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彗熾昭穹 第113章 山河屏障

作者/旌眉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梁安站在城樓上,兩千軍士、六百河工在暴雨之中分洪堵決的壯闊畫卷盡收眼底。

    這些人與咆哮的江水相比,顯得微末如蟻,卻也象螞蟻一樣倔強有序,不為天地所屈。

    一個個鏖戰泥浪的身影勇往無畏,一串串暴發沖天的號子此起彼伏。

    這是螞蟻馴服巨龍的野心之戰,因其艱難,顯其卓越,悲烈之氣連暴雨都壓不住,震撼山河。

    一瞬間,梁安忘了自己身處何年何月,眼前的景象仿佛來自遠古,已經流傳了千年,恒久不絕。

    在這亙古的圖景中,他清楚的看見對岸的魚口被徐徐橫切了三刀,是三條并行的引渠,而這邊堤上的鋸牙象一根根魚刺,斜著扎入江里。

    巨龍渾身不適,扭轉身軀,試圖尋找舒服的姿勢,于是順著三條引渠,探出一只龍爪。

    銳利的龍爪把引渠推撐開來,引河豁然暢通,奔騰的洪水一分為二,決口之水越抽越薄。

    一切緊鑼密鼓,有條不紊。

    梁安細細觀看,起初困惑不解,后來恍然醒悟。

    他不知自己正在親眼目睹的合州堵決,會被后世許許多多的水利論著引為經典,只覺得這年輕書生的治水之策膽識兼備,效力驚人。

    他背手在城樓上來回踱了兩步,“這出主意的年輕人叫什么名字?”

    身側的隨從打聽報述,梁安捻須點頭。

    洪水一分,決口兩邊的河工立刻齊齊動手,把一只只卷好的空心輕埽推滾入水。

    埽中吃沙,果然綿穩沉降,密合無間,打樁固定的埽岸層層壘起,決口入水漸漸收攏到只有四五丈寬。

    喬興邦沉眉瞇眼,對身邊親信低語了幾句。

    這名親信趁所有的人都在伸頸翹望,悄悄來到計時用的銅壺滴漏旁邊,偷偷把滴漏中所剩不多的水舀去大半。

    合龍在即,徐敦聽到報時的鑼聲,轉身一看滴漏箭尺上的時刻,心中咯噔一跳。

    他怒眼看向喬興邦,氣極之下,反而哈哈大笑,“刺史大人,你治水束手無策,干別的可真是智計百出!”

    正是緊要關口,沒有功夫查驗滴漏,一刻之內必須合龍。

    徐敦急中生智,眼見堤上豎著召集兵士的傳令鼓,當即扔了斗笠,解了蓑衣,脫下褂子,赤膊袒背的走到大鼓跟前,拾起木槌,“咚咚咚”的擂起鼓來。

    雄壯有力的鼓聲如沸騰的熱血,越擂越快。

    筋疲力盡的河工們振作精神,跟著鼓聲加快了手腳。

    第十六只埽枕下水定樁,無數沉重的土包密匝匝的推落水中,堵向最后的缺角。

    滴漏箭尺到頭,時盡的號角響徹兩岸。

    阿牛用盡全身之力,把肩上最后的三只土包拋向滲口,用力太過,收不住腳,整個人都撲在滲口上。

    最后一道水柱被死死掐斷,號角回音未盡,兩岸已經歡聲雷動。

    梁安的副使走下城樓,“喬大人,督治大人請你上城述職。”

    承業元年的合州大水淹田十五萬頃,沖失百姓不可計數,救援不及溺亡者數千口,紳商財貨淹失數百萬金,城中積水半月,煙火熄滅,餓斃者不絕。

    合州刺史喬興邦虛表好功,私吞筑堰銀款,瀆職失察,抗災不利,被罷黜官職,貶為庶民,家產充公。

    于俊擢升刺史,即日就任,總掌賑濟、撫恤、安置、重建之業。

    喬興邦按律當斬,然而云門堰的良景宏圖,當年是由梁安本人親自上報工部水司的,誰知千秋功業,被喬興邦筑成了豆渣爛土,出了禍事,梁安臉上亦自難看。

    現今朝中混亂,各域自專,梁安將喬興邦撤職,撒了一口悶氣,挽住了自己的口碑,卻也不想讓糗事傳得太遠。他在合州快速低斂的處置完畢,迅速趕回渝州,以免一江猛水再添危情。

    連續多天的暴雨終于止歇,天空依然陰森,偶爾云薄的一刻,才有幾束白霧般的陽光,淡淡漏灑河野。

    江水繞過魚山,曲折拐向東南,莛飛站在堤壩上,深深嘆氣。

    父親幾年前擔憂的災禍,終于未能避免,這沉重的懊痛象千斤巨石,壓得莛飛愁眉不展,腦中是成千上萬個“也許”。

    如果那些“也許”能實現一二,就不會讓有害無益的云門堰潰決失控,令合州遭受大水,流失家園。

    莛飛摸著手中的玄閣牌墜,上面仍有父親的氣息。

    爹,你是個操心命,你的在天之靈觀覽世間,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正在皺眉嘆氣?

    徐敦走到他身后,“小飛,這次堵決,就算當年園主在此,也不會更出色了!”

    莛飛收起牌墜,“敦叔,多虧你鼎力相助。雨季還長,洪峰一輪接著一輪,長江兩岸沒有可以高枕無憂的地方,不知葉哥他們怎么樣了。”

    梁安想請莛飛留下來,做劍南域治水巡官。

    莛飛本有效民之志,可目睹梁安對喬興邦手下留情,官場腐朽千絲萬縷,攪身其中,未必能施展手腳,反而多添束縛。

    他客氣回應,只說衢園事多,拋卸不開。

    梁安面露不滿,勸了幾番之后,只得作罷。

    合州由于俊接管,各處井然。

    莛飛放下心來,連日疲勞,回家的念頭越來越強烈,太湖圩田與雨季的鏖戰才剛剛開始。

    他見于俊萬事纏身,不想打攪,和徐敦二人悄悄出城,踏上東歸之路。

    還未走遠,忽聽馬蹄聲響,于俊竟然追出城來,下馬上堤。

    “易公子,請你留步,我這些天事情太多,怠慢了二位,你們不告而別,是于某之罪!”

    莛飛連忙道:“于大人,這話怎么敢當,我和敦叔怕打攪你,沒招呼一聲就走,抱歉得很!”

    于俊欲言又止,猶豫片刻方才開口:“易公子,我有事相求,能否借一步說話?”

    莛飛見他滿腹心事,跟著他來到城外的一座驛亭中,這驛亭建在坡上,大水淹到亭基,石頭桌凳倒還完好。

    于俊拂袖去撣石凳上的泥土,莛飛攔住他,“于大人,何必這么客氣,你有什么難處,只管明說。”

    兩人在石凳上坐下,于俊見他坦率,不再隱瞞。

    “易公子,雨季未了,水患未消,城中倉廩不足,病疫滋生,與其膽戰心驚的看守堤壩,不如舉城遷挪,另覓新址,我想請你留下來,指點筑城之策。”

    莛飛不解,“于大人,挪城可比加固堤壩復雜得多,如果只為避水,何必連根拔動,剜肉療瘡?”

    于俊嘆了口氣,“易公子,我在川蜀多年,劍南與羌邏毗鄰接壤,安生的日子,只怕不多了。“

    “秋商易儲以來,朝中內亂,政業荒廢,民生困苦,國力窮蹙,而羌邏二十多年來,勵精圖治,律法嚴整,全國上下一力,兵勢強盛。“

    “凜王離開隴昆之后,羌邏和北部邊族結交緊密,對南邊的金越更是恩威并施,著意拉攏。金越常年被大盛邊將欺辱,積怨太深,與盛廷毀盟是早晚的事。”

    “羌邏地處高原,居高臨下,東攻可直入平川,咱們要仰攻,卻高寒乏力,作戰不便。羌邏民風彪悍尚武,每年秋天都會到邊境來掠奪秋稼,因此劍南域年年都要出動‘防秋兵’保護糧谷,從冬到夏卻又太平無事,茶馬往來。“

    “邊將對防秋之戰見怪不怪,只當是打獵消遣、邀功加餉的好事,可去年防秋之戰頻繁激烈,遠超以往,邊外十三鎮屯田盡失,羌邏人焚廬劫舍,踐稼而去。我前思后想,覺得這根本不是以往的掠糧之戰,而是對盛廷兵力布防的肆意試探。”

    “倘若今年真是你所預見的大潮之年,對大盛來講,雪上加霜,到了秋天又會是什么局面?羌邏會耐心等承業帝坐穩根基,再動手嗎?他們這把秋割之刀,磨礪多年,等的不就是大盛災亂不穩的天賜良機,好囊吞這資質豐美的盛土河山?“

    “我這幾天夜不能寐,挪城不僅僅是為避水,更為保家備戰。易公子,你才學豐富,膽識過人,你推拒梁督治之邀,是厭惡官場之事,今日我請你留下來出策助力,既無官銜相授,更無厚祿相酬,只有一座被大水傷透元氣的半廢之城,和無數沮喪失落的軍士百姓,你可愿答應?”

    江風烈烈,吹得滿亭盡是浪中的泥沙之氣。

    莛飛早被他的懇切之情打動,可這一留,少說也是一年半載,江南圩田讓他心中惴惴,丟放不開。

    他舉棋不定,于俊起身退后,躬身長揖,“易公子,于某誠心摯意,請你摒除顧慮,施才相助!”

    他已官居刺史,卻對一介平民如此恭敬。

    莛飛拜倒還禮,“于大人,莛飛年輕識淺,承蒙大人看重,愿效犬馬之勞!”

    于俊雙手將他扶起,抒眉而笑。

    于是徐敦陪著莛飛留在合州,每日跟隨莛飛沿江察看,勘測繪圖,為新城選址。

    于俊痛下力氣整治合州駐軍,將擄財欺民、違規亂紀者嚴辦,一洗喬興邦治州時的腐亂之風。

    幾天后的夜里,莛飛將于俊請來。

    莛飛和徐敦住在州署后面的倉房里,這倉房沒有側開的窗子,只有透氣用的天窗。

    于俊一進門,便見地上堆造著泥土捏就的山川城郭。

    少許星月之光和周圍的幾盞油燈將這土模照得明暗縱深,起伏逼真,各處地勢一目了然。

    莛飛掩不住孩子似的興奮之色,伸手一指,“于大人,最佳城址遠在天邊,盡在眼前,就在對面的魚山上。“

    “魚山西、南、北三面環水,東面山勢綿亙,蜀口形勝之地,莫過于此!”

    “山頂、山坡有數百畝平緩之地,可以耕種陂田,多雨之年無須引江水排灌,只要堆高田壟,就可以借雨澆溉,謂之‘雷鳴田’,人畜可以飲用山上的幾十眼天然泉水,還能造池養魚,栽桑植藥,自給自足,足夠維持軍民長期駐守之需,更無淹城之危。如果在魚山上筑城堡、廣儲糧、興武備,牢據這易守難攻之地,可抵大軍十萬!”

    “新建的魚城可以分為牙城、內城、外城三重。山頂牙城為統帥核心,內城是軍營和百姓棲居之地,修建營房、民宅、倉庫、閱武場、軍工坊。外城是城防前沿陣地,可以依托陡峭的山壁構筑不規則的城墻,然后在各個要害處修建各自獨立卻又能互相支援的堡壘。”

    “我仔細計算過,如果城墻圍長十二三里、高三到五丈,石材用料和城防之效可達最優,沿墻凹處開設城門,建城樓、城垛、騎城鋪、甕城,使薄弱的城門多重鞏固。”

    “城南城北各修一道‘一字墻’,切入江中,把渝水的內水和外水攔成半閉合的山水聯防,在江岸上修建水師碼頭,停泊船只,如此一來,魚城上控三江,下御渝州,東連江漢要地,即可成為掌控局勢的堅韌要塞。”

    “擴一步想,不僅僅是合州,沿江各個緊要之處,都可以修建依山懸江的防御堡寨,星羅棋布,彼此呼應,如臂指使,氣勢聯絡,任什么囂張鐵蹄,也踏不過這險山峻水里的連環絆馬索。”

    于俊連連點頭,“易公子,這正是我心中所盼!明日我就去渝州,請梁督治批文調款。”

    梁安見于俊甚得民心,全權相授。

    于俊回合州開始派遣,可很多百姓心存顧慮,不愿長期移到山上居住。

    于俊為穩固州治,從未流露任何戰患之思。

    他將所有的戶長、里正、鄉長召集到堤壩跟前,手指對岸的魚山,“因時易勢,百世難免,咫尺之變,卻有天淵之別!魚城筑就,則蜀賴以安,若不成,為俊之罪,愿立柱銘恥,承受唾罵,請諸君共鑒!”

    承業元年夏,合州舉城遷上魚山,筑造魚城,另外沿江修建若干與魚城呼應的高壘堡寨,形成同氣連枝的山河防御屏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安县| 泽库县| 屏东县| 敦化市| 保德县| 宝鸡市| 齐齐哈尔市| 岑溪市| 绥芬河市| 巨野县| 崇仁县| 安顺市| 怀柔区| 斗六市| 饶阳县| 湟源县| 辽宁省| 涡阳县| 丰城市| 博爱县| 桂林市| 北流市| 佛山市| 元谋县| 临泽县| 巩留县| 盐津县| 宕昌县| 瓮安县| 沅陵县| 库尔勒市| 同江市| 双江| 温泉县| 芒康县| 峡江县| 额济纳旗| 乐都县| 崇州市| 泰州市|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