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王法民律
這個世界哪有平等和公平,在追尋公平和平等的時候,一定會造成他人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平等和公平只是一個特殊情況,可能在某一時刻某一情況上存在,但是不可能是永遠和絕對的。
所以,方天的想法很簡單,他想以王的特殊權力來保證其他非王非皇平民的平等與公平。即在燕北,只有他漢王才是王,是真正的特權,而其他人,包括如蕭何這樣的達官權貴在面對普通老百姓的時候并不會高人一等。也就是以方天他漢王的特權來保證其他人的平等與公平。
而所謂的王法,在方天的計劃中,即是后世所謂的憲法。
但是這樣做也有個弊端,那就是方天在或者他仍在主事的時候還行,一旦換一個上位者,很有可能就變法了。這也是為什么歷史上王法或者皇法無法成為根本法的原因,因為這些法都是霸權法,且與人有關,人不在了或權勢沒了,其相應的各種法和制也隨即消失。
不過方天不同,他有的是時間,他只會越來越強勢,他也只能通過他的強勢來保證所有人的相對公平與平等。
王法的制定只針對漢王方天一人,所以在刑德上任后,連續一個月也不見去議府,反而是時常往漢王府跑。
而這一個多月來,方天也時常和刑德就王法的做法進行深入談論。當然,方天只提要求,具體如何制定他沒有插手,也不好插手。
如此一來,就苦了刑德,沒有具體細節,并且方天提的要求很多時候都只是泛泛而談,說了也等于沒說,只有一個總的方向和思路,這也是為什么他這一個多月以來時常往漢王府跑找漢王的原因。
不過,經過一個多月的絞盡腦汁,刑德終于拿出了薄薄的一部《秦漢王法》。
《秦漢王法》總共三章:第一章講的是王權皇賦;第二章講的是王的權力;第三章寫的是王賦民權。第一章內容很少,就只簡單了講述了秦帝國的形成,抬高武皇對于燕北的功績,以及漢王被賦予王權的過程;第二章內容稍微多一些,主要講漢王在帝國以及具體到其領地燕北的權力;第三章內容就比較多了,整個《秦漢王法》大部分的篇幅寫的便是第三章,主要是在第二章王權的基礎上,漢王將權利平等地賦予了普羅民眾,讓他們享受公平。
對于刑德耗費了幾乎快兩個月心血才做成的《秦漢王法》,雖然在方天眼中仍然有許多不足,但是相對于這個時代來說,卻是一個極大的進步。所以方天看過后也沒多說什么,直接同意通過了。
對于王來說,他做出的便是法——《秦漢王法》;而從《秦漢王法》為基礎延伸出去針對民的,便是律。兩者統稱為法律。
不過,現在僅僅只有《秦漢王法》。接下來刑德便要以它作為基礎,與議府的議士們商討出相應的《燕北律》,然后以《秦漢王法》和《燕北律》作為燕北治理的根本依據。
不過,就在方天無條件支持和信任刑德的時候,方天實際上也是在為他挖坑,或者說借刑德本身的境況來達到他的某種目的。
雖然方天身為漢王在燕北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方天給人的形象是權威而又懶散。所以方天的支持和信任其實也僅僅只是一種硬約束和硬條件,可是這個世界可不是只有硬條件、硬環境,還有軟環境和軟條件。
于是,《秦漢王法》出來兩個月后,在各種拖拉中,刑德幾乎天天就是在和議府議士扯皮拉筋,制律的事可謂是進展得極為不順利,到現在也沒拿出一部律的框架出來。
對此方天也不急。雖然帝國形成至今已有快二十年,武皇登基也有近八年,但是整個國家的發展仍處在草創階段中,各種制度都極為原始,所有事幾乎都還在摸索中進行。現如今,不管是議榜議冊也好、學院也好、議府議事也好,還是現在的王法民律,都是才剛剛出來,不可能一蹴而就。
不過,方天讓刑德主持做王法民律可不是僅僅是為了紙上的功夫,其另外一個目的則是想讓燕北的法律體系獨立出來。所以,方天明知刑德受排擠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信任,為的不是真的讓他融入現有的漢王官員體系中,而是想讓他另外再立門戶。
于是,見兩個月民律議制的事毫無進展,方天直接佯裝怒斥了一干人等,尤其是對刑德的作為最不滿意,直接點名訓斥了一遍。不過就在漢王點名訓斥了刑德,其他人以為刑德要下任的時候,方天接著又發布命令:
鑒于議府現有機構不能很好完成民律的議制,現將議府一分為二:由蕭何為首的行政官士組成政議殿;由刑德為首的法士組成法議殿。兩殿分別統屬于議府,最高長官為殿長,由議府議事會成員擔任。
方天這道命令一出,整個北京頓時炸開鍋了,那些原本幸災樂禍等著看刑德笑話的人都懵了。
“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蕭何看到這道命令后氣得直接將身上價值千金的玉佩給直接摔碎了。
對于刑德這個人,蕭何是看不上,也不屑于斗。這幾個月來,雖然不滿刑德直接爬到了和他一樣的位置,但是他自己沒有說任何話,該配合的他都配合。只是對于手下人怎么刁難刑德,他也不制止。
如果可以吃后悔藥,蕭何肯定會全力配合刑德的事,不至于現在直接讓對方真正掌握了權柄。
議府成立之初,雖然很多人心生抵觸,但是經過這一年多的時間,大家也都看明白了其中的好處,已經非常樂意接受,甚至已經開始慢慢維護議府的存在,維護自己的利益。
可是現如今,大家在議府權力還未穩固之際,漢王便借機將議府給拆分了,并且還是分給了一個之前大受排擠不得勢的法家人。
對于漢王,蕭何想當然的以為很了解。從漢王的各種做派中,蕭何認為漢王只是一個固執己見的書生,沒有多高的城府,很多時候都是想到一出便做一出。
這下好了,原本好好的議府只是他們這幫老漢王一系達官權貴們的天下,這下子突然讓漢王找到由頭分成了兩部分,他們的權利立刻就少了一半,并且另一半還會深受其害。
雖然蕭何不怎么看好所謂的王法民律,但是他也從中看到漢王潛在的意圖,就是要限制他們的權力。
然而,此刻蕭何無論做什么都已經沒用了,法殿的成立,意味著這件事已經脫離了他的掌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