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自從行宮回來,便因陛下獨留淑妃侍奉而不痛快,這幾日心煩意亂,連程夫人寄來的書信都無心翻閱。
而陛下未如期回宮的緣故,宮里早已傳遍:方士羅濟夜觀天象,預言日將有變。
日蝕,則人君修德。陛下應素服、撤樂、齋戒,乾恭兢惕,以敬奉天道。
書堂已經開課,除輔助公主念書外,程清宛得空便至藏書樓查閱典籍,故而常與各學士遇見,和謝述懷亦碰見過兩次。
頭一次,謝述懷問她想找哪本書,程清宛搖頭,假說只是隨意翻看,并無目的。
既不用幫忙,謝述懷自不會勉強,但第二次來,見她仍像無頭蒼蠅亂轉,又開口道:“藏書樓我來的多,每類書的位置略記得住,程姑娘要哪本書不妨告訴我,讓我去找,總比你大海撈針來得容易。”
程清宛道:“我明白謝官人的好意,并非我不領情,其實我已將這些翻的差不多了。”
她攤開《左氏傳》,翻到某一頁,遞到他面前。
謝低頭看一眼,笑問:“程姑娘找到實例了?”
程清宛道:“我找這些典籍來看,不過是因為從前未曾見過日蝕,這才翻書略作了解。一卷卷打開,確實見到不少異象。”
“的確不少,不過……”謝述懷神色一凝,“陛下出行前,伯賞呈上一卦,言可遇嘉瑞。如今嘉瑞未現,災禍反而先到,陛下恐會降罪。”
程清宛道:“福禍相依,但愿他能化險為夷。”
回到西偏殿,程清宛輕輕叩門,隔一會兒,東珠才把門打開。待人進了屋里,房門又被關上。
程清宛道:“可有人來找?”
東珠道:“沒有。往日姑娘不在,我也常常把門關上的,不會引人懷疑。”她掀開床帷,取出藏在里面的一塊絲錦,遞過去道:“我按您說的法子,把絲錦織好了,您仔細查一遍,看是否哪里不對?”
絲錦只有小小一方,以明黃與焦墨兩色絲線為主,夾帶金絲銀絲,細密交織而成。絲錦兩面光滑平整,墨色符文細致入微,如同寫上去一般,放在燈下一照,金光閃爍。
“若用織機來做,還能更精致些。”東珠惋惜道。
為了避人耳目,她織絲錦用的工具不過是幾根竹木棒,日以繼夜織了五天,才織成這小小的一方,但有一點她不明白:“這上面的符文奇怪得很,若別人看不懂,咱們豈不是白費功夫了?”
程清宛笑道:“看不懂倒不至于,但似懂非懂,才是最好的。”仔細檢查了絲錦上的符文,確定無錯后才將它收好。
第二日下學,程清宛照例與余容一塊兒輔佐公主。
話說寶兒自上次出巡回來,便一直心不在焉,連著念了好幾天書,心里始終惦記著市井煙火。她無心功課,對甚么都興致乏乏的,筆桿子握了半晌,也沒寫出幾個字來,悶悶道:“為何芳宜姐姐能夠設宴會客,武安姐姐也是來去自如,而我卻不行呢?”
余容道:“公主若想出宮,與娘娘說一聲,不就可以了?”
寶兒搖頭道:“娘娘不許。”
程清宛道:“公主想出宮,其實并無不可,只是出宮總得有緣由,好比芳宜公主設宴,是為周旋于勛貴之間;武安公主施善,是為造福于窮苦百姓。但你若荒廢功課,一心想著出宮玩樂,娘娘自然不會答應,”
寶兒聽了忙請教道:“那該如何說才好?阿姊,你快教教我。”程清宛避而不答,只道:“你把功課先做了,待做好了,我自會替你向娘娘請命。”
今日先生講讀《顏淵》,要學生通曉其意,并抄書一遍。
待寶兒抄寫完畢,程清宛讓余容為她講解,自己獨自去了主殿,問娘娘可曾歇下了。
“未曾,但姑娘為何事來?”季瑛在殿門問。
程清宛道:“關于公主的一些事兒,須的向娘娘稟報。”
季瑛點頭,讓她稍作等候,待稟了貴妃,才把人引進殿內。
貴妃已卸了釵環,原準備就寢,但聽聞程清宛求見,猶豫了一下,還是讓人把她帶進來了。
程清宛行了禮,請罪道:“原來娘娘已準備就寢了,怪我思慮不周,打擾到您歇息。”
貴妃問:“聽季瑛說,你是為寶兒而來的,發生甚么事兒了?”
程清宛道:“公主自從行宮回來,便一直心不在焉,念書也不若以往認真。”
“必是老毛病又犯了。”寶兒的反常,貴妃焉能不知,只聽她道:“她一貫如此,見了熱鬧便魂不守舍,隔幾日才會收心。”
程清宛試問道:“娘娘若略微松弛對公主的約束,那會如何?”
貴妃沉下臉,不悅道:“有無母親教導的區別,你難道不懂么?我何嘗不知寶兒很是羨慕芳宜和武安,但那兩人丫頭的教養,有哪些人看得上?女孩子家,還是謙虛自持些為好,你也一樣。”
“娘娘恕罪。”程清宛跪下請罪。
自她入宮以來,貴妃從未苛責,今日這句實屬重話,可見其已動怒,“清宛不敢頂撞娘娘,謙虛、莊重、堅貞、敬畏,這八個字一直程家教導子女的準則,清宛亦不敢忘記。”
貴妃臉色稍稍緩和,程清宛于是接著道:“只是公主年幼,尚不能分辨好壞,海姑姑便是前例。她如今正是貪玩好動的年齡,若又讓有心人暗地教唆,只怕將來又會惹出事端,何不如娘娘主動引導她?”
“那也是在將來,眼下不是時候。”貴妃道。
“不,眼下正是時候。”程清宛道:“日將有變,陛下以一人之身,承萬方之過,素服齋戒,以神明其德。公主為皇女,將來食邑千戶,皆取之于民。而今天象有異,何不讓公主前往寺廟祈福?如此,上可以感神明,中可以盡孝心,下可以安百姓。況明日有法師集聚百余名高僧,于菩提寺講談妙法,公主聽了佛法,若能明心見性,開啟智慧,回歸清凈之心,未嘗不是好事。”
原來那日蝕的預言雖未傳入民間,但菩提寺作為皇家寺廟,幾日前就已接到旨意,要高僧們念佛誦經,積累功德,以庇佑大周。
貴妃略作思索,以為此舉百利而無一害,于是點頭答應,讓六皇子也同她們一起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