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父親的話,蘇清覺得有句話說的真是十分有道理:有時候父母的無知,真的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
記憶中的大堂哥,是個比較善良而正直的孩子。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幾乎沒有因為蘇清的身份而歧視過她。
雖然也從來沒主動搭理過蘇清,但也不曾傷害過她。
“你大哥真是被他爹媽給耽誤了,多好的孩子,老實又能干。一點都不像她爹娘生的。”蘇啟智十分惋惜地說。
對于這個大侄子,他的印象還挺不錯:至少這孩子從小到大,從來沒有欺負過女兒。
以前不管在哪見到,都十分本分的上前打招呼,叫他一聲叔叔。
而其他的侄子侄女出來玩看到他,都一哄而散,基本上都不會打招呼。
以前的小孩子也很聰明,會看大人的臉色,知道父母話里話外都看不起蘇啟智一家,他們也都跟著小看這個叔叔。
但蘇清的大堂哥卻一直老老實實規規矩矩。
對于任何一個長輩,見面都會上前禮貌地打招呼。
不但是在蘇清父女倆心目中是這樣,就是在其他人眼中,蘇清大堂哥的印象都是中規中矩,踏踏實實。
有不少人感嘆,這孩子根本不像他那對精明圓滑的父母生出來的。
不過,大家卻都很贊賞他踏踏實實的為人處事風格。
但這樣的人也往往比較沒有主見:比如,父母的逼迫下,他相繼跟兩任女友分手。
中間還曾由于父母的挑剔,數次相親都無疾而終。
漸漸的,大家幾乎都好像忘了他這個人的存在。
如果不是他父母時常提起,很少人還會記得蘇清大伯家的長子還未娶親。
“我已經好久沒見過大哥了。”蘇清有些感激的說:“我記得考上大學的時候,大哥還悄悄塞給我三百塊塊錢呢。”
聽她這么說,蘇啟智也十分高興:“是啊,你當時是我們村里第一個考上本科大學的。你大哥雖然嘴上不言語,但心里也覺得很自豪。”
這點恩情,蘇清一直記著:那個時候,大哥雖然已經出去打工了,但是工資并不高,而且他的工資基本上都交給了父母。
可想而知,為了積攢這三百塊錢塊錢,大哥肯定是想盡了辦法節衣縮食。
大伯父夫妻兩個十分精明:兩個孩子相繼輟學出去打工之后,他們以孩子還小為由,把兩個孩子掙得工資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為了顯示仁慈,大伯父還給他們規定了年紀:每個人到法定結婚年齡之后,工資才能交由他們自己掌管。
本來,堂姐還打算過了二十周歲之后攢幾年錢再結婚。
結果,大伯母覺得,女孩子年紀太大的話就不好嫁。
堂姐剛過二十歲,就收了一大筆彩禮把她嫁出去了。
其實她所謂的不好嫁人,指的是女孩子年紀越小,就能光明正大的多要彩禮。
這也是農村人觀念中,根深蒂固的對女孩子的年齡歧視。
這一點被大伯母給利用到了極致:當初堂姐出嫁,對方確實給了他們一大筆彩禮。
而他們就是拿著這筆彩禮,和那些年打工積攢下來的錢,立刻給在縣城里買了套房子。
現在他們手里的這些積蓄,才是這些年他們夫妻兩個和兒子打工多年攢下來的。
不過,據說自從大堂哥跟第二個女朋友,被家里逼著分手之后,他為了表示反抗,就再也沒有給父母一分錢工資。
這些事情根本不用打聽,蘇啟智一回去,自然有那些看不慣的鄰居跟他說道。
而他大哥也毫不避諱的把這些都告訴了他。
還認為自己做的很對,沾沾自喜的希望蘇啟智能幫忙給兒子介紹個女朋友。
聽父親這么一說,蘇清對于這個十幾年未見的大哥十分同情:有這么樣一對極品爸媽,如果不能徹底自力更生,估計他以后的婚姻也很難幸福。
父女兩個一路上聊著大伯一家的八卦,道一則專心致志的開車。
當他們回到家時,還不到兩點鐘。
其實秀水鎮離蘇清老家的村子并不遠,開車連半個小時都不用。
蘇清父女兩人對那個村子都沒什么好感,所以平時幾乎不回去。
一開始道一還以為蘇清老家離鎮上很遠呢,現在看來,至少比五道溝離鎮上近得多。
而且,由于現在實行村村通,兩地之間的路也修的也特別寬敞平坦。
可能因為離鎮上比較近的原因,而且村里的地理位置相對開闊,所以這個村子才沒有被淘汰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
雖然村里但年輕人幾乎都出去打工了,但仍然有一些中老年人在家。
從村里新修的房子來看,還有不少人選擇在繼續再村子里居住。
畢竟,這這幾年由于旅游業的發達,別說是縣城,就是鎮上新起的小區,房價也都特別高。
一般家庭難以承受在外面買房的壓力,所以還是選擇回到村子里蓋房子。
由于村子里之前也陸續搬出去了一些,早年再外發家致富后搬到城市里的人。
他們的宅基地,都被留在村子里的人購買了。
其實在農村住并不比鎮上差多少:畢竟開車只需要二十分鐘,就算騎電車到鎮上,也只不過是半個小時多一點。
在大城市里,這點路程基本上是從住宅區,到離自己比較近商業區的距離。
在農村自己的宅基地面積又夠大,不但房子可以修得十分寬敞舒適,而且還有個大院子。
這些年村里開始流行中式別墅風格:一家家房子都修的雅致大方:看上去比古代達官貴人的府邸還要精美闊氣。
當然,這些中式風格的別墅,也采納了現代化建筑的優點,那就是玻璃寬大,采光良好,在這個基礎上,更具古典建筑美感。
之所以他們把房子都建成這樣,并不是因為村里人的欣賞水平有多高。
而是因為愿意低價承接給他們建房子的建筑隊,有一位十分癡迷于中國風的建筑師,愿意免費給他們出建設圖紙。
現在建房子一般都需要審批,而且要有合理正規的建設圖紙。
而這份圖紙少則上八九千,多則三五萬,對于村民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愿意給他們設計圖紙的建筑師設計出來的房子既美觀闊氣,有通風,明亮。比所謂的歐式風格更顯得高出好幾個檔次。
這么大的便宜,誰不愿意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