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云城
“并非,只是在云城做生意,似乎是京城人士。”陶冶與方士青也是生意上有些許的來往,倒也不是特別的相熟,只知道方士青的生意做的很大。
“方公子是做大生意之人,他朋友遍地,我與他也是有一點生意上的往來。那日聽聞他在說方夫人的事,聽了兩句便記住了。”
暮清妍點點頭。
去云城的路途有些遠,他們即使是快馬加鞭的趕路,旅途中也需要三五日才能抵達。路上陶冶與小軒兒兩人聊得很愉快。
陶冶是個有心人,學(xué)識不錯,每次看到小軒兒聽到他說名人典故時,那雙眼睛特別的明亮。
兩人聊得歡,倒是顯得暮清妍一個人無所事事。
陶冶本是閑得無事想要教一教暮立軒,沒想到這個小家伙特別的聰明,會舉一反三,學(xué)得很快,讓他刮目相看。不知不覺兩人說的忘乎所以,等回醒時,才驚覺兩人冷落了暮清妍。
“夫人,立軒很聰明,狀元之才。”陶冶由衷的稱贊。
“是不是狀元,我倒是沒有什么要求,只要他有學(xué)識,能獨當一面就行。”暮清妍摸了摸小軒兒的頭。
“夫人將他教導(dǎo)的很好。”
小包子聽到有人稱贊自己的娘親,跟著巴巴的說道:“娘親懂得東西可多了,娘親教的詩,夫子都連連稱贊。”
陶冶來了興致,“什么詩說來聽聽。”
小包子興致勃勃的將暮清妍交給他的許多詩詞,就像是倒豆子一樣順溜的全部朗出。陶冶聽聞后,一雙眼睛變得閃亮閃亮。
陶冶很是驚訝,他的調(diào)查里方小花是一個平凡的農(nóng)婦,沒曾想到學(xué)識如此好,絲毫不遜色于那些才女,更甚至超過她們。
暮清妍趕忙解釋道:“陶公子莫要誤會,那些詩詞非我所做。我也是無意中找到一本古籍,看了些許,也就記下一些。”
陶冶恍然,不過任然讓他驚訝,沒想到方小花還會識字,只有大家族的中女兒家才會請人來教學(xué),一般富貴人家是鮮少愿意讓女兒家讀書識字。
“那本古籍,不知夫人可否借陶某一觀?”陶冶有些不好意思的請求,著實是聽得心里心癢難耐。
這時候小包子開口了,“古籍已經(jīng)沒有了。我都未曾見過一眼。”
陶冶一聽眼中掩不住的惋惜。
一路生看著小軒兒與陶冶兩人討論著,暮清妍就覺得這次帶他出來是對的。
這次帶著小軒兒出來,一來是讓他出門長長見識,二來,也是擔心他,不放心一個人留在家中。
讀書人不能只讀書,到外面去見識見識,能開拓眼界,做出的詩詞歌賦、文章都不會局限在一地。
“軒兒,等你稍微長大些,娘親帶你多出去走走。有道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xué)到的東西要與現(xiàn)實相結(jié)合才是真正的學(xué)到。”暮清妍不由的說道。
“娘親,軒兒省得。”
陶冶在聽到暮清妍這一番話,頗為認同的點點頭,“夫人說得極對。”
陶冶現(xiàn)在是真的打從心底敬佩她,一個農(nóng)婦能有此等的見識,也難怪能將兒子教導(dǎo)的如此好,娶妻如此,夫復(fù)何求。
晚上,一行人錯過了休憩的驛站,一行人只能在外面露出一晚。他們運氣不錯,抓到了一只撞到樹上的兔子。
晚上的時候吃烤兔肉,小廝將兔子處理干凈放在架上烤,暮清妍偷偷的從空間里拿出一些調(diào)味料,在兔肉上面抹了一點蜂蜜,肚子里面塞了不少的香菇、香蔥,少許的鹽。
兔肉還未烤熟,一股香氣就飄出,那香味勾得人唾沫快速的分泌。
“好香啊。”小廝好奇的問道:“方夫人,在兔肉里面放了什么,怎如此的香?”
“一點點調(diào)味料,上面抹點蜂蜜和些許的鹽巴,肚中的塞些香蔥而已。”暮清妍到也不藏著掖著。
等快要熟的時,暮清妍又在上面抹上些許的辣椒粉。當兔肉從架子上取下后,幾人都眼巴巴的盯著。
暮清妍將腿一人一個分了,當暮清妍將自己那一份留給了小軒兒。
“不要,娘親吃。”小軒兒態(tài)度堅定的拒絕,“娘親,應(yīng)該多吃點。”
小軒兒撕扯下兔肉上最肥美的一塊肉放到暮清妍的碗中。
陶冶看著他們母子兩人之間的互動,心里一陣陣的羨慕。等到娘子病好后,他也要與娘子生一個如立軒這般的兒子。
陶冶越是瞧著方立軒,心中的喜歡越濃。
小廝吃得滿嘴留油,口中不斷的說著,“好吃、好吃,太好吃了。”
每每聽到有人稱贊娘親,小包子都很開心,他仰著小奶袋,一臉小傲嬌的說道:“我娘親做的飯菜比這個更好吃。”
小廝眼眸一亮,“真的嗎?比這個更好吃?”
這烤肉是他吃過最有滋味的,味道好,香味足。
“那是當然。”小包子一臉傲嬌的說道。
暮清妍不禁搖頭暗笑,這個小家伙一有機會就宣傳,真的是想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她厲害似的。
陶冶也被勾得有些好奇,“不知有沒有機會嘗到夫人的手藝?”
小廝也眼巴巴的看著暮清妍。
暮清妍看著他們主仆二人笑著道:“有機會,等到了府上有時間的話,我下廚做一桌菜給你們嘗嘗。到時候失望的話,莫要怪我。”
“怎會呢!”主仆兩人連連擺手。
一行人花了莫約四天的時間方才抵達云城,一入云城,小軒兒一雙眼睛就直勾勾的望著外面繁華的街道。
暮清妍透過掀開的窗簾看了一眼云城,街道上的商鋪和行人,倒是有幾分大城市的味道。熱鬧繁華的街市與鳳陽縣完全是天差地別,就連街上的行人所穿的衣服,亦比鳳陽縣的百姓好了許多。
在城中莫約行走了一盞茶的時間,馬車停在一座朱門宅院的門口,三開的朱紅色大門,門前立著石像,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尤其是他們所處的地段繁華。
陶家能在此地段擁有這么大一間的屋子,足見陶家非富即貴。門口處的守門家丁一見到馬車,連忙上前置放踩凳。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