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北頌 第0718章 你們記一下……

作者/圣誕稻草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寇季一行謝座過后,分別坐在了桌前。

    趙禎吩咐了陳琳一聲,陳琳招呼了一聲,便有宮娥和宦官,端著各色美味佳肴出現(xiàn)在了殿內(nèi)。

    以往宮里的宴會,上的美味佳肴,大多是烹煮出的食物,炒菜在汴京城風靡以后,宮里也多了一些炒菜。

    趙禎吩咐御膳房做的菜,有蒸菜、燉菜、炒菜。

    宮里炒菜用的是豆油,而非麻油,是從寇府學的,所以沒有麻油那股味兒。

    倒是飄散著一些豆油獨有的香味。

    值得一提的是,炒菜用的都是新鮮的蔬菜。

    時間正值十月。

    各色逐漸開始凋零,瓜果蔬菜不怎么常見,市井中很難見到,即便是見到了,也是一些晾干了的果干,也唯有宮里才有新鮮的瓜果蔬菜享用。

    只不過寇季一行的目光沒有在那色香味俱全的菜色上停留,反倒盯著趙禎,靜等著趙禎開口。

    趙禎等菜上齊了,見寇季等人都盯著自己,笑容和善的道:“諸位愛卿皆是朕的肱骨,在朕面前不必拘束菜都上齊了,諸位愛卿可以開懷暢飲。”

    趙禎、寇季等人用飯,可不是湊在一張桌上,所有人共吃一碗飯。

    在大宋朝,皇帝宴請滿朝文武,施行的都是分餐制。

    一人一個桌,一人一份菜。

    趙禎在說完話以后,對陳琳示意了一下,陳琳立馬分出去了一些食物,拿到了一旁,讓幾個小宦官試吃,等小宦官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不適的癥狀以后,才小心翼翼的伺候著趙禎用膳。

    寇季等人見此,互相對視了一眼,沒有言語,一個個抄起了筷子,開始用飯。

    寇季等人用飯,可沒有趙禎那么多講究,提起筷子悶頭吃即可。

    趙禎在哪兒一邊吃,還一邊賜菜。

    覺得那個菜的味道好,就派人給后宮里的寵妃送去。

    在后世人眼里,此舉絕對是極不禮貌的舉動,但是在大宋,特別是大宋的皇宮內(nèi),此舉卻是一份難得的恩寵。

    能得趙禎賜菜,那就說明趙禎將此人放在了心里。

    如此恩寵,是其他人難以比擬的。

    趙禎一桌子的菜,自己吃了沒多少,幾乎全部賞賜了出去。

    吃到最后,趙禎桌上就剩下了一盤子羊羔肉。

    趙禎吃了兩口,就賞給了殿里伺候著的宦官宮娥。

    在宦官宮娥們的道謝聲中,寇季等人紛紛停下了筷子。

    即便是朱能、王德用二人沒吃飽,卻也不敢再多吃一口。

    呂夷簡和王曾二人桌上的飯菜幾乎沒有動,但他們卻從趙禎吩咐動筷子,一直到趙禎停下了筷子,一直都處在吃喝之中。

    簡單的舉動中,蘊含著的不僅是禮儀,還有一份道理。

    一份為人處事的道理。

    趙禎在寇季等人停筷子以后,吩咐陳琳將殘羹剩飯撤了出去。

    君臣九人在宮娥的伺候下漱了口,才開始聊正事。

    趙禎四平八穩(wěn)的坐在首座上,盯著寇季一行人道:“從太祖定下我大宋兵制的那一刻,到今日,已經(jīng)過去了數(shù)十年了。

    數(shù)十年時間,我大宋已經(jīng)變得不同了,可兵制卻從沒有改變過。

    如今我大宋幅員遼闊,治下添了數(shù)十州之地。

    各地兵馬鎮(zhèn)守的轄地,也有了巨大的變動。

    太祖定下的兵制,適合以前的大宋,卻不適合現(xiàn)在的大宋。

    所以,朕召集諸位愛卿入朝,準備商議商議此事。

    朕決定變一變我大宋的兵制,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呂夷簡在趙禎話音落地以后,主動開口道:“臣贊成官家的決定,我大宋的兵制確實該變一變了。”

    趙禎革新兵制的決心,已經(jīng)不可逆轉(zhuǎn)。

    為了革新兵制,趙禎可是跟寇季一起,下狠手將所有會阻撓革新兵制的人,挨個的處理了一個遍。

    如今軍中上下,但凡是能在寇季和趙禎二人面前說上話的,無人阻撓此事。

    軍中上下的武臣們都不阻止此事。

    文臣們縱然有想法,也不可能跳出來跟趙禎和寇季二人死磕。

    因為趙禎革新兵制,并沒有動他們盤子里的肉。

    他們反對此事,不僅討不到好,反而還會被趙禎和寇季盯上。

    所以他們沒必要反對。

    呂夷簡深知此事不可逆轉(zhuǎn),所以不可能跟趙禎唱反調(diào)。

    非但不能跟趙禎唱反調(diào),還得努力的幫著趙禎完成此事。

    因為大宋的兵制革新,若是成了,大宋的兵馬因此變得能征善戰(zhàn)了,那也有他呂夷簡一份功勞在里面。

    別看此事是趙禎和寇季在主導。

    但他呂夷簡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但凡是在他出任宰相期間,大宋朝出現(xiàn)的大功德,都有他一份功勞在里面。

    “臣附議!”

    呂夷簡都贊成了,王曾也沒有反對的道理。

    “臣附議!”

    寇季緩緩開口。

    隨著寇季開口,朱能、李昭亮二人也相繼開口。

    “臣也贊成此事,只不過改革兵制,牽連甚大,官家還需要小心應對才是,以免生出不必要的麻煩。”

    曹瑋也開口贊成了此事,只不過他在贊成之余,提醒了一番。

    王德用開口,跟其他人皆不同,他盯著趙禎,十分誠懇的道:“臣從出仕到如今,沒進過三衙,也沒進過樞密院,不懂兵制上的一些大事。

    但臣聽官家的,官家需要臣怎么做,只管吩咐就是了,臣絕無二話。”

    王德用是在借機表忠心嗎?

    不是。

    他說的是真心話。

    他就是這么個性子。

    他沒有跟寇季等人一樣,保留自己的話語權,而是果斷的把自己的話語權,交給了趙禎。

    趙禎聽完了寇季等人表態(tài)以后,滿意的點點頭道:“既然諸位愛卿都贊成此事,那我們君臣就議一議,這兵制,該如何改。”

    趙禎說完這話,不等其他人開口,就繼續(xù)道:“朕先拋磚引玉,朕以為,龍神二衛(wèi),應該裁撤。自從皇親國戚和武勛們因為貪墨軍餉,被相繼問罪以后,他們各家中的子弟,也相繼離開了軍中。

    如今龍神二衛(wèi)中的各級武官,缺了近六成。

    沒個三年五載,恐怕補不齊,龍神二衛(wèi)現(xiàn)在留著,至少三五年內(nèi)不能動用。

    朕不想白白養(yǎng)著他們,朕想讓他們出去,去邊陲,為我大宋江山出一份力。

    所以朕決定裁撤龍神二衛(wèi)。”

    呂夷簡等人聽了神色各異。

    唯有寇季穩(wěn)坐釣魚臺,臉上的神色一點兒變化也沒有,似乎早知道此事一般。

    王德用在趙禎說完話以后,略黑的面孔皺成了一團,他聲音沉重的道:“官家,若是龍神二衛(wèi)被裁撤了,誰幫您守著皇宮?

    您的安危,可是我大宋朝一等一的大事,絕對不能含糊。”

    呂夷簡等人紛紛點頭。

    趙禎笑著道:“王愛卿能把朕的安危放在首位,朕心甚慰。但王愛卿不必過于擔心,朕雖然要裁撤龍神二衛(wèi),但卻沒有說要將朕的安危直至于不顧。

    朕決定從龍神二衛(wèi)中抽調(diào)出一萬人馬。

    組從新的御龍衛(wèi)。

    屆時,寇愛卿會為御龍衛(wèi)配備上火槍和火炮。

    火槍和火炮的威能,諸位愛卿中間有不少人見過。

    一萬御龍衛(wèi),手持火槍和火炮,其戰(zhàn)力,可比龍神二衛(wèi)加起來要強。

    有他們守著朕,朕可以高枕無憂。”

    大宋的皇宮不大。

    所以需要守衛(wèi)的兵馬并不多。

    龍神二衛(wèi)中的大部分兵馬,平日里都處在閑暇狀態(tài)。

    新建一萬御龍衛(wèi),取代龍神二衛(wèi)的話,倒是可取。

    再加上金明池的上下虎翼,以及天武、捧日四支精兵拱衛(wèi),皇城和汴京城的安危都可以得到保障。

    一萬御龍衛(wèi),取代了龍神二衛(wèi)。

    一下子就省出了九萬的兵馬。

    九萬兵馬無論是馳援邊關,還是坐鎮(zhèn)地方,對朝廷都有好處。

    呂夷簡等人思量了一番,湊在一起小聲的商量了一番后,呂夷簡看向趙禎問道:“那官家打算如何安置龍神二衛(wèi)的九萬將士?

    龍神二衛(wèi)中不少將士的家眷皆在汴京城,他們恐怕不愿意離開汴京城,去邊陲等地。

    到時候難免會鬧事。”

    趙禎笑道:“此事朕自然知曉,朕在跟寇愛卿商量過了以后,已經(jīng)有了妥善的處置辦法,此事容后再議。朕已經(jīng)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諸位愛卿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吧。”

    趙禎不愿意說,呂夷簡等人也不好追著問。

    趙禎讓他們開口說說自己的想法,他們自然不可能裝聾作啞。

    呂夷簡沉吟了一下,道:“此前石元孫作亂,能夠輕易的調(diào)動地方兵馬,就足以證明我大宋的監(jiān)軍制度,仍有不足之處。

    臣以為,當將監(jiān)軍制度,推行到部一級。

    牢牢的將兵馬掌控在朝廷手里,杜絕類似的事情再次發(fā)生。”

    呂夷簡此話一出。

    曹瑋、朱能、李昭亮、王德用、種世衡等人紛紛皺起了眉頭。

    如今的大宋監(jiān)軍制度,就已經(jīng)讓武將們寸步難行了,若是再細分下去,武將以后在軍中,可能就成了個工具人了。

    武將在坐鎮(zhèn)地方的時候,淪為工具人,那倒是沒有多大影響。

    可若是在邊關,乃至在戰(zhàn)場上淪為工具人,那是會出大事的。

    曹瑋年齡最長,也是被監(jiān)軍制度坑害的最多的人,在呂夷簡提出了細化監(jiān)軍制度以后,曹瑋想都沒想,果斷道:“此舉不妥!若是軍中的監(jiān)軍,推行到部一級,以監(jiān)軍的職權,隨時隨地,都能從武將手里奪取兵權。須知,武將在作戰(zhàn)的時候,一定會用一些迷惑敵人的手段,若是監(jiān)軍不能理解,將其當成了畏戰(zhàn),奪取了武將的兵權。

    那么武將的謀劃就會落空,說不定還會被敵人抓住機會,一舉蕩平。

    此外,監(jiān)軍制度的缺陷已經(jīng)十分明顯了。

    我大宋跟遼國作戰(zhàn)期間,遼國沒少派人污蔑我軍中的武將。

    隨軍的監(jiān)軍,沒少聽信謠言,臨機奪了武將手里的兵權。

    我大宋沒少在此事上吃虧。

    我們既然已經(jīng)敷出了血的代價,那就應該考慮考慮,監(jiān)軍制度有沒有存在的必要,而不是繼續(xù)細化監(jiān)軍制度。

    我大宋若是要細化監(jiān)軍制度的話,那么革新兵制之類的話也就不需要再談下去了。

    因為我們無論商量出多好的兵制,最終也會毀于監(jiān)軍制度。”

    朱能等人聽完了曹瑋的話,十分贊同的點頭。

    曹瑋如今功臣身退,也不怕得罪人,所以他在呂夷簡提到了監(jiān)軍制度的時候,說出了朱能等人想說又不敢說的話。

    王曾聽完了曹瑋的話,皺起了眉頭,毫不客氣的道:“朝廷若是沒有監(jiān)軍制度,如何防備你們這些武人?石元孫叛亂,才剛剛平息。

    朝廷有監(jiān)軍制度,約束著各軍,所以石元孫在叛亂的時候,勉勉強強不過召集了五萬兵馬而已。

    若是沒有監(jiān)軍制度約束,石元孫能夠召集到的人馬,恐怕會龐大到我們難以想象。

    他會帶給大宋難以估量的影響。

    監(jiān)軍制度的益處,顯而易見。

    若非有監(jiān)軍制度控制著各軍,恐怕石元孫的叛亂,到現(xiàn)在也平息不了。”

    曹瑋皺眉道:“從監(jiān)軍制度推行至今,防了幾人?一只手都數(shù)的過來。可坑害的人有多少?數(shù)值不盡!多少良將死于監(jiān)軍制度之下?多少良將因為監(jiān)軍制度的錯,幫別人背了罪過,最后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說到此處,曹瑋聲音拔高了幾分,大聲道:“監(jiān)軍在戰(zhàn)場上奪了權,吃了敗仗,回朝以后,不見任何人問罪。反倒是被多了兵權的武將,被罷官,被斬首。

    監(jiān)軍制度再推行下去,軍中上下遲早會寒了心。

    到時候強敵入侵,又有誰,愿意為我大宋江山赴死?”

    呂夷簡絲毫沒有被曹瑋的聲音震懾到,面對曹瑋的大聲質(zhì)問,呂夷簡冷聲道:“監(jiān)軍在戰(zhàn)場上奪權,那也是因為武將做出了不忠之事,才引的監(jiān)軍奪權。

    武將若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做事,監(jiān)軍怎么可能奪其權?

    監(jiān)軍制度推行至今,明面上防到的人,確實一只手數(shù)的過來。

    可暗中防備的人,卻遠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曹瑋惱怒的道:“戰(zhàn)場上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事,只會死的更快兵法一道,奇正相輔相成,有時候需要堂堂正正作戰(zhàn),有時候就需要以奇謀妙計取勝。”

    曹瑋和呂夷簡二人,說著說著就說出了真火。

    二人大有一副吵架的趨勢。

    趙禎見此,并沒有勸阻,反而下意識的看向了寇季。

    寇季對趙禎淡然一笑,沒有說話。

    趙禎心中暗嘆了一聲。

    他之所以在曹瑋和呂夷簡二人快要吵架的時候,看向寇季,那是因為,寇季早就跟他講過,在議論兵制的時候,一定會有人吵起來。

    趙禎起初還不信。

    他覺得,能被他邀請到此處的臣子,皆是他的肱骨之臣,皆懂他的心思,一定會按照他的心思做事,不可能吵起來。

    如今看到曹、呂二人爭吵,趙禎信了。

    眼見著曹、呂二人真的要吵起來了,趙禎輕咳了一聲。

    曹、呂二人立馬閉上嘴,齊齊向趙禎施禮。

    “臣君前失儀,肯請官家責罰”

    趙禎盯著曹、呂二人,嚴肅的道:“朕是讓你們各抒己見,不是讓你們吵架。要吵架,也得等所有人把話說完了以后,你們再吵。”

    “臣遵旨”

    曹、呂二人在趙禎的訓斥下,齊齊閉上了嘴,不再多言。

    趙禎看向了王曾,“王愛卿,說說你對兵制的看法。”

    王曾臉色略微一正,鄭重的道:“監(jiān)軍制度方面,臣的想法跟呂相相仿。除此以外,臣以為,我大宋兵馬數(shù)量過于龐大。

    拋去守關、守城、團練、衙兵,我大宋在籍的兵馬多達一百二十萬左右。

    算上守關、守城、團練、衙兵,我大宋的兵馬早已超過了一百八十萬之數(shù)。

    朝廷每年撥付給各地兵馬的軍餉,就已經(jīng)達到了歲收的四成左右。

    雖說如今我大宋歲收略有增加,但是撥付給各地兵馬的軍餉,依舊是個大頭。

    朝廷養(yǎng)如此多的兵馬,并沒有做到物盡其用。

    一百八十萬兵馬中,朝廷真真正正能用到的,也不過一百三四十萬左右。

    余下的,根本就是在浪費錢財。

    朝廷不能再養(yǎng)著他們了,必須讓他們回歸民籍。

    他們回歸了民籍,不僅能幫我大宋增添一份歲收,也能減少軍餉的開支。

    一增一減之間,就能催生出百萬貫的錢財。”

    衙兵、守城、守關兵馬,絕對是大宋兵馬中最含糊的存在。

    特別是衙兵和守城的兵馬。

    拿的是朝廷的軍餉,卻不歸樞密院和三衙管轄,而是有地方衙門在管。

    比如縣一級衙門,管束衙兵和守城兵馬的官員就是縣尉。

    朝廷對于衙兵的配合是五百人一縣。

    大宋朝有多少個縣?

    數(shù)以百計。

    依照這個配額,算下來,衙兵數(shù)目絕對是一個龐大的數(shù)字。

    地方衙門要剿匪,緝盜的時候,一般調(diào)動的都是衙兵。

    除非是匪徒實力過大,才會請調(diào)附近的駐軍。

    有些地方,甚至將守城的兵馬跟衙兵,混為一談的用。

    但卻領著朝廷雙份的軍餉。

    守關兵馬就更尷尬。

    拿著朝廷的俸祿,歸三衙和樞密院掌管,卻不隸屬于其他有番號的軍隊。

    偶爾調(diào)動,那也是關城跟關城之間互相調(diào)遣。

    守關將士的數(shù)量不多,往往以一營為單位。

    重要的關城,自然有重兵坐鎮(zhèn)。

    守關將士幾乎都是打雜的。

    不重要的關城,就只有守關將士在。

    坐鎮(zhèn)在他們附近的兵馬,沒有一個承認他們是自己人,也不將其納入自己的番號。

    所以守關的將士在大宋十分尷尬。

    他們有時候歸當?shù)匮瞄T管,有時候歸關城附近的駐軍管,也有時候歸各地安撫司衙門管。

    總之,誰都能管他們,誰都不愿意管他們。

    之所以造成如此局面,就是因為大宋兵制的問題。

    大宋兵制將他們單獨提溜了出來,坐鎮(zhèn)各地的兵馬自然不可能將他們提溜進去。

    因為將他們納入到自己軍中以后,會占據(jù)軍中的兵額,影響人家吃空餉。

    總而言之,大宋的官制亂,兵制也亂。

    從而也導致了,大宋明明每年花費著高額的軍餉養(yǎng)兵,關鍵時候卻沒有多少人可用的場面。

    王曾的話,算是切中的大宋兵制的一大要害。

    他的話說完,趙禎等人皆贊同的點點頭。

    王曾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以后,其他人也相繼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

    最后才輪到了寇季。

    趙禎在曹、呂二人爭吵過后,挨個點名詢問,留下了寇季壓軸,也有他的深意。

    寇季一旦開口,那就不是一兩條建議,更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完的。

    更重要的是,寇季一旦開口,其他人幾乎就沒有發(fā)表見解的必要了。

    因為寇季手里握著他們君臣二人,以及樞密院大小官員,研究了近一個多月的研究成果。

    在輪到了寇季發(fā)言的時候,趙禎并沒有開口點名。

    而是看向了寇季。

    其他人也紛紛看向了寇季。

    寇季在所有人注視下,笑著道:“我的話可能有點多,諸位若是想記的話,可以記一下。”

    呂夷簡等人聞言,不以為然。

    大宋朝不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所以在議論政事的時候,沒有人做會議記錄。

    朝堂上倒是有專門的會議記錄官。

    不過人家主要記錄的是趙禎平日里的一言一行,對于朝堂上發(fā)生的政務,不會用太多筆墨。

    比如今天的兵制革新的討論大會,在記錄官的起居注上,很有可能就是簡單的幾句話。

    某年某月某日,帝于北宸宮宴請朝簡、曾、季、瑋等八人,帝言兵制有缺,八人皆附之,帝隨議之

    如此會議記錄,那是會議記錄嗎?

    寇季見呂夷簡等人不以為然,沒有再提醒,開口道:“官家要革新兵制,不是說要革新兵制中的某一條,而是全部。

    只要是不利于我大宋的,都在革新之列。

    我跟樞密院的同僚,商議了數(shù)日,最終將要改的兵制,以及如何改,商討了一個大概。

    我現(xiàn)在說出來,諸位一起參詳一下。”

    寇季此話一出。

    呂夷簡等人一臉愕然。

    他們總算是明白了寇季為何會在開口前,提醒他們記一下。

    寇季明顯有很多話要說,多到他們的腦袋不一定記得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山市| 会理县| 宁南县| 綦江县| 林甸县| 瓮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新乐市| 获嘉县| 北碚区| 榆中县| 温宿县| 平遥县| 望江县| 遂溪县| 称多县| 石河子市| 琼海市| 彰化市| 陇西县| 彰化市| 加查县| 射洪县| 芦山县| 三亚市| 西平县| 上犹县| 黎城县| 千阳县| 湖南省| 济宁市| 嵊泗县| 三门峡市| 寿宁县| 巨鹿县| 西青区| 道孚县| 广东省| 营山县| 上虞市|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