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翻譯成白話文是: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這種人,仁德是不會多的。
不知從何時起,那些能說會道、善于逢迎的人身上被貼上了情商高的標簽。更有一種輿論認為高情商要比高智商對一個人成功的影響更大。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對那些善于察言觀色、巧舌如簧的人越來越推崇,認為他們在事業上更容易成功。如此氛圍下,那些做事勤勤懇懇但性格內向的人很難收到賞識。如此現象,是禍?是福?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現實情況卻是正因為良藥苦,就有人認為它不是一味好藥;正是因為忠言逆耳,就有人認為它不是一句好話。吃藥就吃甜的,聽話就聽順耳的,似乎成了一些人的共識。于是,有著偽善面貌、會說花言巧語的人越來越多。這對社會來講決不是一件好事。
當一個人對我們說著花言巧語,做著偽善的面貌時,我們能否分清他們之所以這么做是別有目的的嗎?我們能否知道他們的真實目的是什么嗎?其實,任何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之下都掩蓋著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這目的絕對是對花言巧語的人有利的。所以說,花言巧語和偽善的面貌只是手段,而獲得不可告人的利益才是目的。如果這種人多了,那么損人利己、損公利私的事件也會隨之增多。
孔子曾說過,剛強有毅力并且沉默寡言的人接近仁德的標準。而在當今社會,這種人往往被認為是情商低的代表,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而認為會花言巧語,會逢迎交際是情商高的表現,這絕對是一種畸形的理解。筆者認為,真正的情商高表現在有同理心,有擔當意識,有剛毅精神,有堅定實踐。在任何時代,具備這種品質的人都是社會的脊梁,都應該受到尊重,這是一個文明社會應有的態度與氣度。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