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二一八章 戰后封賞

作者/120笑話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下官平難中郎將張燕,拜見刺史大人。”

    “下官黑山校尉楊鳳,拜見刺史大人。”

    “下官黑山校尉陶升,拜見刺史大人。”

    此次前來援助的部隊首領乃是三名壯漢,為首一人張燕,兩腮虬髯,長得五大三粗,面相兇惡;左邊一人楊鳳,面容俊秀,卻是與他的名字極為相符;右邊一人陶升,長著絡腮胡,卻讓人感覺不到有絲毫的豪邁氣勢,主要是陶升的臉相極為猥瑣,腦袋如同三角蛇一般,估計沒有人看到會覺得喜歡。

    而聽到三人自報家門,在場眾人都面露驚色。

    黑山黃巾在河北一帶是極為有名的,當初黃巾之亂爆發時,博陵人張牛角跟隨黃巾起事,后與常山真定人褚燕合兵一處。后來,在進攻癭陶的時候,張牛角中流矢創發而亡,臨終前讓眾人奉褚燕為統帥。故此,褚燕改姓張,名為張燕。張燕頗有才能,將部隊帶領的越發強大,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黃巾皆來投靠張燕,人數達到百萬,自此號稱【黑山軍】。朝廷也沒有兵力征討,而等到張角病亡,各地黃巾各自為戰,張燕遣人至洛陽請求歸降,靈帝封張燕為平難中郎將,讓他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簡單的說,張燕的任務就是安撫河北山區黃巾軍,讓他們不再作亂。

    因此,朝廷也沒有給張燕轄地,兵力,除了還算過得去的俸祿之外,張燕歸降朝廷似乎并沒有什么好處。

    袁紹上前扶起張燕,感激道:“此番多虧了張中郎將,才解了我冀州之危。張中郎將但有何要求,我若能做到,必定答應。”

    張燕作揖行了一禮,言語真摯:“下官此次前來,有二個目的。第一,便是想要見刺史大人一面。昔日為聯軍盟主統領群雄討伐董賊,何等英姿,下官卻無緣相見。日前得知公孫瓚聯合冀州一些黃巾軍意欲攻打冀州,故此特從【黑山軍】中挑選數萬青壯,跋山涉水,終于趕上。只是下官兵力太弱,無法與公孫瓚交戰,故此刺史大人援軍到達之時,才敢現身,還望刺史大人勿怪。”

    “哈哈!”

    袁紹爽朗一笑,臉帶笑容道:“吾怎會怪責于你,若無張中郎將幫助,我冀州此刻或許已落入公孫瓚之手。張中郎將言有二個目的,不知第二個目的是什么?”

    張燕臉上猶豫了片刻,隨后忽然跪下,楊鳳,陶升二人亦同樣舉動。但聽張燕解釋道:“早年之前,我等年輕,誤入歧途,后雖投效朝廷,亦感白活一世,卻無所作為。故此,此次前來,愿投效刺史大人,還望刺史大人成全。即使能成為刺史大人麾下一小吏,我等也心甘情愿。”

    袁紹和在場的麾下聽了張燕的話,頓時默然。

    其實,他們都能明白張燕的心情。張燕的【黑山軍】有百萬之眾,歸順朝廷之后,朝廷只給了張燕一個平難中郎將的職位,卻沒有給他相應的職權。

    中郎將是什么職位?漢時,將軍并非是常置的,只有在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因此,通常情況下,武官能獲得的最高官職便是中郎將,他們通常統領的是禁宮和皇室的護衛。

    張燕率【黑山軍】百萬之眾歸順,按理來說,朝廷也該給個爵位,或者封地的。可是,當時被十常侍把持的朝廷,并沒有這么做,只是給一個名號,讓他約束山區黃巾眾。換做任何一個人,估計都很難接受。至少,張燕沒有因此不滿而再次造反,可以說的上是承受能力不錯的人了。

    張燕三人見袁紹沒有說話,以頭擊地,泣道:“刺史大人莫非是嫌棄我等出身,故此不肯接納?我等早已改過自新,若是刺史大人不信,我愿自斷一臂,以示悔改之心。”

    言畢,張燕從懷中掏出一把匕首,猛然刺向自己的手臂。

    “哐當!”

    張燕手中的匕首還沒刺到手臂,一邊顏良接到袁紹眼神,上前拍下張燕的匕首。

    隨后,袁紹上前,拉住張燕的雙手,溫言撫慰道:“張中郎將有如此決心,我怎會不信?況且,若無張中郎將出手相助,冀州早已失守,我如何能在此與你們說話?先前我只是在想,當予你何職,若是太低,我心中亦難安。如今各地郡守皆有人選…既然如此,鄴城太守尚未任命,不知你是否愿意擔任鄴城太守之職?”

    不要說張燕三人愣住了,在場的袁紹麾下文武都愣住了。

    鄴城是何地?乃是冀州治中,袁紹還有文武們的家眷大多都在鄴城居住,可見鄴城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城池。然而,袁紹現在就這樣交給一個曾經是黃巾軍首領的人來擔任太守之職,這似乎有點讓人難以置信。

    “刺史大人,鄴城太守,恐燕難以勝任。”

    張燕似乎也知道鄴城的重要性,愣了片刻,隨后推辭到。

    袁紹神色堅決,語氣鏗鏘道:“張中郎將管理百萬之眾尚且游刃有余,這區區一個鄴城,如何不能勝任?張中郎將勿要推辭,我袁紹既然用人,便不會懷疑,況且,張中郎將先前也表示你的決心。楊鳳校尉與陶升校尉依然為你副手,張中郎將若是不答應,我這鄴城太守怕是無人可以擔任了。”

    張燕見狀,再次俯首跪下,痛哭流涕道:“刺史大人如此信任,燕唯有肝腦涂地以報。若不能管理好鄴城,自當奉上首級。”

    袁紹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后向逢紀道:“元圖,張燕新任鄴城太守,想來對鄴城中的事務不是很了解,如今你暫且跟隨張燕,但有不明白的,你便指點于他,莫要怠慢。”

    “是,屬下遵命!”

    盧植其實心中是不大同意袁紹招納張燕的,黃巾軍皆是流民、匪賊,他們當初之所以起義,除了朝廷**之外,還有很大一個原因便是士族兼并土地,使得農民無地可耕種,無奈之下,才走上造反之路。因此,黃巾軍最大的仇人,嚴格來說并不是朝廷,反而是這些使得他們落魄的士族。

    而袁紹的袁家,顯然也是其中的一員。張燕的【黑山軍】可以投靠很多諸侯,但是,唯獨投靠袁紹的可能性基本為零。不過,如今張燕用他的行動表明了自己的誠心,而且袁紹也決定的事,盧植自然也不好反駁。因此,盧植只能暗中叫人盯著張燕等人。

    盧植出列,詢問道:“大人,如今張燕為鄴城太守,其麾下五萬人馬當如何處置?”

    袁紹剛要詢問張燕,張燕卻是搶先說道:“燕如今身為大人屬官,這五萬人馬便也是大人士兵,如何處置,由大人決定。”

    袁紹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后,說道:“張燕為鄴城太守,若沒有親信麾下使用,恐怕也不妥當。既然如此,張燕可從五萬人馬中挑選一萬出來使用,其余四萬駐扎鄴城五里外的軍營,以為鄴城后備。我再從鄴城原本守軍中調撥五千人馬予你,其余人馬,可將他們調往冀州與幽州邊境。公孫瓚如今雖退兵,恐怕其心不死,日后還會再染指我冀州領土。”

    “一切聽憑大人之意。”

    袁紹這么說了,眾人也就沒什么好反駁。隨后,袁紹見張燕三人一臉倦容,便讓人帶他們前去休息,隨后再處理鄴城事務。

    等張燕離去之后,袁常才一臉憂色的詢問到:“大人,張燕等人曾經身為黃巾亂賊,如今雖是改過,但是他們對我們世家大族的成見很深。若是讓他擔任鄴城太守,怕是有些不妥。”

    袁常記得歷史上黑山軍是和公孫瓚聯盟,一起攻打冀州,現在張燕來投靠袁紹,肯定有什么陰謀。當然,是否有陰謀,跟袁常沒有關系。黃巾軍和士族之間的關系,只要不是白癡,都明白。袁常不是白癡,所以他肯定也要明白。若是他繼續裝挫,什么都不問,反而會讓袁紹懷疑他別有用心。

    果然,聽袁常如此發問,袁紹絲毫沒有覺得袁常問的不對,義正言辭的責備道:“常弟,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如今【黑山軍】改過自新,我們就要給他們機會,不能因為他們曾經從賊,就把他們當賊看待。況且,張燕于我冀州有功,任其為鄴城太守,綽綽有余。”

    “是,大人教訓的是!”

    袁常一臉恭敬的接受袁紹的教誨,站回自己的位置,不再說話。

    袁紹又示意袁常出列,笑道:“此次族會,我能順利當選族長,常弟功不可沒。我袁紹向來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今常弟有功,我自當獎勵,顯思身為渤海太守,卻毫無建樹。如此,我便任命常弟你為渤海太守,可否滿意?”

    “這、這…大人,屬下才能淺薄,如何可管理一郡之地,還望大人三思。”

    袁常一臉“激動”的推辭著。

    “哈哈,常弟你無須謙虛了。”

    袁紹揮手打斷袁常的話,撫慰道:“常弟出任東平縣縣令,短短幾月之間,便將東平縣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定、富足,可見常弟你的能力。況且,此次你擔任渤海太守,可將麾下屬官一并帶走幫助你,所以,你不用擔心。”

    “謝過大人,屬下定當盡心盡力替大人治理好渤海。”

    袁紹這么說了,袁常也就不再繼續推辭,一臉喜色的向袁紹表達忠誠之心。

    袁紹又把目光望向張郃、逢紀、董昭三人,說道:“儁乂,元圖,公仁,你們三人此次守衛壺關有功,理應封賞。”

    逢紀站出來,恭聲道:“主公,此次守衛壺關,皆是張郃將軍和董昭參軍之功,屬下不敢居功。張郃將軍勇猛無雙,公孫瓚麾下大將無人可敵;董昭參軍謀略得當,壺關方能守住。”

    逢紀這么說似乎在謙讓,然而其實用心不良。

    當逢紀說張郃勇猛無雙,公孫瓚麾下大將無人可敵的時候,文丑、顏良二人皆是露出不屑的笑容。在他們看來,那是因為公孫瓚麾下的大將都是一群酒囊飯袋,否則,張郃也稱得上勇猛無雙?而當逢紀稱贊董昭的時候,許攸、郭圖等謀士也是露出不服神色。不過,現在袁紹正當興頭封賞二人,他們才沒有出來觸袁紹興頭。

    張郃出列,跪伏于地,自慚道:“主公,此次壺關之戰,因末將輕敵出戰,使得我軍陣亡一千精銳,還請主公責罰。”

    袁紹聞言,撫慰道:“戰場失意,乃是常事,為將者當從失敗中獲取經驗。儁乂你這樣說,此次便功過相抵。待他日再取戰功,吾再重賞。”

    “謝過主公!”

    最后,袁紹望向董昭,笑道:“公仁,元圖與儁乂有過,你不曾有過吧?此次公孫瓚入侵冀州,魏郡太守陣亡,便由你擔任魏郡太守之職,若何?”

    如果是在早先,董昭肯定會推辭一番。不過,剛才逢紀挑撥離間的險惡用心已經被他發現,而其他謀士對他表現出的敵視態度,也被他看在眼里。因此,董昭決定遠離袁紹身邊,魏郡太守卻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多謝大人,屬下必定不負大人重托。”

    “許攸,此次壺關陣亡將士,你盡快統計,將撫恤金發放下去。另守衛壺關將士,一律打賞,不得有誤!”

    “屬下得令!”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中卫市| 固安县| 庐江县| 盐边县| 沂南县| 神农架林区| 敦煌市| 轮台县| 晴隆县| 灵川县| 聊城市| 淮安市| 漯河市| 平乡县| 阳朔县| 阿拉善右旗| 全州县| 北安市| 沁源县| 太仆寺旗| 临高县| 安福县| 秦安县| 四子王旗| 万宁市| 阜城县| 射阳县| 茂名市| 兴仁县| 垣曲县| 鹤峰县| 巴青县| 安新县| 登封市| 石门县| 巩义市| 南江县| 中西区| 成安县| 右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