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承包大明 第九百四十四章 醫(yī)農(nóng)兩開花

作者/南希北慶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郭淡曾揚言一諾學府將會是大明第一私學府。

    而在當時,他其實只是想要拱火,以此來刺激大家都來開封府開學院,其目的還是為了經(jīng)濟。

    沒真想爭著第一。

    學院能夠給他提供人才就很好了,排名第幾,他真是無所謂。

    而如今。

    如今一諾學府已經(jīng)成為大明第一學府。

    這還不僅限于私學府,就連國子監(jiān)也已經(jīng)被一諾學府無情超越。

    而且已經(jīng)是從各個方面都落后了。

    一諾學府的老師人數(shù)已經(jīng)突破兩千人,學生人數(shù)更多是突破三萬人,比其它私學院學生人數(shù)之和還要多得多。

    當然,其它學府,都只是招收一些已經(jīng)有名氣得學生,跟一諾學府的士學院差不多,士學院目前一共也才五百多人,但是一諾學府的其它學院可是沒有任何限制的,只要你能夠通過入學考試就行,實在是通過不了,也可以用錢解決。

    畢竟郭淡是一個商人,這錢還是要賺的。

    這就導(dǎo)致人數(shù)爆炸式增長。

    尤其是經(jīng)濟學院,光這一個學院就突破了一萬五千人。

    因為一諾學府最大的招牌就是郭淡,而郭淡最擅長的就是經(jīng)濟,關(guān)鍵他這一招還是獨步天下得存在,在任何地方都學不到,試問天下誰又會嫌錢少,誰又不想成為如郭淡一樣的大富豪。

    不管是地主、官僚、還是商人,都將自己的小兒子送來這里讀書。

    這就直接導(dǎo)致經(jīng)濟學院成為一諾學府第一大學院。

    其次就是歸德府的法學院,人數(shù)也達到五千多人,而法院向年紀最大的學生都已經(jīng)四十來歲,平均年紀也達到三十歲左右,是一諾學府中平均年齡最大的學院,而這都是因為三院的崛起。

    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隨著律政所的出現(xiàn),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

    再下來就是醫(yī)學院,這學生人數(shù)也達到三千來人。

    這醫(yī)學院對于開封府的貢獻,還不僅限于讓百姓可以更加方便的看病。

    正是因為醫(yī)學院得存在,如今的開封府已經(jīng)是成為全國第一大藥材市場。

    當然,這也離不開郭淡給予的政策支持。

    藥商來開封府交易,是不需要繳納任何稅,就連契稅都免了,因為郭淡為他們單獨建設(shè)了一個獨立的大型藥材市場,供他們交易,在那里面交易是不用繳任何稅的。

    許多藥商是常駐于此。

    每年秋末,全國各地藥商都會來這里舉辦一次盛會。

    這也為開封府的服務(wù)業(yè)帶來了不少收入。

    郭淡其實還是賺錢的。

    第二日郭淡就和徐姑姑去醫(yī)學院拜會李時珍。

    “李伯父,你的臉色好像不太好。”

    徐姑姑見到李時珍,只覺其蒼老不少,臉色也不如以前。

    李時珍點點頭道:“我恐時日無多了。”

    郭淡忙道:“李院長,你可得主意自己的身體。”

    李時珍擺擺手道:“這生老病死是不可免的,老朽早已看淡生死,如今老朽就只有一個愿望,就是能夠建設(shè)好這醫(yī)學院。”

    說到這里,他呵呵一笑道:“這也多虧你呀!要不是你,老朽也不會來到這醫(yī)學院,在醫(yī)學院的這幾年是老朽人生中最為快樂的時光。足以!足以!”

    對于李時珍而言,他已經(jīng)沒有任何時間去關(guān)心別的事,他是一門心思撲在制藥上面。

    因為醫(yī)學正在進行一次重大改革。

    其實就是商品化。

    而商品化帶來的又是更加嚴格的醫(yī)學標準。

    這是前所未有的,也將造福世人。

    李時珍希望能夠?qū)⒆约旱囊磺校翢o保留得奉獻給自己最愛事業(yè)上面。

    這對于他而言,就是最幸福的事。

    李時珍突然想起什么似得,又向郭淡道:“郭淡,其實一直以來都有不少珍貴的藥方流失,而原因就是他們將藥方保密,蓋不外傳,可一旦遇上戰(zhàn)爭,藥方就可能白白流失,著實令人感到可惜,而如今醫(yī)學院已經(jīng)趨于完善,是可以很好的保存那些珍貴的藥方,用于造福世人,不知你可有辦法保住那些珍貴的藥方。”

    這有效的藥方那是非常珍貴的,如今沒有儀器來檢測藥物,需要時間來沉淀,丟失一張藥方,都是巨大的損失。

    李時珍一直在收集,他非常在意這個,只不過以前他也是孤身一人,也沒有辦法保存,但是如今有醫(yī)學院,只要藥方真的有效,馬上就能夠賣向全國,令每個百姓都受益。

    郭淡道:“這很簡單。”

    李時珍錯愕道:“簡單?”

    徐姑姑也略顯詫異地看著郭淡,這真的簡單嗎?

    郭淡笑道:“隨著我們一諾藥鋪遍及全國,賺得盆滿缽滿,那些人自然也會眼紅的,我們便可將我們制藥作坊變成一個代工作坊,幫他們生產(chǎn)藥,同時允許讓他們的藥放在我們的大藥鋪賣,并且跟他們簽訂保密協(xié)議,在金錢的誘惑下,我想很少人會拒絕的。”

    李時珍聞言大喜,不禁撫須笑道:“還是你聰明,看來老朽還得再活兩年。哈哈!”

    郭淡忙道:“李院長,你可得注意自己的身體,凡事都交給下面的人去做,不要親力親為,畢竟我對這個是真不懂,要是少了李院長,我也不敢保證,醫(yī)學院是否還能夠繼續(xù)發(fā)揚光大。”

    李時珍點點頭,道:“你放心,老朽會注意身體的,唉...這要是能夠再早幾年...。”

    他心里有些不甘,哪怕早個十年,他都能大展身手,偏偏這醫(yī)學院誕生于他殘燭之年,導(dǎo)致他心里充滿著遺憾。

    比起李時珍而言,徐光啟無疑是非常幸福的,因為他是在朝氣蓬勃的年紀遇見了郭淡,如今他真是如魚得水。

    在一片廣袤得農(nóng)田里,只見三五人正蹲在田邊,一邊觀察中農(nóng)田里面莊稼,一邊交流著。

    “徐秀才!”

    忽聽得一聲叫喊。

    其中一個年輕人抬頭望去,旋即站起身來,驚喜道:“郭顧問。”

    這個年輕人正是徐光啟。

    他急忙上的阡陌小道,拱手道:“郭顧問,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我倒是一直想見見你,可你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我來河南好幾回,都沒有見到你。”

    郭淡笑呵呵道。

    徐光啟趕忙拱手道:“抱歉,抱歉,我前兩年大多數(shù)時間都跟著石大人在外興修河道。”

    世上最忙的人不是郭淡,而是徐光啟。

    他基本上什么都負責,從農(nóng)田水利到城防建設(shè),都少不了他的影子。

    而他其實也是邊做邊學,這足以他的天賦是無與倫比。

    “這我也知道。”郭淡笑著點點頭,又問道:“對了,你在這里干什么?”

    徐光啟忙介紹道:“我們正在研究輪作,這個計劃已經(jīng)進行了三年,其目的是通過種植不同的植物來改善土地,增加糧食產(chǎn)量。”

    郭淡問道:“情況如何?”

    徐光啟謙虛道:“略有收獲,不過這多半都是郭顧問您的功勞。”

    郭淡愣了下,笑呵呵道:“你這溜須拍馬得功夫是跟石大人學的么。”

    “不不不!”

    徐光啟連連搖頭,道:“石大人為官清廉正直,我從石大人身上學得不少知識,可謂是受益良多。”

    郭淡笑道:“那你倒是說說,這跟我有何關(guān)系?”

    “大有關(guān)系。”

    徐光啟一本正經(jīng)道:“其實輪作之法,自古有之,但是我朝鮮有人用輪作之法來養(yǎng)土地,以至于這土地變得越發(fā)貧瘠,就說這一片農(nóng)田,也是近幾年才開始輪作。”

    “這是為何?”

    “因為以前百姓家里田地有限,每年所獲也只能養(yǎng)家糊口,沒有多少剩余的糧食,故而他們不可能給田地喘息之機,久而久之,土地自然變得越發(fā)貧瘠。

    因為郭顧問您的關(guān)系,如今開封府、衛(wèi)輝府多半都是大農(nóng)場主,他們可不在乎每年少種一畝地,他們就能力用輪作之法來滋養(yǎng)土地,并且輪作也是種植一些大豆、油菜籽等農(nóng)產(chǎn)品,有時候比糧食還要賺錢。”

    “這么說來,倒還真跟我有些關(guān)系。”

    郭淡點點頭,又問道:“這輪作又能夠增加多少產(chǎn)量?”

    徐光啟道:“今年若無天災(zāi),開封府糧食產(chǎn)量可增三成。”

    “這么多?”

    郭淡身邊的徐姑姑驚呼道。

    “是的,郭夫人。”

    徐光啟道:“這都是因為那些農(nóng)場主都非常錢,他可以合理耕種,用最好的種子,給土地施最好的肥,且還有充分得水力灌溉,故此近幾年來,產(chǎn)量都是有所增加的,而且經(jīng)過這幾年的努力,開封府不少貧瘠之地已經(jīng)轉(zhuǎn)為肥沃之地。”

    “原來如此。”徐姑姑稍稍點頭。

    同樣一塊土地,在農(nóng)場主手中跟在貧農(nóng)手中,得到的照顧肯定是不一樣的。

    “徐秀才,吃飯了。吃飯了!”

    忽聽得遠處傳來一陣喊。

    郭淡舉目望去,道:“那不是趙清合嗎?”

    來者正是開封府首屈一指的大地主。

    趙清合也看到郭淡,不禁加快步伐,激動不已道:“郭顧問也在啊!”

    郭淡笑道:“哎呦!怎還老得趙員外您親自來送飯啊!”

    “莫要這么說,莫要這么說。”

    趙清合連連擺手,道:“徐秀才為了我等田地可真是操了不少心,區(qū)區(qū)一頓飯,又算得了什么,不足掛齒,不足掛齒。”

    徐光啟顯得有些不太好意思。

    他可不想巴結(jié)這些大地主,他的任務(wù)就是研究農(nóng)業(yè)和水利。

    但是對于這些大地主而言,可真是愛死了徐光啟。

    太可愛了!

    徐光啟在四府的威望可能也就僅次于郭淡,他閑暇之余還去設(shè)計農(nóng)具、工具,就說水力大紡車,他回來之后,也提供了一些幫助,導(dǎo)致他走到哪里,都有大地主,大富商熱情招待他。

    如今他一家人都是被供著。

    趁著徐光啟他們吃飯的時候,趙清合是興奮地拉著郭淡到處看。

    要知道郭淡剛來的時候,趙清合可是他的頭號對手。

    可如今.......!

    呵呵!

    只能說金錢的魅力實在是太大了。

    在繞過一片樹林后,只見遍地牛羊、家禽。

    “這就是徐秀才教我們輪作之法。”

    趙清合聲色并茂道:“如今這一片土地都是休耕中,徐秀才讓我們在這養(yǎng)一些家禽、牛羊,其糞就能夠令土地變得更加肥沃,而這些家禽也都賣得非常好,所得之利,不低于種糧食,待來年耕種,其畝產(chǎn)量又會增多不少。”

    每年休耕的土地才四分之一,但產(chǎn)量能夠增加三成,肯定是賺得,關(guān)鍵休耕得土地還用來種植別得農(nóng)作物,養(yǎng)一些家禽,簡單來說,就是血賺。

    徐姑姑這才會領(lǐng)悟到徐光啟方才那一份話。

    這片土地是一望無際,而且還不算是貧瘠之地,閑置在這里一年養(yǎng)家禽,普通百姓可真干不出這種事來,而且他們也養(yǎng)不起這么多家禽。

    郭淡問道:“不知趙員外如今的收入是多少?”

    趙清合愣了下,呵呵道:“要是別人問,我倒不會說,但是郭顧問問的話,說也無妨,一年至少也有好幾萬兩的收入,不過比起郭顧問,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哈哈!”

    徐姑姑心下一驚。

    這個收入確實跟郭淡沒法比,但是就地主而言,全國算下來,也應(yīng)該是鳳毛麟角。

    沒有辦法,誰讓開封府在衛(wèi)輝府邊上,不管在這里種什么,養(yǎng)什么都不愁賣,而且賣得是非常好。

    這行情好,他們自然也舍得投入,基本開封府的農(nóng)具都得到了更新,這又為歸德府鐵器作坊帶來巨額的收入。

    工農(nóng)商在這里形容非常良性的循環(huán)。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市| 寿宁县| 雷山县| 双城市| 庆城县| 池州市| 库尔勒市| 响水县| 仁化县| 朔州市| 麻城市| 彭阳县| 托克托县| 扎囊县| 龙井市| 石屏县| 澎湖县| 庆云县| 鄄城县| 孝感市| 揭阳市| 商都县| 巨野县| 叙永县| 区。| 长汀县| 梁山县| 祁门县| 界首市| 建宁县| 江陵县| 郧西县| 哈密市| 泾阳县| 鹿邑县| 开鲁县| 淳化县| 阳西县| 漠河县| 台北市| 牟定县|