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帝國的崛起 第三百七十一章 說服劉大夏

作者/九悟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在金紅的朝陽之下,又一個早朝結(jié)束。

    文武百官三三兩兩的越過波光粼粼的金水橋,各自返回衙門。

    李東陽略微慢走幾步,和兵部尚書劉大夏閑談幾句,到午門外的翰林值房稍坐,“東山兄,張昭欲以北直隸衛(wèi)所移遼東實邊,你意下如何?”

    這句話問的是有背景的。

    劉大夏前幾天上書力陳真理報掌握輿論的壞處,但是他的奏章并沒有批。而是被留中。

    恰恰,前段時間第二次奏陳兵政十害,并且要求辭官回鄉(xiāng)。弘治皇帝沒有同意,而是令劉大夏“兵政十害”的具體內(nèi)容報上去。

    在劉大夏眼中,明王朝此時是國家民窮財盡。現(xiàn)在應該革除弊政,消減開支。

    但是,張昭還在瞎瘠薄折騰。弘治皇帝竟然想讓張昭到遼東屯田,積攢錢糧,然后剿滅朵顏三衛(wèi)。他怎么可能同意?

    自土木堡之變后,于謙于少保以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攻掌兵權(quán)。隨后兵部逐漸凌駕在五軍都督府之上。到弘治年間,劉大夏這個兵部尚書,有權(quán)對明朝軍隊的任何事務發(fā)表評論,且份量很重。

    但是,張昭執(zhí)掌后軍都督府,按照職權(quán),同樣可以對北直隸衛(wèi)所擁有發(fā)言權(quán)。而且,他和戶科都給事中王承裕兩人擁有著廢除衛(wèi)所的“人望”。

    廢除衛(wèi)所的好處,目前朝堂諸公都是看的到的。而經(jīng)歷過之前張昭的真理報和徐光祚的論道報的口水戰(zhàn),京中上下對廢除衛(wèi)所都有共識。差別只在如何廢除上面。

    而弘治此時偏向張昭的意見,這就很微妙啊!

    怎么,兵部尚書的份量何時比不過一個后軍都督府的伯爵?

    李東陽找劉大夏“談話”,是怕這位仁兄真的辭職不干。第一,弘治皇帝還是很看重劉大夏的,希望他干下去。第二,劉大夏是李東陽推薦的。

    這其實也是內(nèi)閣的意思。李東陽和劉大夏私交甚好,由他來出面和劉大夏溝通。兩人不僅僅是鄉(xiāng)黨。而且同為天順八年的進士,而且還同時是庶吉士。這關(guān)系鐵的沒話說。

    …

    劉大夏坐在值房的板凳中,窗外的廣場上樹影被朝陽照的斜斜的。他看一眼窗外的景色,收回視線,嘆口氣,道:“賓之,如今國困民乏。張昭怎么老想著征戰(zhàn)?那人血染紅的爵位真的那么好?”

    時年六十六歲的劉大夏須發(fā)皆白,看著老態(tài)龍鐘,但說話很不客氣。

    李東陽還是笑瞇瞇的模樣,說道:“東山兄,張昭在天子面前打包票,不用國家一分銀子。”

    他對張昭平定韃靼之前,先滅掉朵顏三衛(wèi)的戰(zhàn)略是認可的。

    劉大夏喝口茶水,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賓之,這是蒙蔽天子吧?北直隸所有衛(wèi)所中的士卒、以及其家屬加起來只怕不下有一兩百萬人。移民遼東,路上都不吃不喝嗎?

    遼東的土地再肥沃。如今是夏季。走過去種冬小麥,也得來年才有收成吧?這些人這幾個月怎么熬?死在路中,就是作孽!”

    李東陽依舊不惱,慢條斯理的解釋道:“移民遼東將會分批次進行。鑒于宣府的形勢,那里的衛(wèi)所暫時不動。先遷大寧都司那里的衛(wèi)所。”

    劉大夏皺眉,“懷來、延慶兩地的衛(wèi)所也要遷離?這可是拱衛(wèi)京師的力量。賓之,你沒有忘記瓦刺人是怎么打到京師來的吧?”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大臣們心中永遠的痛。煌煌大明,竟然被蒙元余孽打到京師,連皇帝都俘虜。

    李東陽道:“有新軍營鎮(zhèn)守京師,不回再出現(xiàn)那種情況。張昭準備在遷移的衛(wèi)所所在的府各設府衛(wèi)所,用于管理征兵、預備役、退役等事宜。歸各都司管理。”

    劉大夏憤然的冷哼一聲。如此大的變動,他這個兵部尚書為何不知道?

    李東陽無奈的嘆口氣,道:“東山兄,這是他初步的想法。奏章還沒有遞上來。按照這個設想,等同于裁撤多余的兵員啊。與你的想法不謀而合。

    另外,東山兄,張昭到遼東屯田,總好過他繼續(xù)折騰萬全都司、大寧都司的架構(gòu)。他想要積攢足夠的錢糧剿滅朵顏三衛(wèi),至少要五年的時間。

    鬧個天災,收成不好,他恐怕得費十年之功。何妨先答應他?”

    這樣解釋,劉大夏就能接受了。張昭自己愿意去遼東種地,確實好過他在京中折騰來折騰去。他現(xiàn)在務實的做法不是抵觸,而是趕緊答應張昭的條件,把張昭送去遼東種地。

    “張昭要朝廷給予什么條件?”

    “遼東都司劃歸他管。再加上萬全都司、大寧都司,這三個都司的人事權(quán)歸他。另外,他有權(quán)調(diào)動宣府、薊州鎮(zhèn)、遼東鎮(zhèn)的邊軍,以及新軍營,應付朵顏三衛(wèi)的襲擊。

    內(nèi)閣那邊,他要求沿途府縣,以及山東布政司配合移民。

    他給出的承諾時,為國家新增二十萬自耕農(nóng)。重新設置大寧衛(wèi),拓土千里。噢,這話聽聽就可以。光是二十萬戶自耕農(nóng)的承諾。內(nèi)閣就愿意支持他。”

    明王朝在東北設置的是奴兒干都司,管理女真諸部。而真正實地控制的區(qū)域,大概就是鐵嶺、撫順、本溪一線。差不多是今遼東省的區(qū)域。

    明王朝并未設遼東布政司,而是將這塊區(qū)域劃歸山東承宣布政司管理。所以,張昭要求地方配合移民,會涉及到山東布政司。

    而所謂“自耕農(nóng)”,就是在黃冊、魚鱗冊上,繳納賦稅,服徭役的百姓。這是國家財政來源的基礎。其余的權(quán)貴啊、讀書人啊、奴仆啊,明王朝就別想收稅。

    所以,明朝財政窮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稅源枯竭啊!自耕農(nóng)從來都是土地兼并的犧牲品。

    劉大夏琢磨了一下。他是當過總督的人,上馬管軍,下馬治民。二十萬戶自耕農(nóng)啊,這條件開出來,朝廷根本沒法拒絕。西北那邊新增萬戶,朝廷上下就歡喜的不行。

    “可以答應。做不到,就讓他在遼東種地。但是,張昭軍權(quán)在手,就怕他擅開邊釁。”

    以劉大夏對張昭的成見,也沒說什么擔心張昭造反的話。這只要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明白不可能。人心在大明!

    至于說尾大不掉。這就更扯淡。張昭是默認的將來統(tǒng)帥大軍人選。回頭他手握新軍營,兼提十萬大軍出征,是必然的事。那不比現(xiàn)在的權(quán)勢大得多?

    李東陽道:“不會。他沒有糧草、彈藥。他若要剿滅朵顏三衛(wèi),必須要經(jīng)過朝廷同意才能出兵。屯田的過程中,小打小鬧,不可避免。”

    這一點,李閣老同意非常注意。

    劉大夏點頭道:“賓之,如此便可行。”

    …

    …

    李東陽把劉大夏給“忽悠”的松口時,張昭正將新印刷出來的教材運送到京師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中。

    “學生見過伯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阳县| 即墨市| 朝阳市| 乌鲁木齐县| 高雄市| 明光市| 临江市| 开平市| 五台县| 济宁市| 读书| 大埔县| 安塞县| 忻州市| 望奎县| 德兴市| 宁强县| 大理市| 策勒县| 明溪县| 三台县| 望谟县| 苏尼特左旗| 仙居县| 平和县| 茌平县| 公主岭市| 来凤县| 宁德市| 延寿县| 城市| 连平县| 霍州市| 仪陇县| 永州市| 登封市| 白沙| 丰城市| 唐山市| 南开区|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