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會堂的路上,徐庶略顯憂慮的問道:“主公,如此行事,是否會讓陛下和百官們心生不滿,若是他們私相圖謀,于主公而言也是件麻煩事。”
“元直,既然我們選擇了這條路,麻煩是顯而易見的。”
袁常倒是沒有多少擔心,望著蔚藍的天空,低聲說道:“我們走的是革新變法的道路,而里面的大臣們多是頑固守舊之輩,我們要想改變,必然會跟他們發生沖突。縱觀前塵,自漢武帝以來,這個天下就猶如一潭死水一般,無論是身居高位的官員,抑或是田間勞作的百姓,他們都已經麻木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著,不知道世界一直在變化,在前進,沒有改變的天下,最終只有被淘汰。”
正如袁常所說的,從漢武帝之后,大漢朝就沒有什么變化,一直都是沿用舊制,即便是光武帝中興也是如此。只不過是從王莽手中把漢室奪回來,東漢立朝之后,同樣沒有絲毫的改變魏晉之后也是如此,然后,中原就遭到了第一次的慘劇,五胡亂華事件的發生還有,滿清也是如此,更甚至滿清不僅沒有改變,反而在倒退,把明朝的堅船利炮給束之高閣,直到外國的堅船利炮打進華夏大地之后,也依然不想著改變,一味的逃避、妥協,后來還是一些革新派的努力下,才有了些許變化。
袁常既然行動了,那么,就要為這個天下留下一些東西。即便在與順天盟的爭斗中失敗了,但是,他的一些理念和想法或許也能夠留下來,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不是袁常悲觀,而是有些事不得不考慮,就如項少龍一樣,或許就是沒有安排后路,以至于他去了時空穿梭局之后,連自己的兒子都無法保護。
“主公所言甚是,是屬下多慮了!”
徐庶聽了袁常的話,也明白他們的行為必然會有敵人,若是瞻前顧后,怕是什么也做不了,倒是如袁常這樣,放手去做就是了,至于失敗還是成功,那只有做了之后才能知道,沒做之前,誰也不知道結果。
“如今方案已經通過陛下的同意了,稍后奉孝和元直你們與友若、公仁商議一番,寫個奏疏,讓陛下蓋過玉璽之后傳告天下。無論其他各州如何,我幽州要率先開始改革的步伐。”
“是,主公!”
郭嘉和徐庶二人應了一聲,便離開前去找董昭和荀諶二人。
隨后,袁常看向趙云,說道:“子龍,如今莒子不在,你便主事,與子義、文則他們整備軍馬,待莒子和溫侯他們歸位之后,便執行攻伐并州和冀州戰事。此次戰事將交由你們來執行,一旦開啟戰端,我便要前往西域昆侖山,無暇顧及于此。不過,對于子龍你們辦事,我還是很放心的。”
“云必不負主公所托!”
趙云沒有用過多的言語的保證,他只會用行動來表示自己的態度。
袁常敲了敲腦袋,感覺自己好像忘了一件事情,腦袋一轉,這才想起來自己似乎還沒有帶劉協去熟悉他的辦公地點。想到這里,袁常讓趙云自己去辦事,而他則調頭返回大會堂,準備帶天子去辦公地點轉一圈。
大會堂內
等袁常一行人離去,百官們便議論起來,有幾個心里不服氣的大臣,聚齊起來到劉協跟前訴苦。
“陛下,臣等為國事勞心勞力,如今幽州牧一句話便讓臣等的努力付諸流水,還請陛下為我等做主。”
“請陛下為我等做主!”
劉協心中有一口郁氣,恨不得發泄一番。這些大臣剛才袁常在的時候不站出來說話,此刻袁常離去了,卻是跑到自己面前來訴苦,莫不是覺得自己好欺負?或許,正如袁常所說的,這些大臣不過是一些只會用嘴巴說話的家伙,真讓他們動起手來,卻是沒有絲毫的能力可言。
劉協面色淡漠,平靜道:“諸位愛卿,朕對于幽州牧的做法也是深以為然。諸位只需努力一番,早晚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位置。如今,朕和幽州牧已經決定好了,自是不好反悔。所以,諸位愛卿無需如此。”
“陛下,臣等…”
幾個大臣還是有些不甘,正要痛哭流涕的述說自身以往對朝廷的貢獻。結果,余光一瞥,發現袁常就站在大門處,頓時嚇得把鼻涕眼淚給收了回去,想要說的話卡在喉嚨里,不上不下的,極為痛苦。
袁常無視這些大臣,走到劉協面前說道:“陛下,是臣失誤了,忘記引陛下前往辦公之地。”
“無妨!”
劉協擺擺手示意自己不介意,隨后也不管那些哭訴的大臣,就這樣跟著袁常離去。楊彪、趙溫和張喜等幾人也跟上,他們也沒有心思搭理這些慫貨。此刻袁常就站在他們面前,他們既然有怨言,怎么就不敢找袁常抱怨,偏偏就只會找天子哭訴。看來,袁常表現的兇狠一些,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這些大臣就不敢在袁常面前蹦跶,讓他們清靜了許多。
華國的政治中心,辦公地點,袁常也沒有客氣,直接照搬后世的地點。當然,現如今中海、南海和北海還沒有開辟出來,而袁常招募青壯,此前只是開辟出了中海,至于南海和北海是否要開辟出來,目前也不著急。反正,作為純辦公地點的話,中海目前是夠用了。
中海的位置在北京城中軸線上,硬生生的挖出一個幾百畝的人工湖,而辦公地點則是在湖中心。
“幽州牧好大手筆,竟然建造出如此一個地方。”
在前往辦公地點的路上,楊彪看到人工鑿出的一個大湖,忍不住感慨稱奇了一番。不要說他,劉協也是如此。長安和洛陽的皇宮園林宮殿無數,似乎也沒有打造這樣的湖景,看起來,袁常倒是更會享受。
“太尉過譽了!”
袁常謙虛的應了一聲,說道:“吾計劃以中海為中心,再挖掘南北二海,可為北京城之一景,吸引更多的百姓前來,增添我幽州的人氣。此外,中海以東的位置,再修建一座故宮,將大漢以前的朝代的古董名珍擺放其中,供世人觀賞。當然,同時也是要警醒世人,前朝因何而亡,我等后世之人當以此為戒。”
“哈哈,幽州牧想法甚好,希望老夫有生之年能夠看到。”
楊彪大笑一聲,稱贊到。楊彪如今五十幾歲了,在如今的時代,五十幾歲的人,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會一命嗚呼了,所以,楊彪說這話也不是嘲諷袁常。
“放心,太尉有生之年必然能夠看到。”
袁常倒是知道楊彪活的挺久,再說了,三海和故宮也并沒有要一下子就打造成后世的規模,慢慢打造,楊彪活著的時候自然能夠看到。
“那就承幽州牧你的吉言了!”
隨后,大家也不再說話,坐在馬車上觀賞四周的風景。畢竟從大會堂到中海還是有些距離的,自然不可能步行。
不多時,一行車馬便到達了中海的辦公地點。
“陛下,這幢樓便是你的辦公地點了。”
袁常指著眼前一座三層的樓房,對劉協說道。樓房大門兩側,一邊掛著華國中央委員會,一邊掛著華國元首府。
“幽州牧有心了!”
看這樓房的情形,顯然袁常早有準備,并不是隨意敷衍的,劉協倒是有些滿意。至少,跟董卓、李傕他們比起來,袁常表面上對他還是不錯的。至于說袁常有不臣之心,說真的劉協也沒看出來,或許袁常是對天子沒有敬畏之心,但是,對這個天下的心思卻是不會少。只不過,做皇帝的首先考慮的卻是大臣對自己的忠心,其次才是天下百姓的愛護。也許,這便是雙方矛盾的根源。
“陛下辦公的地點在二樓,辦公室門前皆有銘牌,可知自己的位置。”
袁常詳細的介紹了一番,隨后,便來到了劉協的辦公室前。辦公室的打造、擺設都是按照后世的規格來布置,一切都顯得新穎無比,讓人看的稱奇。接著,袁常又介紹了一些劉協下屬的情況,至于這些下屬,袁常沒有替劉協安排,劉協可以自己安排人選,也可以從幽州官員調任,袁常也沒有在意。反正,就看劉協自己決定。
“太尉,你們幾位的辦公地點也在陛下附近,中央委員會成員的辦公地點皆在這中海之上。此外,中海也可以當做府邸,若是你們愿意,可以將住處搬來此處若是不想,也可住在吾替諸位安排的住處,諸位皆可自由決定,吾不會過多干涉。”
袁常清楚明白的述說了一番之后,便將空間留給劉協他們,自行離去。
等袁常離去之后,劉協讓羽林軍親兵守在門外,而他則與楊彪等幾人商議了起來。
劉協眉頭微皺,一臉疑慮的說道:“諸位愛卿,不知你們可否看出幽州牧的用意?若是說幽州牧有不臣之心,然則,他的一切安排似乎都表現出對朝廷的忠心只是,若是說幽州牧忠于朕,他的表現也不盡然,卻是讓人好生疑惑。”
“幽州牧心志高遠,我等望塵莫及!”
楊彪感慨了一句,見劉協幾人疑惑的看著自己,捋了捋胡須,沉聲說道:“陛下,說句冒犯的話,幽州牧對于陛下沒有敬畏之心,他所忠的乃是自己的本心,是天下萬民的福祉,只要能夠為天下萬民謀福利,是否忠于天子,于幽州牧而言并不是很看重的事情。如此心志,乃是圣人所追求之理想,不想幽州牧竟也有如此遠大志向。”
“這…”
劉協幾人聽了楊彪的話,俱是面面相覷。不過,楊彪的話似乎也有道理,從袁常的所作所為來看,都與楊彪的話符合。只是,這樣的大臣,對于他劉協,有何用處?一個不忠于自己的大臣,再如何為民謀福祉,他也不放心。
“敢問太尉,朕當如何對待幽州牧?”
在場的幾個心腹之中,趙溫和張喜的見識還不夠,董承和伏完的能力一般,能夠得到讓人滿意的建議,怕是也只有楊彪了。
“陛下如何對待幽州牧,卻是要看陛下的選擇了。”
“太尉,此言何解?”
楊彪再捋胡須,凝聲說道:“陛下若是要想興復漢室,讓天下超越漢武之興盛,那么,陛下自當親近幽州牧,任他施為,以幽州牧之才情,這天下在他的治理之下,超越漢武之興盛,必當不是空想而陛下若是不甘于大權旁落,要將權勢收回,則要明面上親近幽州牧,暗中招募人才,待時而動,只要時機成熟,陛下或可從幽州牧手中將權勢收回,徹底掌控朝政。故而,如何對待幽州牧,一切還需看陛下的選擇。”
楊彪話音落下,劉協還沒回答,董承自是跳出來,道:“陛下,這何須選擇,自當是后者。陛下乃是天子,萬民之主,這天下的一切都是陛下的,陛下又豈能讓幽州牧任意妄為。只要陛下一聲令下,臣自當為陛下鞍前馬后。”
董承自然是不甘心的,他作為衛將軍,國舅爺,按理來說地位應當無比的遵從。然而,如今他的地位不過是一個部門的領導,連中央委員會都無法排進去。楊彪、趙溫和張喜他們三人排進去也就算了,但是,幽州這邊的郭嘉、趙云是什么角色,他聽都沒聽說過的人物,竟然如今位置都排在他之上,讓他如何能夠忍受下這口氣。因此,他自然是慫恿劉協跟袁常對著干,唯有將袁常干趴下,他的地位才能再次回歸。
相對于董承的積極,趙溫、張喜和伏完就沒有表態了,趙溫和張喜已經得到相應的地位,自然沒有過多的想法而伏完也是如此,歷史上劉協和伏壽慫恿伏完干掉曹操,最終伏完也沒有出手,等他逝世之后,伏壽寫給伏完的信被發現,伏家才被誅殺。所以,事實上伏完是比較傾向于和平共處的一派。
如今的劉協沒有遭受如何迫害,所以也相對冷靜,聽了董承的話之后沒有表態,而是說道:“罷了,此事容朕思慮一番,諸位愛卿且先退下吧!”
“是,臣等告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