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個小丫頭,心還真大,一下子就蓋六間平房,你蓋三間還不行啊?你們家又沒有多少人口?”趙化林一下子就笑了,他越看這尹秋蕙越喜歡,若是他的小兒子也在農(nóng)村種地,他真想找媒人把這個小丫頭說給自己的小兒子。
“唉,蓋房子是件累死人的事,我不想再累第二次。”尹秋蕙說。
趙化林心想,也是,農(nóng)村人家蓋房子,哪個不得脫層皮,這小丫頭想的有道理。“好的,磚先賒給你用,半年后你就得把錢還上,我可不能賒時間長哩,時間太長我資金周轉(zhuǎn)不開。”
“嗯。”秋蕙點點頭就告辭了。馬翠花見了,從屋里拿出一箢子花生道:“小蕙,我這花生是五花山山窩里種的,又香又甜。可好吃了,送一些給你嘗嘗。”
秋蕙看了一下那花生,果然成實飽滿,她捏了一個剝了扔在嘴里嚼了嚼,香甜可口:“嬸子家的花生果然好吃,可俺家里有呢,俺娘也種了。”
馬翠花將箢子塞在她懷里道:“你家有是你的,這是嬸子給你,一點心意,不收我可要生氣了。”
“那好吧。”尹秋蕙接了花生為難地說:“可是我不好帶哩。”
“這好辦。”馬翠花爽快地道:“讓你長庚哥給你送去。”說完向屋里道:“長庚,小蕙要走了,你替我送送她。”
趙長庚答應(yīng)一聲黑著臉出來了。
馬翠花便將箢子塞在他手里說:“你把這箢子花生給你秋蕙妹妹送到家,她騎著自行車不好帶。”
“不用了,翠花嬸,不用長庚哥送了。”尹秋蕙一邊推辭,一邊到院子里推了自行車,“我掛在車把上推著走。”
“還是我送吧。”趙長庚見那箢子掛在車把上不好走,嗡聲嗡氣地說。
出了門他嘟囔道:“放假了,還不讓人安生,一天到晚使喚人干這干那的。”
尹秋蕙一頭黑線,這叛逆期的孩子還真別扭,你送就送,不送就算了,送了還埋怨,你這是活干了還沒落下好。
可是不讓他送,這箢子她還真沒法帶,總不能再把箢子提回去,跟翠花嬸說不要了?
這可不行,這樣人家會說她這女娃做事顛三倒四,不靠譜的。
叛逆期的孩子不好惹,她還好言好語地哄著他,讓他把花生送到她家里吧。
翠花嬸種的花生真好吃,這種沒有添加任何添加劑的農(nóng)產(chǎn)品她最喜歡了。
于是她沒話找話地跟趙長庚嘮嗑。
“長庚哥。”尹秋蕙說:“你到城里去上學(xué),現(xiàn)在變成城里人了呢。”
“嘿嘿,我哪是什么城里人,我們班的女同學(xué),都拿鼻孔看我們這些鄉(xiāng)下人呢。”趙長庚仍黑著臉說。
糟了,戳到這孩子的痛處了。尹秋蕙暗叫不妙,她嘿嘿訕笑道:“她們又算哪門子城里人?六七線的小縣城還感覺不得了了,她們也就只能在你們這些鄉(xiāng)下的孩子面前顯擺,到了北上廣,她們還不是跟劉姥姥進大觀園似的?”
趙長庚的臉更黑了,說來說去,還不是說他是個鄉(xiāng)巴佬?
尹秋蕙見趙長庚的臉更黑了,連忙彌補道:“有些人就是這樣,真不知道他們的優(yōu)越感是從哪里來的,長庚哥,你今年上高幾了?”尹秋蕙問。
尹秋蕙轉(zhuǎn)換了話題,問起他的成績,能上縣里上高中的孩子都是成績撥尖的,這個話題他應(yīng)該喜歡。
“高二了,還有半年就要上高三了。”趙長庚悶悶地道。
“你這是要沖刺了,長庚哥一定有把握。”尹秋蕙問。
雖然那個年代的高考制度如何她不清楚,可是只要成績好就能考上,只要考上了就能分配工作,成為國家戶口,有了鐵飯碗,谷家明不就是這嗎?
那個年代好象跟她上高中時不一樣,不講究什么985、211,那個年代哪怕只考上大專,就能分到地稅工商等事業(yè)單位,成為公務(wù)員的。
“什么把握?我連大學(xué)試卷都不一定能摸得著呢?”趙長庚氣哼哼地說:“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上高中并不是考上的,是走后門上的,我姑夫是縣一中的教導(dǎo)主任,我連預(yù)選都不一定能過,我其實早就不想上了。”
尹秋蕙又一次愕然,這是拍馬屁拍在馬腳上了?本來以為他能在縣城上高中,定是成績好選撥上去的,沒想到卻是走后門上的。
“怎么……考大學(xué)還要預(yù)選啊?”她吶吶地問。
“是啊,我們班六七十個人,只有二三十個人才能預(yù)選上,我的成績排在四十名后,就是說,只要是正常發(fā)揮,我跟本預(yù)選不上,也就是摸不到考大學(xué)的試卷。跟你說了你也不懂。”
趙長庚不耐煩地看了她一眼,心想,你連初中都沒上完,這高中的事你懂什么?
尹秋蕙卻暗暗松了一口氣,她上高中的時候可沒有預(yù)選這一說,幸虧趙長庚覺得她沒上過高中不懂,要不她這個假尹秋蕙就露餡了。
“第一年考不取也沒關(guān)系,復(fù)習(xí)一年明年再考。”尹秋蕙安慰他。
“我實在也不想上了,成績差,脫了幾層皮。”趙長庚皺著眉頭說。
“那你想過沒有?你回來能做什么?你想種地嗎?你一個高中生回家種地是不是太可惜了?”不過她也知道,在那個年代一個農(nóng)民的孩子其實也沒有多少出路,她問。
“我想養(yǎng)豬呢,我要辦個養(yǎng)豬廠。”趙長庚說。
尹秋蕙聽了腦子里立馬想到許多養(yǎng)豬成功的范例,道:“你有這個想法也是不錯,比如以后可以養(yǎng)瘦肉型豬,還有為了讓豬肉更加鮮美,在養(yǎng)豬場里設(shè)置柵欄,每天讓豬跑步,跨欄,這樣的豬肉可值錢了,普通豬肉每斤10元,這樣的豬肉每斤20元呢。”
這個信息大概是2015年左右的,可是這個時候還是19年,豬肉才兩塊錢一斤,趙長庚聽了,笑道:“秋蕙,你這是在說天方夜潭嗎?豬肉十塊錢一斤?二十塊錢一斤?你家豬是用珍珠瑪瑙喂的嗎?豬肉哪要那么多錢一斤?街上兩塊錢一斤呢。”
“再說了,誰家喂豬還讓豬跑步……跨欄?照你的說法,是不是每年還要給豬開個運動會呢?”趙長庚人高馬大,提著一大箢子花生走路毫不費力,他一邊走一邊打趣尹秋蕙。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