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四一六章 戰(zhàn)事起(九)

作者/120笑話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侯虎前來袁紹營中偷襲,是件秘密的事情,侯虎也就跟楊克和湯望兩個副將商議過,在出城之前,三千士兵是被突然集結(jié)起來,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要出城偷襲,因此,是沒有可能通風(fēng)報信的。當(dāng)然,如果說被袁紹算到侯虎會出城偷襲,這也屬于正常的事,畢竟人家袁紹麾下謀士眾多,能夠算到也很正常。但是,袁紹總不可能算到侯虎要襲擊袁紹哪一個方向的大營吧?

    在城內(nèi)之時,侯虎跟楊克和湯望二人經(jīng)過多次計算、討論,最后還決定偷襲袁紹這個位置的大營。這個位置,對于侯虎而言,進(jìn)攻有余、撤退有利,卻也不算是最好的位置。即便是算到了侯虎要襲營,也絕不可能算的這么準(zhǔn),還能提前做好如此充足的準(zhǔn)備。因此,在知道中計之后,侯虎心中就已經(jīng)在猜測,自己被出賣了。當(dāng)聽到袁紹的話之后,侯虎就明白,自己是真的被出賣了。

    侯虎寒著臉,嘶聲問道:“袁刺史,不知是何人通風(fēng)報信,楊克還是湯望,可否讓某死個明白?”

    袁紹點了點頭,誠懇的說道:“侯將軍,我先前所說的話還是不變,依然希望侯將軍能夠歸降于我。為了表示誠意,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侯將軍,這次告密的是楊克和湯望二人同時進(jìn)行的。若是侯將軍歸降于我,我可以將此二人交由侯將軍發(fā)落,如何?”

    “可恨!可悲!”

    侯虎悲憤的仰天怒吼一聲,隨后搖了搖頭,義正言辭的說道:“他們二人不仁,某絕不會不義。主公將重任交給某,某卻辜負(fù)主公信任,已是死有余辜。如今北橋城將失守。某卻是不愿看到在某眼前失守!

    侯虎自語一番,隨后看向袁紹,誠懇的說道:“袁刺史。某有一不情之請,還望袁刺史能夠應(yīng)允!”

    袁紹看向侯虎。點頭道:“侯將軍有什么話,但說無妨,只要能夠做到,吾決不推辭!”

    “多謝袁刺史之恩德!”

    侯虎對著袁紹抱拳拱手屈身行了一禮,隨后回頭看了身后的三千士兵,感慨說道:“袁刺史,這些士兵是無辜的,某愿意一死。懇請袁刺史放過他們。他們?nèi)羰窃敢鈿w降袁刺史的,可以跟隨袁刺史;而若是不愿的,還望袁刺史放了他們,讓他們成為一個普通百姓,過一個平常人的生活,不知袁刺史是否能答應(yīng)?”

    “好!”

    袁紹用力的點了點頭,環(huán)顧四周麾下將士,朗聲說道:“吾在此應(yīng)允侯將軍,只要不與本刺史為敵的士兵,愿意歸降的可以加入本刺史的軍隊。本刺史皆善待之;若是不愿的,可以卸甲歸田,本刺史也絕不為難!”

    “多謝袁刺史。某今生無以為報,若有來世,愿結(jié)草銜環(huán)!”

    侯虎對著袁紹再次長揖一禮,回首看了看麾下的三千士兵,虎目之中早已含淚。隨后,侯虎果決的從腰間抽出佩劍,對著自己的脖子橫過,就此倒了下去。

    “將軍!”

    “將軍!嗚嗚嗚…”

    當(dāng)看到侯虎如此壯烈的死在自己面前,侯虎的三千士兵皆是跪下。齊聲慟哭。作為一名軍人,最好的歸宿無疑是戰(zhàn)死沙場;而侯虎為了三千士兵。甘愿自刎當(dāng)場,如此情義。若非是心如鐵石之人,豈能不動容?即便是袁紹一方的人馬,見到侯虎的舉動,臉上都有同情、感動之色。

    “侯將軍果真是仁義之士,紹萬分佩服!”…

    袁紹看著侯虎漸漸冰冷的軀體,感慨著從馬上跳了下來,對著侯虎的尸體微微躬了一身,表達(dá)他對侯虎的敬意。

    “吾已應(yīng)允侯將軍,爾等有何決定,吾絕不會阻攔!”袁紹看著三千慟哭的侯虎士兵,朗聲說道。

    三千士兵望向袁紹,卻是沒有回應(yīng)。其中幾名侯虎的親信,軍中的都尉級別的將領(lǐng),互相看了看,最后齊齊向袁紹俯首。

    “我等愿跟隨袁刺史,我等要親眼看到楊克和湯望兩個奸賊的下場!”

    “我等愿跟隨袁刺史!”

    三千士兵帶著悲憤的心情,齊聲喝到。

    北橋城內(nèi)有五千士兵,被侯虎帶出來的這三千士兵皆是親近侯虎的士兵。其中大部分的士兵都是當(dāng)初跟隨侯虎在異族戰(zhàn)場的老兵,對于侯虎的感情自然極深;而北橋城內(nèi)另外兩千士兵,各有一千人是親近楊克和湯望。如今侯虎因為楊克和湯望的通風(fēng)報信而慘死,這三千士兵對于楊克和湯望自然是怨恨不已。

    “好,既然爾等愿意跟隨于吾,吾亦然不會虧待爾等,會將爾等當(dāng)成自己的士兵一樣對待!”

    袁紹大聲的說了一句,隨后喝道:“大軍出發(fā),準(zhǔn)備入城!”

    當(dāng)袁紹率著大軍來到北橋城外之時,北橋城的城門早已洞開。楊克和湯望二人各自率著麾下的一千士兵,正翹首以待。

    “恭迎袁刺史!”

    見到袁紹到來,楊克和湯望二人俱是一臉諂媚之色的迎了上來。如今袁紹和袁常共計率領(lǐng)二十萬大軍攻入幽州,袁常已經(jīng)拿下容城,從總體的局勢來看,似乎公孫瓚處于下風(fēng)。楊克和湯望二人分析了一番之后,便毫不猶豫的決定背叛公孫瓚,轉(zhuǎn)而投靠袁紹。人家袁紹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兵強(qiáng)馬壯,是一支強(qiáng)有力的潛力股,楊克和湯望二人自然是殷勤備至。

    “文丑、顏良何在,拿下這兩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無恥之徒!”

    然而,在楊克和湯望二人沒有反應(yīng)過來之前,袁紹已是大喝一聲。早有準(zhǔn)備的文丑和顏良二人抽刀上前,將楊克和湯望二人給拿下了。

    楊克和湯望二人麾下士兵見狀,俱是一愣,隨后紛紛抽出武器戒備的看向袁紹。

    “袁刺史,這是怎么回事?”

    “袁刺史,我們是自己人啊,別動手!”

    楊克和湯望二人也是一臉愕然之色。在愣了片刻之后,楊克和湯望二人連忙高聲呼叫起來。也怪不得他們二人著急,文丑和顏良的兵刃就架在他們的脖子上。只要輕輕一動,他們就可以跟這個世界說拜拜了。當(dāng)然。楊克和湯望二人也有些納悶,他們都已經(jīng)投靠袁紹了,怎么還會有這樣的待遇?

    “啊呸!誰與你們兩個腌臜廝是自己人,簡直是恥辱!”

    “再瞎嚷嚷,本將認(rèn)得你們,本將的的兵刃可認(rèn)不得你們!”

    文丑和顏良二人一人給了楊克和湯望一肘子,打的二人臉色都變形了。不過,聽了文丑和顏良的話。他們二人還真的不敢繼續(xù)喊了,生怕下一秒文丑和顏良的兵刃就把他們給結(jié)果了。楊克和湯望二人不說話,卻是用疑惑不解的眼神看向袁紹,期待著袁紹能夠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哼!”

    袁紹冷哼一聲,卻是別過頭,沒有說話。站在袁紹身后的逢紀(jì)卻是上前一步,歷數(shù)楊克和湯望二人的罪行。…

    “你二人身為公孫瓚的臣子,卻是無由開城投降,本是不忠。不過,念及你們識大體。知道我家主公是正義之師,代天討伐公孫瓚這不臣之徒,倒也情有可原;然則。你二人身為北橋城的官員,百姓是你們的衣食父母,你們沒有征得百姓的同意,便開城投降,是為不孝;你二人麾下二千士兵信任你們,跟隨你們,而你們卻做出如此叛逆之舉,給他們留下了叛逆的事跡,是為不仁;侯虎將軍待你二人如手足。你二人卻通風(fēng)報信于我家主公,是為不義。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家伙。有何顏面存活在這世上?”

    現(xiàn)在主動權(quán)在袁紹手上,袁紹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如果是名將。袁紹肯定會收為己用。然而,楊克和湯望兩人沒什么才能,見風(fēng)使舵的能力倒是很強(qiáng),袁紹自然看二人不順眼,現(xiàn)在準(zhǔn)備除去這二人,也是有道理的。

    “袁刺史,冤枉。∥叶耸钦嫘耐犊,忠心耿耿,還望袁刺史饒過我二人!”

    “袁刺史,饒命!”

    楊克和湯望二人能夠見機(jī)投降,顯然不是白癡,他們也看出袁紹這是要用他們兩人的性命,來獲取侯虎那三千士兵的忠臣。相對于兩個沒什么用的小將,三千士兵的作用還更大。因此,楊克和湯望忙不迭的求饒。

    “我家主公念你二人誠心來投,可以饒過你們一命!”

    逢紀(jì)淡淡的說了一句,楊克和湯望二人臉色頓時浮現(xiàn)出了喜色,看來能夠保住小命了。然而,還不等他們二人驚喜多久,逢紀(jì)接下來的一句話,卻是讓他們?nèi)鐗嫳选?br />
    “然而,我家主公饒過你二人。那么,倒是要問問,侯虎將軍的三千士兵是否愿意饒過你們?你們二人麾下的二千士兵是否愿意饒過你們?城內(nèi)無數(shù)百姓,是否愿意饒過你們?若是大家都愿意饒過你們,你們二人便無罪。否則,你們便只有死路一條!”

    聽得逢紀(jì)的話語,楊克和湯望二人頓時一臉的絕望之色!除了他們各自麾下的一千士兵,侯虎的三千士兵和北橋城的百姓,豈會放過他們這二個賣主求榮的家伙?他們的下場顯而易見!然而,楊克和湯望二人隨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想太多了!

    “殺了這兩個狗賊,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有和臉面活在這世上!”

    “殺了他們,替侯將軍報仇!”

    “殺了他們,我等恥于與之為伍!”

    楊克和湯望驚駭?shù)陌l(fā)現(xiàn),不僅是侯虎那三千士兵強(qiáng)烈要求袁紹殺了楊克和湯望二人。即便是他們各自麾下的那一千士兵,也是強(qiáng)烈的請求斬殺楊克和湯望二人。

    其實,這些士兵的心思也可以理解。

    他們雖然是親近于楊克和湯望,但是,他們說起來還是屬于一個陣營,大家最終效命的都是公孫瓚。可是,現(xiàn)在他們發(fā)現(xiàn),楊克和湯望二人為了自己的富貴,而做出叛逆之舉,在如今的時代,最講信義,大家都把信義放在前頭。而楊克和湯望二人卻做出背信棄義之事,又豈能被眾人容下?故此。除了少數(shù)二人的親信之外,北橋城五千士兵,基本都同意將楊克和湯望二人斬殺。

    “哼!”

    逢紀(jì)冷笑一聲。不屑的看向楊克和湯望,嘲諷道:“你們看到了吧。原本支持你們的士兵都要將你們這二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家伙給斬殺,你們還有什么話好說?”…

    不得不說,袁紹麾下之間爭斗的厲害,大家都想成為袁紹麾下掌控實權(quán)的人物。但是,縱觀歷史的發(fā)展可以發(fā)現(xiàn),除了許攸這個墻頭草之外,在袁紹戰(zhàn)敗之時,袁紹麾下的謀士。似乎沒有一個人投靠曹操,十有*都是寧愿身死,也保存了文人的氣節(jié)。這不得不說,是袁紹的一個成功點。不過,說起來也有點諷刺,原本應(yīng)該是頭可斷、血可流的武將,卻又十有*投靠了曹操。跟其他幾個勢力相比,卻是有點顛倒順序了!

    就說劉備和孫權(quán)兩人的麾下,他們戰(zhàn)敗之時,通常投降的都是文官。而武將基本都是死戰(zhàn)。而袁紹這里,卻是反過來,倒是有些奇怪了。不過。暫且不論其他的,楊克和湯望二人投降之舉,并沒有得到袁紹和袁紹麾下的認(rèn)可,由此可以預(yù)見,他們二人的下場已經(jīng)是注定的了!

    袁紹斜睨了楊克和湯望一眼,淡漠的說道:“顏良、文丑,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

    聽得袁紹的命令,顏良和文丑二人同時手起刀落,隨后。鮮血四濺之下,楊克和湯望二人的腦袋便分了家。顏良和文丑二人一人抓著一個腦袋,場面倒是有些血腥。

    “將他二人的首級懸掛在城頭之上。告訴所有人,背主之徒的下場便是如此,沒有人會憐憫他們!”

    言畢,袁紹策馬進(jìn)入北橋城。

    待派出手下安撫北橋城的百姓之后,袁紹自然是召集麾下文武商議接下來的行動。

    “諸位,如今北橋城已下,接下來的行動,當(dāng)如何?”

    先前攻打北橋城之時,被逢紀(jì)搶了先機(jī),耍了一番威風(fēng)。如今袁紹又問計之時,其他人自然是不甘落后,袁紹話音才落下,郭圖便第一個站了出來。而其他幾人,如逢紀(jì)、審配也想要表現(xiàn)的卻是慢了一步,只能恨恨的收回腳步。

    “主公,如今我軍剛拿下北橋城,城內(nèi)百姓尚未完全平定。如今我軍可暫且在此休整,穩(wěn)定民心,待后勤部隊到來,可再出兵。”

    郭圖話中意思是要在北橋城整頓,安撫民心,看似很正常。不過,在場的謀士只是稍微動了下腦筋,就明白了郭圖的想法。

    郭圖說是在北橋城整頓,其實真正的目的有兩個。

    第一個原因,可以跟袁常一樣,先穩(wěn)定民心,收買民心。雖然說按照約定幽州是歸屬于袁常,但是,北橋城是幽州和冀州的交界城池,若是日后袁紹和袁常鬧掰了,如今在北橋城打下的基礎(chǔ),日后便能用上了。而且,將北橋城發(fā)展成袁紹的根據(jù)地,還能給袁常添堵,何樂而不為?第二個原因,袁紹暫且停駐不前,可以讓袁常先前進(jìn),讓袁常在前面跟公孫瓚打死打活,而袁紹隨后跳出來撿現(xiàn)成的好處,保存了兵力,豈不是好事?

    袁紹淡淡的瞥了郭圖一眼,淡淡的說道:“吾弟承志非常人,且其麾下有郭奉孝出謀劃策,我等若是停滯不前,吾弟承志豈會不知道我們的想法?其次,如今我軍與吾弟承志聯(lián)合出兵,公孫瓚措手不及,想要防住兩邊夾擊,必定會顧此失彼,乃是極佳的戰(zhàn)時。若是拖延時間,給了公孫瓚喘息的機(jī)會,反而對我軍不利。所以,此計不可行!”

    袁紹的話很明白,袁常能夠看出己方這樣的做法,拖延了戰(zhàn)局,反而是對己方不利。故此,袁紹很干脆的否決了郭圖的建議。…

    聽了袁紹的話,郭圖一臉紅色的退了回去。郭圖也是替袁紹考慮,倒也沒有想過袁常那邊的問題,說起來也是他有點想當(dāng)然了,把袁常當(dāng)成傻子來看待。等聽了袁紹的話之后,郭圖才驀然想起,袁常已經(jīng)不是昔日那個畏畏縮縮,一臉諂媚的袁常。如今的袁常也是一方勢力,可以跟袁紹平起平坐的存在了。

    逢紀(jì)等人見郭圖吃癟,頓時冷笑了起來,郭圖還想在袁紹面前露臉表現(xiàn)一番,吃癟了不是。當(dāng)下,逢紀(jì)便抬起腳,準(zhǔn)備再次獻(xiàn)策,好穩(wěn)固自己的位置。然而,審配倒是比之逢紀(jì)快了一步,逢紀(jì)只能怏怏的收回腳,心中暗道,這年頭搶生意的人還真多啊!

    “主公英明,如今我軍與袁太守聯(lián)合,當(dāng)真心以待,如此方能無往而不利。況且,待拿下幽州,袁太守便可助主公拿下并州和青州兩地。故此,我軍當(dāng)趁勝追擊,及早將幽州拿下,主公便可坐收并州和青州兩地,從而壯大實力,與各方勢力爭鋒,將天子從賊人手中救下,成就一方霸業(yè)!”

    審配款款而談,同時還得意的看了郭圖一眼。若非是郭圖投石問路,在場的謀士其實都是打著保存己方實力,讓袁常沖鋒陷陣的念頭。不過,有了郭圖的前車之鑒,大家自然不會再提這一茬了。

    “正南所言甚合我意,正南如此說,想來已有良策。吾倒是要聽聽,正南妙計!痹B撫掌贊同了審配的話語,更是讓審配得意起來。

    “主公!”

    審配作揖行了一禮,環(huán)首四周,看了在場眾文武一眼,指著地圖,意氣風(fēng)發(fā)的說道:“北橋城之后,并無堅固城池,我軍可一舉拿下。唯有故安城城高墻厚,恐一時難以攻下。然則,故安城對于我軍的前進(jìn),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唯一需要憂慮的,便是我軍經(jīng)過之后,敵軍是否會從后方追擊,從而對我軍造成夾擊之勢。因此,屬下以為,可以遣一大將,圍攻故安城,而主公可率大軍,繼續(xù)前進(jìn)。故安城之后,便是遒縣,遒縣乃是前往公孫瓚原駐地的必經(jīng)之地,或許,公孫瓚會在此埋下重兵防備,主公應(yīng)當(dāng)考慮一番!

    聽了審配的話,袁紹連連點頭,即便是想要跟審配搶風(fēng)頭的一眾謀士,對于審配的話,也唯有贊同。

    見此,審配更是得瑟,繼續(xù)意氣風(fēng)發(fā)的說道:“再看袁太守的行軍路線,自容城之后,可分兵兩路。一路從東北方向而行,過方城可抵達(dá)涿縣東門;而另一路則是從西北方向前進(jìn),可與我軍在遒縣匯合,與我軍成兩面夾擊之勢,圍攻遒縣。如此,遒縣必定難以防守,可一戰(zhàn)而下。待拿下遒縣之后,我軍可與袁太守分兵,從兩路進(jìn)攻涿縣。屆時,主公和袁太守二十萬大軍成三面合圍之勢攻打涿縣,即便涿縣再堅固,公孫瓚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抵擋。只要拿下涿縣,其后一路便再無阻礙,可一路殺至薊縣。薊縣乃是公孫瓚最后的老巢,只要拿下薊縣,幽州便可攻下。如此,距離主公拿下并州和青州也就不遠(yuǎn)了!”

    “哈哈!”

    當(dāng)聽完審配的講述,袁紹頓時撫掌大笑。

    “正南此計甚妙,吾有正南,何愁幽州不平?此次攻打幽州,正南總領(lǐng)軍事,一切由正南全權(quán)負(fù)責(zé),吾可無慮矣!”

    當(dāng)聽到袁紹把此次兵事大權(quán)都交給審配,眾謀士是嫉妒不已。

    原本,袁紹麾下的兵事都是交給軍師盧植來轄制。然而,因為盧植患病,這一次并沒有隨軍出征,自此,袁紹也一直沒有決定兵事總管,袁紹麾下的謀士也都是摩拳擦掌的想要爭奪這個機(jī)會。誰知道,因為審配的一番話,袁紹卻是下定了決心,交給了審配,如此,自然是讓其他人憤憤不平。

    “大軍休整一日,明日出兵。另外,可遣使送信至吾弟軍中,告知正南計策,讓吾弟與我軍在遒縣匯合,散會!”

    袁紹的十五萬大軍在北橋城休整了一日,次日便繼續(xù)出發(fā)。而這一次出發(fā),唯一不同的事,那就是十五萬大軍的兵事,皆由審配來統(tǒng)轄。

    這邊袁紹攻下北橋城的消息,也在當(dāng)天晚上,送到了公孫瓚的手中。(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德阳市| 仪陇县| 荆州市| 忻州市| 哈巴河县| 周宁县| 合阳县| 星子县| 蕉岭县| 西城区| 沁阳市| 政和县| 三台县| 石家庄市| 沂源县| 中江县| 疏附县| 通山县| 陇西县| 阿克陶县| 油尖旺区| 泰宁县| 开江县| 鲜城| 隆子县| 恭城| 合阳县| 乌兰浩特市| 沽源县| 大新县| 富锦市| 泰州市| 白河县| 托里县| 盐亭县| 开化县| 克东县| 乌鲁木齐县| 永寿县| 图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