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家村是個清幽景美的地方。
村子背靠著不知深淺的大青山,門前又有一條十來丈寬的蜿蜒清水長河,潺潺流水,隱隱可見其中的白沙和游動的魚群。
竹林河邊,陸雯麗牽著看起來乖巧可愛的小阿團,時不時看一眼小家伙,一雙又大又圓的杏眼里是掩不住的歡喜。
阿圓吱吱喳喳的,一下子指了指村子里種菜的菜地,“雯麗姐姐你看你看,我姥姥和干姥姥家的菜地也在這里。我經常來這里摘菜吃!”
“還有旁邊的稻子!媽媽說這穗抽得好,下個月生產隊收了糧,分到我家就能吃上好吃的白米飯了!”
樊青山抱著阿圓走著,聽著他說話不由好笑的點了點他的小鼻子,“怎么要下個月才能吃上白米飯?這些日子就吃不成了嗎?家里這么快沒糧了?”
樊家村地處南方。
周邊方圓百里,都是以耕種水稻為主。
即便是前幾年鬧饑荒,許多人都得勒緊褲腰帶束著,但米飯這個主糧可是老祖宗輩就遺留下來的規矩和習慣。
村民們世代吃慣白米,即便是因為饑荒年間要節儉用度,用番薯、芋頭、梗米、玉米等粗糧摻雜一起當主食飯菜,但之中做出來的主食少不得少少也要加上些大米。
對于這里的村民來說,番薯和玉米都是產量高的作物,它們能填飽肚子,也能喂養牲畜,在人們的生活上起到了重要的幫助和調節,但真正讓這些世代以耕種為生的村民安心的還是白花花的大米。
時代變遷,大米在大家的心中早已經不止是食物的名字,不管是華國幾千年前,亦或是新生的華國,大米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希望的寄托,還有柔柔的情懷。
樊家村幾百個人,幾乎周邊能種稻子的田地都種了稻子。
每年生產隊分糧,雖然是根據大家工分努力總結按勞分配,但制度卻是放松的,誰家想要細糧,就可以多分一些細糧,少要一些粗糧,反之,也可以多要粗糧,少要細糧,當然,如果是這樣,按照市面上的價格,分出來的粗糧肯定會比細糧多,并且耐吃。
別人家的情況樊青山可能不了解。
但他堂姐家的他可是知道得差不多的。
當初他堂姐被分家出來,大家都知道她只得了一包五十斤重沒脫殼的谷子,并一百斤的粗糧番薯。
按照這時候沒收成來算,每家的糧食其實都有些緊張的。
他堂姐能分到那些糧食,還帶著一些糖票布票,除了沒有真正的房子,這家是真的分得不錯了。
這還只是明面上的。
背地里,他家還出了十五斤的大米和面粉,因為是阿婆阿公主張的,那段時間他媽窩火了好半個月,直到大姑讓人帶消息過來說要給他找親事,那段時間看誰都不順眼的老媽子這才心氣漸漸平順了。
另外樊青山還見過他三叔漏液偷偷搬了一袋子,估計不下三十斤的白米過去,如果再算上富貴叔家拿過去的,樊青山估計,像他堂姐這個三口之家,即便是頓頓吃細糧,等到谷子收成,估計還能有些剩余。
所以也別怪樊青山會覺得奇怪了。
當然,他自然不知道,現在這個堂姐內部已經換芯了,比起原主,現在的這位可是個能吃的,又帶兩孩子,一天沒有好幾斤那是吃不飽的。
阿圓也知道自己是說錯話了。
以前他媽媽是個什么樣的食量,他雖然年紀小,但也不是沒見過,一頓頂天就最多兩碗飯。
但這一個月來的時間,一頓飯他媽媽不吃了四五碗飯是不愿意放下碗筷的,姥爺干姥姥家拿來的糧食也吃得差不多了,白米飯雖然能吃,但也并不是頓頓都有,比起很少吃肉的其他人家,他們家現在很悲催的淪落成幾乎以肉為主食。
但是這話能和小舅舅說嗎?
媽媽可是說過,家里的事情不能隨意說出去的!
阿圓懊惱的想拍嘴巴,抬起的小手快到了嘴邊,又改成了咬手指,無措的看向哥哥。
阿團在心里嘆了口氣,這才道,“我媽媽的原來話是說新谷打出來的白米比陳米好吃,燜飯會很香糯。”
這個小插曲過后,阿圓可不敢隨意亂說話了。
剛才這個小家伙就像是麻雀一樣吱吱喳喳的,有他調和,氣氛也沒顯得尷尬,而現在小家伙要當個安靜的小帥哥了,尷尬的氣氛立時就顯現了出來。
陸雯麗看著是個靦腆不愛說話的人。
除了時不時看著阿團阿圓兄弟倆抿嘴一笑,其他時候都是很安靜的。
當然,這個只是外人看來而已。
本來她正用心的聽著阿圓說著話,從中分析他家里是個什么情況,現在小家伙居然因為一個白米飯的問題就安靜了,她忍不住責怪的看向樊青山。
樊青山很無奈好不好!
他也不想這樣的......
但他在女孩子面前一向嘴笨舌拙,即便有堂姐之前教說話的技巧在,但面對這個情況,有兩個小外甥在,要他夸陸雯麗眼睛長得烏黑圓溜像黑葡萄一樣好看,烏黑的發絲像綢緞一樣順滑,這話他說不出來啊!
一時間他就像是個鋸嘴巴的葫蘆,撓著頭顯得很是無措。
陸雯麗也知道這是個什么樣的人。
想要他說話來調節氣氛,估計不讓樊青山練習個十年八年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她一改沉默的性子,在接下來的散步時間,盡可能的和阿圓阿團說話接觸,等到一行人再次回到楊春花家,宴席也要上桌了。
梨花對于堂弟要娶的這個對象不熟。
畢竟剛才在介紹的時候也不過是簡單的問候了一下。
但在她端著托盤去上菜的時候,陸雯麗對著她那笑得有些詭異的笑容看得梨花心里都忍不住泛起嘀咕。
送完了菜,梨花拿著托盤回到廚房。
因為人太多,后來又在廚房擺了一桌子。
由阿婆黃桂英帶著家里的孩子們都在這里吃,因為阿團阿圓都在這里,梨花也就不去堂屋和那些鬧哄哄的人湊熱鬧了。
坐下來吃了一口飯后,梨花又想起剛才陸雯麗那笑得令她發顫的笑容。
和安靜乖巧吃飯的哥哥阿團不同。
阿圓顯得極為活潑,吃著飯菜,還不忘數著手指告訴大家,剛才他作為向導帶著未來小舅母在村子里哪哪都逛了一圈。
梨花剛聽著還沒什么,等到聽到小兒子說陸雯麗特地要去他們家里看看,又在周邊晃蕩了一圈,最后連豬圈里的豬崽都要去看看摸摸,這就覺得奇怪了。
于是連忙又細致的問了大兒子路上他們發生的事情經過。
聽完后越發覺得奇怪了。
阿婆黃桂英正笑瞇瞇的給孩子們夾著菜。
看孫女突然因為小曾孫子說的話皺起眉來,不由笑道:
“這是好事啊!雯麗那姑娘長得不錯,要胸部有胸部,要屁股有屁股,一看就是個能生的。她家里來的人就沒一個瘦的,生下來的孩子肯定好養活。老婆子我看她嬌滴滴的,還以為是個不能下地的,她連豬崽都能喜歡到上手摸,可見是有心咱家的。吃飯吧,年紀輕輕的,別操心那些了,這還有你大姑和大伯母她們操勞呢。”
這可真是個美好的誤會了。
不過梨花也不能解析說自己是奇怪陸雯麗這個人。
畢竟,她總不好說覺得陸雯麗給她的感覺有些奇怪,但是這個奇怪她又說不出來,看阿婆對陸雯麗的滿意,顯然自己說這些話也不是時候,不然到時候大伯母不抽自己,估計阿婆就先抽了。
梨花放下了心事,給阿婆夾了一塊雞胸肉,“對,讓大姑和大伯母她們自己操心去,我們好好吃飯,把這一桌子的菜都給吃肚皮吃!”
“就該是這樣。孩子們,聽你們姑姑和媽媽的,把飯菜都吃完好不好?”
“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