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深秋季節,漫山遍野換上一套色彩斑斕的外衣。
最吸引人注意的是鐘馗廟建設工地旁的那株老銀杏樹,這株據說擁有一千三百年樹齡的銀杏樹,掛滿了金燦燦的樹葉,離著老遠都能讓人看到那一樹輝煌,十分奪目。
沈浩找了位攝影師,給這株銀杏樹拍了一堆漂亮的照片,又找人寫了一篇篇介紹文字,一同發表在省內外幾大旅游雜志上,引起不小的反響,有人慕名大老遠的跑來參觀。
新鐘馗廟的設計圖早就完稿了,凝結了數十位古建筑專家和民俗專家的智慧勞動成果,當然它的預算造價也不低,高達一千萬。
地表的殘磚斷瓦,被堆土機推到了一邊,雖然也有專家想從這些瓦礫中尋找這座古廟昔日的線索,試圖恢復它昔日的風貌,但鐘魁并沒有遵從。
因為他覺得這并不重要,他需要的是一座在建在人們心中的鐘馗廟。
對罪惡的畏懼,對正義的崇拜,邪不壓正。這就是鐘魁心目中的鐘馗廟存在的意義,而無所謂它的建筑結構和風格。
古之修行者,常常是道士出身,或者常常從道家經義中尋求真道。鐘天師的事跡早就埋葬在故紙堆里,成了傳說,現在已經沒有太多人會提起,人們說的最多往往卻是耶穌先知,因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但鐘魁知道,自己將繼續恩師的遺志,懲惡揚善,這便是他的道。這或許是自己在這個世界存在的意義。
廢墟之下還藏著不少珍寶,主要是黃金。讓工人用推土機將地表的殘磚斷瓦清理掉,然后將工地圈了起來,禁止閑雜人進入,錦毛鼠老崔以建設資金暫時周轉不開的理由,給工人們放了假,并提前付了一筆錢,建筑公司拿了錢就同意停工。
老崔親自動手,重操舊業,花了好幾個晚上才將地下的黃金給找到,價值三千萬。當新的天師廟建成后,一切都將掩蓋在深處,沒有會想到地底深處曾經有過許多秘密。
聽說鐘馗廟建設停工,余思遠以為老崔真的沒錢了,巴巴地趕了過來。
那天,鐘魁正好也在。
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乙村已經開通通往鎮上的班車,盡管現在還處于不滿員狀態,但已經有一些游客自發地來此游玩。
銀杏樹下,有一些外地來的人正在拍照,其中又有年輕人居多。余思遠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游客盈門的情景。
“如果崔先生有需要的話,鎮政府可以考慮提供貸款擔保。”余思遠如是說。
錦毛鼠道:
“領導,我只是暫時周轉不靈,過幾天資金就可以到賬。”
“真的?”余思遠不太相信。
“真的!”錦毛鼠打著哈哈,“感謝鎮政府的關心,我們真的只是暫時周轉不靈,但建設資金還是有保障的,絕對可以確保明年七月一日開業!”
得到錦毛鼠的保證,余思遠的心情放松了下來,他關心的是gdp,事實上太乙旅游公司的成立,就已經讓他今年的成績很好看。
更不必說太乙農業開發公司雖然今年夏天才成立,但成績也不錯,已經在省城打響了品牌,經營太乙山農副產品的旗艦店就開在省政府的對面,并不指望這家店能掙錢,但賺的是影響力,省城滿城飄起了太乙板栗香,十月份還沒完,太乙村的兩千畝板栗已經賣完。
鐘三爺對此最有發言權,那些沒有入股的村民已經開始悄悄地找到他,想入股農業開發公司,對此鐘三爺仍然沒有松口。
此一時,彼一時也。鐘三爺很是傲嬌。
不過,余思遠發現,不管是崔大老板,還是本地的頭面人物鐘三爺,對他們二人擁有影響力的卻是鐘魁。
這個發現讓余思遠有些困惑,也有些釋然。
“跟你們說個事,嗯,滬海的金氏集團又派人來了。”余思遠突然說道。
“怎么?他們真的要來投資,這是好事啊。”鐘魁笑道,“你應該感到高興才是。”
“話雖這么說,但崔先生是先來投資的,也曾經看中了老鎮改造,并且還拿出了一套方案,我們政府是持開放態度的。”余思遠道。
他這話有些言不由衷了,如果能夠選擇,政府當然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有競爭是個好事。他還準備發動自己在京城的關系網,邀請更多的投資者前來考察呢。
當初鐘魁可是拿出一整套的開發方案,這個方案本來應該屬于獨家知識產權的,或者說是商業機密,但卻被政府泄露了出來。這個方案金學武也知道,這或許是讓金氏集團決心投資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這真沒處說理去,就連余思遠也只是模模糊糊地有點知識產權的概念,更不必說其他人了。
錦毛鼠唯鐘魁馬首是瞻,道:
“錢是一個人掙不完的,來就來吧,說不定我們以后跟金氏集團還有合作呢。游客來咱鎮上,或許想來咱山里看看,來山里旅游的,返回時也會順便去鎮上玩玩。”
“呵呵,崔先生說的是,這叫旅游聯動。我跟縣里跟省里都有匯報,我們將以太乙山和丁官鎮為兩個核心,將咱們鎮打造成一個以休閑產業開發為主的鎮子。”
說曹操,曹操到。過了兩天,鐘魁一大早就在學士巷看到了金學武,那金學武很是熱情,甚至還給鐘魁帶了一個最新出的日苯國掌上游戲機。
鐘魁心里暗罵,面上還得表現出一副很是高興的樣子,轉身就把那所謂游戲機給扔箱底了。
金氏的動靜搞的很大,一分錢還沒投呢,每天都招來一批記者采訪,三天兩頭地召集專家來論證,聲勢挺大。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金氏雖然將丁官鎮的開發當作囊中之物,半路上卻殺出個程咬金來。
那天鐘魁在學校看到,余思遠領著一幫人前來參觀,那為首的正是李國梁,鐘魁的親二叔。李國梁看到丁官初級中學的辦學條件差,當場捐了五十萬巨款,讓校方領導們笑不攏嘴。
這可是破天荒的頭一遭,這五十萬足夠把學校徹底翻新一遍,添一些家當,還有剩余的。
金氏感受到了威脅,金學武當天就給鎮敬老院捐了六十萬,比李國梁還多十萬。誰叫他一時粗疏,只顧著造勢,沒有及時跟鎮政府簽訂合作,讓別人撿了個漏子。
金氏在商界能量不行事風格一向比較強勢,從這個角度來說,丁官鎮政府歡迎李氏這個攪局者。
然而金氏在政界并非新丁。當年金氏遠走海外,對國內的政治風云人物也有投資,而現在雖然將滬海視作基本盤,但從滬海升上去的高級官員也不少,有人已經是開大會時坐在前排的大佬。
至于李氏,李國梁之父是國家元勛,當仁不讓的政治家族。李國梁從軍隊退役后,就開始經商,你要說他沒有利用父親的政治資源,那是絕不可能的。
這也是當前的政治生態,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只是李氏家教極嚴,李國梁行事一貫比較低調,不像金氏那樣咄咄逼人罷了。
那天在鐘魁放學回到學士巷前,李國梁和金學武二人已經唇槍舌戰了幾個回合,不分勝負。
錦毛鼠端著紫砂壺,作壁上觀。他是完全沒有壓力,余思遠夾在當中倒是一臉便秘的樣子。
“小魁啊,放學了啊?”李國梁見鐘魁的身影出現,臉上勉強擠出點笑意。
他插上這一腳倒并非是來找茬的,上次來過一回,他就對這里的風景和民俗印象深刻。
他跟余思遠很早以前認識,只是沒有深交而已,后來又因為進入軍隊,兩個人從此就斷了聯系。余思遠曾借故和他打聽鐘魁跟李氏的關系,并且說到丁官鎮的旅游開發,李國梁一聽,便大感興趣,覺得大有可為,所以才插上這一腳。
但李氏屬于商界的新丁,實力比金氏遜了不止一籌,加上金氏在政界的能量,李國梁也頗感棘手。但來已經來了,李國梁不想示弱,否則反而會給家族帶來負面影響。
“放學了,李叔。”對李國梁,鐘魁表現的不咸不淡。
李國梁有些尷尬,上次第一次見著了鐘魁后回京,不可避免地在家里引起了一番軒然大波。
鐘魁關于井底之蛙的言論,李國梁越想越覺得很有道理,是的,李家政治資源確實深厚,卻被打上了保守的標簽,屬于保守派,而這個世界卻是日新月異。
所以,李國梁這次將目光放到了這里,正是走出京城的一次嘗試,對于他及家族來說,意義不小。
這也是他面對金學武,不想退縮的原因所在。
“兩位,很感謝兩位對咱丁官鎮的看中,我們也歡迎一切投資者前來投資,并竭盡所能為投資者提供支持和便利。”余思遠道,“二位不如各退一步,大家一起來投資不是很好嘛?”
“誰為主,誰為次?”金學武拋出了個問題,他也不想退縮,這不僅僅是面子問題。
“當然以我李氏實業為主,金氏集團為次。”李國梁道。
“憑什么?據我所知,貴實業在資金上并沒有太多優勢,當然銀行貸款不算。我們金氏則不然,自有資金足夠開發,況且我們有過房產開發方面的經驗”金學武反駁道,李國梁卻打斷:
“確實,金氏在房地產業內很有影響力,不過這是古鎮開發,不是推倒重建。你們拆了拆去,歷史文化都被你們糟蹋掉了。”
“不拆怎么拆出個新華夏,李兄這話說的。我們金氏也不是來建住宅小區的,我們是來搞旅游開發的,開發與保護并重,這是我們的承諾。”金學武拍了拍手中的文件。
這兩人唇槍舌戰,又是一番爭斗,鐘魁瞧著有趣,這對丁官鎮來說是個好事。那一頭,余思遠的秘書匆匆跑了進來,對他耳語了一番。
余思遠的表情很是生動,先是驚訝,后是狂喜,最后又是糾結,只聽他對金學武和李國梁說道:
“諸位,京城來了位趙大公子,我們一起去見見吧!”
“那位趙大公子?”李、金二人都是一驚。
鐘魁不知道這位趙大公子是何方神圣,不過很顯然這又是一位程咬金。
小小的丁官鎮,真是風云際會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