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老和尚。較量也較量了,看到了吧,你們兩個光頭都不及小爺我,現在可以告訴小爺這漢木鼎的出處了吧。”
經過短暫與簡單的交鋒,這場突發的辯論在江流兒的片刻遲疑中結束。
夏小虎再次拿起酒壺,往嘴里灌了一大口酒,滿嘴酒氣的對著空悲老和尚嚷嚷道:“小爺我雖然出自烏江亭,但跟那楚霸王并沒有多大關系,那么這其中的一些關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阿彌陀佛,夏施主既然是明白人,老衲便不再有所隱瞞了。哎,這件事在老衲心中藏了一輩子,確實該沒有給自己留過余地啊。”空悲老和尚臉上雖然平靜無常,但眼中流露出的感傷卻是明明白白的。
“大師,這站著像個什么樣子。小二,快把店里的好茶送上來,另外將那幾張桌子拼一拼,準備一些上好的素食,今天山湖之間有幸得白馬寺高僧講法,所有酒錢茶錢都由小店承擔。”掌柜的看見空悲老和尚準備開講了,很是機靈地給空悲老和尚讓出道來,并很有禮貌的帶著他們往客棧中最好的地方走去。
“夏施主,你看,掌柜的盛情難卻,可容老衲稍后道來?”空悲老和尚看著掌柜的那熱情洋溢以及誠懇無比的臉,只好去征求夏小虎的看法。
空悲老和尚的這一舉動,看似很有禮貌,卻讓客棧中的其他人看出來端倪。
因為在當時的南朝,和尚的地位本來就很高,白馬寺作為古今第一寺,里面出來的僧人更是被世人膜拜,更何況空悲作為白馬寺排行第二的空字輩高僧,那地位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地位如此之高的僧人,詢問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表面上是處于得道高僧的修養,更重要的是這位少年值得高僧去詢問。因為旁邊還有朝廷官員范縝與金山寺的江流兒,而空悲并沒在意他們的看法。
“怎么看?”一旁的范縝臉上露出一些不悅,但并沒有如何動怒,只是冷靜地向著江流兒問道。
“一切隨高僧的腳步就好。”江流兒對著范縝微微一笑,然后若有所思地看著夏小虎,仿佛自言自語般說道:“好一個少年英雄!”
夏小虎沒有搭理江流兒,而是對著空悲老和尚說道:“無妨,小爺我有的是時間。不過,你得讓那掌柜的多來點酒肉,不然何以盡興。對了,掌柜的,小爺我看你有點貴人相,你不會也是姓蕭的吧?”
掌柜的聽到夏小虎毫無顧忌地說著,連忙阻止他說道:“少俠,少俠,當心禍從口出啊。雖說空悲高僧看得起你,不過也不可能護你一輩子啊。小的哪敢攀國姓,小的復姓淳于,單名一個夏,少俠見笑了。”
“淳于夏,淳于夏……”夏小虎叨叨念了兩遍,然后指著江流兒,笑嘻嘻對著淳于夏說道:“好名字啊,記得給小爺多來點好酒好肉,同時給那個光頭送點過去,小爺一看那個光頭就不是什么老實和尚,定然是來者不拒的。”
“要得,要得,小二,都聽見少俠的吩咐了吧。對了,少俠,您的鼎?”淳于夏一邊吆喝著幾個正在忙活的店小二,一邊對夏小虎小心翼翼地說道。
“記得了,掌柜的……”幾個正忙里忙外的店小二大聲吆喝著,一時間山湖之間變得熱鬧非凡。
“就讓它躺在那里,小爺我現在也沒心情管它。再說也丟不,你說是吧,小光頭。”夏小虎說完,對著江流兒挑了挑眼神,仿佛他們之間有什么不可告訴人默契一樣。
“這樣,少俠,小的找人將您的寶鼎移到柜臺如何?”淳于夏這般精明的人,早在空悲老和尚的態度中認定了夏小虎絕非一般人,不依不饒地討好著夏小虎。
“你愛怎么著就怎么著吧。”夏小虎懶得多搭理淳于夏,提著酒壺徑直走向店小二用六張方形小木桌拼湊而成的一張大桌,然后不顧其他人,在正東的一條長凳上坐了下來,左腳踏著凳面,向嘴里倒著酒,好不瀟灑與自在。
空悲老和尚看到夏小虎已經走了過去,便笑著對周圍的眾人點了點頭,跟了過去,很有大師風范地在夏小虎隔壁的長凳上坐了下來。
其他人見他們眼中的空悲高僧已經就坐,也就爭先恐后地圍了上去,但并沒有過多吵鬧,而是很識趣地先到先得座位,沒搶到座位的人很識趣地站在周圍。
江流兒與范縝看著已圍成圈的人群,并沒有急著前去,而是在距離人群很近的一張空桌上坐了下來,招呼店小二重新上些酒菜。
“和尚,你真沒趣,怎么就不到小爺身邊來呢,小爺可想著跟你多喝幾杯呢。”喝完酒的夏小虎看見江流兒并沒有同眾人搶座位,于是對他調侃著。
“少年,相信我,以后這種機會會很多,不急于一時。我這位老友范縝范大人好歹也是一當官的,若是去你那爭搶,那豈不是會變成一個欺壓百姓的惡官了。”江流兒平靜地回答道。
“你、你這和尚……”范縝聽到江流兒的解釋,不知道說什么好,苦笑一聲之后便不再說話。
“那就隨你。老和尚,不,大師,是不是該說說我那口鼎的來歷了?”夏小虎對江流兒說完之后,態度稍改,向空悲老和尚問道。
“少俠的鼎,原本該稱之為漢木王鼎。”空悲老和尚也不啰嗦,直接進入主題,緩緩說道:“之前說道秦統一六國之后,天下九鼎便不知所終,當時,天下人便生出了很多猜疑。
后來,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傳國玉璽,以此作為皇帝正統的證憑,使得天下人更是猜疑重重,認為始皇帝發現了天下九鼎的不傳之秘,將天下九鼎秘密收藏起來,以保證他嬴氏帝國的傳承不朽。
可是后來,大秦帝國傳二世便轟然倒塌,使其倒塌的主要力量來自西楚霸王項羽。諸位都知道,西楚霸王項羽最初聚兵是如何得來的。”
空悲和尚說到這里,喝了一口店小二送來的茶水,看了看眾人。
眾人聽到這里,心中都有了一些猜想。
秦末,農民起義風起云涌,年少的項羽和叔父項梁在江南起兵。為了擴大力量,項梁派項羽去聯絡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氣揚地說:“你能敵萬人,我們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舉得起嗎?”項羽先讓桓楚手下4名健壯的大漢一起舉鼎,然而大鼎卻像生了根似的絲毫未動。然后,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運起力氣大喝一聲“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舉起,而且三起三落。于是,桓楚滿口答應,合兵從羽起義。
這則故事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心想難不成這漢木王鼎與西楚霸王舉的那鼎有關聯?
心中有了一些猜想之后,站在外圍的一些人默默扭頭,看向三個店小二正想要拼命挪動的漢木王鼎。
只見那漢木王鼎身兩丈有余,圓形鼎口直徑百尺,兩耳平平無奇,呈半圓弧鑲嵌在鼎身兩側,三只鼎足高約一丈,也是很普通的圓柱形,看不出有什么奇特之處。
那漢木王鼎通體青銅之色,有些部分還有些銅銹,仿佛隨時可以掰掉一般。
就這么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青銅鼎,三個常年做粗活的店小二竟沒能挪動它分毫。
那三個店小二也是實在,不知是怕打擾到空悲高僧的故事,還是不想在掌柜的淳于夏面前丟臉,硬是沒有發出一點聲響。
此刻,有部分人看向了他們,他們才不好意思的用手撓了撓頭,然后站在那里苦笑著,示意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那些看到此情此景的茶客,心中一陣驚嘆,看了看夏小虎,又看了江流兒,這次的眼神中多了一些敬畏,心中能夠再次肯定夏小虎絕非一般人。
空悲老和尚歇息了一小會,繼續說道:“諸位此刻心中應該想到,夏施主手中的漢木王鼎與西楚霸王所舉的那鼎有些關聯。
當年西楚霸王雖然天生英豪,但不足以令天下聞風喪膽,但自從他舉鼎之后,便猶如天神下凡,所過之處無人能敵,當真成為當時的天下第一人。
據老衲所知,當時西楚霸王隨意舉起的鼎,很可能就是天下九鼎之一,才能使得他無往不利,只是后來西楚霸王太過剛愎自用,才讓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
漢高祖劉邦得天下之后,聽聞西楚霸王項羽的發跡緣由,便秘密遣人尋得西楚霸王項羽所舉之鼎,熔煉之后,再摻雜上古奇木,重新鑄成一三足兩耳之鼎,命名為漢木王鼎,以表示那口鼎由始至終都是他漢室天下的,與前朝以及西楚霸王項羽沒有任何關系。
可是后來,漢高祖劉邦細想,秦得九鼎不過傳了二世,項羽也只是短暫地稱王,想來天下九鼎定然不祥,于是請高人將才鑄成沒多久的漢木王鼎秘密封印起來,因此后人鮮有人知漢木王鼎的存在。
至于漢高祖劉邦到底在漢木王鼎之上發現了什么,又是因為什么才將漢木王鼎封印,老衲就不得而知了。”
空悲老和尚講完,眼中的悲傷之情終于散去了,仿佛有些釋然。
“既然漢木王鼎一早就被漢高祖封印了,那么大師又是如何得知呢?”有茶客聽完之后,難忍心中的好奇,脫口問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