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生如戲唱 第291章 昆侖山

作者/于長生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小半仙站起身,世界在一瞬間就明亮了起來,他一眼就看到不遠處的莫流年,莫流年一臉茫然顯然還未反應過來。

    小半仙三步并作兩步跑過去:“摔疼了沒?”

    莫流年搖搖頭:“我們這是在哪?”

    小半仙這才將目光轉向四周,這里的空氣中流光溢彩,美輪美奐,天上有數道彩虹,眼前奇花異卉、異獸珍禽,更是多得不可勝數,風中有一股異香,聞著只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放眼遠眺,遠處幾座山脈,群山中有一座極大極高的山,金光燦爛,矗人天中,山頂固然看不到,兩旁也不知伸展到什么地方為止,幾乎半個天都被這座大山遮去了。

    小半仙完全怔住,他知道這個地方。

    莫流年見他神情有異,問道:“你來過這里?”

    小半仙深吸口氣,沉聲道:“小時候來過,只是已經不如現在這樣美了。”

    莫流年問:“這是哪里?”

    “昆侖。”小半仙道,他一直認為昆侖才是他的第一故鄉,在昆侖生活的日子,是最無憂無慮的日子,只是他不得不承認,此刻所見的昆侖才應該是它該有的樣子。

    昆侖神山,為萬山之祖,亦是始祖伏羲的王都。

    這昆侖山又號昆侖丘,因山體呈碗狀又稱宛丘。

    因傲立于群山,像一個柱子通向天空又稱天柱,因對應北斗星,又稱璇璣玉衡。

    因傳為天帝下都,并盛產玉石又稱玉京山。

    昆侖丘為中原龍脈之祖,圣王坪為龍頭是昆侖丘核心部分,中央有瑤池,軀干是由嶠山稱大羅嶺的山脊組成。

    軒轅臺位于龍尾,為當年黃帝祭天悟道處。

    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欄。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鎮之。

    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

    四靈既布,黃龍處中。

    嶠山為山脊,道路狹窄而平坦,能行走,故又稱“大羅嶺”,行走于此路者稱大羅神仙。

    相傳,古濩澤在九千年前發生了一次大地震,電閃雷鳴,洪水滔天。

    洪水過后,形成了一個大沼澤。

    因雷聲在此炸響,故叫“雷澤”。

    有一個勤勞聰明的姑娘風華胥,有一天在雷澤邊,偶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腳印,覺得很是奇怪,就用自己的腳去踩了踩這個巨大的腳印,忽然她的腹中有了感應,后來就懷了孕,生下一個兒子,人首蛇身。

    她覺得神秘異樣,就給孩子取名宓羲,因孩子能伏地快速行走,又叫伏羲。

    伏羲長大成人后,絕頂聰明,力大無窮。

    聽說域內的昆侖山是天帝的下都,至此可以直達天庭,向天帝傾訴人間的禍福因由,得到天帝的恩賜,為天下的老百姓帶來更多的幸福。

    于是他率人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尋到了昆侖山下,緣著一棵直人云霄的細長枝條爬了上去。

    到了頂端,他四下一望,才發現這地方很是神奇,莫非是神仙住的地方?

    只見方廣萬里,形似偃盆,下狹上廣。

    其山洞邊凹凸有致,綿延連環,像城墻,有城垛,如城堡,真是鬼斧神工,渾然天成。

    再看,且有四闕如門,坪內萬畝草甸,百花爭艷,只見兩池泓水,清如明鏡。

    伏羲手舞足蹈,欣喜若犴道:此乃天庭下都,然后伏羲聚齊了同伴,率領他們繞著天庭下都四處察看:西北罡風習習而來,在此化為暖流。

    南面一條長山嶺,恰似巨龍出水凌波,飛舞盤旋。

    東面一片汪洋大海。

    西面溝壑縱橫,幾座山頭錯落有致,云蒸霧鑄,紫氣籠罩。

    站在坪中一土丘山上,正如置身于“天地之肚臍”,人在丘上直立聳天,恰如中柱。

    數百個巖溶漏斗如蒼龍人海下潛之漩渦。

    深不見底的幾個大溶洞,地宮般神秘,層疊相加如同宮室,冬暖夏涼,人居最宜。

    再往下走,只聽嘩嘩流水,聲如悶雷,正是與名山大川相通的出入口,可以說是天門無卜,地戶無下。

    西南面的懸崖上有一龕,深數丈,長數里,可容納數萬人,既能遮風避雨,又能防范野獸攻擊,既向陽背風,又視野開闊,真是天然的居住之地。

    附近有一透明直洞,緣蹬而下,出去一瞧,是一個大的拱形石門,高萬仞,闊數十丈,門內平坦開闊,再下數十步即臨河面,只見魚鱉蝦蟹任意遨游,隨手一掬,即可獲得。

    巡到東南之臺,為此山最高點,圣潔的牡丹亭亭玉立,含苞待放,在歡迎伏羲到來。

    伏羲舉目遠眺,四面山嶺逶迤來朝,八方樹木拱手環立,各種動物,歡呼跳躍和渚相處。

    這真是好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人間仙境,于是伏羲遂決定定居此地。

    然后伏羲神皇派出向西發展的一個部落,經過數十代的艱辛尋覓,頑強地與大自然抗爭,與其他氏族爭斗,于涿鹿之野定居下來。

    這個部落在蚩尤成為部落氏族首領后,審時度勢,對涿鹿之地十分重視。

    蚩尤觀察到:肉水之池,方圓數百里,周邊之山環池而繞之,池底淤泥滋生,鹽根形如水晶。

    夏天烈日熏蒸,南風動蕩,卜結鹽板,光潔堅厚,人在亦可直立行走。

    板上水約二三寸,翻騰浪花,落板即成顆粒,蚩尤稱其為墁卜鹽。

    人吃了后,渾身增力,十分有勁。

    蚩尤遂生霸池之心。

    與他族數十戰,終于將鹽池據為本族所有。

    蚩尤生性豪放,孔武有力,性喜爭斗,但蚩尤也是個孝親敬租之人。

    后來蚩尤聽先人傳說,他所統領氏族部落的根在昆侖丘,于是他率領部眾攜帶食鹽東行去尋根認祖。

    在昆侖丘,他祭拜了圣祖伏羲,將所帶食鹽分于各個部落首領,并應邀到各地走訪。

    他所訪瀅澤、陽阿、高都、泫氏等地,看到的是黃矸石隨處可見,金礦石不時裸露,黑矸石隨水漂流,森林茂密木材豐富。

    又聽說陽阿老翁善冶銅鑄器,遂請求讓陽阿翁幫助其冶銅鑄器壯大部落。

    他的想法感動了故鄉首領,加之他有輸送食鹽的承諾,經首領同意,陽阿老翁愿意為他冶銅鑄器。

    正因為有此一諾,才使后世有了伏羲鼎、陽河劍的傳說。

    冶煉大業大興于風、高、陽、陵、沁,銅鐵為富國強兵的基礎,坩堝成為村民壘墻壘堤的材料。

    中古時期的大陽鋼針,鳳臼的九頭十八匠之說更是名揚中外。

    蚩尤這次尋根認祖,不僅鞏固擴大了自己與各部落的聯盟,更主要的是他得到了故土的冶銅鑄器的技術和支持。

    在涿鹿他勵精圖治,愛護百姓,十分重視能工巧匠,制造了鋒銳的矛、尖銳的戟、巨大的斧、強固的盾、輕捷的弓箭,等等。

    還特別為頭領們打造了護頭的盔,護心的鏡,護身的甲。

    他武裝起了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部隊,由七十二個頭領分別帶領。

    蚩尤七十二兄弟,一個個形狀古怪,獰猛異常,銅頭鐵額,毛發直豎像劍戟,口喊殺聲如獸語。

    蚩尤南部落逐步壯大后,驅逐了炎帝,整個涿鹿之地,都被他的部隊拿下。

    昔天之初,口作二后,乃沒建典。

    命炎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吳以臨四方,司上天成之慶。

    蚩尤乃逐帝,爭于逐鹿之野,九隅無遺。

    炎帝由于對蚩尤的關系處理不當,覆亡逃遁,炎帝榆罔不死心,跑到了偏東方的黃帝那里,請他幫忙。

    黃帝倒有這種力量,因為他和嫘祖成親后,又得到了很多部落支持。

    所以,他率領他的眾部北渡大河,穿過王屋山,從西南方登上昆侖丘祭天告帝,誓言一統天下為民造福。

    黃帝北征,和蚩尤一決勝負,頓兵逐鹿之山,九戰而城不下。

    雙方打得十分堅韌艱苦。

    尤其是最后一戰,蚩尤興云布霧,征風召雨。

    黃帝的軍隊除了有四方鬼神之外,還有羆、熊、貔、貅、獅、虎等種種野獸也來助陣,但是還不能勝蚩尤。

    黃帝再次祭天請來了天帝派來的九天玄女“魃”來止雨。

    蚩尤看到卜有天帝幫助黃帝,下有百姓遭受旱災,這樣長期下去,受苦的是老百姓。

    毅然決定自縛起來,束手就擒,黃帝的部下擒到了蚩尤,由于他們十分仇恨蚩尤,就把蚩尤剁成肉醬,把他的皮做成箭靶,把他的胃做成了皮球,把他的頭發做成了旗子。

    蚩尤死得十分慘烈。

    雖然身首異處,骨肉化為齏粉,然而這些商粉卻變成了一只只觸角短,后翅大,后足長,善跳的昆蟲,特別為首的幾只,更是方頭健體,善鳴善飛。

    這群昆蟲嗚叫著“蚩尤——蚩尤——”的聲音向著東方的昆侖丘祖先居住的地方飛去。

    由于蚩尤的勇猛頑強,后世將蚩尤封為戰神。

    “你只知道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嗎?”小半仙指著最高的那座山,嘴角帶著微笑。

    莫流年搖搖頭,小半仙道:“那叫天柱,與當年水神共工撞斷的不周山同樣是頂天立地之山。”

    莫流年不解道:“為什么我們會來到這?”

    “你可認得剛才墓碑上所刻之獸?”小半仙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航空| 白玉县| 门头沟区| 宜宾县| 兴业县| 慈利县| 郴州市| 苗栗市| 勐海县| 缙云县| 陇南市| 吉水县| 昌平区| 和平县| 定远县| 景洪市| 根河市| 长治县| 乌鲁木齐县| 昔阳县| 赞皇县| 石首市| 华蓥市| 聂拉木县| 嫩江县| 平湖市| 平潭县| 崇礼县| 如皋市| 宁化县| 东阿县| 舞钢市| 安平县| 黑山县| 嘉荫县| 井陉县| 丹凤县| 安龙县| 南陵县| 阳曲县|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