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在人類的進化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學習,人類逐步從野蠻走向文明。學習不僅對文明社會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我們每個個體來說也至關重要。
從小,父母或老師都給我們說過類似的話:你要好好學習,不然就會怎么怎么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八個大字更是被張貼在教室的顯眼位置上。可以說,每個人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但是,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學習,才能更好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呢?
其實,在踏入學校大門之前,我們的學習進程已經開啟了。例如,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之后,我們學會了走路;在對詞匯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復中,我們學會了說話。我們學會說話和走路的秘訣在于“習”,《說文解字》稱:“習,鳥數飛也。”鳥兒要經過無數次的練習才能學會飛翔,然后翱翔天空。同樣的道理,對我們來說,不管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學到的知識,要想熟練地掌握它,秘訣之一在于重復,在重復中獲得深刻的理解,得以熟練地運用。
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學習之后,我們的知識儲備達到一定的程度,要想獲得新的進益,就需要與志同道合的人切磋。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我們在學習中遇到的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會因為得到啟發而解決,從而收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效果。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能遇到一個真正有學識而且與你志同道合的人的概率是多么小啊,這種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真的能遇到,那將是人生之幸事。再遇到之前,我們應當盡全力提高自己的水平,修煉內功,以便在遇到之時,我們都認為對方是那個可以在一起切磋學問的那個人。
現今,學習的功利性色彩越來越濃,學習為了出名,為了獲得好的工作機會等等。在這種風氣的影響下,以至于出現了沒有真才實學而打著學習的幌子進行鉆營的人。這種人一旦察覺到其他人不知道他名字的現象,便很氣憤,那么在孔子看來這種人已算不得是個君子了。在學習中,我們要淡化名利之心,學習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知識和修養水平,而不是為了炫耀。我們的生命有限,但學海無涯,窮盡我們的一生,也難橫渡學海。學習得越多,越會發覺未知的領域越廣,越是有這樣的感覺,越需要謙卑和虛心,越能有所進益。
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要想體會到這件樂事的內涵,我們要在學習中多復習,重試交流切磋,拋棄功利之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