禮扔哪旮旯里去了?

    “恩咳。”方凱只得假咳兩聲打斷了徐太拙的話:“若是報知了朝廷,又當何如?”

    “自然是奏請朝廷派遣官員府吏”徐太拙眉飛色舞。

    “大明沒那時間。”方凱翻翻白眼,打斷了徐太拙的話,這個人莫不是讀傻了?他以為大明是耽羅府啊,還是以為崇禎有精力沒地方放?這個時候還想起來開疆擴土。

    徐太拙被方凱說的話一滯,臉憋得通紅,哪里還說得出話來。

    “即使,即使大明不派遣官員,那也要上奏朝廷!有大明一朝二百六十七年,除太祖,成祖收復關外失地,此乃第一次開疆擴土,豈能不報!”

    徐太拙一臉的毅然,一副慷慨赴死的人模樣,還真有幾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的豪邁。

    至于方凱,倒成了個戲里的奸詐小人,好在他有自覺性,這反角演的也不是第一次了,得心應手了都。

    徐太拙知道的是,大明急需一場勝利,比起打敗了農民軍,甚至消滅了關外女真都毫不遜色的勝利,這要是真的是開疆擴土,那不管是士氣還是人心,可都回來了,徐太拙,這是擺明了想把耽羅府拿下來的功績送給快要崩潰的大明當裹腳布了!遮羞來著。

    方凱瞇著的眼睛霎時間張開,這個徐太拙,竟然能想到這一層?說到底,人,還真沒一個蠢人。

    說到底,徐太拙忠心的是大明,不是耽羅府,更不是他方凱,說來也怪,大明不知道怎么的,連人都是兩個極端,要么就如徐太拙這般忠心不二,身在曹營心在漢,一門心思給耽羅府添堵,幫崇禎補漏,要么就是像范文程那樣,主動去投靠關外韃子,要的是一朝得勢,光宗耀祖,光耀門楣,真正的奇怪。

    徐太拙要將耽羅府拿下的臺灣島送給崇禎,方凱自然不會同意,好在徐太拙也有自知之明,話鋒一轉,要方凱用東江鎮總兵的名義把開疆擴土的奏章給送到京城去。

    同樣的事,方凱還是不會同意,這怎么可能?到時候崇禎要真一時意起要派人到臺灣建府劃立州縣,方凱豈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怎么著臺灣島還有大用,又不能給了大明去。

    直到最后徐太拙退而次之,只是以東江鎮總兵的名義向朝廷上奏收復失地,方凱這才點頭。

    倒不是因為是否真是開疆擴土這點原因,而是要真的說成了開疆擴土,崇禎就一定會派官吏到臺灣來,雖然在大明看來只是個蠻荒小島,但不管怎么著就像徐太拙說的,那也是開疆擴土啊!所以方凱才不許,他可不想讓一幫子大明的官吏爬到自己的頭上來,至于那封報捷奏章。

    方凱順帶又讓徐太拙添了幾筆,聲稱島上余敵未散,其中之言之鑿鑿,倒也不算說謊,至少西班牙人還殘留在臺灣的北部和東部是個問題沒能解決,所以只能由耽羅府接管之類。

    徐太拙雖然一臉不滿,但方凱是主,已經反駁過一回了,這點事情再也不敢胡亂反對,只得老老實實的照辦。

    要說徐太拙這幾年也不比當初剛到了耽羅島時候狂罵一通,早已是安分守己的多,只是相比李越,甚至是孫元化,徐太拙對耽羅府一直沒什么歸屬感,只是因為耽羅府與女真人為敵,又和大明有益,這才緩和了態度,之后耽羅府更是表面上歸附了大明,徐太拙也就徹底的安下了心。

    方凱的一直棄之不用,徐太拙自然看得分明,別的不說,光在聽話說,那是好得多了,這要是以前,在給大明上奏章這種事上,徐太拙非得爭辯上一番不可。

    相比起方凱說的直白,徐太拙的奏章寫的就要委婉的多,但他也一樣沒少在奏章里夸贊東江鎮新任總兵方凱的厲害,說到底也是為了崇禎著想,這么個人,要擺在后世,標準的二五仔一個,不過那是相對耽羅府而言,對于大明的大義來說,徐太拙還真沒什么錯。

    如今給耽羅府辦事,那也是因為方凱是東江鎮總兵,這才賣心賣力。

    方凱沒殺了徐太拙的原因也很簡單,這就跟唐太宗留著魏征一個理,只不過相比起魏征的好意,徐太拙的作用完全就是添堵而已。

    本來以為徐太拙留在臺灣應當沒什么大事,有毛承祿彈壓著,徐太拙這么一鬧,方凱看出問題來了,這家伙不止是對大明忠心耿耿,對耽羅府依舊不怎么待見,只是認同東江鎮總兵這個名頭這才不把耽羅府當亂臣賊子,禍不會惹得多大,但絕對會折騰。

    把徐太拙調回去?換個人過來?政衙也沒什么人可用,李越要留在耽羅島,復州的戰事雖然已經無礙,和多爾袞的兩白旗卻依舊在對峙,李越留在耽羅府統籌政務調度,挪不開身,孫元化在復州,名義上是代替方凱,但也是被方凱拿來當武將用,只是這作用遠比一般武人好得多,李焦、劉四等人是將,孫元化就是帥,總攬軍務,方凱倒也放心,不過他這個帥純粹就是個統兵的,暫時的職務。

    孫元化不比別人,那是無家可歸的人,又是文人,沒那膽子反叛,所以方凱就放心拿來用。

    至于其他人?孫家三子都有各自的要事,而且這三人與其通曉政務,還不如說是科研人才,能拿出來用方凱也舍不得。

    數來數去,孟千在登州,前次孟千押解銀兩到耽羅島時,方凱已讓他到大明各地聯絡,擴大商業局的勢力輻射范圍,不要只局限于山東一帶,想來已經出發,京城更是重中之重,所以也用不到。

    最后方凱想到了個車晚真,當初與李越一起投靠耽羅府,相比較李越而言,方凱當初更看重的反而是車晚真,只是車晚真一直不肯歸順,之后雖然態度軟化歸順了耽羅府,但也只是做些筆墨工作,參與了政衙的組建方凱也給予了厚待,都總在核心的邊緣,比起李越如今的地位反而大是不如。

    與其把車晚真調來換掉徐太拙,干脆就讓車晚真過來,讓徐太拙給他當副手,也算是小懲大戒,至少有毛承祿領睚眥軍在外,方凱還打算在臺灣島常駐一只步卒,只是現如今由誰領軍還沒決定,但這樣一安排,至少徐太拙是不可能再折騰出什么事來。

    方凱讓徐太拙到臺灣島來,而不是車晚真,原因倒是簡單,畢竟車晚真是朝鮮人,拿來用可以,但拿到臺灣來用,總歸都比不上徐太拙這個漢人身份來的光明正大,沒想到安分了許久的徐太拙竟然借機折騰。

    在徐太拙把奏章以東江鎮總兵的名義往登州送,福建的鄭家也已經姍姍來遲的得到了消息。

    并不是鄭家這個海上一霸突然之間耳聾了,而是因為耽羅府崛起的時間畢竟不長,在南洋一帶的勢力也幾乎為零,與鄭家這等海上一霸相比,耽羅府更多的是靠鹽貨的走俏來獲得利潤,而不是海上貿易。

    而且大多數勢力都在大明的北方海岸,而不是鄭家所在的大明南方,除了去年幫著鄭家剿滅了劉香,鄭家這才派鄭彩北上。

    鄭彩回去后把事情一說,鄭家聽說這股來自大明北方的海上勢力都能把女真人屢敗,那豈不是不一般的強悍?雖說不至于趕緊巴結著,那也是雙方友好,平日里還算和睦,海上貿易不斷。

    鄭家偶爾也會從耽羅府買些稀奇東西,甚至方凱還特許賣給了鄭家五百桿前膛火槍,有心拉攏鄭家,這些都被鄭彩私下買了下來,而不是鄭芝龍買的,這就出乎方凱的意料了。

    實際上,鄭家對耽羅府的了解,也就鄭彩一人而已,其他都是知道了一半,這知道的一半里,又肯只相信一半而已!所以,相對于方凱的重視,鄭家對耽羅府的重視也就鄭彩一人而已。

    同樣的,也是因為鄭彩畢竟不是鄭家的嫡系子孫,只是外門子侄,所以他的話,鄭芝龍信,也不全信,反正你耽羅府遠在北邊,而鄭家在南邊,扯不上什么關系,所以這才擱置一邊,只是在商業上有所往來,關系也不算多親密。

    誰都沒想到,就是一年多的時間不到,那耽羅府就從北邊打到了南邊,而且還得了大明的冊封,成了一任總兵,鄭家投靠了大明七年有余,這還一直在游擊將軍的位置上打轉,至于總兵?那可是遙遙無期。

    至于大員島,當初鄭家也一樣和荷蘭人打過一仗,雖說是鄭家勝了,但那也是慘勝,之后更是被荷蘭人和劉香合伙燒了老巢里的幾十艘船,這要不是家大業大,還真可能陰溝里翻船了。

    之后剿了劉香,擊敗了荷蘭人,都有耽羅府插上一腳,這次鄭家雖然在早些時候就知道荷蘭人被圍在了島上,不過當時方凱打的是倭國人的名義,鄭家又沒親眼看見耽羅府的水師,所以也就以訛傳訛的信了荷蘭人的話,本來鄭芝龍還想領兵驅散倭人,倭人水師勢力不大,和鄭芝龍沒得比,鄭芝龍自然是不想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被人插手,大員島雖然不是鄭芝龍的,但他也不允許被別人染指了去。

    鄭芝龍正準備讓兒子鄭森領兵從安慶出發,鄭彩急匆匆的從廈門趕來求見鄭芝龍,不同于鄭家整體對于耽羅府的輕視,鄭彩是見識過耽羅府的實力的,而且又心知耽羅府水師不弱,怕是不會屈居于大明北方,只是他也沒想到,竟然就這么快,當鄭彩得知耽羅府兵圍大員島時,目瞪口呆。

    鄭彩也如實匯報過實情,只是當時鄭家沒人信,鄭芝龍不肯信,其他鄭家人就一個都不信,要說海上大鱷,鄭家自己就是,可那是憑借幾十年的累積這才有了這一份家業,那耽羅府才崛起多久?就那幾年時間,又沒和鄭家一樣靠的是南洋貿易賺錢,怎么可能短短時間內闖出那么大的聲勢?

    兼聽則明,就一個鄭彩說破了嘴皮也沒用,更別提鄭彩也不是鄭家的嫡系子孫,雖然得鄭芝龍的重用,但那也畢竟是外門子弟。

    鄭芝龍見了鄭彩,聽了鄭彩的一席話,鄭家老少上下幾百號人,馬上就站成了兩派,一邊不同意屬于自己的勢力范圍的大員島被別人給占了,再說那個什么耽羅府又是什么東西,聽都沒聽過,這一派大多是鄭家的老人,自認南洋就是佛郎機人都不是鄭家對手,憑什么大員島要讓給別人?還不如鄭家取了來。11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化隆| 理塘县| 嘉定区| 西宁市| 泰和县| 阿克苏市| 华安县| 宝兴县| 涞水县| 仪征市| 阿荣旗| 柳江县| 沿河| 舞阳县| 河北省| 乐陵市| 礼泉县| 双桥区| 安庆市| 集贤县| 衡阳市| 西贡区| 原平市| 汾西县| 呼伦贝尔市| 鹤壁市| 广丰县| 湘乡市| 根河市| 西宁市| 花垣县| 宁都县| 东乌| 宝坻区| 新龙县| 江西省| 司法| 平南县| 抚宁县|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