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莫言所知需集合八位修為臻至化境的高手之力才能布下這陣法,光是這一點就已是難道極點之事,莫言甚至一直以為已經沒有這樣的高手了。
通常來說小半仙身后這諸天神像,通常供奉在大雄寶殿的東西兩壁間。
據說,有二十諸天,依次為:
功德天、辯才天、大梵天、帝釋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日天、月天、金剛密跡力士、摩醯首羅天、散脂大將、韋馱天、堅牢地神、菩提樹神、鬼子母、摩利支天、婆羯羅龍王、閻摩羅王。
后又增入道教四神緊那羅王、紫微大帝、東岳大帝和雷神,為二十四天。
如今,齋天的儀式如:
造鐵塔高丈許,仿正覺寺式,結庌塔頂,黃綠琉璃寶珠,塔燈、復盂、仰盂,諸天、韋馱、四門佛像皆合。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這八部鬼神本悉非人而變作人形來聽說法故云人非人也;人非人通常指的是緊那羅。
此明能應八部,就是通常說的天龍八部,為佛法的諸神眾。
若分開讀,亦如上面一樣,應分八段來讀。
應以天身得度者,即現天身而為說法;
應以龍身得度者,即現龍身而為說法;
應以夜叉身得度者,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
應以乾闥婆身得度者,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
應以阿修羅身得度者,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
應以迦樓羅身得度者,即現迦樓羅身而為說法;
應以緊那羅身得度者,即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
應以摩侯羅伽身得度者,即現摩侯羅伽身而為說法。
提婆為天,平常說三界有二十八天,但這里所說的天,主要是指欲界的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天人。
如果世間有類眾生,應以天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天身為其說法。
楞嚴經說:“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就是此意。
在前能應六天文中,雖說應現六種不同的天身,但那是約個別的說,現在總說為天,所以與前不同。
龍為四靈之一,就是靈異的東西,能夠善為變化。
依佛法說,龍有各式各樣的不同:
有守天宮的天龍,有守龍宮的海龍,有守寶藏的藏龍,有能致雨的雨龍。
不管那一類龍,究竟是什么樣的東西,從來沒有人見過。
不過,在古時代,中國和印度,自來都有龍的傳說,我們不能不承認有龍。
龍的福報雖說很大,但是業障亦極深重,并不能安然的享受其福報。
據佛經傳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由于龍身很長,它們吃起來,如世人吃面一樣,所以龍類眾生,常受生命威脅之苦,亦即最怕大鵬金翅鳥。
有一次,佛在大海邊修定靜坐,龍又遇到金翅鳥的威脅,特到佛的面前來求救,以期解脫金翅鳥的攫食之難。
佛陀慈悲,即將所著的袈裟,分一些給龍王,要他將袈裟撕成一條一條的,披在龍子龍孫的身上,就可免金翅鳥的捉食之難。
因為金翅鳥看到佛的袈裟,就不敢再去吃龍,而保護了諸龍的生命安全,由此亦可見袈裟的威力之大!
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龍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龍身,到龍宮去為諸龍說法,要它們舍棄嗔心。
或說:龍宮在海底里,怎么能去龍宮說法?這不是不可能的,如現存的佛說十善業道經,就是佛在龍宮為龍王說的。
這樣,菩薩當然亦可示現龍身到龍宮為龍說法。
夜叉是捷疾鬼,亦名暴惡鬼,有善惡兩類:愛吃人的是惡夜叉,護持佛法的是善夜叉。
如比丘比丘尼登壇受戒時,開始白四羯磨,地行夜叉即很歡喜的告訴空行夜叉,空行夜叉得到這個消息,就又很歡喜的轉告四天王天,如是展轉相傳,到達他化自在天魔宮,使諸魔王大生恐怖!
善夜叉,能保護行人及護持佛法。
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夜叉身去化度他,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
如所熟知的面然大士,就是觀音菩薩的現身。
乾闥婆為尋香、嗅香、食香、香神。
是忉利天主帝釋座前的奏樂神。
帝釋天既然愛著五欲,當然也就喜歡聽音樂,每當帝釋要聽音樂時,不須派天人去找奏樂神,只須在自己面前焚一枝香,乾闥婆即聞香而來帝釋座前奏樂,一直奏到帝釋不愿再聽樂時而止。
此奏樂神經常住在須彌山南面的金剛窟中,能夠飛行虛空。
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乾闥婆身去化度他,然后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
楞嚴經說:“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
阿修羅非天,意謂修羅有天人之福,無天人之德。
無端正,據經中告訴我們,阿修羅女是很美麗而端嚴的,但阿修羅男卻極為丑陋,沒有半點端正之相。
無酒,傳說阿修羅在過去,是很喜歡喝酒的,可是有個時候,找不到酒,無酒可飲,就索性戒了酒,所以說為無酒。
阿修羅最大的特質,就是疑心甚重,不論什么事情,都不輕信別人。
由于猜疑心重,好斗力也就強,而好勝爭強心,亦超過別人多多。
修羅最喜歡與帝釋作戰,但也有它的原因,現在不妨舉一事實說明如下:
相傳阿修羅王有一女名叫舍脂,其貌長得的確很美,亦可說世間很少有像那樣美女的。
后為天帝釋所知,帝釋是屬地居天,沒有斷男女的愛欲,所以就娶阿修羅女為妻,而與阿修羅王有了婿丈的關系,彼此間的感情自亦是很好的。
帝釋與舍脂婚后不久,帝釋為了表示對岳丈的尊敬,特請阿修羅王到天宮中去游玩并小住,當然是以厚禮相待的。
當阿修羅盡興之后正要回去時,帝釋為示隆重歡送起見,特命天兵天將的儀仗隊,排列兩旁恭送如儀,豈知阿修羅不但不領女婿的盛情,反疑帝釋有意在他面前示威風,恐嚇他,心中感到老大的不高興!
帝釋雖是忉利天的天主,但經常的來人間聽道,有佛出世,就來人間聽佛說法,無佛出世,就來人間聽仙講道。
一次,帝釋想來人間聽仙說道,其妻阿修羅女舍脂,疑其夫婿在人間有外遇,竟與帝釋大起交涉,帝釋告以實際情形,阿修羅女舍脂,無論怎樣不信,要隨帝釋同來人間偵察,帝釋感于他是女子,不宜來到人間而予阻止,于是舍脂更加生起疑心,非要隨他下來不可!待帝釋坐上寶車要來人間時,阿修羅女運用其神術,隱身躲在寶車后面。
到達人間,帝釋下車,舍脂亦從車出,帝釋見了,除了責備她幾句,并用花莖打她幾下,致使舍脂大發嬌嗔,直鬧到帝釋陪罪而后已。可是這么一來,仙人因聽到她的嬌聲鶯語,以致失去神通。
帝釋固然因此更為震怒,舍脂亦由此而更懷恨在心,總覺夫婿欺人太甚!
過后,舍脂將經過情形向父親哭訴,阿修羅王一聽,不禁怒氣沖天,日前向我示威,今又欺負我女,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發動無數的阿修羅兵將,向帝釋天宣戰,直接攻擊天宮。由于修羅有小小的神通,竟然足踏海底,手撼天宮,使帝釋天大敗而逃。
而且經過這次戰爭,帝釋與修羅就經常的戰爭,雖說互有勝負,但帝釋失敗的時候多,因而常常的感受苦惱!
到佛陀出世,帝釋向佛求救,佛告訴他要得勝利,在與修羅作戰時,須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
帝釋就令天兵天將這樣稱念,果然大獲全勝,而使修羅失敗,逃匿于藕孔中,不敢再與帝釋天戰!
阿修羅的特性,既是疑心重嗔心大,那么,在人間做人的人,如果懷疑心重,嗔恚心大,什么都爭強好勝愛面子,死后即墮阿修羅道。
阿修羅在人間時,本亦作了不少善業,如布施等功德,經常都在做的,但因好勝心強,即種了阿修羅因。
若有眾生要以阿修羅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舍去疑嗔,而得身心解脫。
楞嚴經說:“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
迦樓羅為妙翅鳥,或譯金翅鳥,又名大鵬金翅鳥,住在須彌山北方的大鐵樹間。
據佛經中說:此鳥兩翼伸開的距離為三百六十萬里。
當它要吃龍時,用它的大翅膀,一撥海水,就可將水分開,見到海底,看見龍宮,即抓龍吃,吃龍如人吃面一樣。
上面說,佛以袈裟救龍,致使金翅鳥得不到飲食,于是走來佛前對佛說:
你老慈悲救龍,龍得救了不錯,可是我肚子餓,沒東西吃,將要餓死,難道你佛見死不救?佛陀開示它說:
你如發心歸依三寶,持不殺戒。
以后不再吃龍,我當今佛弟子,在供佛受食時,用米或粥七粒出生,以布施你及曠野鬼神和羅剎鬼子母等。
可使你們得到資生的生活,不再感受饑餓之苦!
所以佛教的出生,是有其重要意義的,不是虛應故事的。
在出生時,應念出生偈曰:“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千萬不可草率了事!迦樓羅頭上有顆如意寶珠,如果誰得到了,真可要什么就有什么了,迦樓羅有時從口中吐出火焰,所以又名迦樓羅炎。
世間若有眾生,要以迦樓羅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迦樓羅身,為其宣說仁慈愛物之法,使之照著去行,而得身心解脫。
緊那羅為疑人,或疑神,這類眾生頭生一角,看來使人生起是人非人的疑惑,所以譯此。亦為帝釋天的奏樂神,與前乾闥婆奏樂神所不同者:乾闥婆所奏的是普通世俗音樂;緊那羅所奏的是法樂。
亦可說,前者是奏世間的音樂,后者是奏出世間的法樂。
若有眾生要以緊那羅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緊那羅身,為其宣說如來正法,使之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脫,脫離緊那羅的鬼神生活。
摩侯羅伽為大蟒蛇神,或譯地龍,據說是人形蛇首的樣子。
若有眾生要以摩侯羅伽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摩侯羅伽身,為其宣說忍辱修慈,柔和修慧之法,使其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脫!
人非人等身得度者,這是總結上面的八部。所謂人非人:
有說似人身而非人身,名為人非人;
有說八部鬼神,本來不是人,但變作人形來到佛前,名為人非人;
有說人指人類四洲的人群,非人指八部鬼等。
雖有多種說法不同,但我以為第一種說法,較為合理。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為了救度天龍等八部眾生,乃適應他們的各自機感,應以何身化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說‘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小半仙一放開莫流年,莫流年立刻施展出延內真焰,真焰卻不是燒向柳聞鶯,而是燒向白玉蟾蜍。
剛才這只白玉蟾蜍差點害了小半仙,莫流年怕它再吐出一口毒霧來,干脆先下手為強要將它燒成灰。
莫流年也算錯打錯中,這只白玉蟾蜍正是柳聞鶯的本命蠱。
延內真焰一出,對方三人又是大吃一驚,他們起先見到小半仙等人,雖說覺得就算是半仙世家的人,想來也不過是年輕一輩,不成氣候。
就是這么幾個根本不足為慮的青年,沒想到其中竟然全部身懷絕技,不僅小半仙有八部天龍護身,連一個不起眼的小丫頭也是五行門的高手!
只是想破腦袋,只是怎么也想不出這個小丫頭是誰,但是能使出延內真焰的,又怎么會是籍籍無名之輩?
延內真焰的威力就連白玉蟾蜍也受不住,柳聞鶯眼見本命蠱命在旦夕,竟不肯再跑,咕咕叫了一聲,張開大嘴,白玉蟾蜍立刻往回跳,可就在這時,延內真焰追上了白玉蟾蜍。
白玉蟾蜍瞬間被一團藍幽幽的火光包裹其中,柳聞鶯痛的凄厲大喊一聲,魯大牛扶住柳聞鶯,而就在下一瞬,浮屠劍也架在了他的脖頸上。
這一戰,勝負已分!
而那邊半仙逸已經痛暈過去,身上皮膚更發出一股淡淡的膻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