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鬼道冥醫 第一百三十八章 饕餮

作者/御龍潭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雖然這種“自欺欺人”式的夢境,聽起來多少有些病態,但是帝江卻過的很開心。

    他是真的喜歡燭陰,不是因為燭陰漂亮,其實比燭陰漂亮的兇獸大有“獸”在,但是帝江就是相中了燭陰的性格。

    畢竟很少有兇獸能夠像燭陰這樣溫柔,而且如此善解人意,那個時候的兇獸每天除了打打殺殺就是打打殺殺,沒有任何一只兇獸,像燭陰一樣,如此善解人意而且還特別喜歡養花,整個鐘山的所有花,都是燭陰一朵一朵親手栽下的。

    可以說帝江也很優秀,畢竟在所有兇獸當中,帝江的存在時間都算是靠前的,雖然他開蒙的時間晚,但是畢竟他比其他兇獸存在的時間都要長,對于某些事情的理解,天生就比其他兇獸要強很多。

    但饒是如此,燭陰卻還是不接受帝江的心意,反倒是對那仿佛冰塊一樣的尸犼,特別感興趣。

    但是尸犼卻對燭陰的表白沒有任何的回應,可就算是這樣,燭陰卻還是想盡一切辦法,盡量的去靠近尸犼。

    燭陰自己心里清楚,尸犼沒有回答自己,只不過是因為犼家族已經衰敗,自己跟了他,肯定會受牽連,在發現看似傻乎乎的尸犼居然還有如此心細的一面,燭陰便下定決心要追隨尸犼。

    可是這件事情,在帝江看來可就換了一個樣子了,在他看來,分明是這燭陰一直在熱臉貼冷屁.股,這尸犼連個回答都沒有,如果說自己得知燭陰同意了尸犼,那么帝江會立刻掉頭就走,但是這么長時間以來,卻沒有任何消息傳出。

    這下次帝江可就著急了,在尸犼輸掉了賭約,答應陪燭陰在鐘山上度過百年光陰,帝江在知道這件事情后,氣到差點爆炸,他發誓一定要殺了尸犼,不知道為什么,帝江.總是覺得尸犼是在玩弄燭陰,你明明沒有正面答應燭陰,為什么卻還要和燭陰在鐘山上度過百年時光?

    一想到這,帝江就心如刀絞......

    其實當年和帝江爭奪燭陰的,還有一位“大佬”,這位大佬的地位,在兇獸當中都算是比較高的,但是因為其相貌實在是太過丑陋,而且性格也是十分暴虐,他相中燭陰,其實也就只是因為燭陰的美貌而已。

    那位“大佬”其實就是饕餮。

    饕餮,讀音為tāo tiè,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物,別名叫狍鸮,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其名可比喻貪婪之徒,人們一般稱這種人為“老饕”。《左傳》中記載饕餮為縉云氏之子,而不是龍之九子之一。

    而人們所說的饕餮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被認為是描繪饕餮的獸面。這種紋飾出現于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紋更常見于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早在二里頭夏文化的青銅器上便有。

    王愛君文集《饕餮》篇釋義:呂氏春秋載:“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歷代相傳,就把在青銅器上這種睜著眼睛,張著嘴的紋飾,名為饕餮。至若在殷商時,是否把這種紋飾,也名為饕餮,則無從稽考。

    有史以后的商周文化,已大有進展,青銅器上的饕餮紋,更不是隨意點綴的,當有其深意存在;且多于禮儀器上著饕餮紋,雖是為祭祀鬼神,或也有求佑福與祓徐不祥的雙重愿望。

    饕餮紋,是以正視獸類的顏面為主要構圖,左右相對稱;為的對稱,在帶身軀時左右也各有一個。顏面為天然對稱的圖形,任何民族,對于動物和人類的顏面,都具有深刻的印象。因為顏面為無聲的語言,不僅喜、怒、哀、樂的表情是在顏面上顯露,而**、威武、仁慈、兇惡、陰險、神秘等態度,也莫不顯露在顏面上。即使用“山川奇異之物”為題材,但這些奇異之物,是渺茫得不易捉摸的。

    古代技藝家,不像文明盛世的畫工們,有“好圖鬼魅而惡犬馬”的偷巧手段,最初所采取的稿本,都是忠于寫實,漸次才由寫實而簡化;所以饕餮紋所取的物象,多是由來有自,取諸常見的鳥獸等物,或近取諸人類的。饕餮紋是以顏面為主紋,足、身、尾為副紋,雷紋為地紋。完備的主紋是由冠飾、鼻、目、眉、角、耳、口、齒等官能所組成。

    饕餮多指負面形象,但在余光中先生的《當我死時》的“饕餮地圖”中,“饕餮”用在此卻恰如其分地寫出了詩人對祖國的摯愛。

    但是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饕餮紋是不是都是饕餮呢?

    其實不是的,段勇的《商周青銅器幻想動物紋研究》將饕餮紋分為牛角、羊角、豕耳、變異四大類,就足以說明這類紋飾的復雜程度,也說明了饕餮紋來源的不統一。饕餮的形象自然也不可能只有一種。

    而且關于為什么鼎上要鑄饕餮紋,也并不只有《呂氏春秋》中的這一個說法。

    《路史》中記述了蚩尤被殺后說的:“后代圣人著其像于尊彝,以為貪戒。其狀率為獸形,傅以肉翅。”羅蘋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那么饕餮紋最早,就是對蚩尤的丑化。

    這有沒有可能呢?還真有可能。

    蚩尤是三苗的首領,敗在華夏族手里,大約打他的理由就是他太貪了,所以將他的形象鑄在鼎上,以示“戒貪”。

    從形象來看,也很有可能。神話學大家袁珂先生就曾提到,《左傳·文公十八年》云:“縉云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

    《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逵曰:“縉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任縉云之官也。”而蚩尤姜姓,亦炎帝之苗裔,“故說蚩尤即是此縉云氏之‘不才子’饕餮,乃大有可能也。”

    而《左傳·文公十八年》又提到:“舜臣堯,賓于四門,流四兇族,渾敦,窮奇,梼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兇也。”

    帝鴻氏之不才子“渾敦”、少皞氏之不才子“窮奇”、顓頊氏之不才子“梼杌”,以上合稱“三兇”。縉云氏之不才子的不肖堪比這“三兇”,所以名為“饕餮”,合稱“四兇”。這一段材料又說明,饕餮等名稱是種比喻,用來指“兇暴”的人。比如這其中的“梼杌”,在此處就是指鯀,大禹的父親。

    究竟是因為先命名了這些奇異的生物,才拿它們的名字來比喻同樣奇異的人,還是先有了對部落首領的蔑稱,才用這些稱呼來指稱這些奇異的生物,這完全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關于神獸饕餮,傳說很多,《山海經》中的狍鸮,《神異經》中的有翼高階天使,陸容《菽園雜記》、李東陽《懷麓堂集》、楊慎《升庵集》、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玉芝堂談蕓》等書中的龍子……

    作為人的稱呼的“饕餮”,說法就更多了。

    袁珂先生認為饕餮是指蚩尤;丁山先生認為饕餮就是梼杌,其形象來自于靈蛇吞象預言,兩者都是匈奴后裔,而匈奴是夏后氏族裔,同時兩者也是羌人圖騰,周鼎上的饕餮紋是“取其勇武公正,為吉祥之象征”;劉持平先生的《青銅器饕餮紋質疑》則認為是神農氏;按《左傳》記載,還有可能是縉云氏之不才子。

    總而言之,歷史上對于饕餮的記載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但真正的饕餮到底長什么樣子,沒有人見過,但是帝江恰逢那個時期,他就見過饕餮。

    這個饕餮在帝江看來,完全就是一團肉瘤,饕餮既沒有眼睛也沒有鼻子,甚至都沒有四肢,但是他有一雙大嘴,相傳饕餮千年進食一次,張口便吞半邊天地,其實這里是運用了夸張的手法,但是從這里不難看出,饕餮的食量的確是大得驚人。

    當年在得知饕餮要和自己爭奪燭陰的時候,帝江差點沒把眼珠子掉下來。

    這么多兇獸當中,帝江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美男子,但是要和尸犼來比的話,那就是“吾與城北徐公孰美”了,尸犼的模樣其實比之帝江還要帥氣,不過在經歷了分魂之后,為了隱姓埋名,尸犼特意改頭換面,完全換了另外一個身份生活,再加上和后卿一起搭檔千年,對于人世間對于“美”以及“平凡”的定義也都有所了解。

    為了不引起關注,犼還特意弄了一個不是特別顯眼的容貌,雖然犼頂著一個大眾臉,但是其身上的氣質卻是沒有辦法掩蓋的。

    或許當時燭陰就是因為犼的氣質,所以甘愿為其傾倒,而犼,則是害怕自己會因為家族的關系受到別的兇獸追殺,如果帶上燭陰的話,有可能也會把她牽連進去。

    而帝江,卻是懷疑尸犼在故意玩弄燭陰。如果當年三個人能把事情說清楚的話,恐怕就沒有現在這么多事情了。

    自然,也就不會有后面饕餮和刑天的戰斗,以及帝江.派人埋伏尸犼.......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州市| 祁阳县| 马边| 乌苏市| 淄博市| 沙田区| 顺昌县| 阿坝县| 枣强县| 襄垣县| 凌海市| 保德县| 长海县| 喀喇沁旗| 仪征市| 平陆县| 彰化市| 绥化市| 微博| 石家庄市| 三都| 八宿县| 广西| 星子县| 婺源县| 泗水县| 蚌埠市| 华阴市| 永德县| 萍乡市| 沙雅县| 仙居县| 金华市| 阳西县| 龙门县| 枝江市| 汉阴县| 常德市| 城固县| 霍林郭勒市|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