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蜀漢之莊稼漢 第0752章 陽謀

作者/甲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雍涼一帶,特別是少雨的河西走廊,城池幾乎都是建在河流邊的平地上。

    從金城越過大河,就有一條注入大河的水,叫麗水。

    逆麗水而上,枝陽縣、允街縣、令居縣,羅列其邊。

    自馮永領軍出現在金城地界,張就就知道,西平郡的守將鹿磐和涼州刺史徐邈中計了。

    他以最快的速度派人把這個消息送過河。

    徐邈接到消息后,一口老血差點吐了出來。

    “此誠陰狠詭詐之徒是也!

    徐邈渾身哆嗦著。

    榆中肯定沒了。

    雖然張就傳來的消息說,榆中情況不明。

    但徐邈知道,榆中肯定是沒了,唯一不確定的,就是榆中能守幾天。

    更重要的是,張華領金城之兵去援榆中,被從山里冒出來的馮永截斷了后路。

    徐邈最關心的,也正是這一點。

    若是金城援軍覆沒,則金城不保。

    金城不保,蜀軍就可趁機渡河,順麗水而上,占據令居。

    一旦令居有失,蜀軍右可擊西平,左可進涼州。

    偏偏這個時候,涼州剩余兵馬全在西平。

    若是西平的兵馬不能及時撤回來……

    想到這些種種后果,皆是由那個神出鬼沒的馮文和引起,徐邈又忍不住咒罵:“陰狠詭詐之徒,陰狠詭詐之徒……”

    “使君,既然蜀軍此行目的是要攻打金城,何不令鹿將軍前往令居?”

    幕僚建議道。

    徐邈眼中沒有焦距,臉色沉重,“就怕來不及了。”

    “金城城堅,只要張家叔侄能堅守一些時日,足以讓鹿將軍……”

    “萬一此時金城已失呢?”

    徐邈猛地打斷了幕僚的話,把密函捏成一團,手背上青筋冒起,“自金城去令居,不過兩三日。”

    “只怕刺史府的信令剛到西平,蜀人就已經到令居城了。令居城兵不過兩三百,能擋幾日?”

    “若是貿然讓鹿磐領軍前往,再有閃失,涼州就只能拱手讓人了。”

    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金城被劫了糧草,救援榆中的大軍又被馮永斷了后路的消息,讓徐邈是真心不敢賭。

    因為賭輸了,涼州皆沒!

    “傳信給鹿將軍,讓他立即帶人回涼州,從大斗拔谷走!”

    巍峨的祁連山由東向西連綿數千里,組成了河西走廊的南邊屏障,同時也把西平與河西走廊分開了。

    群山延綿之中,有一條峽谷,打通了西平與河西走廊。

    這便是大斗拔谷。

    出了這條峽谷的山口,便是武威郡西邊的張掖郡。

    它是絲綢南路的必經之路,也是從西平回河西走廊最快的通道。

    “可是使君,如此一來,那這金城郡與西平郡……”

    “武威、張掖、酒泉、敦煌,有此四郡,便是涼州,所以我們現在所要做的,便是守住這四郡。”

    徐邈一字一頓地說道。

    說完這個話,他痛苦地閉上眼,長嘆了一口氣,語氣落寞,“剩下的,吾無能為力矣!”

    張就的及時傳信,以及徐邈這一次的謹慎,挽救了涼州最后剩余的人馬。

    讓鹿磐多出三天的時間,把西平郡的所有魏軍召集起來,準備穿過祁連山的唯一山口,回到涼州張掖。

    不過西平魏軍的突然大舉行動,倒是產生了一個意外插曲。

    西海的禿發部與羌胡一下子慌了神:我們已經聽鹿大人的調解,不再相爭,你們想干什么?

    即便是禿發部,為了自己部落的安全著想,亦不得不暫時遠離西平邊界。

    只是張就救了西平的鹿磐與魏軍,卻渾然不知,他與叔父兩人順著麗水行一路,安撫一路。

    人稱“小文和”的馮永,以落后一天的路程,領軍跟在他們后頭一路收城。

    令居縣是通向河西走廊的沖要,同時也是金城郡在大河西邊的最大縣城。

    孝武帝時,霍驃騎就曾在這里筑塞、通渠,以此作為平定河西的前沿。

    后來大漢又在這里置田官吏卒,光武帝時這里曾是護羌校尉治所。

    城內的縣衙門口,縣令正送張華張就一行人準備離開。

    只聽張就對著令居縣縣令說道:“令居縣本就是涼州咽喉,如今蜀兵不至,李縣令正好借此機會撫人心,修甲械,筑城墻,以備后來。”

    令居縣縣令唯諾而應。

    哪知就在這時,也不知是從誰大喊了一聲:“蜀兵至矣!”

    原本已經恢復了平靜的令居城一下子轟然大亂。

    “何人在此胡言亂語,擾亂民心!”

    張華聽到這話,頓時大怒,按劍大喝。

    他領兵退回金城時,先是以為蜀軍沒追上來,再遇馮永攔路,又有侄子相救,哪知最后魏延再尾隨而至。

    起起伏伏,其中曲折,忽悲忽喜,情緒變化之大,最后居然把他激到吐血昏迷。

    所以他對蜀軍這個詞,著實是敏感之極。

    更何況自己等人才說了蜀兵不會過河,現在就有人亂喊亂叫,故意的嗎?!

    蜀兵蜀兵,哪來那么多蜀兵!

    一行人看向聲音來源的地方,只見幾個魏兵護著一個官吏,一邊向這邊沖來,一邊在大聲呼喊。

    但凡聽到這個消息的百姓士吏,皆四散而逃。

    “速把那幾人拿下!”

    張華大喝。

    “不對,那不是允街縣的縣丞?”

    張就眼尖,失聲驚呼。

    允街縣離枝陽縣不遠,叔侄兩人到那里時,此縣的縣令早已棄城而逃,唯有縣丞是本地人,所以留守縣城。

    后來張華以金城太守身份,讓其代行縣長事。

    沒想到這才過一天,這縣丞就突然出現在令居城內。

    想到這里,張就心里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預感自心頭升起。

    那允街縣的縣丞看到了縣府,也看到張家叔侄。

    他踉踉蹌蹌地沖過來,“張家叔侄,你們好歹也是河西高門子弟,沒想到竟是如此無恥之徒!”

    “你說什么!”

    張華半劍出鞘,正欲下前。

    張就卻是攔在他前面,“丁縣丞,此話何意?”

    “你還好意思問!”

    丁縣丞頭上的冠帽早已不知丟哪里去了,他腦袋上的熱氣上騰,就像剛揭蓋的蒸籠似的汗水涔涔而下。

    臉被曬得通紅,喘著粗氣,手指哆嗦地指著張就:“堂堂敦煌張家子弟,居然做出此等欺騙之事!”

    張就看著悲憤交加的丁縣丞,心頭的不祥之感越發地強烈:“丁縣丞,請慎言!”

    “吾與細作何用慎言!”丁縣丞仍是指著張就不放,“張家叔侄,乃蜀人細作是也!莫要信他們的話!”

    “你怎能憑空污人清白?”

    張華按捺不住,自張就的身后挺身而出,拔劍出鞘。

    “清白?你們何來清白?”

    丁縣丞越說越激動,就只差沖上去與廝打。

    “說什么蜀人不會過河,讓我等掉以輕心,哪知你們走后的第二日,蜀人就兵臨城下!”

    “此事一看就知你們與那蜀人有所勾結,還有何顏面說清白?”

    張就大驚失色:“不可能!我們明明親眼看到浮橋已經被拆了,而且蜀虜還放了火……”

    話沒說完,他突然頓住,想起了一個細思極恐的可能:難道有人在算計他們?

    只要沒人阻攔,蜀軍想要過河,那還不是簡單的事情?

    而且蜀虜回師,他們也只是猜想,根本就沒有確定。

    只是蜀虜明明可以直接渡河,甚至還可以提前兩三天到達令居城下,為什么他們要繞這么一個大圈子?

    這正是張就想不明白的地方,也正是如此,才把他的心思帶到了歪處,導致他判斷失誤。

    想到這里,張就感覺自己快要瘋了。

    是誰?

    誰這么有閑心干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

    “蜀虜,當真已經渡河了?”

    張就哆嗦著,懷了最后一絲希望問道。

    “允街已失,蜀人只怕離這里已不足一天行程!”

    丁縣丞慘然一笑。

    令居縣縣令在雙方對質的時候,早就已經不動聲色地退開。

    同時令居縣的守卒亦悄悄地把他們都圍了起來。

    “若此事是真的,那皆是吾叔侄之錯。”

    張就面色灰白,萬念俱滅。

    “大郎……”

    張華一聽,大急。

    張就苦笑搖頭:“蜀人若當真渡河,我們就是再說什么,也是無用了。”

    說著,他的聲音低沉了下去,似在喃喃自語,實際上卻是只有張華能聽得到,“更何況,金城失守……”

    張華被他這么一提醒,想起自己乃是待罪之身。

    而這個罪,正是因為金城。

    想起金城,就會記起與蜀兵對戰時的種種。

    怒,憤,屈等等諸多情緒,涌上心頭。

    他氣若發狂,大吼一聲,摔劍在地:“氣煞我也!究竟是何人,如此陰毒,陷我叔侄于此等不義之地!”

    張就面色比丁縣丞還慘然,“百口莫辯,不外如是。”

    “事到如今,還欲狡辯!”

    丁縣丞怒氣勃發。

    看了看周圍的魏兵,張就解下自己的長劍,“此行我與叔父,乃是去向徐使君請罪。諸君若是有意,不妨送吾等前往姑臧。”

    令居縣縣令這才松了一口氣:“如此甚好,張太守,張長史,得罪了!”

    令居縣是金城郡大縣,同時也是地處要沖,能在此處當上縣令,李縣令的根底,自然不會太低。

    蜀人據隴右,截斷涼州與關中的聯系,若是魏國能越早收復隴右還好說,若是不能……涼州最后何去何從,還很難說。

    敦煌張家作為涼州豪族,在這種時候,能少得罪,還是少得罪為佳。

    在張家叔侄離開的第二日,馮永領軍如約而至。

    令居城是麗水河谷唯一一個比較大的城池,也是唯一一個尚有兵卒守衛的城池。

    看著城頭上那稀稀落落的守兵,馮永沉吟一聲,然后長嘆:“這令居城作為要沖之地,果然是城高池深,守衛森嚴。”

    張遠:……

    “傳令下去,馬上派人回去,通知魏將軍,就說我需要他派軍前來支援。”

    張遠瞟了一眼城頭,罕見地比平常遲了一息時間才應道:“諾!”

    張遠很快把軍令傳了下去,回來后終是忍不住地說了一句。

    “山長,學生有一事不明。”

    “什么?”

    馮永行走在麗水邊上,查看令居城周圍的情況,發現此處確實是這一路河谷最好的地方。

    河水兩邊的土地開闊,利于耕種。

    從這里看去,后頭的群山驟然收斂,城池正好就卡在這個收斂之處。

    在這里筑寨屯兵,既能利用河谷平地屯墾,又能隨時進軍涼州。

    霍驃騎當年的眼光,確實獨到。

    最近的一次涼州之亂,后漢朝廷從湟中招募過來的羌胡義從,原來也是守在令居,以鎮壓金城的叛胡。

    哪知道連湟中義從軍都跟著反叛,令居失守之后,事態這才陡然升級。

    “山長,即便是沒有張家叔侄,我們一樣也可以輕松拿下麗水河谷諸縣。”

    “學生不明白,山長為何不提早過河,直接拿下這令居城呢?”

    馮永聽到張遠這個話,欣慰一笑。

    “牧之啊,你能問出這個話,就說明你已經能獨立思考問題,開始成為一名真正的參謀。”

    張遠得了表揚,有些不好意思地低頭一笑。

    學生好學,馮永自然愿意多說幾句,他指了指不遠處的令居城,“我們要攻下這里,并不困難。”

    “如果等魏將軍來了,我們甚至還可以嘗試進軍涼州。”

    “只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平定涼州期間,我們要傷亡多少人?涼州諸郡表面上是重歸大漢,但實際上又有多少人會再行反叛?”

    “這都是我們需要想到的問題。牧之,我們要的是一個真心臣服大漢的涼州,至少是一個不會給大漢添堵的涼州。”

    “最低最低,也要是一個不會在大漢與曹賊相持時,在后方給大漢搗亂的涼州。”

    “涼州的資料你也看過,這百余年來,后漢在涼州,費了多少錢糧,多少兵力?”

    “沉疴不能用驟用猛藥,須得先調理好身子,方可徐徐治之。”

    張遠似懂非懂。

    “張家叔侄就是一個引子,我想用他們把涼州內部的病,給引發出來。”

    “山長,學生不明白。”

    “自曹賊逆篡以來,涼州的大小叛亂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所以說,涼州世家豪族,也并非是全部真心臣服曹賊啊!”

    “張家叔侄之事,不管涼州的曹賊,是治他們的罪,還是不治他們的罪,都很難辦啊!嗬嗬,哈哈!”

    馮永想到得意處,怪笑了起來。

    治了罪,即便是張家叔侄罪有應得,但在這種敏感時候,徐邈就是在表明不相信張家。

    不治罪,則是表示徐邈怕了涼州豪族。

    那些個世家與地方豪族,究竟是個什么尿性,馮永哪有不清楚的?

    強敵壓境,外援斷絕,再加上某些巨大利益的誘惑,他們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來,馮君侯不用大腦思考,僅用腦干都能猜得出來。

    張家叔侄,只不過是把他們內部矛盾加速放大的催化劑罷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社县| 新建县| 合肥市| 饶阳县| 苍梧县| 乌兰县| 原阳县| 西乡县| 涞源县| 弋阳县| 扶风县| 综艺| 五原县| 枣阳市| 阿图什市| 通化市| 仙居县| 略阳县| 大名县| 广西| 环江| 罗城| 临潭县| 杂多县| 拜城县| 洛浦县| 恩施市| 泰和县| 太和县| 台安县| 老河口市| 上虞市| 昌乐县| 上虞市| 大港区| 汝城县| 沧州市| 深圳市| 常熟市| 龙里县| 黑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