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的語文課,陳老師走進教室時,簡直是滿面春風,初一四班的同學看他笑得這樣高興,膽子大的陳向陽還開了句玩笑:“陳老師,您是不是買彩票中了大獎,這么高興,要不要請我們請班吃飯。”
全班轟然大笑。
陳老師笑瞇瞇地看了陳向陽一眼,居然不生氣,好像笑的很高興了:“陳向陽,你對彩票這么了解,是不是把你父母給的零花錢都拿去買彩票了,我等下下課后,跟林老師說一聲,讓他問問你的父母,你現在這樣小的年紀,可不能買彩票,彩票就是忽悠想不勞而獲的人的把戲,天上可不會掉餡餅,那種機率,比你期末考年級第一還小。”
陳向陽被說了,也不像很多學生那樣,會惱怒,他笑著說:“陳老師,感覺彩票中獎的機率還是比我考年級第一大一點。”
班里又是一片笑聲。
陳老師走上講臺后,大家就安靜下來,值日生喊:“起立。”
不過等大家坐下后,陳老師并沒有立即講課,而是說:“有一個好消息,它是屬于顧從霜個人,但它又是屬于初一四班的,也是屬于我們學校的。顧從霜第一次月考的作文《故鄉天云》在《初中生月刊》發表了。這是《初中生月刊》寄來的這期的刊物,以及發表證明,還有16塊錢的稿份。”
不待陳老師再說什么,初一四班的同學已經自發鼓掌了。
陳老師:“顧從霜,上來領取你的榮耀吧。”
方覺忙站起身,退到通道中間,給同桌讓路。
從霜雖然之前想過也許能被選中發表,但并沒有報特別大的希望,畢竟,好的文章很多,但能被賞識的卻有限,因為不是所有好的文章,都能碰到伯樂。韓愈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是這個社會的正解。特別是現在電腦尚未普及網絡更是遙遠的年代,那些雜志或是刊物的編輯都是憑自己的審美來選擇文章,不像十年后,電腦開始普及,網絡廣泛化,讀者擁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可以將那些自己喜歡的文章挑出來,而不全是由編輯說了算。
從霜接過證書、月刊和稿費,向陳老師鞠了一躬:“謝謝陳老師。”
陳老師卻笑著說:“我沒幫什么忙,是你的作文寫的好。以后你要是寫了什么文章,覺得好,可以拿來找我,我也幫你留心看看,還有哪些雜志適合你去投稿,合適的話,我們可以多投幾家,不用局限在《初中生月刊》,別的雜志和期刊也可以試試。其他同學要是寫了好文章,也可以拿來找我,我找幾個語文老師看看,合適的我們都拿去投稿。大家不要小看了這件事,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消息,但過兩年你們中考,沒準能加分。所以啊,大家要好好學語文。”
等從霜回到座位上,方覺悄悄湊過去一點,低聲說:“恭喜你啊。”
從霜笑笑,沒有說話,她不知道說什么,感覺說什么都不太合適。方覺也不在意,反而他只是想恭喜從霜而已,話說到了,就行了。
陳老師:“這次顧從霜的作文發表了,也算是給語文這門科目的一個證明,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實不是那樣的,不管你是喜歡語文還是數學,甚至歷史地理,只要真的學的很好,都會有用的,你們現在讀初中,等上了高中,就會分文理科,如果讀大學,還會分院系,分專業,所學的科目都會進一步細化,比如大學,就有專門的化學專業,化學專業下面,還會細分很多個小專業,所以大家也可以借這次的事情,好好想一想,如果你喜歡哪門課,除了把那門課學好,還應該把其它科目也學好,等上了高中,到時就會分文理了,考上大學,就可以選你自己喜歡的專業,不用什么科目都學了。好了,我再說的話,大家就要嫌我啰嗦了。我們回到這節課的正題上,請大家翻到17課,我們今天講……”
語文課下課后,從霜和方覺正在聊天,何芳和談曉薇還有樂誼都過來了,方覺看見三個女生過來,就趕緊起身,跟從霜說:“下節課再聊。”說完就趕緊把自己的位置讓出來,好像他才是坐了別人位置的人。
談曉薇見狀:“喂,方覺,我們又不吃人,你要不要跑這么快。”
方覺既不吭聲也不回頭,大步走出教室。
幾個女生見狀,紛紛笑了。
自從上次運動會后,她們見從霜和方覺聊天有說有笑,談曉薇主動插話后,她們發現方覺根本沒表現出來那樣冷傲,要是主動打招呼,方覺還會不好意思不答應,就已經混得比較熟悉了,特別是談曉薇,仗著她是班長,又不會有人說她的嫌話,還會時不時開一下方覺的玩笑。通常都是方覺落荒而逃,根本招操不住談曉薇那張利嘴的調侃。
三個人是來圍觀湊熱鬧的,像談曉薇和樂誼,家里都有給她們訂《初中生月刊》這本雜志,并不是真的要來看從霜拿到的這本雜志,不過有同學在自己平時會讀的雜志上發表文章,對她們來說都是第一次,難免還是有些新奇。三人翻到月刊上從霜的文章,看了之后,又看了雜志社寄給從霜的發表證明證書,談曉薇說:“這個證明文件,你好好收著,陳老師說加分的事情,沒準到時就成真了。”
從霜記得前一世的時候,他們這一屆中考,好像只有教師子女有十分的加分,除了便是競賽加班,拿到省里第一名好像可以加五分還是十分,全國的她就不清楚了,當時他們這一屆,都沒有人能夠參加全國級別的競賽。從霜說:“這個應該不能吧。不過我會好好收起來的,以后老了,也是一個回憶。生平第一次發表文章的證明。”
“照現在這個架式發展下去。”樂誼:“我看,你初中三年,要收集一疊證明了。”
從霜:“哪有那么容易。這都快一學期了,不就發表了一篇嘛。”
何芳:“每次月考,你的作文都成了范文必讀,陳老師現在看你滿意得不得了。”
從霜:“又不是只讀我一個人的。班長的作文、還有一班的程夢蝶的作文,不是也都拿出來讀嘛。”
談曉薇:“我的就是湊數的。”
樂誼:“你的作文還是湊數的,那我只有不活了。我的語文,每次勉強過了八十分線。”
四個人里,樂誼的語文的確是最差的,樂誼和何芳有點像,兩人都有點偏科,何芳是理科成績特別是數學差一些,樂誼是文科差一些,除了英語,她的語文、歷史、政治這些科目,都很一般,反而數學學得不錯,每次都能考九十分以上。
從霜:“你下次多背背,文科主要就是靠背,你英語都搞得定,別的都是小意思啦。”
樂誼:“話是這樣說沒錯啦,但真的要背那么多東西,還是挺難的。不是每個人都像從霜你一樣,輕輕松松就能考滿分的。”
“別,千萬別這么說。”從霜說:“我也是靠反復背誦的。其實記憶力很微妙,其實你經常背,記憶力好像就會比較強一點。你可以試試,每天給自己安排一定的背誦時間,堅持一個月,看看效果。”
樂誼:“行啊。我就怕我堅持不了一個月。我媽經常說我,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幾個人聊天,見快要上課了,班里很多同學都回座了,樂誼瞧見方覺站在后門口,說:“我們回座位吧,快上課了。方覺都不好意思過來坐了。”
談曉薇本想開一句玩笑,打趣一下方覺,樂誼卻拉著她,說:“快走吧。不然下次方覺不想給我們讓位置了。”
等她們都走了,方覺才回自己的座位,剛坐下來,上課鈴就響了。
老師還沒進來,方覺趕緊問:“可以把你的月刊借我看一下不?”
從霜把已經收進書桌里的月刊拿出來,遞給方覺:“可以啊。”
“那我看完再還你。”
從霜:“沒事,你慢慢看,我不喜歡看這種刊物。”
聽她這樣說,方覺挺意外的,正想說話,數學老師也就是他們的班主任已經走進教室了,方覺只好閉上嘴,把刊物收進書桌里,準備上課。
顯然從霜的作文被《初中生月刊》發表的事情,陳老師已經跟林波說過了,林波讓大家坐下之后,先說了這件事,表揚了從霜兩句,然后就是鼓勵大家要好好讀書,畢竟大家都進初中幾個月了,對于老師時不時口頭鼓勵幾句,大家都聽習慣了,也麻木了,也沒太當回事,聽過就算。
反而是方覺,對從霜的作文發表這件事,還蠻有感觸的。他之前也聽過從霜這篇課文,不過當時并沒太當回事,所以方才才同從霜借刊物。方覺的母親并沒有為他訂這種文學類的月刊,倒是給他訂了不少習題和試卷。朱文英其實不太管方覺讀書的,她當然希望兒子讀書成績好,但她本身也沒有讀很多書,當年雖然讀了高中,但高中其實也沒有學到什么,她讀書成績本身就一般,她讀高中那幾年,高考還沒有恢復,學校里安排的文化課和勞動課幾乎各占一半,又不高考,她也沒什么成績壓力,只能說是讀完了高中而已。如今方覺讀初中了,她對方覺的督導,就是給兒子訂練習冊和試卷。她和方覺長期一起生活,母子感情當然很好,但在對兒子的教育上,朱文英覺得老公對兒子太嚴厲,所以她一向采取散養的方式,只要方覺不做什么壞事,不做錯什么,一般不太干涉。這也造成方覺對從霜這個同桌如今很意外的感覺。方覺不太能理解,從霜一個農村來的女生,學習成績好就算了,怎么作文能寫的好,還能被雜志社發表。在方覺看來,作文寫的好的人,一般都是讀了很多書的人,他不知道從霜從哪里去讀那么多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