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北邊永寧堡內,王躍龍與劉菲芳兩個你儂我儂,柔情蜜意不止的時候,遠在南洲,東洲五子們與殘存的瑤人們在經過了二十多天的急匆匆趕路之后,終于越過了大江,進入到了東洲五商盟勢力范圍之內金陵府了。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坐落在長江下游的金陵城,已有七千多年文明史、近兩千六百年的建城史以及近五百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正朔,長期是南方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
金陵城古名秣陵、建業、建康、丹陽、江寧、應天等,歷史上數度繁毀,可謂是飽經風雨。
即算是當朝皇族,其實也是自金陵發跡,北逐韃虜,光復華夏的。
只可惜當今皇族打天下有一手,坐天下卻是很沒譜。短短的百多年,原本統一的華夏諸地漸漸分割開了。
先是當年與當今皇族先祖一同北逐韃虜后又被當今皇族暗算了一手的齊王一脈,在百年的暗中休養生息后先發制人,將東洲古齊魯地重掌于齊王后裔之手。而隨著當今皇族在與齊王一脈東洲五商盟的斗爭之中不斷地失利,東洲五商盟的地盤越來越大,組成東洲主體區域的古齊魯地、古蘇吳地、古越浙地、古冀趙地這四大地方的絕大部分都歸于齊王一脈東洲五商盟五大家之手。其余的地方也因為東洲五商盟將中央皇族給隔絕開了,而逐漸被那些江湖宗門幫派勢力據為己有,割據一方。
而更可悲的是,兩百年前,中央皇族連他們的祖地金陵府都丟了,被東洲五商盟給占了過去,成為了這兩百年來,當今皇族被天下所有人都嘲諷不已的一大把柄之一。
不過東洲五商盟的人在占據了金陵府之后,并沒有將中央皇族那些在金陵府的祖墳給掘了盜了推了,反倒是始終都保護的妥妥當當的,這多多少少給當今皇族留了一點面子。
才使得他們可以對別人吹噓,說五商盟雖然將金陵府從我們手里奪去了,不過他們畢竟還是怕我們的,不然為何他們不刨了我們的祖墳呢?
其實任憑當今皇族再怎么厚著臉皮大吹特吹,也不能抹消掉他們將他們老祖宗的地盤拱手讓給了對手的現實。
如今的金陵城,既沒有官軍駐扎,也沒有中央朝廷派來的封疆大吏,有的只是戰斗力比起齊州自衛軍稍遜一籌但比起官軍來說不遑多讓的金陵府自衛軍。而執掌金陵城行政管理的,便是以五商盟為首的金陵府內大小江湖宗門幫派、世家大族勢力了。
說白了,中央皇族也不過是一個勢力最大的家族罷了,誰能掌控強大的勢力,誰就可以坐天下了。
東洲五商盟雖然在前冠以東洲之名,而且在東洲絕大部分地方都是絕對的掌控勢力,不過在金陵城這個曾經的帝王州,五商盟的勢力雖然依舊是最大的,卻絕不是大到能夠絕對掌控偌大的金陵城的地步。
金陵城貴為古帝王城,其中的世家大族可不比如今的上洲京城少,絕對稱得上是勢力混雜,關系紛亂,如果一個不小心,便會讓整個城都亂了套了。
是故當初五商盟占據了金陵府后,便十分果斷地與當地的那些世家大族、宗門幫派勢力們合作,這才使得當初幾乎要炸鍋了的金陵城沒有亂起來。
而后以各大勢力的武裝力量為基礎組建的金陵府自衛軍,五商盟的人占了五成,剩下的那些勢力們占了其他的五成。不過金陵府自衛軍內部也是派系林立,關系紛亂復雜。
金陵城內的百姓也對那些看上去統一實際上散亂成派的金陵府自衛軍起了這樣那樣的名字。
比如直屬于東洲五商盟掌控的那五成自衛軍將士,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戰力超群,最關鍵的是軍紀嚴明,從不做那些欺男霸女的狗屁事。而且對于城中百姓若有相求的,也向來都是樂意去幫助。
于是百姓們對于直屬于東洲五商盟掌控的五成自衛軍將士,親切的稱呼為“百姓近衛軍”。
甚至更多的百姓在說起金陵府自衛軍之時,其實就是指的“百姓近衛軍”。至于其他五成由其他大小勢力們掌控被分割成大大小小近百個山頭的自衛軍兵將們,不論是從硬件的訓練、裝備到軟件的軍紀上,都比起“百姓近衛軍”差了不止一個層次。而他們雖然是掛著金陵府自衛軍的名頭,卻一直不被金陵府的百姓們認可。
讓這些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