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過的還算輕松,進了二月,沐心整個人就腫了一大圈,肚子越來越墜,連穩婆看了都說定然是個胖小子,讓沐心在生產之前一定要多走走,不然孩子個頭大,又是頭一次生產,還指不定要受多少罪呢。每日里如云按次數守著她走路,少一步都不行,水腫的嚴重,走路多了也會疼,沒辦法,只能每次走完以后就用熱毛巾敷腿,如云又跟著學了幾招按摩腿的招數,幫著沐心解乏。
好不容易等到了產期,結果孩子還是沒有反應,一連十多天過去了,穩婆都等的有些著急,直說,“小少爺定然是個穩重性子,要不然怎么還不出來?”如云聽了好笑,“婆婆可真是會說話,明明是慢性子,還說是穩重,您老還是想想辦法,讓這小祖宗盡快出來吧,他要是再不出來,夫人還要受多少罪呢。”
沐心見她們玩笑著,正想跟著打趣,突然肚子就疼了起來,和往常的痛感完全不同,沐心皺著眉頭朝她們說道,“不好,怕是要生了。”話剛說完,就見她整個人縮了起來,肚子也開始有規律的動了,穩婆一看,“哎喲,還說這小祖宗性子穩重呢,眼瞅著馬上就是入盆了,快快,把夫人扶到床上去。把之前要的東西,都準備好。”
丫鬟們也被這突然的發作給嚇了一跳,好在準備多日也不算手忙腳亂,各人各司其職,孔氏和劉氏聽聞消息,急急趕了過來,大中午的,雖說日頭不毒,但兩人來的匆忙,額頭上也有了細細的汗珠,“四爺人呢?去叫了嗎?”孔氏進門就問道。
“四爺在望城書院呢,已經叫人去請了,這書院離家里有點遠,怕是一會半刻回不來呢。”說話的是落月,她在外間守著,里面是不是的傳出穩婆和沐心的聲音,一個是壓低了嗓子的叫,一個是有節奏的喊用力。
孔氏也是生過兩個孩子的人,對于這種痛苦自然明白,見柳氏一臉著急,于是定下心神來說道,“婆婆莫急,家里的東西都是準備齊全的,府醫也說了,弟妹的身子也一向安好,有穩婆和我在這兒呢,要不您先去休息,等生下來我喚人去叫您?”
柳氏搖搖頭,“孩子不能出事,老四家的也是,我還是在這兒看著吧,回去了我也坐不住。你別管我,且看看屋里還有差什么的不?要不要老山參片,我那有好的,這就讓人去取。”孔氏點頭,進門看了一眼,見沐心滿頭大汗,下身蓋的嚴實,但也見了不少血,心里著急,走上去就問道,“弟妹,怎么樣了?”那穩婆見來人是江家的二嫂嫂,就笑著說道,“沒事兒,夫人的胎位正著呢,就是頭一次生,要費些時辰,讓小廚房給準備點粥什么的,等會喂下去,看著胎兒是足了月的,個頭又大,怕是要慢慢來了。”
孔氏點頭,這她倒是知道,想當初她生兩個孩子,也是幾個時辰,沐心的肚子比她的還要大,說不定時辰也加多呢。
不一會兒,廚房的小米粥就做好了,送進去。“夫人,你快喝上幾口吧,孩子太大了,且要些力氣生呢。”沐心疼的昏天暗地,哪里還吃得下東西,但是為著孩子,不能吃也要生吞,一口一口的,小半碗就下去了。
孩子似乎也知道母親在補充體力,這會子疼的沒那么厲害,因此吃下去的粥沒頂出來。穩婆見著她緩過點神來,就讓幾個力氣大的婆子架著她站起來在里屋走,走一會就用手把肚子往下順一會,沐心完全沒有力氣,只感覺到疼,在穩婆和幾個人的努力之下,肚子又下來了不少,“好好好,把夫人放平吧。去再端些熱水來,再給夫人喂上幾口參湯提提氣。”
如云一切照做,沐心躺下沒多久,就見穩婆喊了一聲,“看見孩子的頭了,夫人,可要加把勁,不能憋回去,否則孩子會被憋死的。”一聽到孩子會憋死,沐心天然的母性給了她無限的力氣,一鼓作氣的喊了一聲,“哇……”孩子的哭聲響徹整個屋子,“生了,生了……”外間的孔氏和柳氏一聽這聲音就高興的喊了起來,跟著進了屋,從穩婆手里把孩子接過來,眉清目秀,長得和沐心很像,但身子骨比剛出生的昱哥兒、晟哥兒還有大上一圈,哭聲也嘹亮,“好好好,是個好孩子。”
穩婆是個經驗豐富的人,三下兩下的就把孩子給洗凈包好在錦被里。沐心生出來以后,整個人都輕松了不少,如云在她身邊給她擦著汗,穩婆幫她處理著下身的事情,沐心虛弱的問了句,“孩子呢?抱來我看看。”
孔氏趕忙走上前去,把孩子放在她懷里,沐心一見孩子紅彤彤的樣子就喜極而泣,“快,不能哭,你剛生完孩子,哭多了對眼睛不好。”“我就是高興。”“咳,誰說不是呢。這么俊的小哥兒,誰不喜歡。我們昱哥兒和晟哥兒啊,終于有個小弟弟咯。”
這話一出,沐心和柳氏都破涕為笑,柳氏剛經歷了喪子之痛,如今孫兒的出生沖淡了不少這種情緒,看著這張皺皺的小臉,她心里頭是真的高興,連帶著對沐心的情感也更深了幾分。
“好好坐月子,有什么缺的,只管去我那里拿,知道嗎?”“謝謝娘。”三人正說話呢,就見若道似一陣風一般的跑了進來,孔氏見他慌張的樣子,忍不住打趣道,“喲,這當爹的總算是回來的。”若道一見沐心的肚子憋了,而身邊躺著一個小東西,一下子就懵了。
雖說他也見過昱哥兒,晟哥兒出生時候的樣子,但侄子和兒子的感覺還是不太一樣,抱侄子心里是高興,為哥哥嫂嫂高興,抱兒子則是有種父親的自豪油然而生。“兒子?”“對,是個大胖小子,可把弟妹折騰壞了,你看看。”
孔氏的手指指著沐心,她此刻虛弱的臉上掛著笑容,若道也顧不上周圍的人,一把撫摸在她臉上,“夫人,辛苦了。”孔氏和柳氏見若道回來,也就覺得她們在這不方便,于是乎就給小兩口留了空間,帶著丫鬟婆子們離開了。
“怎么趕回來了?”望城書院離蘇城可是遠著呢,要不是為了考功名,他怎么會又再跑到書院里面去刻苦求學。“接到消息,我給先生告了假往回趕,但還是錯過了。你不會怪我吧。”沐心搖搖頭,“回來就好。”兩人相看無言,一雙握緊的手足以說明一切。
自沐心開始做月子后,若道就經常守在身邊,多方關心,對剛出生的兒子都沒有那么上心,沐心對于他的照顧,心里既甜又擔憂。甜他知道心疼人,擔憂他因此誤了功課,于是讓如云帶人在屋子里給他置辦全新的筆墨紙硯,這樣照顧她和讀書都能兼得。
孩子吃飽奶后,就由奶娘送過來,睡在沐心身邊,因此對于沐心的氣味很是習慣,有時候哭鬧的兇了,一放在沐心身邊就會乖乖睡去。看著這個和自己酷似的小人兒,沐心的心都柔軟了不少。
月子期間過得總是很快,等孩子滿月的時候,沐心也能出來見見人了。讓她唯一不滿意的就是,在如云和若道的日日催膘下,她長胖了許多。從銅鏡里一看,臉也圓了,腰也粗了,她對著如云抱怨道,“你看看,你們都把我養成什么樣了?這讓我怎么見人啊?”如云一邊幫她梳頭發,一邊認真的回答她,“哪里胖?奴婢瞧著正合適呢,哥兒都生了,就是要有些富態模樣才好看呢。”沐心對于如云的審美實在不敢恭維,心里暗自下決定,再也不要聽他們的什么都往嘴里塞了。一定要恢復成原來模樣才好。
若道進來的時候正好看見她一臉的不高興,仔細問了才曉得原因,于是笑著跟她說,“胖點我喜歡。”沐心一下子羞紅了臉,低聲和他說道,“她們還在呢。”眼神看向如云她們,只見幾個丫頭一臉憋笑的看著她。
若道出聲給沐心解圍道,“走吧,祖母她們還等著呢。”說完就拉起沐心,示意奶娘跟上,如云她們沒有了打趣的對象,也就規規矩矩的跟在身后,一行人去了平月院。
自從若遇去世后,江家好久沒有這么熱鬧了。江祖母老當益壯,把孩子抱在懷里好一會兒逗樂都不顯疲累,對于這個來的剛剛好的曾孫,她心里頭可是喜歡的打緊,而且因為孩子像沐心的緣故,所以看著看著也會覺得像已故的林太師,眉宇磊落,氣質出眾,哪怕如今他還在懷里頭是個奶娃娃,江祖母就預感他將來的前途會如林太師一般飛黃騰達,因此對他更是喜愛。
柳氏也跟著在一旁逗樂,大伯母皮笑肉不笑的搭幾句,看著孩子時不時的出神,想到如今連老四都有孩子了,可她們家的老大若連連門親事都未娶,她何時才能抱上孫子?為此很是費神。
滿月宴沒有大辦,因為家里還有孝在,于是只請了幾桌親朋好友來過過場面就是。雖然來人不多,可是孔氏費了心思,從菜樣上就能看得出,都是些精細的好東西,再加上人人都想借著這件喜事把若遇的事情沖淡,于是送的禮一個比一個貴重,小小的嬰兒還在襁褓之中,他的小金庫里就喜提了不少好東西。
當天,公爹江沖給孩子取了名,和兩個堂哥一樣,行正字輩兒,單一個旻,希望他能帶著全家的祝福,也走上一條為官之道。旻哥兒似乎很喜歡這個這個名字,當沐心第一次叫他的時候,他似乎有所感召,從睡夢中慶幸過來,對著沐心就笑開了花,樂得孔氏在一旁直夸名字好,又夸孩子聰明的。
一場簡單而溫馨的滿月宴也就過去了。三月里日子開始暖了起來,若道在滿月宴后就回了書院,繼續苦讀,而沐心則整日待在院子里,不是照顧旻哥兒,就是算算家里的開銷,日子過的愜意又舒服。
這天,孔氏帶著兩個孩子來看她。昱哥兒快三歲了,不但路走的穩,話也能說上幾句,每次見到她都會甜甜的喊一身,四嬸嬸,她心里那個高心啊跟吃了蜜似的,一歲多點的晟哥兒剛學會走路,時不時還會跌倒,摔了他也不哭,用小肥手和小肉腿,掙扎著起來,十分好玩兒,他們二人經常纏著孔氏帶他們來看弟弟。
弟弟特別白,生的也好看,每日里吃飽了就睡,睡飽就吃,偶爾哭鬧,時常會露著笑臉,孔氏對這個孩子也是喜歡的很,比起兩個皮的不行的兒子,她還是比較喜歡沐心這個老成持重的。
“都說,什么娘生什么兒子,我是個潑皮無賴的,生兩個兒子都隨了我;你是個能文善道的,所以孩子都要乖巧聰明些,可是把我給喜歡壞了,巴不得帶回云芙院養才好呢。”孔氏一邊抱著旻哥兒,一邊說道,沐心笑笑,“你啊,是沒見著他哭鬧的時候,奶娘都哄不住,可是煩人精的很。”昱哥兒和晟哥兒圍在一旁,對著這個弟弟,呵呵直笑。
兩人正說話呢,就見孔氏院里的丫頭來了,“回二夫人,老太太著人來送話,說陶家過些日子要來人接陶家表姐回去了,老太太的意思是,讓您給準備準備東西,也好讓他們帶著回去。”
“陶家來人?誰啊?”“說是大少爺和二少爺。”“溫表哥還有深表弟要來?那可有意思了,你不知道,我剛嫁進江家的時候,就聽你二哥說過,這溫表哥是頂溫和的人,那深表弟更是難得的經商奇才,小小年紀對于商道的理解就十分老道,再加上一直養在陶家老太爺身邊,耳融目染的,只要和他打過交道的商人,沒一個不夸的。”
沐心對于這個尚未謀面的深表哥有些好奇,“這么厲害?比二哥還厲害?”“哈哈哈,你二哥算什么厲害,就是湊合著過日子吧。”沐心見孔氏表面謙虛,眼里都是驕傲,就不想拆穿她。
這陶家的情況,自上回三姑姑回來后,她也大致知道些。陶家四個兒子,長房的應溫表哥是個守成之人,性子太過謙和有禮,對付商場上的人實在軟弱了些,相反二房的應深表弟,年紀雖小,心思卻深沉,好些個縱橫商場幾十年的人都被他玩弄在鼓掌之間,聽說陶老太爺有意把陶家交給他打理,可惜長房一脈還在,這事就成了懸,因此陶家的大房和二房頗有些水火不容,但應溫無心去爭,應深不屑去爭,他們兩兄弟相處的倒是不錯。
陶家要來人的消息還沒捂熱乎,同城的蘇家倒是出了大事。蘇家蘇杭和蘇添一兩父子雙雙暴斃在繼紅院中,聽說還是玩的同一個女人,此等丑事傳出來后,蘇家算是徹底的垮了,除了從軍的蘇添山,再無后繼之人,當然,偌大家產早就敗光了,也不存在什么繼承不繼承的事情。
倒是嫁入云家多年的蘇槿聽聞哥哥和侄子暴斃的消息,趕著就從北邊的荊城回來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