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預示著夏天就要到來了,竹山和別處不一樣,這里的氣候有點像熱帶,雖然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但是夏季卻最長。
韓碩已經來到竹山一個月了。
現在的竹山已經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至少可以吃飽飯了,而且隔三差五還能吃頓葷腥,離韓碩近的族群和村莊就更好了。
竹鹽給韓碩帶來了大量的金錢,同時也給竹山山民帶來了大量的工作,韓碩將竹鹽帶來的金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使得竹山山民將韓碩奉為唯一的主人。
時間是下午15點的時候,韓碩在王家村和嘉輝族人住的竹屋前,手中拿著冰棍,一個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家伙們,排著隊來韓碩這邊領取,一人一根每個人都不多拿。
領到冰棍后,小孩會恭敬的跪下對著韓碩磕一個頭說聲謝謝貴人,接著開心的跑開,當然了這個磕頭并不是韓碩要求,是孩子們的父母要求的,如果領了冰棍不磕頭,韓碩倒無所謂,但是孩子回家就慘了,屁股會被揍爛的。
冰棍也不是韓碩從現代買來的,其實就是水加牛奶加點糖精,不過,這玩意卻讓竹山的孩子體驗到了什么叫幸福。
三伏天吃冰,原來只是老爺們的享受,現在竹山的孩子也有了。
這其實還是要多歸功于那個鹽礦,因為鹽礦的伴生礦石中就有硝石礦,韓碩上網查了資料,就弄出了很多硝石,這個硝石除了藥用,最大的用處就是制冰。
正好天氣越來越熱,韓碩這邊有空調倒是無所謂,但是韓碩也擔心跟著自己的人,所以就在別墅的旁邊挖了一個大池子,專門制冰。
韓碩第一次制冰的時候,震撼了所有在場的人,王堯和嘉男很是著急,將所有當天看到韓碩制冰的人都帶回去一個一個的恐嚇,讓他們必須忘掉韓碩制冰的過程。
后來韓碩知道,就笑著告訴王堯和嘉男,其實只要撒入硝石粉誰都可以制冰,但是王堯和嘉男表面上雖然點頭說原來如此,但是心中卻篤定韓碩對硝石粉使了法力,要不然硝石粉絕對不可能成冰。
韓碩完全不知道王堯和嘉男的想法,還以為他們知道原理了,殊不知,王堯和嘉男已經在心中將韓碩打上了仙人的標記,而且這個仙人的標記在兩人的心中越來越深,最后不但讓自己刻苦銘心,還讓后面的竹山人對韓碩仙人的身份從未質疑。
.......................
“公子...我們回去吧。”
冰棍發完,雙兒在韓碩的耳邊輕聲的提醒,這個時候韓碩則是看著一個個站在遠處開心吃冰棍的孩子們道:“我這個公子做的還不夠好呀,孩子們需要讀書呀,可是為什么就沒有人愿意來竹山教書呢,我都已經出到100銀幣一月了。
明明山下的教書先生一個月就5銀幣呀?”
韓碩苦澀的樣子,讓雙兒很是心疼:“公子,這和您沒有關系,都是因為我們竹山民賤,那些讀書的學子們,自詡圣人門生,絕對不愿意來教我們的,他們認為這樣是對圣人的褻瀆。”
“去他嗎的褻瀆,圣人曾說有教無類,為什么這些圣人門徒卻不謹記。”韓碩一個鄙視。
這個時候,一邊的嘉蛟立即悶聲的吼道:“那些死窮酸,公子如果想要,我立即下山給您捉幾個上來,我們現在和以前可不一樣了。”
現在的嘉蛟一身板甲,手中一把銺金宣花斧,這把宣花斧是韓碩請馬哥按照嘉蛟的身形打造,重量一百二十斤,嘉蛟舞起來虎虎生威。
曾經護衛隊保護竹鹽的時候,遇到過一次土匪,嘉蛟恰好在里面,一身板甲,一把宣花斧,這個家伙一共宰了快一百人,那一斧下去,人身分離,十分的厲害,他一個人拿了一千積分。
現在嘉蛟在家吃大米飯,喝啤酒,吃紅燒肉,一千多積分夠他造了,不過,嘉蛟也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一切都是因為韓碩而來,所以他對韓碩的忠心也是越來越高。
擺了擺手,韓碩嘆了口氣道:“那樣對我們竹山人更加不利,本來名聲就不好了,要是再用強,以后就沒有名聲了。
好了...回去了,總有辦法的。”
“諾...!”嘉蛟和雙兒微微躬身,韓碩一馬當先往自己的別墅走。
等回到別墅,王堯和嘉南一起來了,見到韓碩,兩人下跪齊呼:“家臣叩見公子。”
“嗯...堯爺爺,嘉爺爺,你們都起來吧,今天來是有什么事情要報告的嗎?”
韓碩問完,王堯笑著道:“公子...我和嘉南已經商議,從此我們這里就叫半山城,我們根據您的指使已經拓寬的道路,并加固了柵欄。
現在下山的路已經有兩米寬,并且有了柵欄走夜路也不需要擔心掉下去了!
然后我們還在半山成的右邊,按照公子您給的圖紙用滑輪組安裝了一個吊機,這樣鹽礦再也不需要礦工背上半山城,只要運到半山城的右邊,我們就可以用滑輪組安裝的吊機趕著老牛將鹽礦給拉上了。
這樣省時還省力。”
“嗯...很好...!”韓碩露出微笑,那條半山腰下去的路一直是韓碩的心病,又小又危險,每天上千人走那里走,韓碩很擔心。
為了這條路,韓碩買來了水泥加固,拓寬,這樣韓碩才放心,還有看著礦工背鹽礦上半山城,韓碩心疼太累,所以弄了一個滑輪組,可以直接用畜力將鹽礦拉上半山城。
可以說,韓碩為了竹山的山民真的是操碎了心,當然了,這也是為什么竹山山民對韓碩忠心無比的原因。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