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胖子極為不舍的挽留中,李信還是帶著九公主離開岳州城,一路上只在衡山,黃山這些地方各停了兩天,帶著九公主上山看了看風(fēng)景,拜了拜佛之后,便從官道入京。
太康元年的七月十三,李信等人終于到了京城門口。
一去大半年,李信再看向這座京城,竟然覺得有些陌生。
這大半年來,他離開這座權(quán)力中心,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自然是錯過了很多攫取利益的機會,沒能在權(quán)力洗牌的過程中站到最好的位置。
好處是他整個人沉淀了下來。
先前的李信,從一個窮小子做到靖安侯,朝廷的三品侍郎,真正用的時間不超過一年,太快太快了。
有了這大半年的沉淀,李信現(xiàn)在沉穩(wěn)了不少。
隊伍到了京城門口的時候,李信把羽林衛(wèi)的將士都召集到了一起,沉聲開口:“因為李某一點私事,諸位從年關(guān)便隨我出京,如今已經(jīng)是暮夏季節(jié),一路風(fēng)雨兼程,來回數(shù)千里路,奔走了半個大晉,辛苦了。”
這個年代,出一趟門大半年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甚至一出門就是幾年,十幾年,甚至一輩子。
這些羽林衛(wèi)都齊聲道:“卑職等,義不容辭!”
李信微笑道:“大半年沒有回來了,好容易到了京城,給大家放十天假,十天之后再回羽林衛(wèi)衙門報道。”
說著,李信從袖子里取出幾張大通錢莊的匯票,遞在一個校尉沈剛手里。
“沈剛,這是一千貫錢,你去找個錢莊兌開,給兄弟們一人分兩貫錢。”
永州那種地方?jīng)]有大通錢莊,但是京城卻是有的,到了這里,終于可以重新體會到“紙幣”的快捷了。
“多謝中郎將。”
那五百個羽林衛(wèi)也都喜笑顏開:“多謝中郎將!”
李信板著臉說道:“這十天,可以出去吃酒,但是莫要胡作非為,我等是天子親率,莫要丟了陛下的臉面。”
“是!”
這些羽林衛(wèi)說完這句話,嘻嘻哈哈的散開了。
沈剛大喝一聲:“莫要走散了,等會領(lǐng)不到錢,又要埋怨!”
五百個人,立刻跟著沈剛?cè)チ恕?br />
另一邊的兩百個千牛衛(wèi),看著羽林衛(wèi)這邊,都有些眼紅。
但是沒辦法,這是羽林衛(wèi)的賞錢,他們只能干瞪眼。
沐英跟在李信身后,笑道:“侯爺出手好闊綽啊。”
李信笑而不語。
他的確很有錢,且不說如今得意樓的收入,之前祝融酒賣的錢,都送了兩成到他這邊,也就是太康天子登基之后,這筆錢被拿去組建千牛衛(wèi),才停了下來。
現(xiàn)在的李信,錢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家財幾萬貫總是有的。
沐英嘿嘿一笑:“侯爺,我的錢呢?”
李信回頭瞅了他一眼:“你也要兩貫?”
沐英連連搖頭,昂頭道:“以我的品級,怎么也該有一二十貫才行。”
“沒有,一邊玩去。”
李信撇下這位沐郎將,走向了公主府的那輛馬車,馬車?yán)铮殴髡诤顽娦⌒∫黄鹣挛遄悠濉?br />
這是他們?nèi)齻一路上為數(shù)不多的消遣之一了。
馬車駛進京城之后,李信回頭掀開車簾。
“殿下,京城到了。”
長公主殿下一邊在棋盤上落子,一邊伸了個懶腰,捶了捶自己的肩膀。
“終于到了,這一路上折騰死我了,回去一定要好生睡一覺才行。”
李信微笑道:“你是去公主府,還是去我的侯府?”
九公主臉色一紅。
“自然是去公主府,去你的侯府做什么?”
李信促狹一笑:“那公主府已經(jīng)到了。”
他們是從南門進城,大通坊就在京城的南城,而永樂坊卻在城北,因此兩個人要在這里分開了。
九公主心里有些氣悶。
“都是因為你,不然本公主怎么會住在大通坊?”
長公主殿下雖然很不想下車,但是沒有辦法,他們兩個畢竟還沒有成婚,沒辦法住進靖安侯府里,馬車到了清河公主府門口的之后,她只能跟鐘小小一起下了馬車。
這位公主殿下把鐘小小抱在懷里,對著李信說道:“你自己走吧,我?guī)е⌒⊥鎺滋欤屗阄蚁缕澹鋬核康暮埽粫隆!?br />
翠兒是她的侍女。
實際上翠兒并不是不會下,她只是不敢贏這位長公主。
九公主把小小留下來的另外一層原因,就是要李信盡快來看她,畢竟李信總是要把妹妹接回去的。
李信捏了捏鐘小小的臉頰,笑著問道:“小小在這里陪公主姐姐好不好?”
鐘小小很乖巧的點頭。
“好。”
這個丫頭怕生人,但是混熟了之后就不怕了,九公主跟她待在一起差不多有幾個月時間,自然而然混的很熟了。
告別了九公主之后,李信跳上了靖安侯府的那輛純黑色的馬車。
這個顏色其實不太吉利,但是因為羽林衛(wèi)的顏色也是黑色,看起來很酷。
馬車一路朝著永樂坊的方向走去,在靖安侯府門口停了下來。
李信在家里先是洗了個澡,然后換了一身兵部侍郎的常服,重新回到了馬車?yán)铩?br />
“進宮。”
馬車緩緩開向皇城。
太康天子兩道旨意催促他回京,他現(xiàn)在回來了,無論如何也是要進宮里見一見新天子才是。
馬車在永安門門口停了下來,李信跳下馬車,抬頭看了看。
永安門門前,仍舊是由禁衛(wèi)把守,分別穿著青紅兩色。
紅色是內(nèi)衛(wèi),青色是千牛衛(wèi)。
從去歲承德宮變之后,太康天子就改革了“門禁”制度,永安門作為皇城門戶,如今最少需要內(nèi)衛(wèi),羽林衛(wèi),千牛衛(wèi)三衛(wèi)之中的兩衛(wèi)同時值守才行。
之所以有這個改變,是因為去歲宮變的時候,羽林衛(wèi)控制了永安門,讓這個皇城門戶,中門大開。
所以太康天子很沒有安全感。
李信心里暗暗感慨。
這就是正兒八經(jīng)的“過河拆橋”。
不過這個做法并沒有什么問題,這座橋從來都只能一個人過去,一個人從這座橋上走過去之后,后人就不可能走的通了。
諸夏子孫,最擅長的就是吸取教訓(xùn)。
“來者何人?”
內(nèi)衛(wèi)與千牛衛(wèi),同時攔住李信。
李信咳嗽了一聲,微笑道:“怎么,如今本侯連永安門也進不去了?”
從前,哪怕是內(nèi)衛(wèi)值守永安門,李信也是可以暢通無阻的進去的,一直到內(nèi)宮宮門口的時候,他才需要通報。
“通報姓名,我等與大人通報!”
內(nèi)衛(wèi)上一次宮變的時候,幾乎死絕,千牛衛(wèi)更是新建的編制,他們不認識李信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個時候,一個年輕的小宦官,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
他對著李信彎身道:“侯爺,陛下在未央宮,等您許久了。”
這個小太監(jiān),正是把董承擠下去的內(nèi)侍監(jiān)少監(jiān)蕭正。
李信面露微笑。
“好,蕭公公頭前帶路。”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