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湘西地區(qū)不光只有蠱術(shù)出名,在湘西地區(qū),還有“湘西三絕”這么一說。
這三絕分別是:趕尸、巫蠱、落洞。
首先,趕尸,屬苗族蠱術(shù),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亦說與茅山術(shù)祝由科有關(guān),又稱移靈,發(fā)源于古辰州沅陵、瀘溪、辰溪、溆浦四縣。
清朝就廣為流傳湘西“趕尸人”的傳聞,即趕尸人利用“秘術(shù)”,將客死異鄉(xiāng)的人的尸體帶回家鄉(xiāng),讓他們?nèi)胪翞榘,盡管“湘西趕尸”從未得到科學(xué)驗證,也并未被親眼證實,但是卻成為很多驚悚電影的原型,從此廣為人知。
清代中期,趕尸技術(shù)出現(xiàn),是把客死四川的湖南移民的尸體運送回家鄉(xiāng)。尸體在最開始的運送過程中,是走的水路,并不需要“趕”的。但三峽這一段,水流湍急,旋渦暗礁密布,船只往往沉沒。古人又迷信,絕不愿意搭載死人走在險江之上,“趕尸”這個職業(yè)于是就產(chǎn)生了。
傳言抗戰(zhàn)期間,重慶打銅街一個住家屋檐下,在門框上還貼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代辦運尸還湘”。
隨著民智漸開,*的廣泛使用排除了礁石,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公路和汽車,不信邪的汽船也開始搭載尸體。
人們的鄉(xiāng)土觀念也淡化,入川的移民不再要求把尸體運回老家。就像火車的出現(xiàn)粉碎了保鏢和綠林強盜聯(lián)合制造的神話一樣,趕尸人也被歷史逐步淘汰了。
像趕尸的話,前期的準(zhǔn)備工作其實也是很多的,一般是在秋決臨刑的前一天,客籍死囚的親屬和同鄉(xiāng)甚至是那些好做善事的善人,都會湊一些銀子給他們請來的老司(慣例是各著青衣和紅衣的兩位趕尸人),買好一應(yīng)物品。行刑當(dāng)天,老司和助手以及幫忙的人都要在法.場外等候。午三刻,刀斧手手起刀落,死囚人頭落地。
一等到監(jiān)斬官離開法.場,紅衣老司即行法事念咒語,助手幫忙將被斬的客籍死囚身首縫合在一起,再由青衣老司將辰砂(最好的朱砂)置于死者的腦門心、背膛心、胸膛心窩、左右手板心、腳掌心等七處,每處以一道神符壓住,然后用五色布條綁緊。相傳,此七處是七竅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是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
之后,還要將一些朱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辰州符堵緊,相傳,耳、鼻、口乃三魂出入之所,這樣做可將其魂魄留在死者體內(nèi)。
最后,還要在死者頸項上敷滿辰砂并貼上神符,用五色布條扎緊;再給死者戴上粽葉斗笠,諸事辦妥,紅衣老司念畢咒語,大喝一聲“起!”客籍死尸便會應(yīng)聲站起......
趕尸的人是一個身穿道袍的法師。這些披著黑色尸布的尸體前,有一個活人,當(dāng)?shù)厝私凶觥摆s尸匠”。無論尸體數(shù)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趕。不管什么天氣,都要穿著一雙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長衫,腰間系一黑色腰帶,頭上戴一頂青布帽,手執(zhí)銅鑼,腰包藏著一包符。
法師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帶路,不打燈籠,因為他是一面敲打著手中的小陰鑼,一面領(lǐng)著這群尸體往前走的,手中搖著一個攝魂鈴,讓夜行人避開,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關(guān)起來。
尸體若兩個以上,趕尸匠就用草繩將尸體一個一個串起來,每隔七、八尺遠(yuǎn)一個,黑夜行走時,尸體頭上戴上一個高筒毯帽,額上壓著幾張書著符的黃紙垂在臉上。
趕尸途中有“死尸客店”,這種神秘莫測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趕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門一年到頭都開著。因為兩扇大門板后面,是尸體停歇之處。
趕尸匠趕著尸體,天亮前就達(dá)到“死尸店”,夜晚悄然離去。尸體都在門板后面整齊地倚墻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幾天幾夜。
到目的地兩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屬,準(zhǔn)備好衣衾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將壽衣帽壽鞋給死人穿戴齊備,裝進(jìn)壽木。
這種入殮過程,全由“趕尸”者承擔(dān),絕對不允許旁人插手和旁觀,正如出發(fā)時將尸體“扶出棺材”不允許窺視一樣。說是在這些關(guān)鍵時刻,生人一接近尸體,便會有“驚尸”和“詐尸”的危險,而入殮過程,必須在三更半夜。
一切安排就緒,就是說將死者裝殮以后,喪家才去認(rèn)領(lǐng)。棺蓋一揭開,須眉畢現(xiàn),果然是喪家親人,象貌宛如昨日,卻翹翹長眠在棺材里了,傷心慘目,摧人肺腑,頓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聲。
而且趕尸這個行當(dāng),也有自己的行規(guī),并不是隨便來一具尸體,趕尸匠都會幫忙,在趕尸行業(yè)當(dāng)中,還有“三趕和三不趕”一說。
三趕:凡被砍頭的(須將其身首縫合在一起)、受絞刑的、站籠站死的這三種可以趕。
傳說因為他們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氣,既思念家鄉(xiāng)又惦念親人?捎梅ㄐg(shù)將其魂魄勾來,以符咒鎮(zhèn)于各自尸體之內(nèi),再用法術(shù)驅(qū)趕他們爬山越嶺,甚至上船過水地返回故里。
三不趕:凡病死的、投河吊頸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燒肢體不全的這三種不能趕。
其中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閻王勾去,不能把他們的魂魄從鬼門關(guān)那里喚回來,而投河吊頸者的魂魄是“被替代”的纏去了,而且他們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來,舊亡魂無以替代則會影響舊魂靈的投生。
另外,因雷打而亡者,皆屬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燒死的往往皮肉不全,同樣不能趕。
而且,趕尸這個行業(yè),也不是誰想干就能干的,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尸這一行業(yè),趕尸匠從不會亂收徒弟,這學(xué)徒呢,由家長先立字據(jù),接著趕尸匠必須親自去面試。
一般來講,要看滿16歲,身高1.7米以上,同時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相貌要長得丑一點,像一些相貌比較俊美的孩子,趕尸匠一般是不會收為徒弟的。
如果說所有要求都符合的話,那么下一步,趕尸匠便會開始進(jìn)行面試,與其說面試,不如說就是看一看這孩子到底有沒有那個天分趕尸。
面試時,趕尸匠會先讓應(yīng)試者望著當(dāng)空的太陽,然后旋轉(zhuǎn),接著突然停下,停下后,趕尸匠會要你馬上分辨東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則不能錄用。因為你此時不分東西南北,就說明你夜晚趕尸分不出方向,不能趕尸。
接著,趕尸匠要你找東西、挑擔(dān)子。因為尸體畢竟不是活人,遇上較陡之高坡,尸體爬不上去。趕尸匠就得一個一個往高坡上背和扛。
最后,還有一項考驗,趕尸匠會把一片桐樹葉,放在深山的墳山上,在黑夜里讓你一個人去取回來,只有這樣,才能說明你有勝任趕尸匠的膽量。這三關(guān)如果順利通過了,你便取得了當(dāng)趕尸匠學(xué)徒的可能。
但自古以來,不知多少人想干趕尸匠,但最后卻敗倒在了這最后的幾項測試上。
或許有人納悶,趕尸這么恐怖的工作,怎么還會有人爭著想去干?
實際上,趕尸這個工作雖然很恐怖,但是卻極其賺錢,趕尸一次掙的錢,足夠?qū)こ<彝ビ蒙弦粋月,但是這類錢屬于是死人錢,不能攢下。
所以有很多的趕尸匠,在趕尸回來后,便會把這一次所賺到的錢,揮霍個七七八八,只留下兩成甚至一成,用作生活必備支出。
這個規(guī)矩,從趕尸這個行業(yè)出現(xiàn)開始,就已經(jīng)存在,所有的趕尸人,幾乎很少有敢違背的,但是古往今來倒也真有幾個膽大之輩,不過無一例外,這些敢存死人錢的人,最后都是在趕尸途中,被暴起的尸體硬生生給咬死掉。
一旦真正成為了趕尸匠,像這種詐尸的情況,偶爾也會出現(xiàn),但是卻并不致命,因為在真正入行的第一天,師父便會開始教徒弟本領(lǐng),這第一個本領(lǐng),就是畫符。
這種十分奇特的符,是在黃紙上用朱筆畫上又像字又像畫的東西,途中遇到意外情況,便將這種奇特的符朝西掛在樹上或門上,有時也燒灰和水吞服。
同時,趕尸徒弟必須學(xué)會三十六種功,才能去趕尸。
第一件功,便是死尸“站立功”,也就是首先要讓死尸能站立起來。第二件功是“行走功”,也就是讓尸體停走自如,第三件功是“轉(zhuǎn)彎功”,也就是尸體走路能轉(zhuǎn)彎。另外,還有“下坡功”“過橋功”“啞狗功”“還魂功”等。
只有學(xué)會了這些東西,才能真正稱之為“趕尸人”,那些出意外的趕尸人,其實就是被利益熏了心,妄想攢下死人錢。
現(xiàn)在有那么句話說的好,“老人小孩婦女以及死人的錢,是最好掙的”,但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里指的死人錢,其實是購買墓地的錢,像從尸體入殮再到舉行葬禮這一段時間所花的錢,往往不會很多。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