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站起身來,緊蹙眉頭,燈火映照在他的臉上,活躍地跳躍著令人琢磨不定的色彩。
“老帕拉斯”,他看著他的眼睛緩緩地說:“我完全能夠理解你的話,我帶著兄弟們走得太遠了。還有你們這些像我父親一樣的英勇的戰士,沒有你們的信任,我永遠無法將自己的鞋子踏在這塊土地之上,特薩利重騎兵里有很多人的合同已經滿期,我準許你帶領他們返回希臘和馬其頓,每名士兵都能得到兩百德拉克馬銀幣。”
帕拉斯上身一震,或許是沒有料到亞歷山大立即批準他返回家鄉。
一瞬間他似乎流露出一絲絲眷戀的不舍的目光,那是勇敢的戰士即將脫離戰場的悲哀,但最終歸鄉之情還是蓋過這份感情。
“希望你能繼續支持我遠在馬其頓的母親,就像支持我一樣。”亞歷山大帝輕輕地說道。
老帕拉斯點了點頭,并沒有說話,轉身退了出去。
“眾位將軍,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我的父親你們的老國王腓力二世在我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竟然不惜擠占我在軍事學院學習格斗技巧的時間,帶領我去觀賞關于希臘神話的壁畫,這深深地影響了我,我曾經暗自發誓要做到赫拉克勒斯或是狄俄尼索斯那樣的偉績以供萬世崇拜。你們中有誰愿意退出遠征,我全部放行。”
托勒密不知道該發表怎樣的觀點,作為一個冒險者他愿意追隨這個傳奇帝王的腳步。但是一直向東,與之刀兵相見的國家是他不能夠接受的!也許返回埃及,即使坐上一個名譽的埃及之王也能有不錯的生活,蜜雪兒如果不愿跟隨他,至少在那里他還能獲得德莉比娣絲的陪伴。
正當托勒密準備發言的時候,瓦西里用手肘抵了抵他的腰帶。
他上拳緊握,緩緩放松手指,在虎口處能清晰地看到一紅一藍兩個珠子的顏色。
隨后蜜雪兒也將手蓋在自己的腰帶之上,托勒密知道那里揣著語焉不詳地記載著的傳說中的七神器。
好一會,托勒密只是盯視這自己手臂的護腕,才幾個小時,它使得他的傷口已經痊愈大半,已經結痂了。
托勒密完全明白的他們的意思。
倒不是因為什么權利和財富,對于這個世界的好奇心驅使,終究壓倒了他退出的念頭。
托勒密終于忍住沒有說話。
大約有不下二十名將領退出,盡管其中大多數年齡偏大,但遠征軍損失的豐富的作戰經驗還是不言而喻的,同時大約有近一萬名騎兵、步兵和射手開始了返鄉旅程。
這對亞歷山大的軍團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影響極大。
帶來的嚴重后果就是整個軍團不再那么堅定并充滿一往無前的沖動。
進入擊敗波魯斯,統治五河之地,乃是主宰整個印度大陸的關鍵,一座龐大的亞歷山大城將是保證馬其頓人繼續向東唯一支柱。
亞歷山大帝決定傾盡全力與波魯斯帝國開展伊蘇斯式的大會戰,一舉殲滅其武裝力量。
拔光他們的牙齒!
但是似乎越是向東,人類的計謀越是詭詐,他們不像之前面對的敵人那樣剛硬。
波魯斯國王拒絕出戰。
其重要理由就是,馬其頓遠征軍必須通過阿爾諾斯巨巖才能進入五河之地。
而這塊巖石并非一般的石頭,作為一整塊高寬都達到一萬兩千腕尺的龐然大物,不能不讓讓人懷疑乃是從奧林匹斯山上滾落下來的東西。
也許是被宙斯盛怒的大霹靂擊中?誰知道呢?
但馬其頓人所掌握的傳說是:這塊巨石竟然曾經阻擋住了大力山赫拉克勒斯的腳步。
人們謙卑地稱它為:“比飛翔之鳥更高的地方”。
留下大約八千人分別駐守雙墻城和作為沿途保障力量,主力軍隊重新進行分配,遠征軍的這個八萬人的戰斗力量經過連續三日的行軍,終于能夠望見阿爾諾斯之巖的面貌了。
托勒密端坐在戰馬之上能夠看見巨石從地平線之上逐漸探出頭。
等到行到近前,幾乎需要仰望才能看到它的頂端和天空相交接的“地方”。
當然他們還不能夠走得夠近。
遠遠望去,巨巖頂部有一溜一溜的小黑點在移動,這和偵查士兵的報告完全吻合。
印度人在巨石頂部進行了布防,可以預見到的是整個巨石的后面一定形成了緩坡,只要有足夠人手能夠攀登到巨石頂部,對駐守的敵人予以毀滅性的打擊,那么整個大軍便有可能順利通過巨巖。
亞歷山大依舊按照慣例,僅僅帶領數十名伙伴騎兵組成的衛隊,對整個作戰環境進行勘察。
巖石之上駐守的部隊似乎并不在多數,可能是波魯斯認為遠征軍絕不可能攀上巨石。
的確,從整個勘察結果看來,阿爾諾斯之巖仿佛真是從天上墜落下來的一樣,硬塞在龐大的山體之中。
它由兩座陡峭的山脊組成,均有一萬腕尺以上的高度,背面是石頭墻一樣垂直的峭壁,兩個山脊成直角之勢,接合處是一塊約一千腕尺高的錐形巖石,下臨萬丈深谷。
印度河在此中曲折而過,幾乎將這兩座山脊環繞。
山上有充足的泉水和果實,只有一條人工開鑿的小道可通向山頂,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長時間的行軍更加不利于整個遠征軍目前的心理狀況,只有翻過比飛翔之鳥更高之地才是亞歷山大目前所急需的。
比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行得更遠,才能某種程度上的鼓舞士氣,維持他本人無所不能,無往不勝的被崇拜形象。
“你覺得怎么樣,托勒密?”亞歷山大說道。
“比興都庫什山脈更加難以搞定!”托勒密回答說:“雖然沒有極為惡劣的氣候,但是卻陡峭得幾乎與地面垂直,即使我們的士兵將全部精力集中在攀爬之上,也難以保證能夠安全登頂,而上面的波魯斯的士兵則有大把的時間對我們施以射殺。”
按照傳統,馬其頓大軍仍舊在一箭之地的距離扎住營寨。
與攻城作戰完全不同,他們從未經歷過用整個巨大的自然物體進行防守作戰的戰爭。
不同于傳統城墻一般幾十或是幾百腕尺的高度,阿爾諾斯之巖的高度使得自下而上的弓箭攻擊力道全無,即使是最為靈巧的塞薩里人狄阿底斯制造的最大的投石機也攻擊不到,難怪印度人僅僅派出少量的部隊駐守這里,簡直就是只有他們打對手的份,而遠征軍則毫無還手之術。
待到整個大完全調整完畢,亞歷山大身著便服來到托勒密的身邊,他輕松的席地坐下,將一個起碼裝有二百枚鑄有阿波羅頭像的金幣丟在他的面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