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蜀漢之莊稼漢 第0921章 糧食問題

作者/甲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提起南中和花鬘,馮永又突然想起一事。

    當下便把魏容喊過來:

    “南中那邊要建新學堂,明年畢業(yè)的學生,實習地點就是南中學堂,回來后可以優(yōu)先通過涼州考課。”

    魏容聽了,微微一愣:

    “卻不知弟子要與誰接洽此事?”

    “花娘子,你知道吧?”

    此話一出,魏容還沒說話,一旁的李遺就已經(jīng)露出意味深長的神情。

    “文軒,此事恐怕也要麻煩你,你在南中那邊有根基,還請你寫封信去南中,讓那邊的大族配合一下。”

    南中李家和爨家,既同是豪族,又是姻親。

    現(xiàn)在的興古郡太守爨習,是李恢的姑父。

    有他們的配合,這個事情要輕松很多。

    “小弟省得。”

    建興十一年二月,大漢的尚書臺給丞相府遞交了一份政令:

    鑒于大漢與吳國之間的物資往來越發(fā)頻繁,建議在永安建立易市,專門管理與吳國的互市。

    丞相府很快回了一個字:準。

    開春后,官府的主要工作就是春耕。

    春耕過后,馬上又要準備收羊毛。

    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

    不管是種地也好,工坊也罷,一年里最重要的時候,都是在春日。

    相比于這兩項工作,永安易市的建立,就顯得比較低調(diào)。

    不過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畢竟大漢不可能滿世界地宣揚,永安易市是為了搞垮荊州的糧食產(chǎn)出。

    而且永安易市主要針對的目標是大宗物資和暴利物資。

    這些都與普通老百姓沒多大關(guān)系。

    就算是與普通老百姓關(guān)系最密切的糧價,這些年來朝廷也一直有一個保護價。

    大伙根本就不用擔心像前些年那樣,會被世家操縱糧價,低賣高買。

    再加上曲轅犁,還有官府出借的耕牛,小地主和自耕農(nóng)只要知足常樂,日子過得還是比較滋潤的。

    相比于永安易市在大漢境內(nèi)波瀾不驚,卻是在吳國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吳郡四姓之一的張家,派了張溫的弟弟張白,來到荊州。

    不來不行。

    因為有傳言說,今年粗糖可能又要漲價了。

    而張家,現(xiàn)在則是東吳最大的紅糖代理商。

    當然,這是一個比較委婉的說法。

    不大委婉的說法呢,就是吳國大買辦家族。

    這也不能怨張家。

    除了蜀國給的錢太多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

    誰叫當年的暨艷事件中,孫權(quán)對張家下了那么大的狠手呢?

    我也想忠心啊,可是孫大帝不允許啊!

    張家的人,在吳國官是當不成了。

    所以只好賣點紅糖,當個富家翁什么的。

    張白剛一到荊州,就馬上有人找上門來了。

    “張郎君,當真是漲價了?”

    這年頭,有資格在荊州種甘蔗的,拿到紅糖份額的,不是駐守荊州的軍中將領(lǐng),就是荊州的大世家。

    次一點的豪族都沒有資格。

    最典型的代表,自然就是諸葛家、蒯家,還有一個蔡家。

    現(xiàn)在的諸葛瑾,官封大將軍,左都護,領(lǐng)豫州牧,冊封宛陵侯,乃是吳國最頂級的權(quán)貴之一。

    蒯家和蔡家就是荊州世家最典型的代表。

    曹操下江南,吞荊州,蒯家的代表人物蒯越、蒯良,蔡家的蔡瑁等人投靠了曹氏。

    誰知赤壁一戰(zhàn),風云變幻。

    劉備拿下了荊州南邊四郡,又向吳國借了南郡。

    蒯家和蔡家的代表人物跟著曹操去了北方當官。

    兩家又都是南郡望族,所以大部分族人,仍是留在了南郡。

    偏偏因為有了諸葛亮的關(guān)系,南郡的蒯家并沒有因為投靠曹操而遭到打擊。

    然后吳國偷襲荊州,又因為諸葛瑾的關(guān)系,荊州蒯家依舊風生水起。

    這就是為什么世家喜歡分頭下注的原因。

    不管這天下是哪一家贏了,都不虧。

    前來詢問張白的人,正是諸葛瑾的姻親家族蒯氏。

    “吾此次前來,就是為了此事。”

    作為吳國紅糖最大代理商,粗糖漲價這種事情,張家自然是吳國第一個知道的。

    蒯氏來人一聽這話,立刻喜上眉梢。

    粗糖漲價,賣了粗糖,還能有紅糖的份額。

    這一出一進,都有紅利,簡直是爽死。

    “這蜀人倒也是舍得出錢,這兩年粗糖一直都在漲。”

    “拿下了涼州嘛,可以理解。”張白臉色淡然,似乎早就知道了原因,“畢竟涼州那邊可是直通西域呢。”

    誰不知道走涼州去西域,就是一條黃金大道?

    要不然為什么前漢和后漢兩朝,即使是隔了大片的流沙,也要想盡辦法控制西域?

    若是紅糖這等東西,真要能賣到西域,那不知會讓多少人瘋狂。

    蒯氏來人想到這一點,竟是不禁有些眼紅起來。

    張白僅僅是看了對方一眼,就已經(jīng)看懂了對方心里在想什么。

    這樣的神情,這些年來,他看得太多太多了。

    紅糖和毛布這兩樣大宗物資,委實太過暴利。

    甚至張白還知道,北邊的魏人,去年還想從荊州這邊高價收購這兩樣東西。

    畢竟襄陽和南郡雖分屬魏國和吳國,但分仕兩國的蒯氏和蔡氏,可沒說就斷了關(guān)系。

    只見他繼續(xù)說道:

    “蒯君,某此次過來,其實也是想問問各家,有沒有想要擴大甘蔗種植,畢竟機會難得啊!”

    “機會難得?”蒯氏來人一時間有些轉(zhuǎn)不過彎來,問道,“此話又是何意?”

    張白“嘖”了一聲:

    “蒯君,蜀人又不是傻子,聽說他們已經(jīng)在南中建了不少種植園。以后這粗糖的價格,究竟是個什么樣子,可是說不準的。”

    蜀人拿下了涼州,把通往西域之路掌握在手里,紅糖的需求突然大增,所以粗糖也跟著提價,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

    但蜀人一直在南中開種植園,這也不是什么秘密。

    只是因為這些年來,蜀人連年與魏人大戰(zhàn),錢糧不趁手,再加上有吳國的粗糖來源。

    所以南中的甘蔗種植園,對于蜀人來說,倒不是很迫切。

    但現(xiàn)在情況不一樣。

    蜀人控制住了涼州,對紅糖的需求大增,所以粗糖跟著漲價。

    但誰知道蜀人后面因此也會在加大對南中的開發(fā)?

    你總不能跑去跟蜀人說你們不要種甘蔗,讓我們來種就行這種話吧?

    甘蔗是個好東西呢。

    有了它,對蠻人都能多出一種安撫手段。

    更重要的是,紅糖可是掌握在蜀人手里。

    經(jīng)過張白這么一提醒,蒯氏來人也終于反應過來了。

    只見張白很是有些憂慮地說道:

    “以前蜀魏兩國,年年都有用兵之舉,故不能專心墾殖南中。”

    “唯獨去年,整整一年時間,兩國都沒有任何動靜,若是蜀國當真要安定兩年,那南中……”

    從蜀魏隴右之戰(zhàn)開始,蜀人接連連隴西、金城、安定、涼州……

    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就沒停過。

    聽說魏賊在關(guān)中部署了數(shù)十萬精兵。

    蜀國真要再打,那可就算是傾國之戰(zhàn)了,沒有幾年的準備,怕是打不起來。

    若是蜀國未來數(shù)年都沒有用兵的計劃,那么就定然會加快對南中的開發(fā)。

    夷陵之戰(zhàn)后,諸葛亮可不就是閉關(guān)殖民了幾年?

    所以張白的擔憂,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想通了這一點,蒯氏來人的臉色就有些難看起來。

    市場占有率,這個時代的人肯定是不懂的。

    但對這個概念,還是有一定的模糊認識的。

    只見他看向張白,壓低了聲音:

    “那張郎君的意思是……”

    張白也不賣關(guān)子:

    “蒯君,現(xiàn)在粗糖漲價,蜀人南中的甘蔗又比不過我們大吳,此時不多種些甘蔗,更待何時?”

    “據(jù)吾得到的消息,蜀人這幾年欲把涼州和南中徹底安撫下來,到時只怕會在南中大力種甘蔗。”

    “其實粗糖倒還是小事,就怕到時候紅糖的份額被蜀人壓下去,那才是大事。”

    聽到這番話,蒯氏來人頓時大驚:

    “此話當真?”

    張白目含深意地看著對方,不語。

    蒯氏來人頓時就想起來,這張郎君的家兄張溫,可是與蜀國的馮永有聯(lián)系,聽說關(guān)系還不錯呢!

    此時說出這番話來,怕不是他得到了什么風聲?

    想到這里,蒯氏來人連連說道:

    “沒錯沒錯!紅糖的份額才是最緊要的!”

    按約定的規(guī)矩,吳國給蜀人多少粗糖,蜀人就要按一定比例返還多少紅糖。

    但如果以后蜀人自己有了足夠的粗糖,憑什么還會像現(xiàn)在這樣返那么高比例的紅糖?

    “所以……眼下恐怕是我們種甘蔗最好的時期,趁著價格和返還份額居高不下,多種一些,以后未必有這樣的好機會。”

    張白沒有隱藏自己的目的,坦然地說道,“這也是我來荊州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希望能和大伙商量出一個辦法出來,維持這個生財之道。”

    “張郎君真是有心了啊!”

    來人感嘆一聲,然后拱手道,“我這就回族里,把情況說明白,張郎君且等我的消息便是。”

    身為荊州最大的世家之一,又與鎮(zhèn)守荊州的諸葛瑾是姻親,蒯氏同時也擔負著給吳國軍中供應糧草的任務。

    “誰都知道紅糖賺錢,但每年給軍中供應的糧草那也是有定數(shù)的,這些年來荊州的軍中糧食本來就一直緊張。”

    “若是今年種太多甘蔗,后面拿不出糧草,大將軍怪罪下來,誰當?shù)闷穑俊?br />
    錢糧是好東西,誰都想要。

    但世家就是再怎么強勢,那也得按規(guī)矩來。

    想要享受特權(quán),那就得有一定的付出。

    無論魏蜀吳哪方入主荊州,世家們想要在新勢力下立足,那就得拿出誠意。

    誠意的多少,代表著對勢力的看好程度。

    最實在的誠意是什么?

    當然就是錢糧。

    “是啊,糧食是個問題,上大將軍讓軍中諸將多開田地,就是為了解決荊州軍中糧食供給。”

    “若是因為種太多甘蔗,導致糧食不足,不說是上大將軍,就是大將軍那一關(guān)都過不去。”

    沉默了一會,有人提了一嘴:

    “買糧呢?若是從別的地方買糧過來,填補這個虧空呢?”

    有人當場就反駁道:“天下哪個地方不缺糧食?誰會賣?”

    又是一陣沉默。

    過了好久,提出這個建議的人低聲嘀咕道:

    “這個倒說不準,聽說蜀國這些年糧價一直不高,就是不知道他們愿不愿意賣……”

    “我記得去年不過已經(jīng)過了兩百錢?”

    “早就跌回去了,運粗糖的人從蜀地回來,說是那邊的糧價已經(jīng)回到了一百二十錢。”

    二月三月,正是普通百姓家中青苗成長,陳糧已盡的時候。

    如果說一月才一百二十錢,那么現(xiàn)在最多也就是一百五十錢,基本就是一年里最高的價格了。

    蜀吳兩國之間,官府使者和民間商旅往來不斷,南鄉(xiāng)交易所是蜀國大宗物資價格的參照標準。

    想知道蜀國的物價,去交易所看一眼就知道了,方便得很,根本不用費心打聽。

    這個商業(yè)情報,以前只有極少消息靈通的人才會知道,打一個信息差,也能賺不少錢。

    但現(xiàn)在這一套在蜀國已經(jīng)行不通了。

    這也是為什么大商隊都會派重要管事駐在南鄉(xiāng)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為交易所不但提供了交易平臺,同時還幫商隊收集好了各地的物資價格。

    “也就是說今年蜀國在收糧后,糧價會跌到一百錢?”

    “若是真如張家所說的,蜀人這幾年不打算用兵,只怕比這個價還要低……”

    相比于荊州百姓饑一頓飽一頓,蜀地這個糧價,當真是夠低的。

    只是在這個年代,糧食和鐵料一樣,都是最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蜀人糧價低是低,但關(guān)吳人什么事?

    蜀國在諸葛亮的治理下,法令嚴明,沒有官府的允許,誰敢私下賣糧給敵國?

    就算是要錢不要命,那也沒辦法賣啊。

    畢竟就憑蜀國那地理環(huán)境,你想要大批運糧,能瞞得過官府?

    “吳蜀乃是盟國呢,說好的相互幫扶,共同伐賊。再說了,大將軍與蜀國丞相諸葛亮,乃是同胞兄弟……”

    “沒錯。若是讓大將軍出面,說不得有幾分機會。”

    “吾記得,潘承明乃是蔣公琰的外兄,蔣琬如今乃是蜀國丞相府長史,錦城諸事,皆由彼作主,何不也請他幫忙?”

    所謂潘承明,就是潘浚。

    前年被孫權(quán)授予符節(jié),與呂岱共平五溪蠻的叛亂。

    現(xiàn)在已升至太常,正在長沙安撫蠻人。

    “此言大善!”

    若是當真能說動大將軍和潘太常出面勸說蜀國的丞相和丞相長史,此事談攏的可能性只怕不低。

    前來參加商議的張白連忙也表態(tài)道:

    “吾回去也與家兄說說,讓他寫信給那馮明文,力勸他促成此事。”

    眾人一聽,頓時大喜:

    “若當真如此,則此事少說也有七八分可成!”

    諸葛亮、蔣琬,再加上一個馮明文,哪一個不是在蜀國掌握實權(quán)的人物?

    更別說粗糖一事,與馮明文干系甚大,別人可以不愿意,但馮明文豈有不愿意之理?

    此人素有“巧言令色”之稱,讓他前去勸說諸葛亮,把握又大了幾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托县| 土默特右旗| 兴山县| 吉木乃县| 香格里拉县| 丹巴县| 临城县| 宜阳县| 夏河县| 全南县| 湖州市| 永善县| 乌恰县| 三明市| 鱼台县| 赤峰市| 荔波县| 申扎县| 柞水县| 高雄市| 灵寿县| 漳浦县| 界首市| 贺州市| 云安县| 祥云县| 九龙县| 湘阴县| 郧西县| 盐山县| 新闻| 赫章县| 开阳县| 宁海县| 二连浩特市| 平凉市| 寻乌县| 沙田区| 泰州市| 荆州市| 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