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全球戰國 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

作者/混吃等死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臣等拜見太孫殿下。”

    “諸位先生免禮。”

    萬歷三十三年(1605)正月初五,在短暫的春節假期結束后,經過多方勢力反復協商、妥協,最后得到認可的八位侍講,來到慈慶宮拜見朱由棟。

    由于已經被正式冊封為皇太孫,所以,朱由棟是君。因此,八位侍講得先對他行君臣之禮,然后,朱由棟再對他們行師生之禮。至于那三位陪讀?要不是太孫,你們能撈到這么牛的老師給你講課?這師生關系以后是不是能確立,看你們的表現咯。

    雙方見禮已畢,沈鯉對著呂坤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然后這位在家里休息了七年多的道德大家慨然踏出一步:“太孫殿下,這是臣等商定的授課日程,還請殿下過目。”

    八位老師輪流授課,說實在的,多少還是有些壓力的。

    朱由棟雖然現在才四歲多,但他每天的日程安排還是很多的。

    明朝由于朱元璋是個勞模,所以在洪武年間,大明的公務人員從皇帝到最底層的從九品,全年只有三天假期。

    老朱死了之后,歷代皇帝都受不了如此高強度的工作,所以慢慢的增加各類假期。到了萬歷一朝,公務人員一年的假期是十八天。

    雖然萬歷皇帝很多年都不上朝了,但這并不意味著萬歷不辦公。而只要萬歷辦公,朱由棟一般情況下是要去跟著學習如何處理政務的。

    一個人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東西自然不一樣。作為穿越者,朱由棟的見識肯定勝過整個大明。但在實際政務的處理上,當他從皇極殿到養心殿,處處接受萬歷的耳提面命后,其處理政務的能力每一天都在提高。

    所以,他的時間很緊。能夠給這八位老師的,也只有下午。

    “臣等商議之后,建議每天下午開兩堂課。臣先為太孫講論語,沈閣老講孟子,君一(張以誠)教授書畫,飛白(熊廷弼)講大明律,稚繩(孫承宗)教太孫做八股文,長卿(溫體仁)教導太孫禮儀,子先(徐光啟)和利先生教授天文、算學、歷法、農學。每授課四天后,太孫可以休息一日,復習學習所得。如此,每五天一個循環。遇到朝廷休沐日,則自動順延。”

    “呂師安排得周詳,學生無異議。”

    “如此,臣等就將課程定下了。明日未時兩刻起,由臣先來為太孫授課。”

    “學生必定準時在慈慶宮恭候。”

    八位先生退下后,先前雖然很正式,但多少有些凝重的氣氛一下子就舒緩了不少,因為,剩下的人,都是朱由棟真正的手下了。

    “奴婢李進忠,拜見小爺。”

    按照《酌中志》的作者劉若愚的記述,明代宮廷里,宦官因為是皇帝的家奴,所以在對皇帝的稱呼上,除了有朝臣在的場合也稱皇上、陛下外。在私底下,一般管死了的皇帝叫廟號,比如宣廟爺爺,世廟爺爺等。管現在的皇帝叫萬歲爺、皇爺,若是關系比較親近,則直接叫爺爺。管太子叫千歲爺,親切一點的叫小爺。至于太孫……好吧,總不能叫百歲爺吧?所以,現在宮內的宦官們慢慢的約定俗成:以后把太子的別稱拆分了。只叫太子千歲爺,管太孫叫小爺。

    “嗯,李進忠,吾聽說你以前不姓李?”

    “小爺圣明,奴婢本姓魏,為了進宮,所以改了名姓。”

    “嗯,你現在在吾的身邊做事,若是還不敢以真實姓名做人,倒是顯得吾這里是家黑店了。從今日起,你恢復原姓吧!待會吾寫個條子,叫內官監給你把名字改回來。”

    “多謝小爺為奴婢恢復原姓,奴婢厚顏無恥的再求小爺一件事。能不能請小爺為奴婢新賜名字?”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你就叫魏忠賢吧!”

    “嗚嗚嗚~~奴婢得小爺賜下姓名,真如重獲新生也!奴婢對天發誓,定為小爺誓死盡忠。”

    “很好,魏忠賢啊。”

    “奴婢在。”

    “皇爺爺賜給吾的莊子,吾就交給你去打理了。若是干得好,少不了你的賞賜。若是干得讓吾不滿意,呵呵,吾現在正式開蒙,若是在漢代的話,那就叫開府、豎旗了。所以,若是你干得不好,吾這里正好少一顆腦袋祭旗!”

    “請小爺放心!奴婢一定把萬歲爺賜給小爺的莊子打理得一片清白,呃,不是,就是,反正就是打理得很清楚。”

    “那個是叫井井有條!吾知道你少年時沒有正規就學,不怎么識字。以后有機會,可得好好學習。曹化淳。”

    “小爺,奴婢在。”

    “以后有空的時候,就教魏忠賢多念書,吾不求他能做得什么好文章,至少,能識字,能讀奏章,能算數。”

    “是,奴婢遵命。”

    “魏忠賢,關于那個莊子呢,吾要的是絕對掌控,吾以后需要在這個莊子里做很多東西,你要絕對服從并堅定不移的執行吾的任何命令!”

    “是!奴婢明白了。奴婢一定把那個莊子上的賬目盡快弄清楚。”

    大明在朱元璋的時候,對宗室待遇做了明確的規定。親王、郡王、各類國公、將軍什么的,一套一套的。而且雖然階層分得那么多,但是各個階層的待遇都非常豐厚。

    以親王為例:朱元璋規定,親王歲支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匹,纻絲三百匹,紗羅各一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綿二千兩,鹽二千引,茶一千斤,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緞匹歲給匠料,撥王府自造。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在明代中期太平時節,米價很便宜的時候。大約是七八石米折銀一兩。親王歲支米五萬石這一項,就是七千多兩白銀。若是社會稍有動蕩,米價上漲的話。這筆錢就不是幾千兩白銀能打住的了。(隆慶開關后,大量白銀涌入,銀價貶值,所以萬歷時期的米價在0.3~0.5兩白銀/石的范圍內波動)

    大明的寶鈔是在不斷貶值的,兩萬五千貫寶鈔到了萬歷年間,跟廢紙也差不多了。所以,這個可以忽略不算。

    至于其他的絲綢布匹啥的,在明代白銀購買力很強的時候,大約能值兩三千兩白銀。

    總之,一個親王,朝廷每年發出去的東西,大約在一萬兩白銀上下。

    聽上去好像不多?

    但是,你得知道的是,老朱家的人很能生啊!到了萬歷年間,各類宗室只算男丁,就已經達到了十三萬人以上。如果嚴格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規矩給所有的宗室足額發放俸祿的話。大明朝每年的財政收入需要再乘以1.4到1.5才能達成這個目標。

    所以,明代的皇帝對于宗室,那是極為頭疼的。皇帝們通過不斷的打折、延遲發放、不給宗室家的新生兒取名(皇帝是朱家家主,家主不給新生兒起名,這個新生兒就不能在宗人府登記,自然就沒有相應的俸祿)等各種無賴手段減少對宗室的支出。但即便如此,到了萬歷時期,中央政府每年財政收入的40%以上,都會被龐大的宗室給消耗掉。

    所以,雖然皇太孫是儲君,可以類比親王。雖然朱由棟深得萬歷喜愛。但是萬歷還是只給了朱由棟一所方圓兩千多畝的皇莊,然后一次性給了五千兩白銀。

    不過對于穿越者而言,這么大一筆啟動資金,已經是足夠了!

    混吃等死說

    關于明代宦官面對皇族時自稱的問題:目前有明確依據的是:資歷老,和皇族關系親近的,面對皇族自稱老奴是沒有問題的。有很多文獻可以佐證。位高權重有實際職司的宦官在上奏章時自稱‘臣’。這個也是能看到很多文獻證實的。

    但是在口頭上,宦官面對皇族時自稱什么呢?有資料說,普通宦官面對皇族自稱‘小的’,也有資料說自稱‘奴婢’。這些,都無法完全證實存在,也無法完全證實不存在(畢竟是口頭自稱,缺乏文字資料)。當然,像我大清編的《明史》那樣自稱奴才是絕不可能的。

    個人認為,既然老宦官自稱老奴是確定的。那么普通宦官自稱‘小人’就顯得沒有依據。再說,宦官到底是皇帝的家奴,所以本書里宦官面對皇族的自稱,采用《大明王朝1566》里的稱呼,面對皇族自稱“奴婢”。當然,《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疏漏也多得很,不過電視劇嘛。同理,本書也只是小說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泽普县| 咸丰县| 宣武区| 饶阳县| 南和县| 乌鲁木齐县| 沈阳市| 马龙县| 湘乡市| 玉屏| 天等县| 福安市| 伽师县| 图们市| 三原县| 肃南| 东城区| 乌什县| 潮安县| 崇信县| 阜新市| 上犹县| 安福县| 政和县| 太原市| 祁阳县| 嘉荫县| 远安县| 鄢陵县| 昌图县| 桐梓县| 兴海县| 龙游县| 隆子县| 闸北区| 比如县| 曲阳县| 繁昌县| 达尔| 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