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饕餮因為貪戀燭陰的美色,曾經(jīng)硬闖鐘山,非要把燭陰據(jù)為己有,但最后卻被燭陰暴打了一頓,從鐘山給扔了出去。
燭陰雖為女子,但其并不弱,甚至她的實力在兇獸當中都可以排得上前列,不光因為她是鐘山的守護神,本身就有鐘山之靈庇佑,同時燭陰的天資也是異常聰慧,不管什么東西,只要讓燭陰自己稍微接觸一下,基本就能夠理解個差不多。
同時,燭陰按道理來說應(yīng)該是上古燭龍家族的人,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在混沌初開時,也就是盤古開天辟地之時,燭龍家族一夜消失,原本在兇獸中處于頂尖存在的燭龍家族突然全部消失。
過了千年時間,燭陰突然出現(xiàn),開始負責守護燭龍家族的圣地:鐘山。
這里的鐘山,并不是現(xiàn)在南京市玄武區(qū)的鐘山,在上古時期,這“鐘山”一般被稱之為“中山”,后來被諧音傳為了“鐘山”。
在《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中記載“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
可以看到,在《山海經(jīng)》中,中山之神燭陰,被描繪成了一個有如此“逆天”能力的神獸,但實際上,燭陰雖然實力極強,但遠沒有達到這種“一眼萬年”的程度。
但是《山海經(jīng)》里的記載,其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和燭陰本身很貼近的。
先秦兩漢之書言燭龍,皆本自《山海經(jīng)》,故稽考燭龍神話的來歷,需從《山海經(jīng)》入手,縱觀《山海經(jīng)》關(guān)于燭龍的敘述,其要點有三:第一,燭龍的方位。
《大荒北經(jīng)》明言燭龍居于“西北海之外”的章尾山,則燭龍場景居于《大荒經(jīng)》版圖之西北隅,《海外北經(jīng)》敘事首起西北隅而終于東北隅,燭陰列此經(jīng)之首,則其于《海外經(jīng)》版圖,亦必處西北隅。
第二,燭龍之形象。《大荒經(jīng)》謂其“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海外經(jīng)》謂其“身長千里”,“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則其為物身形綿長,人面蛇身,且為紅色。
第三,燭龍之神異。《大荒經(jīng)》謂“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海外經(jīng)》謂其“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
其視瞑關(guān)乎晝夜時辰,其呼吸關(guān)乎冬夏季節(jié),其氣息關(guān)乎風雨氣象,則燭龍之神異全在其與時序的關(guān)系,表明此正古人之所以關(guān)注燭龍的要義所在。燭龍與時序之間的關(guān)系既為古人所盛稱,則考究燭龍神話的來龍去脈就應(yīng)由此著眼。
那么,這種身形蜿蜒如蛇、體長千里、燭然如火、呼吸吐吶關(guān)乎時序并且以“龍”為名的神異之物,所象征的究竟是何種自然現(xiàn)象呢?只要對于華夏上古大火紀時的習(xí)俗有所了解,就不難由此聯(lián)想到天上的龍,即逶迤于天際的蒼龍星象。
不同季節(jié)的龍星星象皆在《山海經(jīng)》中留下清晰可辨的印記,夔龍為春天之升龍,應(yīng)龍為夏天之飛龍,燭龍為秋天之降龍,相柳為冬天之潛龍,《山海經(jīng)》對于蒼龍星象在每個季節(jié)和方位的星象形態(tài)和授時功用皆有生動的寫照,全面而系統(tǒng)地反映了原始的龍星紀時習(xí)俗,為華夏上古天文學(xué)和歷法歲時制度的研究提供了一條足供參證的史料,也為證明《山海經(jīng)》與上古天文歷法的關(guān)系提供了有一條有力的證據(jù)。
其實關(guān)于燭陰的說法,還有很多,上面所說的,不過是眾多說法中比較“可信”的一種,也就是蒼龍星宿之說,關(guān)于燭陰,其實還有太陽說、火燭說和開辟神說這三種說法。
太陽說,其實也就是因為燭龍鮮血的原因,有人認為燭陰其實是“太陽”的后裔,當然,這和那部韓劇沒什么關(guān)系,但是不論怎么看,這個說法都有些太過玄學(xué),甚至以《山海經(jīng)》為基礎(chǔ)上,這種太陽說還是讓人覺得難以相信。
之后便是火燭說,這種說法只指,燭陰其實是祝融傳說的一個分化,還有人稱:“ 古人束草木為燭,修然而長,以光為熱, 遠謝日力,而形則有似于龍。龍者,古之神物,名曰神,曰燭龍。”
其實這個意思就是說,燭龍就是個不存在的東西,所有的所有都是人們臆想出來的。(燭陰:???)
最后,則是最為夸張的一種說法:開辟神說。
在袁珂的《 山海經(jīng)校注》中,他把燭龍與開天辟地的盤古等同起來,并說:“說者謂此神當即是原始的開辟神,征于任昉 《述異記》 : 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晴,怒為陰。’ 《 廣博物志》 卷九引《 五運歷年紀》: ‘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信然。盤古蓋后來傳說之開辟神也。
這個說法就比較好理解了,其實就是把燭龍和開天辟地的盤古相提并論,并且一度的去夸大燭陰,這種說法實在太過夸張,即便是傳說,也的確有些“傳”的過分了。
下面我們說回鐘山,這鐘山又名中山,放到現(xiàn)在,其實就是內(nèi)蒙古境內(nèi)的陰山,這是考古界和史學(xué)界大都認可的結(jié)論。
在上古燭龍家族還存在的時候,鐘山曾一度被眾多兇獸視為“禁地”,因為燭龍家族的所有成員,都是居住在鐘山內(nèi)的,作為燭龍家族的“家族禁地”,一旦有其他兇獸踏入,哪怕只是無心而為,燭龍家族也會直接對闖進來的兇獸進行“毀滅式”的打擊。
燭龍家族沒有一個弱者,換句話說,這個家族就好像是先天自帶buff一樣,所有的燭龍都是強到可怕,而且最主要的是,燭龍家族的鮮血,幾乎是世間上最毒的毒藥和殺傷力最大的液體。
燭龍的血液,溫度高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而且但凡是接觸到燭龍鮮血的兇獸,都會被溫度極高的血液灼傷,被灼傷的位置還會因為燭龍鮮血里自帶的一種毒素侵蝕,這種毒素的毒性也是十分可怕的,就連饕餮帝江這種程度的兇獸,都不敢去接觸燭龍的血液。
在那個時候,燭龍家族幾乎是要一統(tǒng)天下兇獸了,可就在最關(guān)鍵的時候,燭龍家族卻頃刻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最后只留下燭陰一只燭龍存留于世。
燭陰的實力,在燭龍家族里其實都是靠末尾的,但是如果將她同其他兇獸作比較的話,燭陰足以稱得上是強者,家族的基因已經(jīng)決定了燭陰注定不會平凡。
饕餮因為追求燭陰未果,一直懷恨在心,最后想要直接毀掉鐘山,帝江等人得知消息后,連忙前去阻攔,但當他們到達鐘山萬里外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刑天居然早一步和饕餮戰(zhàn)在了一起。
雖然刑天作為出了名的“兇神”,但對于燭龍家族,刑天一直是十分尊敬的,當年刑天被眾多兇獸圍攻,還多虧了燭龍家族的一位能人,他才得以活下來。
所謂的“兇神”固然脾氣不好,而且心狠手辣,但是刑天也是個知道知恩圖報的人,燭龍家族一夜消失,具體為什么刑天并不知道,他也并不想去理會,不過在燭陰出現(xiàn)后,刑天就多了個心思。
其實刑天也很貪戀燭陰,不過因為身份原因,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事情,導(dǎo)致刑天根本就沒有機會去弄這些。
至于這一次刑天主動出手阻攔饕餮,其實和燭陰沒有什么關(guān)系,燭陰即便再漂亮,也不夠讓刑天主動去招惹饕餮這么一位大兇獸,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燭龍家族,對他刑天有恩。
饕餮雖然實力也很強,但終究比不過刑天,能夠被稱之為“戰(zhàn)神”的人,豈能是弱者。
幾乎只是幾個照面,饕餮就已經(jīng)支撐不住了,刑天也很自然的立刻收手,畢竟他這一次前來,只是為了提醒一下饕餮,并沒有打算真的要和他動手。
饕餮也知道刑天和燭龍家族之間的事情,雖然心里也在打鼓,但畢竟所有兇獸都是死要面子的,被刑天擺了這么一道,再加上帝江等人前來,正好撞見自己落敗的一幕。
這么多事情發(fā)生在一起,讓饕餮的面子上實在是掛不住了,但是今天這個情形對自己實在是太不利了,饕餮想了想,決定先暫時咽下這口氣。
燭陰在知道這件事情時,已經(jīng)是七八天之后了。
因為刑天幫助了自己,再加上“戰(zhàn)神”之名遠揚,燭陰也對這位“戰(zhàn)神”特別感興趣,在得知消息后,燭陰就在鐘山下,約刑天喝了幾杯茶。
經(jīng)過了一番聊天之后,燭陰發(fā)現(xiàn),這刑天雖然被外界傳言的極其陰險毒辣,但是本質(zhì)上,刑天其實還是一個愛恨分明的人。
而且刑天也直說了,如果不是因為當年燭龍家族幫助過他,他是斷然不會摻合進來的,當年救命之恩,刑天這一次已經(jīng)還了,下一次如果再有這種事情發(fā)生,刑天不一定會來管。
燭陰心里也清楚,饕餮雖然打不過自己,但如果饕餮一心只想毀滅鐘山的話,自己就算是阻攔,鐘山肯定也會遭受破壞,作為燭龍家族的圣地,這已經(jīng)是除了燭陰外,燭龍家族存在過的唯一證據(jù)了。
鐘山上的一草一木,都代表著燭龍家族曾經(jīng)的輝煌,作為現(xiàn)存的最后一條燭龍,燭陰有責任也有義務(wù),也必須守護好這片地方。
所以刑天說的“抵掉救命之恩”,其實一點也不過分,相反,燭陰還要感謝刑天的幫助,畢竟如此一來,刑天等同于是主動招惹了饕餮這么一個對手,不管出于什么,刑天這一次,都等于是無條件的“救”了一次燭陰。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