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用噬人的目光盯著楚云帆,仿佛下一刻就能把他整個人吞下去一樣。見自己老師如此痛心疾首的樣子,楚云帆表情終于不復(fù)之前的諂媚,而是多了幾分愧疚。
“老師,您知道我的,我從小就是個好動的性格,您要是讓我一天到晚都呆在同一個地方,我遲早會瘋掉的,而且您現(xiàn)在應(yīng)該也發(fā)現(xiàn)了,論起一國之君,云海比我更加合適!”楚云帆勸解道。
張庭故意朝卓云瞥了一眼,隨后手中拐杖輕敲地面,聲音依舊有些冰冷地說道:“這就是你所謂的合適,那小子那是拿皇位在跟你較勁呢!這你難道看不出來?
身為一國之君,不想著如何勵精圖治,整天躲在房間里琢磨一些捉弄人的手段,就這樣如何能治理好一個國家。”
一想到這些,張庭就覺得生氣,實在是楚云海這小子太兒戲了。這次和親若不是自己強烈要求隨同出行,他還真不敢想那小子會讓卓云干出什么樣的事情來。
在外人眼里,云楚國近幾年的國力是蒸蒸日上,看起來那是一日千里。人人都在夸如今云楚過的國主雖然年紀輕輕,但行事果斷且眼光獨到,是一個十分有手腕的人。
然而,張庭每每聽到這樣的稱贊總有種扎心的感覺。
因為只有他才清楚,楚云海的那些決定每一個都不是為了云楚國的利益出發(fā),而是在和他的親哥哥作對,為的就是可以名正言順的從這國主之位上下來。
只是有些事說出來連張庭他自己也不敢相信,楚云海那小子一想要折騰點事情出來,所以大臣反對什么他就干什么,越是沒把握的事情他就越要做。
可誰能想到,就是他那些任性又毫無把握的決定,每一個的結(jié)果都讓人瞠目結(jié)舌,不但沒有造成任何的麻煩,反而還讓云楚國的國力日漸壯大,這才造就了楚云海行事果決,高瞻遠矚的明君形象。
這也是張庭覺得自己最失敗的地方,誰能想到自己讀了那么多圣賢書,卻不及自己的學(xué)生隨便搞搞整出來的成就高,這讓他這個老師情何以堪啊。
這樣的事情無論是放在誰的身上想來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這小子有時候的確任性荒唐了些,不過好在還有老師您看著他。他現(xiàn)在是還有些年輕,等過幾年再成熟一些,撐起云楚國就應(yīng)該沒什么問題了。”楚云帆無奈的笑道。
他這當(dāng)哥哥的如何會不明白自己弟弟的心思。
其實云海并不討厭當(dāng)這個皇帝,只是比起當(dāng)皇帝他更想讓自己留在他身邊而已。那小子見不得自己在外逍遙自在,將他一個人留在皇宮里,這才千方百計想把自己弄回去。
這次他大張旗鼓的和大周聯(lián)姻不也是為了逼自己回云楚國么。
說穿了就是嫉妒,小孩子心性而已,這點楚云帆能理解,畢竟他這弟弟也的確還是個孩子。
“我都這把年紀了,也不知道還能看著他幾年。這次聯(lián)姻我本是不贊成的,不過后來知道他這么做是為了將你逼回云楚國,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辦法,于是才同意的。”
楚云帆聞言,愣了一愣,頓時有些哭笑不得,苦著臉說道:“老師!你怎么也跟著那小子一起胡鬧?”
自從知道了云楚國和大周聯(lián)姻的消息以后,楚云帆就一直覺得奇怪,這才臨時改變了自己的路線來到了洛陽,為的就是要搞清楚大周這次聯(lián)姻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還有就是要弄清楚云楚國怎么會這么容易就答應(yīng)了。
楚云海答應(yīng)他倒是不奇怪,但整個云楚國居然一點反對的聲音都沒有,就讓他有些不安了。結(jié)果沒想到竟然會是這個原因,這其中居然還有自己老師的手筆,這一點他真的是從未想過。
“怎么,許你們兩個小子,一個在朝堂上任意妄為,一個在江湖中逍遙自在,難道就不允許老師我也任性一次?”張庭理直氣壯地反問道,“你別說,老師當(dāng)了一輩子循規(guī)蹈矩的讀書人,偶爾跟著你們胡鬧一次,這感覺還不錯。”
楚云帆無力反駁,自己老師連圣賢的臉面都不要了,那他還有什么可說的,最終憋了半天也就來了一句:“您老開心就好!”
張庭也不管他怎么想,而是恢復(fù)了自己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說道:“說說吧,那份禮單究竟是怎么回事?”
楚云帆聞言,嘴角掀起一抹微笑,有些得意地說道:“老師您沒猜出學(xué)生的用意?”
張庭布滿皺紋的滄桑臉龐莫名感覺有些發(fā)燙,卻依舊面不改色地沉聲道:“我是在問你!”
楚云帆狡黠一笑,然后退后一步,對張庭恭敬的施禮道:“那學(xué)生就先謝過老師的信任了!”。
今早朝會上云楚國遞交的那份禮單的確是楚云帆的手筆,但按照云楚國的計劃,他們今早會由卓云以逍遙王的身份把兩國和親這件事情給做實,那么到時候楚云帆就不得不乖乖地跟著他們回云楚國了。
可就在前一天晚上,楚云帆給他們送來了一份禮單,還是一份需要大周給出的陪嫁禮單。單這禮單就讓張庭很費解,因為這本就不符合禮數(shù)。陪嫁之物是由大周那邊定的,而不是由他們云楚國來定。
至于禮單上的東西,其實張庭并不是很在意。因為說實話,云楚國并不缺這點東西,但上面的最后一條卻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最后一條要求大周開放與云楚國相鄰的一個邊境小城,方便兩國百姓互市,進一步促進兩國的關(guān)系。張庭對這一條還是很動心的,但卻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大周皇帝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兩國互市,對如今的大周來說只是錦上添花,純屬于費力不討好,但對于正在快速發(fā)展的云楚國來說就不一樣了,開了這個口子,大周所有的物資甚至是技術(shù)都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入云楚國,這對于正在發(fā)展中的云楚國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