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四八三章 英雄末路(上)

作者/120笑話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我知奉孝必然還有良策攻克薊縣,不過,剛才顧慮平異在場所以才沒有提出來。如今便剩你我二人,但說出來無妨。”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袁常和公孫續(xù)二人以兄弟相稱,對于公孫續(xù)的為人,袁常還是極為信任的。不過,郭嘉這么做也是有備無患,袁常明白郭嘉的心思,自然不會指責(zé)于他。況且,公孫續(xù)不會泄露機密,還有個關(guān)靖在場,難免心向公孫瓚的關(guān)靖會泄露機密。小心行事,卻也沒有錯。

    “主公,且看地圖!”

    郭嘉和袁常二人狼狽為奸,心有靈犀,自然都明白對方的想法。所以,郭嘉也不用浪費言語解釋,直接說起正事。

    指著地圖上的某個位置,郭嘉解釋道:“潞縣西北十里處有座孤山,此山雖陡峭,卻也不難翻過。若是主公遣一勇猛大將率領(lǐng)一支兵馬翻過此山,便可饒道薊縣西門位置。主公與冀州刺史的兵馬分布薊縣南北二門,一旦戰(zhàn)事開起,公孫瓚必然將重兵屯于南北二門,薊縣西門防守空虛。待攻城戰(zhàn)起,領(lǐng)兵大將趁機攻城,必然可一舉拿下西門;屆時這支兵馬攻入薊縣城內(nèi),可于四處放火,讓公孫瓚疲于支援,若是公孫瓚稍有疏漏,這支兵馬還可打開薊縣南門或北門,只需主公與冀州刺史有一軍攻入城內(nèi),必然能夠一舉拿下薊縣。”

    “嗯,此計甚妙。”

    袁常點了點頭,頗為贊同郭嘉的計策。對此,袁常當然不會反對。不過,很快袁常又皺起了眉頭,嘆道:“其實,說心里話,我并不希望和公孫瓚拼殺。除卻因為平異兄這個原因之外,公孫瓚對異族的威懾力也是相當關(guān)鍵。這幽州之地早晚是我們的,日后若有公孫瓚駐守邊境,可讓異族不敢輕易出兵。也可惜公孫瓚生不逢時。若是生在漢武帝之時,公孫瓚必然是一名揚名立萬的大將。”

    “然也!”

    郭嘉點頭贊同道,不過隨后卻是反問了一句:“主公,那依你看來。公孫瓚投降的機會有多大?”

    聽得郭嘉的詢問,袁常卻是不由得沉思了起來。

    雖然說起來冀州和幽州的戰(zhàn)爭有著各自的借口和理由,但是,實際上都是兩方勢力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而找的借口罷了。而且,嚴格說起來。袁常和公孫瓚并沒有任何的仇怨,是袁紹有負于公孫瓚。

    當初袁紹為了奪取冀州,派人跟公孫瓚聯(lián)合,讓公孫瓚出兵威懾前冀州刺史韓馥,并且答應(yīng)事成之后給分一半的糧草給公孫瓚。誰能想到,袁紹事成之后,不僅撕毀約定,還趁機干掉了公孫瓚的兄弟公孫越,污蔑是黃巾余孽下的手。公孫瓚又不是白癡,哪里不知道是袁紹下的黑手。因此跟袁紹干起架來。雖然說因為之前有董卓假惺惺的派遣使者勸解雙方,但是,這個仇怨自然就拉下來了。其后,袁常這個同樣腹黑的家伙,想要霸占幽州之地,于是跟袁紹狼狽為奸,出兵攻打公孫瓚。嚴格意義上來說,是袁紹和公孫瓚有私仇,袁常完全是為了個人利益才參與進來的。

    袁紹殺害了公孫瓚的兄弟,公孫瓚十有**是不可能向袁紹投降;同樣的。對于袁常這個趁火打劫的家伙,公孫瓚自然更不會有好感,反而會更加仇恨袁常。

    無奈的搖了搖頭,袁常嘆道:“公孫瓚投降的可能性不大。罷了,盡人事,聽天命吧!”

    既然沒有可能招降公孫瓚,袁常也就落下這個心思,只能在內(nèi)心里對公孫續(xù)說聲抱歉了。隨后,袁常和郭嘉商議了一番。討論讓誰率領(lǐng)兵馬奇襲薊縣西門。最后討論了一番,貌似就典韋適合,趙云要坐鎮(zhèn)軍中,指揮大軍,自然跑不掉;而韓詢,于禁,鮮于輔,鮮于銀這些將領(lǐng)的武力值又差了太多,難以勝任。所以,最佳人選也只有典韋。至于出戰(zhàn)的兵力,如今有六萬余的兵馬,薊縣又是城高墻厚,太少也不行,況且潞縣城西北的孤山也不難翻過,最終決定讓典韋率領(lǐng)二萬兵馬為奇兵突襲薊縣西門。不過,如今大軍自然是要先開拔攻下潞縣才是正理。

    大軍在無終城修整了三日,留下二千守城兵馬之后,以趙云為主將,郭嘉為軍師,袁常作為甩手掌柜,大軍朝著潞縣開拔。

    無終城到潞縣不過一百多里的路,袁常的大軍也不著急趕路,畢竟還要等著袁紹的大軍聯(lián)合攻到薊縣城下。故此,行了三天才算是到達潞縣城下,因此,袁常的大軍倒也是精神十足,紛紛叫囂著立馬攻城,一舉拿下潞縣。當然,袁常也不著急,先讓大軍安營下寨,然后便讓關(guān)靖持著公孫續(xù)寫好的勸降信,送到薊縣城內(nèi)。一來一回最多兩天的時間,也不耽誤,趁著這兩天還剛好可以打造攻城器械。

    卻說關(guān)靖向潞縣的守城大將自報家門之后,便一路策馬疾行前往薊縣。在袁常大軍抵達潞縣的當晚,關(guān)靖便已經(jīng)到達薊縣城內(nèi),將公孫續(xù)親筆書寫的勸降書信送到了公孫瓚手中。

    關(guān)靖本來都已經(jīng)準備好被公孫瓚怒罵,甚至是砍頭。不過,公孫瓚拿了書信,卻是并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反復(fù)察看書信,直到看了不下十遍之后,公孫瓚這才放下勸降信,輕聲問道:“平異在袁常軍中可好?”

    關(guān)靖先是愣了愣,很快反應(yīng)過來,連忙回答道:“啟稟將軍,袁太守并沒有限制少將軍,少將軍倒也沒有受到委屈。”

    “嗯!”

    公孫瓚點了點頭,隨后閉目沉思,似乎在考慮公孫續(xù)的勸降。此外,公孫瓚似乎也沒有召集麾下走狗們商討的意思,良久之后,公孫瓚看向關(guān)靖,淡聲說道:“此事容本將軍考慮兩日,為免袁常出兵攻打潞縣,損耗兵力,你且派一名信使前去告知袁常,等本將軍考慮兩日之后,你再去將答案告訴給袁常。”

    公孫瓚如今好歹也是一州刺史,麾下兵馬十幾萬。讓他投降自然不可能是立馬就能做出決定。故此,關(guān)靖也能理解。況且,公孫瓚能考慮反而是件好事,畢竟說明他有些動心。關(guān)靖同樣清楚袁常兵馬的戰(zhàn)斗力。以及袁常麾下猛將,謀士的能力,若是公孫瓚死磕,結(jié)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袁常接到公孫瓚的回信,心頭有些松了口氣。公孫瓚有投降的意思就好。如此,公孫續(xù)也能安心許多。

    而到了第三日的傍晚,關(guān)靖也帶回了公孫瓚的回信。信中公孫瓚表示,愿意投降,不過,在投降前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與袁紹進行一場決戰(zhàn),從而解決雙方的仇怨。待與袁紹決戰(zhàn)之后,公孫瓚自會無條件投降。

    “真的嘛,太好了。父親愿意歸降?”

    公孫續(xù)似乎還有些不敢相信,猶自喃喃自語的說著,還看了看公孫瓚的回信,最后確認無疑之后,也終于松了口氣。越了解袁常,公孫續(xù)越知道袁常和麾下的強悍,若是公孫瓚選擇死磕,公孫續(xù)根本不相信自家老子能獲得最終的勝利。況且,另一邊還有袁紹的十幾萬大軍威脅,公孫瓚選擇死磕。結(jié)果只有死路一條。

    “不對!”

    “不對!”

    然而,不等公孫續(xù)興奮多久,袁常和郭嘉二人卻是同時驚呼出聲,二人對視一眼。似乎都明白對方眼中的意思。

    “承志兄,怎么了,難道父親是詐降?”公孫續(xù)見狀,驚問到。

    “并非如此!”

    袁常搖了搖頭,皺眉說道:“從信中所寫的內(nèi)容來看,公孫將軍是真的愿意歸降。只是。我有種不好的感覺,似乎公孫將軍有種交代后事的感覺。沒錯,就是交代后事。對了,公孫將軍選擇與冀州刺史決戰(zhàn),若是勝了或許還沒有其他事;若是敗了,怕是公孫將軍會一時想不開,以死明志啊!”

    “怎么可能?”公孫續(xù)頓時呆住了,一臉的呆滯。

    郭嘉接過書信,指著信上的內(nèi)容說道:“你們看公孫將軍這些話,似乎在關(guān)懷少將軍,表達思念之意;還有公孫將軍感謝主公對少將軍的寬厚,十分感謝,還讓少將軍好生輔佐主公治理幽州。然而你們想想看,公孫將軍作為一名將領(lǐng),又豈會表達出如此情緒。由此種種跡象看來,公孫將軍是在交代后事啊!”

    言畢,郭嘉看向關(guān)靖,問道:“關(guān)長史,你在薊縣城中之時,是否發(fā)現(xiàn)公孫將軍已經(jīng)有在調(diào)動兵馬?”

    “確實如此!”

    關(guān)靖點了點頭,飛快的說道:“當時我也詢問了將軍是何意,將軍說是解除城防,將士兵遣散,等袁太守接受薊縣之后,能夠更加容易的進行安排。”

    “看來真的是如此了,事實上,怕是公孫將軍接到少將軍的勸降信后,已經(jīng)做好了決定,將兵馬調(diào)往前線,做出與袁紹決戰(zhàn)的準備。之所以說要兩日后回復(fù)主公,估計就是怕少將軍看出公孫將軍的意思,從而趕到戰(zhàn)場去勸阻公孫將軍。如我所料不差,關(guān)長史回來的時候,公孫將軍怕是也已經(jīng)趕往了前線戰(zhàn)場上,與冀州刺史開戰(zhàn)了。”

    “什么?”

    公孫續(xù)聞言頓時大驚。

    事實上,也正如袁常和郭嘉所預(yù)料的那般,公孫瓚擺明車馬和袁紹決戰(zhàn)。勝了,公孫瓚降的心甘情愿,若是敗給袁紹,他自然是以死明志。

    其實,也正如袁常所想,公孫瓚對袁常的仇恨比之袁紹還深刻。

    公孫瓚和袁紹已經(jīng)有仇怨了,雙方開戰(zhàn)也有理由;然而,袁常這種趁火打劫的行為,卻讓公孫瓚極為憤怒,恨不得將袁常千刀萬剮。然而,袁常的大軍卻是太強悍,一路攻城略地,公孫瓚根本攔不住,再加上還有袁紹的大軍威脅,連連敗退的公孫瓚最后只能選擇回到薊縣老窩駐守,想要憑借城高墻厚的薊縣將袁常和袁紹大軍的糧草耗盡,撤退。誰能想到,就在這個時候關(guān)靖拿著公孫續(xù)的勸降信來了。

    看第一遍的時候,公孫瓚自然是心頭憤怒異常,恨不得把關(guān)靖給砍了;不過,公孫瓚還是保持冷靜,又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之后,公孫瓚突然發(fā)現(xiàn),袁常似乎還真的跟公孫續(xù)信中寫的一般強悍,憑公孫瓚的能力,根本無法與之對抗。于是乎,公孫瓚有些意動了。

    當然,打動公孫瓚的自然不是袁常的兵強馬壯,而是袁常對異族的態(tài)度。

    當時公孫瓚得知袁常和劉和聯(lián)合擊退烏丸,東部鮮卑等異族兵馬的時候,公孫瓚便痛飲三碗美酒慶賀。同時,對袁常的仇恨已經(jīng)消失不見,反而是濃濃的贊賞之意。為此,在關(guān)靖拿來勸降信的時候,公孫瓚才沒有第一時間把關(guān)靖給砍了。若是沒有袁常對待異族的舉動,關(guān)靖絕對是無法幸免。

    隨后,公孫瓚也決定向袁常投誠。

    當初劉虞作為幽州刺史的時候,對待異族用的是懷柔政策,跟公孫瓚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兩人就有無數(shù)矛盾,才讓公孫瓚最后把劉虞給干掉。如今袁常卻是說了,他接任幽州刺史之后,公孫瓚繼續(xù)駐守邊境,抵御異族,袁常不會干涉,還會大力支持。既然沒有人打擾他打擊異族,公孫瓚又有什么拒絕的理由呢?不過,公孫瓚與袁紹還有殺弟之仇,這仇恨不是三言兩語能化解的。因此,公孫瓚決定跟袁紹決戰(zhàn)一場,若是勝了,報了殺弟之仇,他就將幽州交給袁常,安心的駐守邊境,打擊異族;若是敗了,對不起自己的兄弟,他便以死明志。反正他已經(jīng)明白袁常對異族的態(tài)度,即便是身死了,也后繼有人,公孫瓚也不用擔(dān)心了。

    所以,在安撫了關(guān)靖之后。公孫瓚便遣使給袁紹,在薊縣外的平原進行一場決戰(zhàn),決定幽州的歸屬。接到袁紹的回信,公孫瓚便開始調(diào)兵遣將,送完薊縣城外的平原,做好決戰(zhàn)的準備。至于良鄉(xiāng)城和安次城的兵馬,也被公孫瓚調(diào)回來。因此,在關(guān)靖返回潞縣給袁常回復(fù)的同時,公孫瓚也率領(lǐng)著親兵前往薊縣外的戰(zhàn)場,準備著與袁紹決一死戰(zhàn)了。(未完待續(xù)。)

    PS:  求支持,支持!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南丰县| 仙居县| 芦山县| 平潭县| 乌海市| 九龙坡区| 中山市| 益阳市| 丰镇市| 正镶白旗| 三穗县| 英山县| 道真| 嵩明县| 霍州市| 驻马店市| 河津市| 玉林市| 荔波县| 吐鲁番市| 晋州市| 锦屏县| 驻马店市| 哈巴河县| 德安县| 玛纳斯县| 闽侯县| 隆回县| 边坝县| 唐山市| 乌拉特前旗| 清水县| 新闻| 乳源| 双江| 丰镇市| 冀州市| 正镶白旗| 哈密市|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