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反復幾輪之后,公孫瓚終于下令鳴金退兵。而公孫瓚的一萬士兵卻僅有七千的人活下,剩下的士兵也多是帶傷;至于黃巾軍更是不堪,僅有二千人活下。他們畢竟只是農(nóng)民,跟經(jīng)過訓練的正規(guī)士兵差了太多。
公孫瓚抬頭望向壺關城墻,喃喃自語道:“想不到袁紹麾下還有如此大將,若能為我所用,必將使我軍戰(zhàn)力更上一層。”
想到這里,公孫瓚暫時停止了進攻,撥馬來到壺關三百步之處,卻是在弓箭手的射程之外。即使是射箭能手,能夠射到這個距離,公孫瓚也能及時躲開。
“關上何人,可否通名?”
“吾乃河間張郃張儁乂,公孫瓚你身為朝廷官員,無端侵我冀州領土,是為何意?待我冀州大軍到達,你十萬大軍須臾便化為齏粉,若是知趣,即刻退兵,我主或許會饒你性命。”
“哈哈哈!”
公孫瓚忍不住大笑,這張郃果然有大將風范,到了現(xiàn)在不僅沒有懼怕,反而勸他退兵,可見是個心志堅定之輩。由此,公孫瓚的招攬之心更甚。
“今我十萬大軍至此,要拿下壺關不過是反掌之間,我觀張將軍乃將才,故不忍殺之。袁紹為人不仁不義不忠不孝,張將軍替他效命,豈不是遭世人唾棄?張將軍若能棄暗投明,我必向朝廷替張將軍討個高官爵位,光宗耀祖,蔭庇子孫。”
“呸,我張郃雖不是個讀書人,卻也知道忠義二字。只有戰(zhàn)死的張郃,絕沒有投降的張郃。”
張郃高聲怒罵,絲毫不為公孫瓚的勸說而動心。
“好,張將軍既然求死,吾也不多勸阻!”
公孫瓚見勸說不成,只好掉轉(zhuǎn)馬頭返回自己的軍陣。
“需讓你知曉我冀州將士的厲害,吃我一箭!”
公孫瓚正要返回之時,先是聽得張郃大喝一聲,隨后便聽到身后傳來的呼嘯聲。公孫瓚身子連忙向旁邊閃避,弓箭從公孫瓚的耳邊劃過,插在地上,搖晃個不停。看的公孫瓚是心驚不已,心中暗想張郃竟有如此箭術,可惜不是他的屬下。
張郃射出這一箭之前提醒了一番,而且沒有對準公孫瓚的要害,顯然只是存著警告的心思。否則,公孫瓚多少也會受些傷。
公孫瓚回到己方軍陣之中,向左右的親信嘆道:“張儁乂真乃猛士也!傳我號令,若能生擒張郃者,賞金百兩,官升一級。”
聽到公孫瓚發(fā)布的這個命令,眾將士頓時又激動起來。公孫瓚有大軍十萬,黃巾軍五萬,就算用人命來填,還怕拿不下張郃?
“進攻!”
公孫瓚下令再次擊鼓進軍,這一次則換成第二隊的士兵。依然是公孫瓚一萬士兵,黃巾軍一萬。
結(jié)果,自然是與第一輪的進攻沒什么差別,公孫瓚的士兵死了三千左右,而黃巾軍也死了七千多。不過,經(jīng)過兩輪的進攻,壺關上的守兵也有三千多的損傷,或是射箭之時,被拉斷的弓給傷到,或是被公孫瓚士兵砸出的兵刃給傷到。當然,這些只是少數(shù)人,大部分的士兵還是被對方的投石機砸出的巨石給砸死。從雙方的傷亡比例來看,壺關的守軍簡直是在完虐對方。若是按照這樣發(fā)展,說不定公孫瓚的十萬大軍和黃巾軍五萬都死光了,也拿不下壺關。當然,事實卻并非如此。
“董參軍,逢監(jiān)軍,如今我軍的箭矢已快耗盡,巨石、滾油也所剩無幾。怕是下一輪進攻,這些物資就會沒了。”
雖然擊退了對方兩輪進攻,張郃卻是沒有絲毫喜色,眉頭緊鎖的與董昭和逢紀二人商議。守城物資畢竟有限,敵方的人數(shù)是他們的好幾倍,單靠這些物資顯然是無法徹底的擊退敵軍。若是壺關有五萬人馬,張郃也有自信守住。到時候時間拖久了,公孫瓚的士兵和黃巾軍加起來有十五萬人,糧草消耗巨大,不戰(zhàn)自退。可惜,如今冀州各地都要分派士兵守衛(wèi),袁紹前往汝南的時候,也帶走鄴城五萬人馬,以免遭到袁術迫害。否則,只要鄴城多一萬人馬,壺關也不會守得如此艱辛。
“進攻!”
等第二隊退回來之后,公孫瓚沒有絲毫停頓的讓第三隊繼續(xù)攻擊。
長年在邊境與異族作戰(zhàn)的公孫瓚,作戰(zhàn)經(jīng)驗是何等豐富,他自然知道壺關內(nèi)的守城物資有限。因此,在將十萬大軍編成十隊的時候,前三隊都是一些新招募的士兵,或者年紀大些的老兵,后邊的七隊才是真正的精銳。否則,再怎么說也是與異族作戰(zhàn)的軍隊,只是攻城,又怎么可能會損傷二千多人?至于黃巾軍傷亡如何,公孫瓚豈會在意,他從來沒有把對方當做盟友,而是把他們當做損耗壺關守城物資的炮灰而已。
“放箭!”
即使守城物資快要用完了,張郃沒有慌亂,依然鎮(zhèn)定的指揮士兵防守。終于,當?shù)谌犨M攻三輪之后,壺關內(nèi)的守城物資耗盡。
“長槍兵上前,待敵軍靠近,聽我號令進攻!”
張郃知道接下來將是短兵相接的時候,但是,張郃不會輕易放棄。即使是戰(zhàn)至最后一兵一卒,他也要戰(zhàn)斗下去。
“刺!”
當公孫瓚的士兵登上云梯,接近城墻僅有五尺的時候,張郃果決的下令長槍兵穿刺,那些最前方的敵軍,頓時被扎個透心涼,連帶著身后的人也被刺傷,同時從云梯墜落下去。當然,也有的敵軍躲閃開長槍兵的攻擊,抓住長槍,二人一起墜落,同歸于盡。盡管如此,卻是越來越多的敵軍接近城墻,情形不容樂觀。
“刀盾兵防御、補刀!”
站在長槍兵身后的刀盾兵,聽得張郃命令,當即上前持盾護住長槍兵,而若是有敵軍突破長槍兵的攻擊,他們則揮刀將敵軍砍倒。
在公孫瓚的士兵和黃巾軍又一次扔下將近七千多的尸體后,公孫瓚終于鳴金撤退了。
然而,張郃此時的臉色卻是不太好看,董昭和逢紀二人見狀,當即上前詢問。
“儁乂,你又一次擊退公孫瓚的進攻,為何臉色如此難看?”
張郃眺望公孫瓚大軍方向,轉(zhuǎn)過頭嘆道:“公孫瓚不愧是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的大將,剛才他們靠近關上之時,我才發(fā)現(xiàn)進攻的都是一些年少或者年長的士兵。公孫瓚用他們來消耗我們的守城物資,接下來進攻的才是真正的精銳。”
在公孫瓚軍第一次進攻的時候,張郃就已經(jīng)有些疑惑,以公孫瓚的實力,即使是因為攻城的弱勢之下,也不會死傷這么多士兵,心中雖然疑惑,張郃也沒多想。當然,張郃雖然熟讀兵法,卻也是第一次指揮作戰(zhàn),沒有想到公孫瓚的意圖,也合情合理,每一個能獨當一面的大將,都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而不是經(jīng)歷一場戰(zhàn)斗就能成為名將。
現(xiàn)在后悔也來不及,接下來公孫瓚的進攻將會更加猛烈,張郃現(xiàn)在要想的是,如何能守住接下來的進攻。
公孫瓚從第三隊的傷亡情況已經(jīng)明白壺關守城物資耗盡,那么,接下來可以出動精銳了。
“第四隊進攻,第五隊準備!”
公孫瓚心里也清楚,今天想要拿下壺關是不可能的事,畢竟壺關內(nèi)還有將近二萬的守軍。不過,經(jīng)過前三輪的進攻,壺關的士兵基本都已經(jīng)參戰(zhàn)了,也達到了公孫瓚的目的,那就是消耗壺關內(nèi)守軍的體力。
“殺呀!”
“沖啊!”
公孫瓚第四隊士兵的氣勢明顯比前三隊壯大了許多,由此可見他們是比前三隊更加精銳的士兵。
張郃手握佩劍,大喝道:“全都打起精神來,保家衛(wèi)國乃是軍人職責。你們想想,你們的家人都在后方,若是壺關失守,你們的家人會被敵軍凌辱。就算不為自己,不為別人,你們也要為了家人戰(zhàn)斗!”
“戰(zhàn),戰(zhàn),戰(zhàn)!”
“誓死守衛(wèi)!寧死不降!”
聽了張郃的一番話,想到后方的家人,士兵們頓時都挺直了身子,雙眼之中充滿了戰(zhàn)意。
“長槍兵上前,刀盾兵防御補刀!”
或許是因為張郃的鼓舞,士兵們都卯足了勁攻擊。每次靠近關頭的敵軍,都被長槍兵扎個透心涼,連帶著身后的士兵一起墜了下去。而刀盾兵的護盾給長槍兵最好的防護,使得敵軍投擲的武器傷害不到長槍兵。
“第六隊到第一隊那里支援!”
“第八隊到第三隊那里支援!”
張郃仔細的盯著戰(zhàn)局,每當哪里的守軍出現(xiàn)缺漏的時候,張郃都能第一時間讓后備的部隊補充。因此,雖然壺關關頭之上雖然不時有公孫瓚的士兵登陸,從而出現(xiàn)緊急情況,卻都被后備部隊給砍殺。
“第五隊進攻,第六隊準備!”
壺關下的公孫瓚也是不慌不慢的指揮士兵進攻,他的人數(shù)是壺關的好幾倍,退下的士兵都能有足夠的時間休息。但是,壺關上的守軍卻是沒有時間休息,常常打退一輪進攻,又要防御下一輪的進攻。二萬的守軍,最少每人都經(jīng)過二輪的戰(zhàn)斗,多的甚至經(jīng)過了四五輪的戰(zhàn)斗。如此繼續(xù)保持下去,壺關守軍必定疲倦,明日還怕拿不下壺關!
“主公,天色已暗,投石機已經(jīng)無法準確的投到壺關之上。而壺關守軍居高臨下,于我軍怕是不利,不若暫且鳴金收兵,明日再戰(zhàn)?”
公孫瓚專注的盯著壺關的戰(zhàn)況,卻是沒有發(fā)現(xiàn)天色暗了下來,直到嚴綱前來提醒,他才驚覺。公孫瓚聽了嚴綱的話,覺得很有道理,當下下令鳴金。
“全軍休整,明日五更造飯,六更進攻!”
公孫瓚下完令,便在親衛(wèi)的簇擁下,返回大營休息。經(jīng)過這一天的指揮作戰(zhàn),他的精神也是極度疲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