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胤礽與胤址之前在農業上做的努力,如今的老百姓們雖然不算富裕,但也算得上小康。
百姓生活富足了,那些個流民匪寇的,自然就少了許多,各處戍邊的將士們,都有些無所事事了。
人禍沒了,便只剩下了天災,除了偶有幾處干旱水澇的,其余倒是風調雨順。感受最深的,應當是康熙大帝了,那御桌上的奏折,都少了一半多。
胤褆身為老大,掌管京畿大營好多年,幾乎被這個職位綁住了似的,這幾年也沒什么大事兒發生,卻也得待在京城不能出去。或許唯一能讓他欣慰的就是嫡子聰穎,能日日與孩子們待在一處。除此之外,胤褆后院兒的那些側福晉、格格們,也開始有了動靜,一個個的都揣上了“白嫩小包子”。
胤址費了一年多的時間,編著好了農業大全,里面記載了各處的農作物,有什么適用的法子等等。康熙龍顏大悅,一股腦兒的賞賜進了胤址的府邸。對了,三福晉董鄂氏爭氣,在這一年時間里,又生了一胎嫡子,胤址樂呵呵的,逢人就笑。
胤琪、胤禩兩人在這京城里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整日里除了在朝堂上混著上朝,也無甚大事兒。二人一合計,直接帶著妻子兒女卷了鋪蓋卷一溜兒跑了,游山玩水去了。
康熙初初得知時,自然氣惱萬分,這些個熊孩子,沒個省心的!胤琪胤禩跑了,這股火自然就朝著胤礽發了,誰讓他帶了一個“好頭兒”呢!
胤佑自從得了胤礽的啟發,開辦了以皇家命名的學堂之后,整個人都如沐春風一般,雖然剛開始難,但現在都好了,張英、陳廷敬這些大儒,時不時地就會去學堂授課,學堂里的學子受益匪淺。同時,胤佑的學堂也開始名聲大噪起來,康熙在一旁看著,也不得不悄悄豎個大拇哥,他的兒子,果然個個優秀。
至于胤禟,因為走了皇商的路子,帶著戶部的一干人到處想法子做生意,兩年的時間,也算是將這大清轉了一個遍兒。大清朝轉完了,胤禟便開始將目光轉向了海外,當然,這事兒,他是不敢給自個兒皇阿瑪說的,只是悄悄地在心里合計。
胤??一直在工部待著,這兩年和戴梓一起研究火器,逐漸地將火器改進的愈發精良起來。他那個蒙古福晉,因為性子豪爽,倒是同書凝來往的不錯。
十二阿哥胤祹、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等,都在努力學習,在學習上,進步飛快。除此之外,胤祥一直記得胤礽說的讓他學習俄語之事,這幾年也愈發精進了一些。
便是那俄國的公主,這幾年亦一直努力地在東正學堂努力學習漢語、滿文等,雖然艱難,但現在日常的聊天,倒是可以做到了。
所有人都在朝著好的方向前進,胤礽自然一樣,孩子們上進,無論是學習還是為人處事,都進步飛速。除了與康熙之間偶有摩擦,但憑借著高情商,胤礽都將之處理好了。而這幾年他最得意的事兒,便是書凝又懷了第三胎,還是近些日子剛剛把出來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