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北頌 第0775章 根本問題

作者/圣誕稻草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趙禎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寇季不能不認,他躬身一禮,笑著道:“官家視察蒙學的當日,散了朝,朱能就堵住了臣,非要臣幫他出出主意。

    臣拗不過他,就開口提點了他幾句。”

    趙禎笑著點點頭。

    呂夷簡三人流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

    呂夷簡撫摸著胡須道:“大理地處偏遠,民風跟我大宋差異很大。冒然將大理納入到我大宋治下,用我大宋的法子治理大理,大理的百姓必定會反抗。

    若是攻下了大理后,放著他們不管,他們又會時不時的滋擾我大宋。

    所以,此次討伐大理的戰(zhàn)事并不是關鍵。

    關鍵是打下了大理以后,該如何處置大理。

    種世衡和李昭亮的辦法,都有所缺陷。

    你提點朱能的法子,倒是一個妥善的法子。

    用大理人治理大理,我們幕后掌控一切。

    有功的時候,我們攬。

    有過的時候,大理人擔。

    一切的仇恨和矛盾都在大理人自己身上。

    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施恩一二,緩解大理的矛盾。

    等到大理上下人心,都渴望依附我大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將大理正式的納入到我大宋的版圖中。

    此舉妙就妙在,我們從大理拿走了所有錢財,卻不用擔罵名。”

    說到此處,呂夷簡對趙禎拱手道:“臣贊成朱能奏疏中所言的策略。”

    王曾和張知白緊隨其后的拱手道:“臣等也贊成此事。”

    呂夷簡三人之所以如此推崇朱能的奏疏,是因為朱能奏疏中的策略,十分的附和他們的心思。

    李昭亮提出的搶一票就走的策略,有點像是土匪策略。

    可用,但不能長久的維持下去。

    搶的此處多了,大理上下的百姓都會記恨上大宋,大宋和大理的矛盾,徹底難以緩解。

    大理若是上下一心,跟大宋死磕的話,對大宋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麻煩。

    大宋雖然有足夠的實力捶打一番大理。

    但是大理上下一心,悍不畏死的話,大宋要徹底平滅大理,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種世衡提出的策略,是朝廷一貫對待新征之地的辦法。

    但這個辦法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

    那就是用宋律治理新征之地的時候,雙方會產生很多矛盾,當?shù)匕傩諘值钟|大宋派遣過去的官員,朝廷的一些政令很難推行下去。

    更關鍵的是,百姓們稍微受到一點不公正的待遇,就會將其無限的放大,然后就會出現(xiàn)叛亂、抗爭。

    如今,朝廷在治理興慶府的時候,就遇到了相應的問題。

    當?shù)卦械陌傩眨值钟|大宋官員的管理,一遭到什么不公正的待遇,就會湊在一起鬧事。

    一些最早叛逃出去的宋人,也跟當?shù)氐脑傩找黄痿[事。

    大宋在治理興慶府的時候,用的政令還是十分寬松的。

    比起西夏推行的長生馬之類的壓榨百姓的政令,好了不止一星半點。

    然后,當?shù)氐陌傩找琅f不滿意。

    朝廷相應的退讓了幾步,卻并沒有得到當?shù)卦械陌傩盏恼J可。

    當?shù)卦械陌傩绽^續(xù)鬧事。

    此事奏報到了汴京城以后,趙禎、寇季、呂夷簡等人商討了好久。

    最終商議決定,將興慶府等地那些不服管束的百姓,分別遷移到兩支禁軍坐鎮(zhèn)的地方,恢復西夏此前推行的苛刻的政令,管束著他們。

    以十年為期。

    十年內,表現(xiàn)良好,并且愿意真心實意的成為大宋之民的,經(jīng)過了層層考核以后,才會被移居到宋人居住的地方。

    表現(xiàn)惡劣的,會被發(fā)配到兩大沙漠邊緣吃沙子。

    在這種辦法管束下,要不了多少年。

    興慶府等地就再也沒有敢反抗朝廷的人。

    但這個辦法所需要的時間很長。

    需要數(shù)十年之功。

    當?shù)氐囊恍┑胤奖R,數(shù)十年之內都沒辦法動。

    就是因為在消化西夏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麻煩。

    所以在面對大理的時候,呂夷簡三人自然而然的將在西夏遇到的麻煩考慮了進去。

    若是沒有寇季提出了以大理人治大理人的方法的話,他們很有可能會硬著頭皮,選擇原有的辦法。

    可如今有了寇季提出的以大理人治大理人的方法,他們就不需要再自找麻煩。

    趙禎在看到了呂夷簡三人一起表態(tài)贊同此事以后,笑著道:“三位愛卿的意思,是贊成朱能為帥?”

    呂夷簡正色道:“臣只是贊成朱能的謀略,但臣覺得朱能不適合去大理。”

    趙禎略微愣了一下,沉吟道:“呂愛卿是覺得朱能打不下大理?”

    呂夷簡坦言道:“朱能也算是一位沙場上的宿將,他去攻打大理,應該不會出現(xiàn)什么意外。但治理大理,以及如何拿捏用兵的分寸,朱能還有所欠缺。”

    寇季告訴朱能的辦法,有點像是鈍刀子割肉。

    需要極好的掌握好分寸。

    要逼迫大理拿出更多的錢財,卻又不能逼得大理狗急跳墻、魚死網(wǎng)破。

    其中的算計很深。

    朱能未必算計得準。

    趙禎聽到了呂夷簡的話,沉吟著沒有開口。

    王曾在這個時候拱手道:“臣以為,種世衡可以擔此重任。種世衡此前治清澗城,所建立的功業(yè),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他能征善戰(zhàn),又能治理地方。

    無論是在兵事上,還是民事上,都能很好的拿捏住分寸。

    是征討大理的不二人選。”

    趙禎感嘆道:“朕此前說過,誰給出的謀略最好,就用誰。如今朱能給出的謀略最好,朕卻不用他,朕會失信于他。”

    呂夷簡不咸不淡的道:“官家,朱能奏疏中提到的謀略,并非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寇季幫忙想出來的。細細算起來,這應該是寇季的謀略,而不是他。

    所以官家不用他,也不算失信于他。”

    趙禎嘆了一口氣道:“終究是他遞上來的奏疏”

    “那就讓他們兩個一起去好了。”

    寇季突然開口。

    趙禎、呂夷簡、王曾、張知白,齊齊一愣。

    愣神過后,呂夷簡撇著嘴道:“小小大理而已,派遣兩位重臣去,會不會有些興師動眾?”

    趙禎緩緩點頭,看向了寇季。

    種世衡和朱能,如今都是中樞之臣。

    若是以前,朝廷對外征戰(zhàn),派遣兩位中樞之臣,那也不會有人說什么。

    可如今,大宋已經(jīng)崛起了,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地上霸主。

    派遣兩個中樞之臣去對付一個小小的大理。

    確實有點興師動眾。

    寇季笑道:“呂相只盯著大理,卻忘了交趾。如今交趾境內也有戰(zhàn)事,稍有不慎,戰(zhàn)火就會燒到我大宋。雖說交趾邊陲有陳堯資坐鎮(zhèn),可陳堯咨目前并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大陣仗,萬一交趾的戰(zhàn)事出現(xiàn)了什么大變故,他不一定應付的過來。

    大理毗鄰交趾。

    將種世衡和朱能二人一起派遣去大理,一方面能征戰(zhàn)大理,一方面也能防止交趾的戰(zhàn)事出現(xiàn)意外。

    交趾一旦出現(xiàn)了什么大變故,朱能也能及時趕過去幫忙。”

    呂夷簡三人聽到了這話,一臉遲疑。

    寇季繼續(xù)笑道:“大理要真被打下來,那可就是滅國之功。”

    呂夷簡三人先是一愣,隨后毫不猶豫的開口。

    “他們二人一起去,確實妥當。”

    寇季聞言,笑了笑,沒有再多言。

    呂夷簡三人之所以如此痛快的贊成了朱能和種世衡一起去,就是因為寇季口中的滅國之功四個字。

    滅國之功,一個人背太過耀眼,兩個人分擔才合適。

    更重要的是,寇季成為了武臣第一人以后,武臣在朝堂上的地位已經(jīng)得到的顯著的提上。

    若是再出現(xiàn)一個功勞大、身身份高的武臣,那武臣在朝堂上的地位還能上升一層。

    如今武臣已經(jīng)跟文臣有了分庭抗爭的實力。

    再出現(xiàn)一個功勞大、身份高的武臣的話,武臣就有了壓著文臣打的實力。

    呂夷簡三人絕對不愿意看到類似的事情發(fā)生。

    寇季正是因為知道他們的心思,所以專挑他們難以拒絕的說。

    趙禎再聽到了呂夷簡三人的話以后,并沒有急著表態(tài),而是對寇季道:“四哥當真覺得,種世衡和朱能一起去合適?”

    寇季笑著點點頭。

    趙禎沉吟道:“那誰為主,誰為次呢?”

    寇季拱手道:“一切由官家定奪。”

    趙禎思量了一下,道:“那就種世衡為主,朱能為次。朕會加朱能一個招討使的職位,他也不至于被種世衡壓的抬不起頭。”

    呂夷簡聞言,急忙道:“職權上會不會有沖突?”

    不等趙禎開口,王曾率先開口道:“一個對外,一個對內,并不沖突。再說了,真要發(fā)生了矛盾,朱能也辯不過種世衡。

    官家給朱能一個招討使的身份,只要是為了避免朱能被欺負的太慘。”

    此話一出,垂拱殿內的所有人,一臉哭笑不得。

    “那就這么定了,找個吉日,讓他們出師!”

    趙禎一錘定音。

    寇季等人齊聲應允。

    隨后,趙禎便命中書舍人草詔,吩咐陳琳將旨意送去種府和朱府。

    此次征討大理,朝廷準備調遣十萬禁軍上陣。

    川府等地的地方兵馬,配合著十萬禁軍作戰(zhàn)。

    最先派遣往交趾的是天武軍。

    天武軍若是打的順利,那朝廷就不會派遣第二支禁軍。

    天武軍若是打的不順利,那么隨后永興軍會跟著投入到戰(zhàn)場中。

    倒不是朝廷吝嗇,為了節(jié)省兵力,不愿意將兩支禁軍一起派遣出去。

    而是種世衡、朱能、李昭亮三人在奏疏上共同認為,在對大理的戰(zhàn)事中,應該先用一支禁軍對戰(zhàn),不夠再追加。

    在他們看來,大宋的禁軍經(jīng)過了重新整編以后,兵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現(xiàn)有的五萬禁軍兵馬,恐怕比以前十萬,甚至更多的禁軍兵馬還強。

    再加上他們這些久經(jīng)沙場的宿將指揮,爆發(fā)出來的戰(zhàn)斗力肯定比以前強橫很多。

    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在奏疏中提到了火器。

    他們都想在外出征戰(zhàn)的時候帶上火器。

    火器如今正在鍛造,全面的配備,還需要一些時間。

    兵馬熟悉火器,也需要一個過程。

    樞密院就算給他們配備火器,也不可能配備太多。

    必須要等到了兵馬熟悉了火器,會用火器作戰(zhàn)以后,才能全面的配備火器。

    不然一口氣將火器配備上去,兵馬不熟悉用火器作戰(zhàn),甚至如何合理的應用火器都不知道。

    那火器就不是他們作戰(zhàn)用的利器,而是催命符。

    寇季為此跟趙禎商量了一番,最終決定給天武軍配備一萬人的火器軍備。

    同時從火器營內抽調了一千人,充入到了天武軍中擔任基礎的軍官職位,教導和指揮兵馬用火器。

    大理,將會是他們的試煉場。

    一些的細則都商定妥當了以后,朝野上下立馬快速的進入到了準備的狀態(tài)。

    經(jīng)過了九日的準備。

    一應所需的全部準備妥當以后。

    種世衡和朱能,率領著五萬一千兵馬,悄然的離開了汴京城。

    在出兵的時候,趙禎聽從了寇季的建議,并沒有興師動眾的四處去宣揚。

    寇季認為,戰(zhàn)前四處宣揚,容易讓百姓產生恐慌,也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還不如悄無聲息的出兵。

    等到大捷入京的時候,再宣告給百姓。

    百姓,只需要知道朝廷打勝仗了就行,其他的,沒必要讓百姓知道。

    因為百姓知道了朝廷打了勝仗,會心生自豪感,會歡呼慶祝。

    知道了朝廷打敗仗,只會產生恐慌。

    知道朝廷悍然出兵,只會產生濃濃的擔憂。

    無論是恐慌和擔憂,對朝廷和百姓都沒有益處,所以能避就避。

    朱能和種世衡二人在離京的時候,寇季前去相送。

    寇季原以為,朱能會因為被種世衡搶了主帥的位置,心生不滿。

    可是見到了朱能以后,寇季才發(fā)現(xiàn),朱能不僅沒有對此不滿,反而一臉燦爛的笑容。

    汴京城外。

    十里亭內。

    寇季瞧著笑呵呵的朱能,狐疑的道:“被人搶了主帥之位,你居然不生氣?”

    朱能笑道:“沒什么好生氣的。我的目的是去打大理,是不是主帥,其實我并不在意。再說了,治理地方那一類的東西,我也不擅長。

    官家派遣我和種世衡一起,我打仗,種世衡治理地方,相得益彰。

    所以我沒啥好生氣的。”

    寇季一臉愕然。

    朱能又笑呵呵的道:“此前跟種世衡爭奪主帥之位,主要是擔心朝廷只會派遣我們當中一人出去。如今舍得將我們兩個人一起放出去,那我們就沒什么好爭的了。”

    說到此處。

    朱能看向了種世衡,嘿嘿笑道:“都是自家人,真要是打下了大理,你也不會少報了我那份功勞不是?”

    種世衡撇撇嘴道:“少了誰的功勞,也不能少了你的。”

    朱能聽到這話,笑容更燦爛。

    種世衡跟著笑道:“現(xiàn)在最難受的應該是李昭亮才對。”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李昭亮覺得官家對他有意見,這幾日正上書跟官家理論呢。”

    朱能和種世衡笑容一斂道:“官家會跟他理論?”

    寇季坦言道:“李家三代忠良,官家多少得給他一點面子。再說了,李昭亮又不是什么蠢人,他知道得罪了官家沒什么好下場,所以頂多抱怨幾句,不會真的跟官家鬧掰。”

    “官家在拿到了李昭亮的奏疏以后,什么反應?”

    種世衡好奇的問。

    寇季笑道:“官家很欣慰”

    種世衡和朱能一臉愕然。

    寇季解釋道:“以前,官家想要調遣個人出去征戰(zhàn),人家都要給官家甩臉色。現(xiàn)在,每逢戰(zhàn)事,官家不需要去求人,就有人主動請戰(zhàn),甚至還能為了請戰(zhàn)的事情跟他鬧別扭,他自然覺得欣慰。

    更重要的是,以前我大宋每逢戰(zhàn)事,從上到下,一片畏戰(zhàn)之聲。

    如今,我大宋上上下下不僅沒有畏戰(zhàn)之聲,反而因為不能出戰(zhàn),而出聲抱怨。

    足可見,我大宋的武臣都是能戰(zhàn)、敢戰(zhàn)、不畏戰(zhàn)。

    官家怎么可能不感覺到欣慰。”

    種世衡和朱能齊齊點頭,表示贊同寇季的說法。

    風氣,是一個很容易看出來的東西。

    以前,朝廷在對待戰(zhàn)事的時候,風氣確實不好。

    明明是一個泱泱大國,可在對待戰(zhàn)事的時候,比一些小邦小國還不如。

    如今就不同了。

    朝廷在對待戰(zhàn)事的時候,有了大國的氣度。

    大國,本該就是欺負人的。

    被人欺負,那還叫什么大國。

    大國,本該就是被人畏懼的。

    不被人畏懼,那還叫什么大國。

    寇季在種世衡和朱能點頭過后,對二人道:“此次我前來送你們,還有一件事要交代給你們。”

    種世衡和朱能聞言,一臉正色,靜等著寇季吩咐。

    寇季沉聲道:“回頭官家會派遣一些鑄錢的工匠趕到川府,在川府和大理交界處,營造一個鑄幣作坊。你們在大理繳獲到的錢財,會經(jīng)過了重鑄以后,流入到大宋。

    你們帶著大理人挖的那些金銀銅礦,也會在鑄成了錢以后,流入大宋。

    明面上,你們只需要將繳獲到的一些有用的金銀器,以及一些木料、玉石、珠寶等物,送到朝廷即可。”

    種世衡和朱能一起皺起了眉頭。

    打仗圖的是什么?

    圖的是地、錢、名聲。

    地是沒辦法帶走的。

    可是錢和名聲卻是可以移動的,二者還是相輔相成的。

    打了勝仗以后,帶著敵人的錢財、敵人的腦袋,往汴京城那么一送,百姓們看到了以后,肯定會稱贊你一聲。

    可如今不讓他們將錢送回來,那他們如何揚名?

    不讓他們將錢大搖大擺的送回來,又怎么彰顯他們的功勞和苦勞?

    寇季通過二人的反應,看出了二人的心思。

    他繼續(xù)道:“你們放心,該是你們的功勞和獎賞,一分也不會少。之所以讓大理的錢財,秘密的流入到我大宋,主要是為了避免一些錢政上的問題。”

    種世衡聞言若有所思,朱能則是一臉的疑惑。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舉一個例子,錢這個東西在稀少的時候,就十分值錢,一文錢,就能買一文錢的東西。可若是太多了,錢就變得不值錢。

    錢若是不值錢了,買東西的力度就會大大下滑。

    以前一文錢可以買一個饅頭,一旦錢不值錢了,很有可能三五文錢,才能買一個饅頭。”

    朱能聽懂了一點點,低著頭在沉思。

    種世衡緩緩開口道:“此事對我們似乎沒有影響”

    寇季沉聲道:“但對百姓有大影響。百姓們本來就窮,日子本就難過。一旦物價飛漲,他們的日子會變得更難過。

    百姓們日子一旦過不下去了,是會造反的。”

    種世衡緩緩點頭,“那倒也是”

    說到此處,種世衡沉吟道:“朝廷應該想個法子,讓百姓們都富起來。不然會出現(xiàn)大問題的。現(xiàn)在還可以藏一藏內流的外財,可一旦藏不住的時候,就會爆發(fā)出大沖突和大矛盾。”

    寇季嘆了一口氣道:“讓百姓們富起來,有點難啊。”

    朝廷不可能給百姓們直接發(fā)錢,真要是直接發(fā)錢的話,錢會變得更不值錢。

    所以朝廷只能通過引導,讓百姓們想方設法的去致富。

    問題是,九成九的百姓都以種地為生。

    而九成九的地,都在豪門大戶手里。

    朝廷想辦法將種地的收入變高,最終受益的也是那些大戶,而非百姓。

    唯有讓百姓真正擁有了土地,再提高種地的收入,才能讓百姓們富起來。

    想要從豪門大戶手里搶出土地,就必須推行相對于的政令。

    問題是,負責推行政令的人,本身就是豪門大戶。

    豪門大戶不可能大發(fā)善心,主動讓出自己的利益。

    所以一場大的爭斗,在所難免。

    想要在這場大的爭斗中取勝,就必須的將所有的話語權牢牢的抓在手里。

    想要抓住所有的話語權,就必須對文制做出革新。

    所以,文制革新勢在必行。

    只是文制革新,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趙禎和寇季如今已經(jīng)在為文制革新布局了,但在沒準備好之前,他們絕對不會輕舉妄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里| 巴林右旗| 恩平市| 永仁县| 益阳市| 静宁县| 茶陵县| 涞源县| 昌宁县| 福州市| 三台县| 靖州| 松江区| 晋宁县| 方山县| 濮阳县| 马边| 富锦市| 广水市| 蛟河市| 承德市| 金溪县| 乃东县| 盈江县| 新河县| 伊宁市| 舟曲县| 亚东县| 西昌市| 鹤山市| 理塘县| 涪陵区| 荆门市| 柳河县| 扶余县| 兴山县| 灵璧县| 榆林市| 南阳市| 四平市| 大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