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數日,大明的天依舊是原來的天,并沒有因為朱厚照執政之后有太多的改變。
或者說,朱厚照帶來的影響還需要時間來發酵,短時間內是看不出變化的。
一個瘦小的身體迎著朝陽,氣喘吁吁地從城墻上跑過,后面幾個太監遠遠地落在后面,不敢跟得太緊。
朱厚照光著上身,穿著短褲,赤著腳在紫禁城的城墻上晨跑。
自己孱弱的身體無法承擔繁重的公務,必須要鍛煉了,所以朱厚照每日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按時按點的來宮城圍墻上跑步。
城墻上值班的宮衛對此早已習以為常,見到皇帝過來也不會驚慌失措,只是行個禮就算完了。
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城墻上的甬道灑掃的干干凈凈,甚至用清水潑灑過了,免得有多余的小石子硌到皇上的腳板。
還記得朱厚照第一次晨跑的時候,整個城墻上呼啦啦跪倒一大片,真的是跑一路跪一路,勞煩朱厚照還得一邊跑一邊喊他們起來,否則他們會一直跪下去。
禮儀雖然很重要,但是也得分時候,那一天跑步真把朱厚照的脾氣給搞起來了。
朱厚照當時就把管理皇城衛戎安全的太監管事叫來,命令以后城墻上值班的禁衛看到自己不準在下跪,繁文縟節能省就省,行個注目禮就好。
自此,朱厚照跑步才省事了很多。
紫禁城的宮城甬道,跑一圈有六里長,盡管朱厚照每天早晚都會花一個多小時鍛煉身體,并且在充足的營養保證下,現在的體能依然只能保證跑一半圈而已。
不知不覺跑到了**城樓上,朱厚照扶著腰站在女墻中間,他前方是充滿生氣的北京城,一座座尖聳上煙霧裊裊,老百姓家都在生火做早飯了。
聞著這些飯菜的香氣,大約能猜出來這是在熱昨晚上的剩菜,國人的習俗都是這樣的,晚上會特意留一些菜到第二天早上吃。
而在朱厚照身后則是冷清的紫禁城,除了稀稀拉拉幾個在宮殿過道之間掃地的太監,便看不到什么人氣了。
別看紫禁城里太監宮女有幾千人生活其中,但是這么大的宮殿群是很能藏人的,后世故宮博物院只開放了部分區域,一天接納十幾萬人都沒問題,所以幾千人扔進去根本不算什么。
看著城墻下面稀稀拉拉路過的老百姓,朱厚照喘著氣道:“劉瑾,你知道什么叫圍城嗎?”
“就是這種用磚石圍起來的城池?”劉瑾疑惑道。
“膚淺!”
朱厚照神神秘秘道:“所謂圍城,就是城外的人想進來,而城里的人想出去。這個道理用到四海之內皆準!”
“皇爺可是想微服出巡?”劉瑾似懂非懂,不過他看到了朱厚照眼中期望的神色,立馬就猜到小皇帝這是想出去玩兒了。
“這倒沒有,只是感嘆這些平民百姓每日只要忙著吃飯就行,而我卻要操持著全天下人的飯碗,一天都不能松懈,就有些羨慕當一個小老百姓了。”
雖然當皇帝操控天下,擁有普通人追求不到的權利。
但是有時候朱厚照真的很懷念當普通人的日子,雖然在生活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麻煩,但是總體上只要能賺到錢吃飽喝足,生活還是很無憂無慮的。
在明朝中晚期以前,甚至在萬歷皇帝末期,大明朝的老百姓都算是生活在好年景的時代,富庶地區特別是江南產糧區,老百姓吃飽飯是沒問題的。
只有到天啟和崇禎這兩兄弟執政的最后幾十年,大明天災不斷,官員**已經深入大明方方面面。尤其是土地集中到了絕大部分貴族和官僚世家手里,老百姓的生活才算真正走了下坡路,陷入到了水深火熱當中。
在和平的時代當老百姓其實也是很美的事情,尤其是當一個混吃等死的有錢地主,衣食無憂,身邊環繞伺候著俏麗的丫鬟,那就更舒坦了。
只可惜朱厚照的皇帝身份有進無退,當了皇帝就是一輩子的事情,一旦退位就是死路一條。
所以只能硬著頭皮一直當下去,至于當一個清閑大地主的夢想,那終究只是想法而已。
沿著皇城圍墻上的甬道慢慢散著步,在靠近**城樓左側貼著墻根腳下,可以看到一大片大通鋪一樣的房子,足足有十幾排占地至少有一個足球場那么大,像極了后世的廠房。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內城,尤其還是天底下最安全的皇城腳下,能占著這么大一塊地盤的自然不是普通的單位。
這其實是四衛營的一個駐地,常駐三千多禁軍,拱衛皇城安全。
四衛營一共有一萬零五百多禁衛軍,這么多人不可能全都駐扎在城內,因此四衛營在城外另有軍營,只是輪換到皇城值班而已。
在北京城的另外一面,也就是地安門附近,同樣駐扎著勇士營的一支部隊,人數也是三千人。
兩支部隊一上一下相護照應,牢牢掌控著紫禁城的安全。
當然以弘治皇帝的政治智慧,兩支部隊自然不可能控制在一個人手里,萬一這人被內閣策反了,皇帝一下就會被擼成光桿司令。
所以在御馬監體系里,分別有兩撥地位平等的太監分別領導著四衛營和勇士營。
作為皇宮禁軍頭領的御馬監,地位上和司禮監是平等的。只是因為司禮監常年處在抗衡內閣的第一線,所以在政治地位上,司禮監穩壓御馬監一頭。
而御馬監在和平年代幾乎沒什么作為,到嘉靖年間因為御馬監統御的兵馬太多,嘉靖皇帝心痛軍費,所以將禁軍規模一再的裁撤,最后只留下了六千人而已。
這在和平年景倒沒什么,一旦國家發生內亂,尤其是明末那種情況,禁軍規模太小連皇帝都保護不了。如果崇禎帝手里掌握著兩萬精銳禁軍,不管是守著北京等山海關的吳三桂來勤王,還是遷都南京偏安一隅,都大有可為。
但是崇禎手里只有一群沒有戰斗力的老弱病殘,使得他守也不能守,退去江南也是光桿司令,最后只能君王死社稷,自掛歪脖樹。
御馬監作為皇宮的軍事機構,領頭的武太監威望很重要,隨便空降一個太監過去可能無法服眾,所以現在御馬監的領軍太監還是弘治皇帝的人,朱厚照并沒有將八虎安插過去。
最近四衛營和勇士營在朱厚照的安排下,都跑去城郊演習了,所以城門下的軍營里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
軍隊一動首先就要進行人員清點,這一動朱厚照才發現兩個營兩萬人是純粹的戰兵。
但是在戰兵之外,每個營還有額外的配了三萬旗兵。
這旗兵不是舉旗子的兵,而是輔兵,專門給戰兵干雜活,負責安營扎寨,幫忙搬運盔甲,飼養馬匹,埋鍋造飯這些。
也就是說朱厚照名下還有六萬吃白飯的閑人。
算起來,朱厚照名義上養著兩萬戰兵,實際上卻要承擔足足八萬人的吃喝拉撒。
朱厚照聽到這個消息,眼睛都急的發綠了,這多出來的六萬人每年得吃掉自己多少錢糧啊!
這些人若是青壯年訓練一下能上戰場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些人都是干雜活的老弱,說白了就是這兩萬戰兵的親戚朋友。
大多數都是兒子在兩營當禁軍,而老爹和爺爺就在輜重營燒飯喂馬。
在禁軍里當差,不僅每月都有足額的餉銀拿,還能管飯,肥水不流外人田,這種好差事自然也輪不到別人來做。
怪不得弘治老爹十幾年的發展,最后也只弄出兩萬的兵來,原來背著這六萬人的大包袱,每年大部分的軍費都讓這些閑人給吃了。
說實在的,如果想要這兩萬戰兵保持戰斗力,不用在打仗的時候去操心吃喝拉撒的問題,這輔兵是萬萬不能缺的。
只是四衛營和勇士營的輔兵數量也太夸張了,戰兵和輔兵比例居然高達13,也就是每個戰兵有三個輔兵伺候著,這比當少爺還舒服,放在后世美帝家的軍隊都沒這么闊氣。
必須削減輔兵的數量,以此來節省開支!
只不過這個操作的過程卻極為的麻煩,且不說這些輔兵和戰兵是沾親帶故的,大量辭掉他們會引來戰兵們的反對。
這就有點像是國營企業安排下崗一般,直接把這些人踢出企業,讓他們去自生自滅。
這么多人一下子失去了工作,必然會引發社會動蕩,特別是這些人拖家帶口的,短時間內要找到工作真的極難,說不定會出現餓死人的情況。
其次如果朱厚照一意孤行的剔除掉大部分的輔兵,這些戰兵們的心里肯定會不舒服,對皇帝的忠誠肯定會打折扣。
朱厚照從來不相信餓著肚子的忠誠,士兵們忠于皇帝,那是因為皇帝能夠賜予他們豐厚的收入。
皇帝沒了,他們舒適的生活也沒了!所以任何敢威脅到皇帝的人或者事物,都會遭到禁軍的撲殺。
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如此朱厚照還得給這些人安排好退路,給他們轉業找個好工作,如此才能保證勇士營和四衛營的戰兵們不會躁動,安安心心的保護皇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